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三单元课题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1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4、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方法小组探究,自学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解释现象:根据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可解释物质的扩散如 、 、 等。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可解释 、 、 等现象。3、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学习研讨1、阅读课本48-49页,让学生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总结分子的性质,利用分子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走过花圃能闻到花香.(2)1ml和1ml 酒精混合后是2ml吗/2、阅读课本49页的活动与探究讨论:为什么A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而B烧杯中的溶液不变色?结论:3、从分子的角度,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4、根据图3-6,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思考: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_改变,构成分子的原子也_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改变,即分子可分。分子分解成_,但原子不能_,只是又重新_成新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所以分子是由_构成5、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学习研讨分子原子定义性质联系区别课堂达标或练习册 P21 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往10 mL酒精中加入10 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 mL,其主要原因是 。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闭保存?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25m的m3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作业布置课本51页1、2、3,完成练习册预习目标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课后反思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三单元课题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第一课时(两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教学难点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占空间有多大?(2)原子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3)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4)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5)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它是怎样确定的?它有单位吗?学习研讨【回顾】回忆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一、原子的构成【观察】P53图3-9原子构成示意图: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 构成的。分析课本表3-1,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2、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3、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不同种类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原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带 电) (中心) 不显电性 (不 电)(带 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核外)小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二、相对原子质量【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总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课本P56页。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下面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单位:)氢1.67010-27氧2.65710-26碳1.99310-26铁9.28810-263、【思考交流】(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4、分析下表,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氯17181735铁2630265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5、阅读P56,思考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交流学习】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课堂达标或练习册P22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A. 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 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 没有单位 D. 是原子间质量之比,单位为1,一般不写2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A)原子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3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5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15 B. 49 C. 66 D. 164能力提升练习册23页作业布置1、课本57页填空题的(1)(5),选择题的(1)(2)(3),3-6题。2、完成练习册。预习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通过讨论能概述离子形成的过程,并能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课后反思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三单元课题课题二原子的结构(离子)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第二课时(两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通过讨论能概述离子形成的过程,并能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离子的形成过程 2、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2、离子形成的过程教学方法小组探究预习导学1、 核外电子的运动虽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围绕原子核,也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这些区域称为_.。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核外电子的_。2、 现在发现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_个电子层,最多的有_个电子层,第一层最多排_个电子,第二层和最外层最多排_个。3、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_个,易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_个,易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4、 带电荷的原子叫_,带正电荷的原子叫_,带负电荷的原子叫_。学习研讨一、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阅读课本P54-55图文,思考下列问题:1.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2.根据P54图3-11,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圆圈表示 、圆圈内+表示 、数字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一层 后排第二层,第二层 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 5.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二、离子阅读课本55页图文,试着解释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信息: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1、什么叫离子?什么叫阳离子,什么叫阴离子?2、比较原子和离子的本质区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课堂达标或练习24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1) 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A.(1)(3)(5) B.(2)(4)(6)(8) C.(2)(5) D.(1)(5)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三个原子 B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表示的是阳离子 D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的质子数为_,该粒子表示的是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4、下列各组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目相同的是( )A.Na+和Cl B.Ar和Cl C.Mg和Mg2+ D、S和 )5、某粒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8个电子,质子数为n个,则它所带的核电荷数有( )A10 B、大于10 、C小于10 D、三种都有可能能力提升练习册24页预习目标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3.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作业布置1、课本57-58剩余习题,2完成练习册课后反思安定区“大集体”备课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学 段初中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单 元第三单元课题课题三 元素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青岚初中主备人杜伟课时一课时终审人合作团队杜 伟、肖 军、任 芳、史瑞陈拥军、陈秀琴、王金桃导学目标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教学方法自学、探究 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元素?