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2528.1-1990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的铁路机车车辆所使用的电缆和电线的一般要求。这项标准确保了此类电缆在铁路系统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
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额定交流电压不超过3千伏,安装于铁路机车车辆上的电缆和电线,涵盖了它们的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要求。
-
电缆类型与结构:标准规定了电缆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电力传输、控制信号传输以及数据通信等用途的电缆,并对电缆的导体材料、绝缘层、护套材质及其结构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以适应铁路运行环境的特殊需求,如耐磨损、耐油、耐腐蚀等。
-
电气性能:确立了电缆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气性能指标,包括绝缘电阻、耐电压强度、电容等,确保电缆在正常及异常工作条件下均能安全稳定地传输电能和信号。
-
机械性能:规定了电缆应具备的机械强度,如抗拉强度、弯曲性能、耐磨性等,以适应车辆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物理应力,保证电缆在振动、冲击等动态条件下的耐用性。
-
环境适应性:鉴于铁路运行环境复杂多变,标准要求电缆需具备良好的耐温性、耐候性(如防湿、防寒、防热)及阻燃特性,确保在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下仍能维持正常功能。
-
检验规则:详细列出了电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检验项目、方法及合格判定标准,包括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和抽样检验等,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
标志与包装:规范了电缆上应标注的信息内容,如型号规格、制造厂名、生产日期等,以及电缆的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便于用户识别和正确使用,同时保护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完好无损。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交流额定电压3 k V及以下铁路机车 车辆用电缆( 电线) 一般规定GB 1 25 2 8 1 一 9 0v e hi c l e s o f r a t e dc a b l e s ( w i r e s ) f o rv o l t a g e s u p t o a n dr a i l w a y3 k V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3 k 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 电线) 产品分类, 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志、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用的交流额定电压3 k V及以下各种类型绝缘电缆( 电线) 各种型号电 缆( 电 线) 的技术要求规定在G B 1 2 5 2 8 . 2 , G B 1 2 5 2 8 . 3 等各后续标准中2 引用标准2 . 1 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 G B 2 9 0 0 . 1 0 电工名词术语 电线电缆 G B 2 9 5 1 电 线电 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 B 3 0 4 8 电 线电 缆电 性 能试 验方 法 G B 3 9 5 3 电 工圆铜线 G B 3 9 5 6 电 气装备电缆铜、 铝导电线芯 G B 4 0 0 5 电线电 缆交货盘 G B 4 9 0 9 裸电线试验方法 G B 4 9 1 0 镀锡圆铜线 G B 6 9 9 5 电 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 B 1 2 6 6 6 电 线电 缆姗烧试验方法2 . 