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七章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课件.ppt_第1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七章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课件.ppt_第2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七章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课件.ppt_第3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七章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课件.ppt_第4页
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第七章 第一节 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压强第一节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第一部分考点研究,考点梳理,压强,压力,定义,方向,作用点,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单位,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法,压强,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特点,适用条件,连通器,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_.方向:总是_于被压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内部.作用点:_.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不一定都等于重力,方向不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同,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压力,垂直,受力物体上,压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和_(二者相互挤压接触的面积)有关,用_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见实验突破,压力大小,接触面的大小,压强,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_的大小_之比叫做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压强,Pa,压力,N,受力面积,m2,单位面积,压力,明显,Pa,p表示_,单位是_;F表示_,单位是_;S表示_,单位是_.,物理意义: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所受的_.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_.单位:简称帕,符号是_,1Pa1N/m2.,公式p=_,压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增大,增大,减小,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的作用,且具有_,所以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具有压强.特点:(1)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2)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_;(3)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越大,压强越大.,p表示_,单位是_;表示_,单位是_;h表示_,单位是_.g=10N/kg,重力,流动性,相等,大,密度,gh,压强,Pa,液体密度,kg/m3,液体深度,m,【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见实验突破,p=_,液体内部压强,适用条件:液体压强和特殊固体压强(密度均匀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中各部分的液面高度总是_.应用:船闸、水壶、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相等的,命题点:固体压强、平衡力的判断1.(2014广州11题改编)如图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则芳芳对雪地的压强_(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小明对雪地的压强;芳芳对雪地的压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图说物理,(RJ八下P29导图),大于,小于,命题点: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2.(2014铁岭19题改编)如图是运货中常用的多轴平板货车货车上装有很多轮子,是采用_的方法减小货车对地面的压强;货车刹车时,地面对车轮的摩擦是_(选填“有用”或“有害”)的,(RJ八下P32图9.15),有用,增大受力面积,命题点:连通器3.如图所示的茶壶、U形“反水弯”、水位计都是利用_原理工作的,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_的,(RJ八下P36图9.26),相平,连通器,命题点:液体压强、液体密度与压强的关系4.(2014长春16题改编)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面位置如图,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A_B.,(RJ八下P38图9.29),例1一位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背着15kg的装备在雪地行走假设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70cm2.(g取10N/kg)(1)当他单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双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2)当他脚蹬滑雪板(每块滑雪板长约1.5m,宽约12cm)在雪地水平滑行时,滑雪板所受的重力是60N,他对雪地的压强约是_Pa.,5104,2.5104,5055.56,重难点突破,压强公式p=F/S的理解及计算(难点、易错点)(10年6考),一,【解析】(1)单脚站立在地面:S170cm21.7102m2,F1G1(m人m装备)g(70kg15kg)10N/kg850N,p(F1)/S(850N)/(1.7102m2)5104Pa;双脚站立在地面:S22S170cm22340cm23.4102m2,p2(F1)/S2(850N)/(3.4102m2)2.5104Pa;(2)F2G1G滑850N60N910N,S31.5m0.12m0.18m2,p3(F2)/S3(910N)/(0.18m2)5055.56Pa.,例2(2016十堰)如图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之比为21,底面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质量mAmB和对地面的压强pApB分别为()A.mAmB21,pApB21B.mAmB11,pApB21C.mAmB11,pApB11D.mAmB21,pApB11,B,注意事项(1)公式p=是压强的定义式,对于固体、液体、气体产生的压强都适用;(2)单位要统一,即F的单位为N,S的单位为m2时,算出压强p的单位才是Pa;(3)公式中的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受力面积S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那部分面积,而并不一定是受力物体的表面积.,注意事项:(1)pgh只适用于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2)公式中h指所研究的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深度h的大小与容器的粗细、形状以及是否倾斜均无关;(3)利用公式pgh计算的时候,密度的单位一定要用kg/m3,液体深度h的单位要用m,计算出的压强p的单位才是Pa.,例3如图甲所示,在高为1m的容器内装满水并密封,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_Pa;若将该容器倒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为_Pa,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与甲图相比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04,1104,变小,压强公式pgh的理解及计算(难点、易错点)(10年3考),二,【解析】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p液gh1.0103kg/m310N/kg1m1104Pa;将该容器倒置,液面深度不变,故由pgh可得,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不变;因水与容器底面的面积减小,故由FpS可知压力减小,例4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底面积为5102m2,盛有质量为5kg的水,则甲容器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_Pa;若地面所受甲、乙两物体的压强相等,则正方体乙的密度是_kg/m3.,1.0103,1.0103,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011.21)命题点:1.选用海绵而不用木板(更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2.转换法的应用(通过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2011.21(1)3.控制变量法的应用a.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保持_不变,改变_的大小)2011.21(3),实验突破,被压物体的凹陷程度,接触面积,压力,实验一,b.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保持_不变,改变_的大小)2011.21(2)4.还可选用的材料(沙子、橡皮泥)5.实验现象分析6.实验方案的选取及评估7.实验结论总结(由实验方案对比得出的结论)2011.21(4)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接触面积,压力,例1(2015桂林)如图所示,为小丽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及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控制变量法(转换法),DE,EF,正确,(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_来增大压力作用的效果,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解析】(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观察,所以,本实验主要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选择图DE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选择图EF两次实验得出结论;,【解析】(3)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减小了压强;“磨刀不误砍柴工”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增大了压强,补充设问(1)实验时,将桌子放在海绵上,海绵发生形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2)实验中选用海绵而不选用木板之类材料的原因是_,同样情况下,海绵受到压力时作用效果明显,形状,海绵的凹陷程度,(3)若将该小桌的砝码放在如图1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和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的大小关系为pa_pb(选填“”、“”或“”),(4)小红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比图2c、d两图,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专题链接】其他试题见专题三实验7,不正确,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命题点:1.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_)2.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中的液柱是否变化,若变化,则气密性_)3.实验过程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的原因(实验仪器气密性不好)4.转化法的应用(根据U形压强计中两管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U形压强计,良好,实验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近10年未考),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a.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让金属盒处于同种液体、相同的深度,不同的_)b.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让金属盒处于同种液体、相同的方向,不同的_)c.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让金属盒处于相同深度、相同的方向,不同的液体中)6.实验现象分析与判断实验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方向,例2(2016泰州)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中(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2)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比较图甲和图_,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_,两液面的高度差,乙,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理由是_,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相同,无法判断出液体密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不能,【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1)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2)要探究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种类相同、金属盒的朝向相同,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因此,应比较甲图和乙图;由乙、丙两图可看出,液体种类相同、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而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相等,这说明了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要得出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必须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再比较其压强大小而图乙和图丁中,金属盒在液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