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5、从元素周期表中你发现了那些规律?学习研 讨一、元素【小组合作】1、阅读课本59页,理解并记忆元素的概念: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2)质子数+中子数的和等于什么?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1011氢原子1112氢原子1213氢元素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你给元素下定义: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2、组内合作探究: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 素原 子定 义区 分1、只讲 ,不讲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2、组成物质1、既讲 ,又讲 。有数量多少的含义。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使用范围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联 系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即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一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3.阅读 P71图4-4 P72资料,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 、 、 、 从种类上分,元素分为 元素、 元素和 元素。4观察P60图3-17,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并记住地壳中含量做多的几种元素。5、拓展延伸:阅读课本60页图3-18,组内探究二、元素符号:自主阅读课本P61,完成以下任务1元素符号的写法。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 (种类,为宏观意义):表示 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 ;三个铁原子: 。结论:【点拨升华】: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三、元素周期表:阅读P62-63,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填空: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 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交流学 习完成课本63页“探究”中的内容。交流研 讨同桌互相检查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课堂达 标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CaO B、Al2O3 C、SiO2 D、Fe3O43. 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这里的“碘”是指( )A碘原子 B碘分子 C碘离子 D碘元素 13 Al铝26.984.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 13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名称是铝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CaO B、Al2O3 C、SiO2 D、Fe3O46.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能力提 升1、 思考: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否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试举例说明。2、 试着用图示表示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作 业布 置课本65页3、4、5题,完成练习册。预 习目 标1描述水资源的现状。2. 会概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能够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课后反思单元小结1、自主学习叫学生个人完成课本P66一、二。2、交流探讨学生间相互交流刚才的学习任务。3、单元检测:(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P26单元检测题。(2)组内相互订正。(3)班级展示。 (4)教师点拨。如果有时间请完成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复习一、复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及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3.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4.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分类及元素符号的意义;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6.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温故知新】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 ,构成原子的微粒是 、 、 三种。如:铁是由 构成 ,氯化钠是由 构成,水是由 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而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五决定: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元素种类 (或元素间的本质区别)决定于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取决于 和 之和。 3.原子的结构 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 原子的质量。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决定 种类。 原子核 每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约等于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原 中子 电荷。 决定同类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子 质量约等于 (或 )质量的1/1836。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电荷。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的性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数 = 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为什么?)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知识点二:元素1.定义:具有 (或 )的一类 的总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但不可能是 。一种物质不可能形成 。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 H2O和Ne2.元素符号的意义: 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 、 (填不同类别)。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 ,如3O表示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分别 、 、 、 (用符号填),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是金属元素是 ,人体和海水中含量最多元素的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是 ,整个宇宙中含量最多元素的是 和 。4.表示方法: ,即 的第一个字母大写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8 O 氧1600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 ,共有 个周期。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 ,共有 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知识点三: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带正电的离子叫 , 叫阴离子。2.Fe、 Fe2+ 、Fe3+ 具有相同的 ,属于同一种 ,但它们的 不同因而化学性质也不同。3.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一定改变的是 ,一定不变的 ,可能改变的是 。(有几个填几个)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分 子原 子离 子区别概念保持物质 性质的 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 微粒带电的 或 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 分,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单原子离子一般不可分,但原子团构成的离子可能分割成其它离子、原子或分子。是否独立存在能独立存在,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有些能独立存在,并直接构成物质,且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阴、阳离子共同构成物质。构成分子由同种 或不同种 构成。且纯净物中仅含有一种分子。一般有 、 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原子得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 电荷,成为 离子。所显电性情况 电性 电性阴离子:带 电荷阳离子:带 电荷表 示方 法用 (分子式)表示用 或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分别以阴、阳离子符号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联系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在化学反应中原分子破裂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分子 原子 离子 在化学反应中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 表 达 方 法均为微观粒子,既可讲个数,又可论种类。 基 本 属 性体积 ,质量 ,都是在不断 的,微粒之间有 。同种微粒 相同,不同种微粒 不同。二、自我测评(25个小题,每题4分,看看掌握的怎么样)1.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 D、氢原子中必须有一个电子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3.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8.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4.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的化学式为C2H7NO4Na2 ,则谷氨酸钠由_种元素组成。5.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6、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9、往10 mL酒精中加入10 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 mL,其主要原因是 。10、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1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