2 必须引用其他标准时, 应在后续部分中规定3 术语、 代号3 . 1 术语3 . 1 . 1 本标准采用G B 2 9 0 0 . 1 0 规定的术语。3 . 1 . 2 交流额定电压 交流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和电性试验用基准电压, 用U 。 表示, 单位为V, U 。 为任一绝缘导体和“ 地,(周围介质, 金属屏蔽或金属套管等) 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当电缆使用于交流系统时, 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系统的对地标称电压。当使用于直流系统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0 一 1 1 一 0 7 批准1 9 9 1 一 0 8 一 0 1 发布GB 1 2 5 2 8 1 一 9 0时, 该系统的对地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 . 5 倍。3 . 2 代号及产品表示方法3 . 2 . 1 代号3 . 2 . 1 . 1 系列代号D C3 . 2 . 1 2 导体代号 铜导体省略3 . 2 . 1 3 绝缘代号 乙丙橡皮E 氯磺化聚乙烯H 天然丁苯橡皮X 聚氯乙烯V 交联聚乙 烯Y J3 . 2 . 1 . 4 护套代号 氯磺化聚乙 烯H 氯丁橡皮F 尼龙N3 . 2 . 1 . 5 耐油特性代号 安装在无矿物油和嫩料油污染处1 安装在受矿物油污染, 但无燃料油污染处2 安装在受矿物油和燃料油污染处33 . 2 . 1 . 6 耐热特性代号 7 0 省略 1 0 0 一 1 0 03 . 2 . 2 产品表示方法3 . 2 - 2 . 1 产品用型号、 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组成如图示。 口 口口口口口口3 . 2 - 2 . 23 . 2 . 2 . 3耐油特性用“ / X” 表示 X” 为耐油特性代号。同一品种采用规格不同导体时, 如需要时, 软导体用( A ) 表示, 特软导体用( B ) 表示, 在截面后标明。3 . 2 . 2 . 43 . 2 - 2 . 5电缆( 电线) 的颜色, 如需要时, 应在导体特性后面标明。举例G B 1 2 5 2 8 1 一 9 0 交流额定电压 1 . 5 k V, 导体为软导体, 4 m m , 工作温度7 0 C, 耐矿物油, 天然丁苯绝缘电线, 蓝色 , 表示为:D C X F / 2 1 5 0 0 4 ( A ) 蓝G B 1 2 5 2 8 . 2 -9 0b 交流额定电压3 k V, 导体为特软导体, 9 5 m m , 工作温度 1 0 0 C, 耐矿物油和燃料油, 乙丙橡皮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护套电缆, 表示为: D C E H / 2 - 1 0 0 3 0 0 0 9 5 ( B ) G B 1 2 5 2 8 . 4 -9 04 材料4 . 1 导体 铜导体应采用符合G B 2 9 5 3 中的软圆铜线, 或G B 4 9 1 0 中的镀锡软圆铜线。4 . 2 绝缘和护套材料应保证成品电缆绝缘和护套达到规定要求。5 技术要求5 1 导体5 . 1 . 1 导体应符合G B 3 9 5 6 的 规定 导体结构如表1 所示5 . 1 . 2 导体中的铜单线允许镀锡, 镀锡层应连续均匀5 . 1 . 3 导体表面应光洁、 无油污、 无损伤绝缘的毛刺、 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表 1 导体的技术要求标称截面导体结构 2 0 时导体电阻, 6 2 / k m mm$ 不 大 于 种类根数 单线标称直径, m m 不被锡被锡 0 . 1 2 A 7 / 0 . 1 5 1 5 0 1 6 3 B 30 / 0.0 7 1 74 1 8 3 0 . 3 A 1 6 /0 .1 5 69 .2 71 .2 B 77 /0 .0 7 69. 0 71 .2 0 . 5 A 1 6 / 0. 20 39 .0 40 .1 B 28 /0 .1 5 39 .0 40 .1 0 . 7 5 A 2 4 / 0 . 2 0 2 6 . 0 2 6 . 7 B 42 /0 . 1 5 26 .0 26 .7 1 A 32 /0 .2 0 1 9 .5 20 .0 B 56 /0 .1 5 1 9 .5 20 .0 1 . 5 A 30 /0 . 25 1 3 .3 1 3 .7 B 85 /0 .1 5 1 3 .3 1 3 .7 2 . 5 A 5 0 / 0 . 2 5 7 . 9 8 8 . 2 1 B 1 40 /0 .1 5 7. 98 8. 21 4 A 56 /0 .3 0 4 . 