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一、基础巩固1都德是 著名小说家,该文以 为背景。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哽咽()惩罚()祈do()ch异()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强:()()()称:()()()差:()()()4“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5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是为什么?6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制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8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3分)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二、阅读品味老妇人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他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笑了。我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能反映当时是战争时期的语句。2.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老妇人神志不清的原因是_。3. 文章结尾写道“车厢里一片寂静”,其原因是( )A. 人们睡着了。B. 人们都在思考老兵的话。C. 人们在默默地同情老兵,又在担忧自己的命运。D. 车到站了,人们都下车了。4. 上文揭示了_,表达了_。参考答案一、1法国;普法战争2略3略4平时喧闹活泼,最后一课肃穆、悲愤;这种不同表明了最后一课非同寻常。(意近即可)5一方面他对老师的悲痛深表同情,另一方面,他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与韩麦尔先生的感情产生了共鸣。(意近即可)6这是细节描写,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78环境描写,写出了产生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作用意近即可)二、1.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