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ppt_第1页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ppt_第2页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ppt_第3页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ppt_第4页
高中语文高一语文归去来兮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潜(东晋),归去来兮辞,作者,欣赏,练习,结构,作文,主旨,朗读,更多资源,作者简介及文体介绍,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压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骚长于言幽怨之情”。,关于作品的结构层次,呼唤归去闲适生活隐逸情怀抒怀言志,问题一,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怎样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某种消极情绪?,问题二,岁暮年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人生无常-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乐天知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痛苦,矛盾,怎样挖掘作品中渗透出的某种意蕴与情绪,反复吟诵寓情于景,寄心于形,试举例说明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问题三,练习一,指出下列句子的古今词义觉今是而昨非悦亲戚之情话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策扶老以流憩园日涉以城趣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善万物之得时乐琴书以消忧携幼入室眄庭柯以怡颜,练习二,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童仆欢迎,稚子侯门农人告余以春及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全文主旨,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艺术特点,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素,洗尽铅华,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文训练,将归去来兮辞改写为记叙文要求:1.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场景描写。2.改写时不改变文章的原义,忠实于原文的主旨3.字数800字左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更多资源,再见,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栗,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风波未尽,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倦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