95 5.0 9 B 2 28 /0 .1 5 4 . 95 5 .0 9 6 A 84 /0 .3 0 3. 30 3. 39 B 1 89 /0 .2 0 3 .3 0 3. 39 1 0 A 80 /0 .4 0 1 . 91 1 . 9 5 B 3 24 /0 .2 0 1 . 91 1 . 95 GB 1 25 2 8 1 一 9 0续表 1标称截面导体结构 2 0 时导体电阻, n / k m mm z 不 大 于 种类根数 单线标称直径, m m 不彼锡 镀锡 1 6 A 1 26 /0 .4 0 1 .21 1 .24 B 51 3 /0 . 20 1 .21 1 .2 4 2 5 A 1 9 6 / 0 . 4 0 0 . 7 8 0 0 . 7 9 5 B 7 83 /0 .2 0 0 .7 80 0 .7 95 3 5 A 2 76 /0 .4 0 0 .5 5 4 0 .5 65 B 1 1 07 /0 .2 0 0 .5 5 4 0 .5 65 50 A 3 96 /0 .4 0 0 .3 86 0 .3 93 B 70 2 /0 .3 0 0 .3 86 0 .3 93 7 0 A 3 60 /0 .5 0 0 .2 7 2 0 .2 77 B 9 99 /0 .3 0 0 .2 7 2 0 .2 77 9 5 A 4 75 /0 .5 0 0 .2 06 0 .2 10 B 1 3 32 /0 .3 0 0 .2 0 6 0 .2 10 1 2 0 A 60 8 /0 .5 0 0 .1 61 0 . 1 64 B 1 70 2 /0 .3 0 0 .1 61 0 .1 64 1 5 0 A 7 5 6 / 0 . 5 0 0 . 1 2 9 0 . 1 3 2 B 2 10 9 /0 .3 0 0 .1 2 9 0 .1 32 1 8 5 A 92 5 /0 .5 0 0 .1 06 0 .1 08 B 1 44 3/ 0. 40 0. 1 06 0. 1 08 2 4 0 A 1 2 2 1 / 0 . 5 0 0 . 0 8 0 1 0 . 0 8 1 7 B 1 89 1/ 0. 40 0. 08 0 1 0 .0 81 7 3 00 A 1 52 5/ 0. 50 0 . 06 4 1 0 .0 6 5 4 B 2 37 9/ 0. 4 0 0. 06 4 1 0 . 06 5 4 注: 单线根数允许大于表列数值, 单线标称直径按标称截面及相应根数确定。 根据双方协议允许采用其他导体结构5 . 1 . 4 挤包橡皮绝缘的导体如果不镀锡, 则应在导体外面包覆一层由合适材料制成的隔离层。5 2 绝缘5 . 2 . 1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 但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 导体或镀锡层。绝缘表面应平整, 色泽均匀5 . 2 . 2 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 其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 0 一0 . 1 m m,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电缆, 其绝缘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 5 %-O . l m m,5 . 2 . 3 绝缘线芯应经受G B 3 0 4 8 . 9 规定的交流5 0 H z 火花试验, 作为中间 检查。火花试验电 压规定如表 2 , 表 2 火花试验电压绝缘标称厚度 试验电压( 有效值) 一绝缘W1 4lm m 度 试验电压( 有效值) m m kV kV 6 0 . 2 5 3 ! 5 6 2 . 。 1 5 0 . 2 5 6 0 . 5 4 0 6 2 . 5 2 0 0 . 5 6 1 . 0 6 一 “ 2 5 1 . 0 6 1 . 5 1 0 G B 1 2 5 2 8 1 一 9 05 . 2 . 4 有护套电缆( 电线) 绝缘的非电气性能应符合表3 的规定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电缆, 试验时应将护套与绝缘分开后进行, 如无法分开, 允许用单挤包绝缘的线芯作试样。 表 3 有护套电缆( 电线) 绝缘的非电 气性能要求序号 试验 单位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7 0 C l o o lc 1 抗 张 强 度 和 断 裂 伸 长 率 M P a 5 5 l . 1 原 始 性 能 抗 张 强 度最 小 25 0 250 1 . 2 断 裂 伸 长 率最 小 1 00 士 2 1 20士 2 1 .2 . 1 空 气 烘 箱 老 化 试 验 h 16 8 2 40 1 . 2. 