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复习第1章 流体流动 1.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 ,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2 倍。 pf 1/Re 2.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如果流量等不变,只是将管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16 3.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 4流通截面积/浸润周边 ,对边长为正方形风管当量直径 de a 。 4.当Re 为已知时,流体在圆形管内呈层流时的摩擦系数= 64/Re ,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与 Re 、 /d 有关。 5.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 减小 ,摩擦系数 增大 ,管道总阻力损失 不变 (增大、减小、不变)。 6.当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C ) A. um3/2 umax B. um0.8 umax C. um1/2 umax 7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 能量守恒定律 8 流体在管路中作连续稳定流动时,任意两截面流速与管径的关系为 u1/u2=(d2/d1)2 ,所以,流速随着管径的减小而 增大 9.在一般手册或资料中,粘度的单位常用 P 或 cp 表示,在SI制中,其单位则用 Pa.s 表示。10. 实验测得某液体在流动系统中某点处的动压头为24mm液柱,则液体在该点处的流速为 0.686 m/s 11.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的主要的区别是 牛顿型流体符合牛顿粘性定律 12. 什么叫化工单元操作? 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有哪些?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共同物理变化,遵循共同的物理学定律的一些物理操作过程。例如:流体流动、流体输 送、非均相分离、传热、蒸发、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一)作业1 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2 如本题附图所示,高位槽内的水位高于地面7 m,水从108 mm4 mm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1.5 m。已知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可按hf=5.5u2计算,其中u为水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设流动为稳态,试计算(1)A-A截面处水的平均流速;(2)水的流量(m3/h)。 解:(1)A- A截面处水的平均流速 在高位槽水面与管路出口截面之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得 (1) z1=7 m,ub10,p1=0(表压)z2=1.5 m,p2=0(表压),hf =5.5 u2代入(1) (2)水的流量(以m3/h计)3 如本题附图所示,用泵2将储罐1中的有机混合液送至精馏塔3的中部进行分离。已知储罐内液面维持恒定,其上方压力为1.0133105 Pa。流体密度为800 kg/m3。精馏塔进口处的塔内压力为1.21105 Pa,进料口高于储罐内的液面8 m,输送管道直径为68 mm 4 mm,进料量为20 m3/h。料液流经全部管道的能量损失为70 J/kg,求泵的有效功率。解:在截面和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得 习题13附图 习题19附图 4 用泵将2104 kg/h的溶液自反应器送至高位槽(见本题附图)。反应器液面上方保持25.9103 Pa的真空度,高位槽液面上方为大气压。管道为76 mm4 mm的钢管,总长为35 m,管线上有两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孔板流量计(局部阻力系数为4)、五个标准弯头。反应器内液面与管路出口的距离为17 m。若泵的效率为0.7,求泵的轴功率。(已知溶液的密度为1073 kg/m3,黏度为6.310-4 Pas。管壁绝对粗糙度可取为0.3 mm。) 解:在反应器液面1-1,与管路出口内侧截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得 (1)式中 z1=0,z2=17 m,ub10 p1=-25.9103 Pa (表),p2=0 (表) 将以上数据代入式(1),并整理得 =9.8117+=192.0+其中 (二)例题 1、计算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上31)用泵将储液池中常温下的水送至吸收塔顶部,储液池水面维持恒定,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如本题附图所示。输水管的直径为,排水管出口喷头连接处的压力为(表压力),送水量为,水流经全部管道(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为,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2、计算管路某截面处的压力(上32)如本题附图所示,水在直径均一的虹吸管内定态流动,设管路的能量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1)管内水的流速(2)管内截面和处的流体压力。已知大气压力为。图中所住尺寸单位均为mm。3、计算流体的输送量(上32)如本题附图所示,为测量某水平通风管道内空气的流量,在该管道的某一截面处安装一个锥形接头,使管道直径自200mm渐缩到150mm,并在锥形接头的两端各引出一个侧压口连接U管压差计,用水做指示液测得读数R=40mm。已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设空气流过锥形接头的能量损失可忽略。试求空气的体积流量。4、确定设备间的相对位置(上33)本体附图所示为一高位槽输水系统,水箱内水面维持恒定,输水管直径为,输水量为,水流经全部管道(不包括排水口)的能量损失可按计算,式中u为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试求(1)水箱中水面必须高于排水口的高度h;(2)若输水量增加5%,管路的直径及其布置不变,管路的能量损失仍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则水箱内的水面应升高多少?5、用泵将25的甲苯液体从地面储罐送至高位槽,体积流量为,如本题附图所示。已知高位槽高出储液面10m,泵吸入管为的无缝钢管,其直管部分总长5m,管路上装有一个底阀(可按旋启式止回阀全开计),一个标准弯头;泵排出管为的无缝钢管,其直管部分总长30m,管路上装有一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全开的截止阀和三个标准弯头。储罐及高位槽液面上方均为大气压。储罐液面维持恒定。设泵的效率为70%,试求泵的轴功率。(上53)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1.液体输送设备有: 离心泵 , 往复泵 , 齿轮泵 , 螺杆泵 , 旋涡泵 2.