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本卷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若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 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 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2. 把人还给自然,把人还给社会,从而奠定中国历史上人文思想基础的分别是 A. 法家道家B. 儒家法家C. 儒家道家D. 道家儒家3公元前 6 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了 4 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 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建立了官僚政治 B打击了贵族政治C不利于中央集权D改变了社会性质4. 下列各项历史叙述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历史叙述结论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一人”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B1926 年,北伐军连克武昌、九江、南昌,并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27 年,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扫荡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欧美诸国和日 本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D“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 服缔造的。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 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5.1881 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因出席议会的致辞被篡改,与内阁大臣发生激烈争执,不A.无权过问国家政务 B.由内阁决定其职责 C.无权参与政务决策 D.失去对内阁任命权6. “今天我高兴地宣布:中国终于向一切文明的真正源泉基督教开放了。”该殖民者 这番话针对的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7.在下图处召开的会议是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8.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 说:“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 新政()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9.邓小平文选第二卷载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 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 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这表明当时A.“左倾”错误思想亟待消除 B.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C.真理标准问题形成普遍共识 D.媒体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倾向10.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写道:“这时,我们已经到了西方强国可以 正确地认为的战争最高潮。非洲的敌军已被肃清意大利正和我们并肩作 战俄国军队已将德侵略者驱除出他们的国境所有的舰船都已出海希特勒 的暴政已注定要崩溃了。”据此可推测,即将出现的大事件是A执行“霸王行动” B实行“火炬”计划C实施“海狮”计划 D执行“巴巴罗萨”计划11.某一国际组织规定: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开展经贸、环保、文 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推动建 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A北约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合作组织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6 分)本卷共三题,12 题 10 分,13 题 26 分,14 题 20 分,共 56 分。12.(10 分)纵观中国历史,中央和地方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大命 题。古代围绕着“封建”与“郡县”之优劣利弊,自秦以来就多有讨论。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l)根据材料一就“封”和“郡”的字型结构来看,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主要区 别?(2 分)材料二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远,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 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苏轼东坡志林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 连城数十。汉书(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秦、汉选择地方管理制度的共同因素?(2 分)材料四 顾炎武:“知封建之以变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 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刘绍玢:“封建 郡县,均有善不善焉。”“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苟得其 人,则必任以数十年之久。”据清人对柳宗元的批评整理(3)根据材料四,概括清代学者对“封建”与“郡县制”的认识及由此折射出的时代诉求。(4 分)(4)有人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实际上就是儒、法之争,试结合上述材料与所 学知识并以秦汉时期的郡县制为例加以说明。(2 分)13.(2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专利制度萌芽于晚清时期。洋务派将西方专利移入中国,为防止“他人 争衡”而加以歪曲,形成一种封建垄断特权,即洋务企业 10 年专利权(以政治特权为后 盾,保护、扶持官督商办企业的权利)。有学者认为:“从 20 世纪之前中国所有现存 的、表明国家努力提供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实例看来,其目的完全是为了维护皇权。官方的保护只是稍带而肤浅地触及对个人或并非对国家的实体的财产利益的创造或维护,或是涉及对作者地位或发明创造性的褒扬(封建统治者通过赐匾封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法 律来保护私权而更好地激励发明创造)。”摘编自徐海燕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 程材料二 17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技术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资本 家纷纷要求以国家法律形式确认发明的私有财产地位。同时,英国政府把专利制度作 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专利授予的规范化,制度化。英国议会于 1623 年制定了垄断法,废除了过去封建特权制度,同时建立起对真正的发明予以专利 保护的制度。该法规定:授予专利的发明必须具有新颖性;专利权有效期 14 年。资产 阶级革命后,英国进一步完善专利制度。1852 年专利法修正案颁布,要求发明人 必须充分陈述发明内容并予以公布,以此作为取得专利的条件。这样,专利制度就以 资产阶级合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了,专利说明书也出现了。这样,一套完整的申请、审 查、授权、保护专利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摘编自吴洪玲英国专利制度的确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英两国专利制度的不同特点。(12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专利制度各自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 的历史意义。(14 分)14.(20 分) 欧洲之路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材料一 19 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 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 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屹立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试说明 17 至 19 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6 分)材料二 1914 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 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3 分)材料三 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 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 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 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一一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 II(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90 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8 分)(4)综合材料二、三,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 分)参考答案1.C2. D3B4. C5 C6.B7.C8. D9. A10. A11. D12. (l)分封制封疆建国,割据一方;郡县制,为君主管理地方。(2 分)(2)吸取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2 分);(3)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各有弊端;调和郡县制与分封制的矛盾。(2 分)诉求:顺应潮流改革创新;批判君主专制。(2 分)(4)郡县制初为秦朝法家所倡;汉代为儒家录用,适应“大一统”。(2 分)13. (1)中国:萌芽晚;未形成系 统;具有封建垄断性;缺乏法律保护。(3 点 6 分)英国:确立早;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注重法制建设。(答 3 点 6分)(2)背景:中国:列强入侵;专利制度传入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 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答 3 点 6)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启蒙思想 的传播,重视对私权的保护。(6 分)意义:都有利于本国近代化的发展(2 分)14.(1)思想上,通过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经济上,进行了工业革命;政治上,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科学上,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 大突破(或得到迅速发展) (6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