2 老 化 条 件 温 度 一 2 0 一 20 2 时 间 20 0 200 2.1 试 验 结 果 : 杭 拉 强 度 变 化 率最 大 一 3 0 一 40 2. 2 断 裂 伸 长 率最 小 0 . 0 25 - - . 0. 0 30 0. 0 25. 0. 03 0 3 断 裂 伸 长 率 变 化 率最 大 h 3 3 31 耐 臭 氧 试 验 无 裂 缝 无 裂 缝 3.1 . 1 试 验 条 件: 奥 氧 浓 度 h 1 0 0士 2 1 2 0士 2 3.1 .2 时 间 1 68 24 0 3. 2 试 验 结 果 一 2 5士 2 一 25 士 2 3. 3 低 温 卷 绕 试 验 h 无 裂 缝 无 裂 缝 4 试 样: 10 0士 2 1 2 0士 2 4. 1 未 处 理 1 6 8 2 40 4. 1 .1 经 空 气 供 箱 老 化 处 理 一 25士 2 一 2 5士 2 4. 1 .2 老 化 条 件: 温 度 2 0 2 0 4. 2 时 间 4. 3 试 验 条 件: 温 度 试验结果 低温拉伸试验 试样 未处理 经空气洪箱老化处理 老化条件: 温度 时间 试验条件: 温度 试验结果 断裂伸长率最小 5 . 2 . 5 无护套电缆( 电线) 绝缘的非电气性能应符合表 4 的规定GB 1 2 5 2 8 1 一 9 0表 4 绝缘( 无护套电线电缆) 和护套的非电气性能要求序号 试验 单位 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7 0 1 0 0 1 抗 张 强 度 和 断 裂 伸 长 率 m 1 0 1 .1 原 始 性 能 : 抗 张 强 度最 小 25 0 1 025 0 1 .2 断 裂 伸 长 率最 小 25 0 1 . 2. 1 空 气 烘 箱 老 化 试 验 h 1 0 0 1 . 2. 2 老 化 条 件 : 温 度 1 68 1 2 01 68 I4 0 2 时 间 一 2 02 2 .1 试 验 结 果 : 抗 张 强 度 变 化 率最 大 20 0一 2 0 2. 2 断 裂 伸 长 率最 小 一 3 020 0 3 断 裂 伸 长 率 变 化 率最 大 h 一 4 0 3. 1 浸 矿 物 油 试 验 见 附 录B 3 .2 试 验 条 件 : 试 验 用 油 1 00 I 10 0 4 油 温 70 I 70 4. 1 时 间 一 30一 3 0 4. 2 试 验 结 果 : 抗 张 强 度 变 化 率最 大 h 一 40一 40 5 断 裂 伸 长 率 变 化 率最 大 + 20 I + 2 0 5. 1 体 积 变 化 率最 大 见 附 录B 5. 1. 浸 满 料 油 试 验 70 I 70 5. 1. 2 试 验 条 件 : 试 验 用 油 1 68 I 1 6 8 油温 一3 0一3 0 时间 一4 0一4 0 试验结果: 抗张强度变化率最大 十2 0 I +2 0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最大 0 . 0 2 5 - 0 . 0 3 0 1 0 . 0 2 5 - 0 . 0 3 0 体积变化率最大 3 I 3 耐臭氧试验 无裂甲裂缝 试验条件: 臭载浓度 油种、 油温和浸油时间与 2 . 1同, 时间 浸油时两端礴出油面 试验结果 高温压力试验 试样: 未处理 经浸矿物油处理 处理条件 G B 1 25 28 1 一 9 0续表 4序号 试验 单位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7 0 r , 1 0 0 C 5 .1 .3 经 浸 燃 料 油 处 理 5 .2 处 理 条 件 h 油 种 、 油 温 和 浸 油 时 间 与3 . 1同 , 5. 3 试 验 条 件 : 温 度 N 浸 油 时 两 端 礴 出 油 面 6 时 间 70士 2 6 .1 刀 片 上 施 加 压 力 , 4 6 .1 .1 试 验 结 果 : 变 形 率最 大 50 6 .1 .2 低 温 卷 绕 试 验 与1 . 2.1相 同 6 .1 .3 试 样 : 6 .2 未 处 理 油 种 、油 温 和 浸 油 时 间 与3 . 1同 ,6 . 3 经 空气 烘 箱 热 老 化 处 理 浸 油 时 两端 礴 出油 面 7 处 理 条 件 - 2 5士 :- 25 士 2 7 .1 经 授 然 料 油 处 理 无 裂 缝无 裂 缝 7. 1 .1 处 理 条 件 与1 .2 .1相 同 7 .1 .2 试 验 条 件 : 温 度 7 .1 .3 试 验 结 果 油 种 、油 温 和 浸 油 时 间 与3 .1同 , 7 .2 低 温 拉 伸 试 验 浸 油 时 两 端 露 出 油 面 7 .3 试 样 : - 2 5士 :- 25 士 2 未处理 2 02 0 经空 气洪箱热老化处理 处理条件 经浸徽料油处理 处理条件 试验条件 : 温度 试验结果: 断裂伸长率最小 注:1 ) 试验方法按 G B 2 9 5 1 . 1 6 , 计算刀片施加的压力时, x一律取 0 . 