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考试题.doc_第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考试题.doc_第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考试题.doc_第3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考试题.doc_第4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综合考试题)第一单元:生物的进化第一课:生命的历程1、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神创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2、化石的形成是偶然的,提供的信息也是跳跃而不连续的,所以探索生物的进化历程过程中有不同的学说。居维叶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拉马克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3、地层被称为“记载地球历史的万卷书”。4、科学家在5亿多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5、距今4.08亿年前的化石中,出现了最早的陆生动植物。6、科学家发现3.60亿年前陆生脊椎动物化石中,只有两栖动物。7、距今1.44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出现了哺乳动物。8、生物的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的这种变化也叫进化。)9、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痕迹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10、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生活遗迹被埋在沉积物中,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化石。第二课:物竞天择1、 马的进化流程: (地面越来越硬,生活环境: 原始森林 森林减少 现代草原 植被越来越稀疏) 始祖马 草原古马 现代野马 体态变化:体形小、多脚趾 侧趾退化 体形大、单趾 (在自然的选择中能适应环境的马生存下来了。) 2、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很多。如:一种动物“模拟”其他生物的形态(拟态:如竹节虫、叶虫脩(xiu)、枯叶蝶等);动物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如青蛙)。3、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植物。(如骆驼刺适应沙漠高温,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叶片小,有蜡质层,减少水分的蒸发,针状的枝防止天敌啃食叶片,发达的根系,有利于吸收水分)第三课:人类的起源1、科学家发现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化石,能直立行走;距今115万6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能制造石器;距今70万23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会人工取火。2、人们很早就发现猩猩、黑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这些动物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称它们为类人猿。3、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第四课:动物的驯化1、猪、马、牛、羊都是家畜,它们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2、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似。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3、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因此,人类在驯化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4、人类的需求决定驯化动物的进化过程。在长期的驯化过程中,人们选择并保留了那些基因发生突变,体态、习性有了变化的个体,将野生动物最终被驯化为家畜。5、 距今6000多年前我国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似。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 6、起初人类留下捕食剩余的动物以备食物不足宰食。后来人们驯养野生动物是为了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 第二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第一课时:小河的“哭诉”1、我国制定的地面环境质量标准把水分为五类。当水质下降到三类标准以下,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高出国家规定的指标,就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能作为饮用水源。2、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3、水污染考察方法有:看:颜色、漂浮物、动植物。闻:怪味、臭味。采:采集水样等证据。记:记录考察情况、拍下照片。第二课:污染来自哪里1、水域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医院、家庭生活等。 2、工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矿山污水、把固体工业垃圾堆放在水边。 3、农业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养殖场排放的畜禽污水。水土流失 4、生活对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把生活垃圾倒在水边、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把餐饮泔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中、车油泄漏和在河边洗车。第三课:清洁剂的“威力”1、含磷清洁剂进入水体后会形成富营养化污染。富营养化的水可以促进藻类迅速大量繁殖,以至水体氧气不足而危及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2、水污染的危害:水域污染直接给淡水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域污染还造成部分生物产生畸形变异;水域污染造成的赤潮,给海洋生物带来灭顶之灾。破坏生态,危及人的生体健康。第四课: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1、水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可以防止的。2、污水处理的大致过程:格栅:去除大体积的漂浮物;沉砂池:沉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生化处理设施: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二次沉淀池:对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 以保证出水水质;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药物,使更细小的物质凝结沉淀; 最后到出水提升泵站。 3、水的净化模拟过程:静置、沉淀。加入明矾混凝剂,继续静置、沉淀。分离沉淀后的水和沉淀物。用自制过滤器过滤。 4、沉淀和过滤,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有许多肉眼无法看到的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还需要通过其他措施去除,才能使水变得洁净。5自制过滤器的方法:(过滤层从上自下:砂石、砂子、木炭、棕。)(见教材P30)6、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森林的大量砍伐造成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来。