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 转速 下,输送 20的水(水) 时的性能曲线。 3.泵的扬程的单位是 m ,其物理意义是 泵提供给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 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 D ) A. 功率最大时的扬程 B. 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 泵的最大扬程 D. 效率最高时的扬程 5.已知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p Nm-2,则单位重量流体静压能的增加为( C ) A. p B. p/ C. p/() D. p/(2) 6.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 ( B ) A. 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 B. 机械能 C. 压能 D. 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7. 往复泵在操作中( A ) A. 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B. 允许的安装高度与流量无关 C. 流量与转速无关 D. 开启旁路阀后,输入的液体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8. 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发生故障的原因是( D ) A. 忘了灌水 B. 吸入管路堵塞 C. 压出管路堵塞 D. 吸入管路漏气 9.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Q与管路的特性曲线HeQe有何不同?二者的交点意味着什么?答:将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描绘成图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一条HQ曲线。它表明转速一定时,离心泵的流量和该流量下泵的能提供的压头即做功本领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曲线由生产厂家测定并提供,是泵本身固有的特性,它只与泵自身的结构(如叶片弯曲情况、叶轮直径等)、转速有关,而与其所在的管路及其他外界条件无关。所以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只须注明型号、转速即可。二者的交点M称为泵在该管路上的工作点。意味着它所对应的流量和压头,既能满足管路系统的要求,又能为离心泵所提供,即换言之,M点反映了某离心泵与某一特定管路相连接时的运转情况。离心泵只能在这一点工作。(一)作业1. 用离心泵(转速为2900 r/min)进行性能参数测定实验。在某流量下泵入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60 kPa和220 kPa,两测压口之间垂直距离为0.5 m,泵的轴功率为6.7 kW。泵吸入管和排出管内径均为80 mm,吸入管中流动阻力可表达为(u1为吸入管内水的流速,m/s)。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为2.5 m,实验是在20 ,98.1 kPa的条件下进行。试计算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解:(1)泵的流量由水池液面和泵入口真空表所在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池中水面为基准面),得到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并整理,得m/s则 m3/h=57.61 m3/h(2) 泵的扬程(3) 泵的效率=68%在指定转速下,泵的性能参数为:q=57.61 m3/h H=29.04 m P=6.7 kW =68%2用离心泵(转速为2900 r/min)将20 的清水以60 m3/h的流量送至敞口容器。此流量下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和动压头分别为2.4 m和0.61 m。规定泵入口的真空度不能大于64 kPa。泵的必需气蚀余量为3.5 m。试求(1)泵的安装高度(当地大气压为100 kPa);(2)若改送55 的清水,泵的安装高度是否合适。解:(1) 泵的安装高度在水池液面和泵入口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水池液面为基准面),得即 m(2)输送55 清水的允许安装高度55 清水的密度为985.7 kg/m3,饱和蒸汽压为15.733 kPa则 =m=2.31m原安装高度(3.51 m)需下降1.5 m才能不发生气蚀现象。3. 用离心泵将真空精馏塔的釜残液送至常压贮罐。塔底液面上的绝对压力为32.5 kPa(即输送温度下溶液的饱和蒸汽压)。已知:吸入管路压头损失为1.46 m,泵的必需气蚀余量为2.3 m,该泵安装在塔内液面下3.0 m处。试核算该泵能否正常操作。解:泵的允许安装高度为式中 则 泵的允许安装位置应在塔内液面下4.26m处,实际安装高度为3.0m,故泵在操作时可能发生气蚀现象。为安全运行,离心泵应再下移1.5 m。4 用离心泵将水库中的清水送至灌溉渠,两液面维持恒差8.8 m,管内流动在阻力平方区,管路特性方程为 (qe的单位为m3/s)单台泵的特性方程为 (q的单位为m3/s)试求泵的流量、压头和有效功率。 解:联立管路和泵的特性方程便可求泵的工作点对应的q、H,进而计算Pe。管路特性方程 泵的特性方程联立两方程,得到 q=4.52103 m3/s H=19.42 m则 W=861 W 第3章 非均相混合物分离 (一)作业 1颗粒在流体中做自由沉降,试计算(1)密度为2 650 kg/m3,直径为0.04 mm的球形石英颗粒在20 空气中自由沉降,沉降速度是多少?(2)密度为2 650 kg/m3,球形度 的非球形颗粒在20 清水中的沉降速度为0.1 m/ s,颗粒的等体积当量直径是多少?(3)密度为7 900 kg/m3,直径为6.35 mm的钢球在密度为1 600 kg/m3的液体中沉降150 mm所需的时间为7.32 s,液体的黏度是多少?解:(1)假设为滞流沉降,则: 查附录20 空气,所以,核算流型: 所以,原假设正确,沉降速度为0.1276 m/s。(2)采用摩擦数群法依,查出:,所以:(3)假设为滞流沉降,得: 其中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得: 核算流型 2用降尘室除去气体中的固体杂质,降尘室长5 m,宽5 m,高4.2 m,固体杂质为球形颗粒,密度为3000 kg/m3。气体的处理量为3000(标准)m3/h。试求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1)若操作在20 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1.06 kg/m3,黏度为1.810-5 Pas。(2)若操作在420 下进行,操作条件下的气体密度为0.5 kg/m3,黏度为3.310-5 Pas。解:(1)在降尘室内能够完全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 核算流型: 原设滞流区正确,能够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1.98510-5 m。(2)计算过程与(1)相同。完全能够沉降下来的最小颗粒的沉降速度为: 设沉降在斯托克斯区,则: 核算流型: 原设滞流区正确,能够完全除去的最小颗粒直径为4.13210-5 m。 第4章 传热 1.