8 ,5 3 护套5 . 3 . 1 非一次挤出的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绝缘线芯上, 但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 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5 . 3 . 2 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规定的标称值, 如无最薄点规定, 其最薄点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 5 一0 . 1 m m ,5 . 3 . 3 护套的非电气性能应符合表4 的规定。 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电缆, 试验时应将护套与绝缘分开后进行, 如无法分开, 允许用单挤包护套的线芯作试样 GB 1 2 5 2 8 1 一 9 05 . 4 成品电缆5 . 4 . 1 成品电缆外径应符合各后续标准的规定 圆形电缆, 其同一截面上所测得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差(( f 值) 应不超过规定的平均外径上限的 1 5 0 o 。5 . 4 . 2 导体为镀锡铜线的成品电缆, 其镀锡铜线应经受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镀锡层试验。5 . 4 . 3 护套和绝缘一次挤出的电缆, 其每圈或每盘成品电缆都应经受浸水耐压试验或工频火花试验,工频火花试验电压按G B 3 0 4 8 . 9 规定5 . 4 . 4 成品电缆的电气性能5 . 4 - 4 . 1 成品电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成品电缆的电气性能要求序号 试验 单位 电缆额定电压 25 0 V 7 50 V 1 . 5 k V 3 k V 1 导 体 电 阻 试 验 m 1 . 1 试 验 结 果 】 】 , 符 合 本 标 准 表1的 规 定 2 成 品 电 缆 电 压 试 验 h 1。一1 。一10!1 0 2. 1 试 样 ”“”“ 2. 1 .1 未 处 理 kV 油 种 、油 温 和 漫 油 时 间 与 表刁第3 . 1 同 , 浸 2 .1 .2 试 样 长 度最 少 mm 油 时 两 端 露 出 油 面 2 .1 . 3 经 浸 徽 料 油 处 理 m 见 附 录C 2 . 2 试 样 长 度最 小 h 24 : ; 24 1 : ; 2. 3 处 理 条 件 20士 5 I 2 0士 5 I 20士 5 I 2 0士 5 3 弯 曲 后 V/ s 1 . 5 2 I 6 I 1 2 3.1 试 样 长 度 1 5 I 1 5 I 1 5 I 1 5 3.1 . 1 试 验 条 件 : 浸 水 时 间最 少 不 击 一不 击 一 击 穿一 击 穿 3.1 . 2 水 温 油 种 、 油 温 和 浸 油 时 间 与 表4第3. 1同 , 浸 3. 2 试 验 电 压 ( 交 流 ) 油 时 两 端 露 出 油 面 电压施加时间最少 ;111 试验结果 2 4 I 2 4 I 2 4 I 2 4 成品电缆击穿试验 2 0 士5 I 2 0 士5 I 2 0 士5 ! 2 0 士5 试样 5 01 0 01 5 02 5 0 未处理 经漫姗料油处理 处理条件 试验条件: 试样长度最少 浸水时间最少 水温 升压速度 G B 1 25 2 8 1 一 9 0续表 5序号 试验 单位 电缆额定电压 2 50 V 75 0 V 1 . 5 k V 3 k V 3 . 3 试 验 结 果 : 击 穿 电 压最 小 k V 一6一 6一 。 4 成 品 电 缆 表 面 漏 、 放 电 试 验 h 油 种 、 油 温 和 浸 油 时 间 与 表4第3 .1同 , 浸 4.1 试 样 油 时 两 端 露 出 油 面 4 .1 . 1 未 处 理 k V ; 4. 1. 2 经 浸 撼 料 油 处 理 V/s 20 士 5 1 2 0士 5 I 20土 5 I 2 0士 5 5 处 理 条 件 : mA 2 I 22 I 2 5 .1 试 验 条 件 : 浸 水 时 间最 少 k V 1 0 0】1 0010 01 00 5 .2 水 温 m 见 附 录D 6 漏 电流 测 试 电 压 ( 交 流 ) 1 01 01 01 0 6 .1 升 压 速 度 h 5“】“ 6. 2 试 验 结 果 : 漏 电 流最 大 V 含 舰 化 钠1 0 B / L 的 水 溶 液 闪络电压最小 m 6 。 士5 一 0 士5 一 6 。 士5 6 。 士5 成品电缆耐湿性试验 2 4 0 2 4 02 4 0 2 4 0 试验条件: 试样长度 h 3 3 0-& % f 一 1 0 0 0 F T f AS一桌“一; 水溶液 V 一一一 水溶液温度 Q m 二I二一二1 2 0 151 时间 一!