煤、石油等能源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造成“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还有“臭氧空洞”破坏地球的第一道保护防线;还形成酸雨,成为植物的致命杀手。各种来自工农业生产、医院以及普通家庭的固体废弃物也成为人类难以处置的污染源。7、人们常用沉淀、过滤、蒸馏等方法来净化水。8、3月12日是植树节,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9、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民展战略。中国环保标志(上图案见教材P33)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 10、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第三单元:宇宙探索第一课:太阳和太阳系1、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地球上就没有植物、动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2、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它内部的温度高达 1500万,表面温度约为6000。太阳的体积大小相当于130万个地球。 3、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的小行星。天文学把这个区域称小行星带。4、土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着其赤道的巨大光环。彗星在靠近太阳的时候会出现长长的彗尾。5、流星是太空中的尘埃和固体快。当它闯入地球大气圈时,就会痛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光迹。6、金星比地球略小,可以算作地球的姊妹星。自转一周要 243天,公转一周 225 天,也就是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长”。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表面温度最高可达 447C。金星与太阳系其他成员自转的方向是相反的(自东向西)。7、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8、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9、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10、迄今2300年前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天文气象杂占。11、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12、人们把日出之前看到的金星叫做启明星,把日落之后看到的金星叫做太白星。第二课:浩瀚宇宙1、银河系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构成的庞大的恒星集团。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颗以上,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是光在真空中经历1年所走的距离。一光年约10万亿千米。3、光速:30万千米秒。4、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目前,已发现约10亿个河外星系。 5、总星系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整个宇宙。6、很久以前,人类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只有6000-7000 颗。 7、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的古天文台遗迹登封观星台,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之 一。 8、公元10世纪的中国古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现存于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9、1609 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10、望远镜有:天文望远镜、光学天文望远镜、射电天文望远镜、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 11、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天文台和太空探测器,将人类的视野延伸到了15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12、天体层次示意图:见笔记第三课:灿烂星空1、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狮子星座2、不管什么季节北极星总出现在地球的正北方天空。通过北斗七星很容易找到北极星。3、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座,用人物、动物和器具来命名的。4、我国的古书鹖(h)冠子中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季节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种以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的方法,就叫做“观象授时”。5、春季在南天可以看到狮子星座; 夏季在南天可以看到天蝎星座; 秋季在北天可以看到飞马星座; 冬季在南天可以看到猎户星座。6、通过观察,天空中除北极星之外,星星都逐日西移。第四课:宇宙畅想曲1、开发月球:月球矿产资源丰富。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月球表面特殊的空间环境是建立天文观测站,研究基地等的理想产所。月球是人类探索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天然空间站。2、科学家们一直采用三种方式探寻外星生物广泛接收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发射探测器(旅行者1号、2号,先驱者10号、11号)。3、我国代号为“嫦娥工程”的月球探测计划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分3个阶段,可以用“绕、落、回”3个字分别概括。4、探寻外星生物:一是广泛接收和研究各种来自太空的电磁波信号;二是主动向太空发射出信号;三是发射探测器5、欧洲宇航局1997年10月发射升空的“卡西尼”号飞船经过7年多的飞行,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登陆泰坦。这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距离地球最远(35亿千米)的天体。第四单元 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 第一课 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1、我们的科学探究(探究齿轮):认真观察提出问 大胆地猜想,合理假设 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 实验、调查、搜集数据 整理、分析数,做出判断 做出科学的结论 第二课 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1、 写研究计划的几个环节:研究的问题。我的假设。研究方法。材料准备。研究步骤。科 学 的 历 程 1、近代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发现使科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2、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写出天体运行论,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的错误认识。 3、牛顿(英国科学家)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力学三定律,以及他对光学、数学、化学的研究,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精髓的进化论为生物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5、20世纪由发电机、电动机等构成的电力应用技术体系形成6、在原始社会,人类就能利用石器等工具。7、进入农业社会,铁的发现,镰和犁等工具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