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八 第二讲 图表、图片和漫画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八 第二讲 图表、图片和漫画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八 第二讲 图表、图片和漫画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八 第二讲 图表、图片和漫画课件 语文版.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2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八 第二讲 图表、图片和漫画课件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第二讲图表、图片和漫画,1根据图表及题意,发现规律,找出共同点、不同点进而概括主要内容,得出结论,谈感想,作评价,说感受、启示,提合理化建议。2简洁地介绍、描述图表和画面,准确地解读其内容与寓意。,一、图画内容的描述1人物画面的描述。抓住人物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找出他(她)与其他人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按照“谁”“干什么”“怎么样”组织语言。在概述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和看准图示中的提示语。2事物画面的描述。抓住事物画面中的各个事物,分析事物本身的含义或喻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3徽标内涵的揣摩。揣摩徽标的内涵,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和徽标的构成、外部形象,揣摩徽标体现事物的理念、作用、呼吁、美好祝愿等。,一、图画内容的描述1人物画面的描述。抓住人物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找出他(她)与其他人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按照“谁”“干什么”“怎么样”组织语言。在概述时要注意语言的精练和看准图示中的提示语。2事物画面的描述。抓住事物画面中的各个事物,分析事物本身的含义或喻义,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所反映的共同主题,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3徽标内涵的揣摩。揣摩徽标的内涵,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和徽标的构成、外部形象,揣摩徽标体现事物的理念、作用、呼吁、美好祝愿等。,【例1】(2016河南)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做图文转换题要注意无论是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还是图表,都是要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把数字转换成语言,要注意从图表和题干上找关键信息点。解答此类题可以从这两点入手:分析题干,找方向;细看表头;观察表格数据、板块变化(比高低,寻规律;做统计,看走势;归类别,做概括)。【参考答案】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意思对即可),【例2】(2016百色)某班开展“关注身边大事,我为高铁点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请根据上边云桂高铁的示意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高铁总干线的交通路线。要求:包含图示总干线经过地;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少于2个动词;不超过40字。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答题时要看清图示,审清题干要求,找准关键点。题目要求“图示总干线经过的地点,不少于2个动词,还要注意字数限制”。【参考答案】云桂高铁从云南昆明向东出发,途径弥勒、丘北、百色、田阳、田东、平果、最后抵达南宁。,【例3】(2016桂林)(1)下图是一幅楷书“永字八法”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仿照示例写出其他六法(侧、勒、弩、掠、啄、磔)中某一笔画的形象特点和技法要求。示例一:趯钩画,好像人踢脚,全神贯注在脚尖;要求运笔短促有力。示例二:策挑画,好像用马鞭策(驱)马;要求仰笔铺毫,轻抬而进。_,(2)对“永”字八法的观察,你有什么启示或感悟?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看清弄明图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弄清题意即读懂图示。(1)题干要求根据图示写出六法中的一法,笔画的形象特点和技法要求。(2)要求根据图示所传达出来的“永字八法”写启示和感悟。答题时要结合图示领悟“永字八法”的笔法及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2)对“永”字八法的观察,你有什么启示或感悟?_【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看清弄明图表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弄清题意即读懂图示。(1)题干要求根据图示写出六法中的一法,笔画的形象特点和技法要求。(2)要求根据图示所传达出来的“永字八法”写启示和感悟。答题时要结合图示领悟“永字八法”的笔法及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参考答案】(1)示例:侧:点画,好像从高空坠落的石头;要求落笔沉,收笔短促有力。勒:横画,好像悬崖勒马(或者斜势拉紧绳索);要求运笔时,逆锋落笔时要缓,回笔有力,笔势从左下向右上有510斜势(切忌顺锋平过)。弩:竖画,好像拉开的弓弩;要求运笔时,直中稍带弧度,有曲势,稍缓、沉(切忌僵直无力)。掠:长撇画,好像春燕掠过水面(或梳篦掠发);要求运笔时,逆锋起笔,下引左行,轻快出锋尖。啄:短撇画,好像鸟儿以嘴叩木或取食;要求落笔铺开笔毫即行收缩,行笔快而有力。,碟:捺画,好像用石头碾压物体;要求运笔时笔毫铺展充分,力量劲足,起伏运行,收锋含蓄。(2)练习书法要掌握基本技法(或笔画有粗细;或有轻重;或形状有方有尖;或运笔节奏有快有慢;或笔法变化丰富,而结体端庄沉稳)。练习书法是感受美的过程(或创造美的过程;或是训练和提升我们思维习惯和品质的过程;或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1(2016钦州)某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356名受访者在微信朋友圈里遇到的令人厌烦的信息进行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请简要写出统计图反映的情况。(不能用数据表述)示例:在微信朋友圈里,大多数人讨厌诅咒类和营销代购类的信息。只有少数人对谣言类、无病呻吟类和频繁刷屏类信息感到厌烦。(或在微信朋友圈里,讨厌诅咒类信息的人最多。其次是营销代购类,较少的是谣言类、无病呻吟类和频繁刷屏类。【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饼状图,考查考生读图的能力,并结合题干的具体要求来回答问题。不可直接用数据来回答。,2(2016潍坊)“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有很多表示儿童的画作,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画描述画面内容。要求:至少使用两种动作、神态描写,不超过100个字。,图一:一个儿童骑在牛背上放风筝。他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牵着缰绳,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牵着风筝线,抬头仰望风筝,目不转睛。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望天,似乎也被风筝吸引了。(老牛伸头向前,两眼显出迷茫的神色:“你这是在放谁?”)图二:四个儿童在放风筝。其中两人小心翼翼地牵着线,一边小跑一边抬头望着已经升上天空的风筝,紧张而又充满希望。另外两_个蹲在地上整理着风筝,显现出焦急而又期待的神色。,3(2016兰州)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1)下面是“兰州太平鼓”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请用一句话表述你读到的信息。人们对于兰州太平鼓的了解随年纪增长而加大比重。【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图表的提取概括能力,需充分关注横纵轴的项目及趋势组织答案。,(2)学校将组织学生到北山广场观看兰州太平鼓表演。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先从学校出发沿着南湖路向正西方向走至与和平路的交叉路口,再向北转向沿着和平路朝正北方向走至与北山路交叉路口,接着向西北方向沿着北山路继续走,北山广场就在道路北侧。【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图画的表述概括能力,要求考生不仅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还要做到方向明确,语句衔接自然。,4立人中学举行“中国人读书情况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1)请认真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中国人读书现状的三个结论。人均阅读量偏少;人均阅读量在逐年上升;选择数字化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2)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请你为提高全民阅读兴趣提三条建议。学校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读书要拒绝功利化;出版商要多出好书;政府和社会单位要适当增加公民的休闲时间。,5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邮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为“合家欢乐”。示例一:喜欢左边这枚。票面中,一只猴子一手攀住枝条,一手托着桃子,一条长尾巴缠绕在枝条上。画面活泼可爱。寓意为“捧桃献瑞”,是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示例二:喜欢右边这枚。票面中,一只大猴盘腿坐在中间,两手各抱着一只小猴,两只小猴亲吻着大猴,画面温馨祥和。寓意为“合家欢乐”,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6下面两张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图一理解:同学一: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图二理解:示例一:大脑就如肌肉,锻炼的越多,收获的越多。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地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获得的快乐就越多。示例二:学习的动力来自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示例三: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72016年4月2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因病在京去世。为了缅怀梅先生,小采在网上搜到明代京剧脸谱摹本,了解到京剧表演中经常用脸谱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甚至角色和命运。请从下列备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