一1一1 3 0 。 一。 试 样与 水溶液间施加的电压( 直流) 1 。 : 试验结果 成品电缆绝缘线芯的绝缘电阻试验 试验条件: 试样长度最少 水温 浸水时间最少 试验电压( 直流) 试验结果: 绝缘层的绝缘电阻率最小 4 . 2 绝缘线芯的绝缘电 阻率s 绝缘电阻率可根据下式由测得的绝缘电阻换算得到: 2 n LR刀 npy绝缘线芯的绝缘电阻率, 。 m,L试样长度, m,R -测得的绝缘线芯的绝缘电阻, S 2 ;D 试样外径, m m, d 试样内径 , m m.4中5式G B 1 25 2 8 1 一 9 0 b 一次挤出的电缆, 如绝缘和护套无法分开, 则应提供单挤包绝缘试样, 供测试用5 . 4 . 5 成品电缆应经受G B 1 2 6 6 6 规定的嫌烧试验, 试验用试样为: 1 型耐油特性电缆: 未处理电缆; 2 型耐油特性电缆: 经浸矿物油处理后电缆, 处理用油种及油温和浸油时间同表4 第2 . 1 条,浸油时两端露出油面 3 型耐油特性电缆: 经浸燃料油处理后电缆, 处理用油种及油温和浸油时间同表4 第3 . 1 条,浸油时两端出油面。5 . 5 交货长度5 . 5 . 1 成圈电缆长度为1 0 0 m, 成盘电缆长度不小于1 0 0 m , 允许长度不小于2 0 m的短段交货, 但其数量不超过总交货长度的1 5 0 o e5 . 5 . 25 . 5 . 3根据双方协议, 允许任何长度交货。长度计量应采用计米器, 误差应不超过士0 . 5 0 o 06 试验方法6 . 16 . 26 . 36 . 46 . 5镀锡铜线镀锡层试验方法规定在本标准附录A中。浸油试验方法规定在本标准附录B中。电缆弯曲后的电压试验方法规定在本标准附录c中电缆表面漏放电试验规定在本标准附录D中。电缆耐湿性试验方法规定在本标准附录E中。了 检测规则7 . 17 . 27 . 3产品应由技术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产品应按规定试验进行验收型式试验( T ) , 抽样试验( S ) , 定义见G B 2 9 5 1 . 1 规定。 每批抽样数目由双方协议规定, 如用户不提要求, 由生产厂规定。抽检项目的试验结果不合格时, 应加倍取样进行第二次检验, 仍不合格时, 视为不合格批产品外观应用目力( 正常视力) 逐件检查。8 标志、 包装8 . 1 标志8 . 1 . 1 成品电缆的外表应有制造厂名、 型号、 标称截面、 电压等级等连续标志, 标志方法应符合G B 6 9 9 5 的要求。8 . 1 . 2 标志应字迹清楚, 不易擦掉, 可用浸水脱脂棉布轻擦1 0 次, 字迹仍应清晰可辨。8 . 2 包装8 . 2 . 1 成圈或成盘电缆应卷绕整齐, 妥善包装。电缆盘应符合G B 4 0 0 5 的规定8 . 2 . 2 每圈或每盘上应附有标签标明: 生产厂名; b .型号 及规 格: m m z ; 额定电 压: v或k V ; d 长度及段数: m, e 重量: k g ; f 制造日期: 年月; 9 本标准编号;G B 1 2 5 2 8 1 一 s o h 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8 . 2 . 3 装箱时, 箱体外壳上应标明: 生产厂名 b 电缆型号, 规格及额定电压: m m 2 , v或k V ; c 箱体外形尺寸及重量: k g ; d . 防潮、 防掷标志8 . 2 . 4 出口 产品 包装, 应按有关规定执行G 9 1 2 5 2 8 1 一 9 0 附录A彼锡铜线恤铝层试验方法 ( 补充件)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镀锡铜线镀锡层的物理和化学两种检查方法, 镀锡层必须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查 。A l 物理方法A l . 1 试验设备A l . 1 . 1 试棒 直径为镀锡铜线直径的3 倍A l . 2 试样制备 从成品电缆上取出适当长度的镀锡铜线一根。A l . 3 试验步骤 将镀锡铜线试样连续在试棒上绕5 匝A l . 4 试验结果 用目力检查试样的镀锡层不应有剥离。A 2 化学方法A 2 . 1 试验设备A 2 . 1 . 1 玻璃容器A 2 . 1 . 2 试验溶液四氯化碳或甲 苯, 多硫化钠溶液, 密度为1 . 4 2 , 温度为2 0 士1 0C 。A 2 . 1 . 3 药棉A 2 . 2 试样制备 从成品电缆上取出长约2 5 c m的镀锡铜线3 根A 2 . 3 试验步骤A 2 . 3 . 1 将试样浸入四氯化碳或甲苯中约 1 h ,A 2 . 3 . 2 取出试样, 用药棉擦干, 立即浸人多硫化钠溶液中约3 0 s .A 2 . 3 . 3 取出试样, 用药棉擦干及擦去不附着的带色沉淀物A 2 . 4 试验结果 用目力检查镀锡层表面不应有露铜或黑斑镀锡层轻微变色, 但只要抹去而不露铜是允许的附录s漫油试验方法 ( 补充件)本试验方法规定了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浸油试验方法试验设备试验用油 矿物油A S T M N 0 2 油( A S T M D 4 7 1 ) 或I S O N 0 2 油( L S O 1 8 1 7 ) ,口If,BBBG B 1 2 5 2 8 1 一 9 0B l . l . 2 燃料油B l . 2 分析天平B 1 . 3 拉力试验机或2 0 号机油( “ 4 8 8 )0 号轻柴油( G B 2 5 2 )或符合U I C 8 9 5 号规范规定的燃料油U I C 8 9 5 号规范规定的 燃料油性能如下:最大粘度( 2 0 时) : 2 0 m m l / s ( c S t )沸点: 1 8 0 -4 0 0 r-闪点: 8 0 C苯胺点: 6 9 . 5 士1 在自由状态中觉察不出矿物酸的踪迹硫含量: 0 . 4 一1 仲裁试验时用U I C 8 9 5 号规范规定的燎料油精度0 . 1 m gB 2 试样制备B 2 . 1 试样从成品电缆中的护套( 带护套电缆) 或绝缘( 无护套电缆) 中切取对于一次挤出的电 缆, 如护套和绝缘无法分开, 允许从提供试验用的单挤包护套试样中切取。B 2 . 2 用作测定浸油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率的试样制备按G B 2 9 5 1 . 1 5 规定进行B 2 . 3 用作测定浸油后体积变化率的试样, 应从成品电缆中切取体积为 1 - 3 c m l 的管状试样三个。B 3 试验步骤B 3 . 1 用分析天平称出作体积变化率的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二 1 和水中的重量二 : B 3 . 2 把所有试样浸入矿物油或燃料油中, 油温和浸油时间应符合表B l 的要求。 表 B 1 油温和浸油时间油种 油温, 浸油时间, h 矿物油1 0 0 7 0 燃料油 7 0 1 6 8 B 3 . 3 取出试样, 对于作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试样, 按G B 2 9 5 1 . 1 5 规定, 测出其浸油后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B 3 . 4 作体积变化率的试样, 从油中取出后, 用滤纸吸干冷却至室温, 用分析天平测出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 二 : 和在水中的重量 , 。B 4 试验结果B 4 . 1 按G B 2 9 5 1 . 1 5 规定计算出抗张强度变化率Y , 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Y z , 变化率应符合本标准表4 第2 . 2 条或3 . 2 条的规定。B 4 . 2 按( B 1 ) 式分别计算出每个试样的体积变化率A V , 以三个试样的平均体积变化率Y , 为被试试样浸油前后的体积变化率, Y : 应符合本标准表4 第2 . 2 条或3 . 2 条的规定。 ( 协 : 一 二 。 ) 一 ( 饥 ; 一 协 : ) , 。 , 、 一 一 ,丈二 一 二爪于一一k % o少 气 9 / 7 / L 2 少。 。 。 。 。 。 ( B 1)式中: M l - 浸油前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G B 1 2 5 2 8 1 一 9 0。 : 浸油前试样在水中的重量;, 。 浸油后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二 。 浸油后试样在水中的重量 附录c 电缆奄曲后的电压试验方法 ( 补充件)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电 缆弯曲后的电压试验方法, 未弯曲 试样的电压试验方法按G B 3 0 4 8 . 8 ,C 1 试验设备C 1 . 1 交流高压电 压试验设备 符合G B 3 0 4 8 . 8 第2 条的要求c l . 2 试棒试棒直径见表c 1 , 表 C 1 试棒直径电缆外径 I mm 试棒直径 电缆外径2 0 5 C 1 . 3 水槽c 2 试样制备c 2 . 1 试样为适当长度的成品电缆c 2 . 2 对于耐油3 类电缆, 还需增加一段适当长度, 经浸燃料油处理后的成品电 缆, 浸油处理条件同本标准表4 第3 . 1 条。c 3 试验步骤C 3 . 1 将试样按其外径在规定直径的试棒上连续绕数圈, 绕完后解开理直, 反方向再绕同样的圈数, 再解开理直, 如此重复三次, 即在一个方向上绕三次, 在相反方向上也绕三次C 3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