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 t接近 大 一侧的流体温度;总传热系数的数值接近 热阻大 侧的值。 2.冷热水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热水进口温度为90,出口温度为50,冷水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53,冷热水的流量相同,则热损失占传热量的 5 (冷热水物性数据视为相同) 3.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1b2b3;导热系数12 R2 R3;各层导热速率Q1 = Q2 = Q3。4. 冷、 热气体在间壁换热器中换热,热气体进口温度T1400, 出口温度T2为200,冷气体进口温度150,两股气体的质量流量相同,物性数据可视为相同,若不计热损失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 250 ; 若热损失为5时,冷气体出口温度为 240 。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 传导传热 、 对流传热 、 辐射传热 6 平均总传热系数K与间壁两侧对流传热系数1.2以及间壁导热系数的关系简化式为 (1/K)=(1/1+b/+1/2) 当间壁管规格为1084mm,导热系数为45(Wm-1K-1)时,两侧给热系数分别为8000(Wm-2K-1)和1000(Wm-2K-1)时,总传热系数= 824(Wm-2K-1) 7.用冷却水将一定量的热流体由100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15, 在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时,采用两种方案比较,方案I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0, 方案II是令冷却水终温为35,则用水量 W1 小于 W2,所需传热面积A1 大于 A2(大于、小于、等于)。 8.单层间壁热阻的表达式为 b/(S) ,用SI制表示的单位是 KW-1 9如图所示为间壁式换热器中冷流体B与热流体A的稳态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该传热过程是由 对流 、 热传导 和 对流 三个串联的热传递环节组成,由图分析可知:1 (R2+R3) B. R1 S2 S3 。11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减小 ,吸收推动力 减小12吸收过程中,物系平衡关系可用Y*mX表示,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关系式 = 。13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A。已知进塔气相组成Y1为0.03(摩尔比),液气比L/V为0.95,气液平衡关系为Y=1.0X,则组分A的吸收率最大可达 95% 14某吸收过程,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A,混合气进塔组成为0.1,出塔组成降至0.02(均为摩尔比),已知吸收因数A为1,若该吸收过程所需理论板NT为4层则需传质单元数NOG为 4 。15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A )AY-Y* BY*-Y CY-Yi DYi-Y16在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系数是( C ) A组分A的物质属性 B组分B的物质属性 C系统的物质属性 D仅取决于系统的状态 17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组成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组成的差值为( D )。 A负值 B正值 C零 D不确定 18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2h),液膜吸收系数kX为4kmol/(m2h),由此可判断该过程为( C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不能确定 D双膜控制 19在吸收塔某截面处,气相主体组成为0.025(摩尔比,下同),液相主体组成为0.01。若气相总吸收系数KY为1.5kmol/(m2h),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2h),气液平衡关系为Y=0.5X,则该处气浓界面上的气相组成Yi为( B )。 A0.02 B0.01 C0.015; D0.005 20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 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21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则气液相平衡出现在( C )。 A塔顶 B塔上部 C塔底 D塔下部 22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2.85,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1.5X(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5,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 B )。 A3 B2 C1.8 D1.5 23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当进塔气体组成Y1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 A )、吸收率 ( C )。 A增大 B减小 C . 不变 D不确定(一)作业1. 在一直径为0.8 m的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某工业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气体。已知混合气的流量为45 kmol/h,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3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56 2 kmol/(m3s)。若吸收液中二氧化硫的摩尔比为饱和摩尔比的76%,要求回收率为98%。求水的用量(kg/h)及所需的填料层高度。解: 惰性气体的流量为水的用量为 求填料层高度 2 用清水在塔中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已知混合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085,操作条件下物系的相平衡常数为26.7,载气的流量为250 kmol/h。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5倍,要求二氧化硫的回收率为92%。试求水的用量(kg/h)及所需理论级数。 解: 用清水吸收, 操作液气比为 水的用量为 用清水吸收, 由 (二)例题1、在总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10的条件下,用清水在填料塔内吸收混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测得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气相中二氧化硫的摩尔分数为0.035,液相中二氧化硫的摩尔分数为0.00065.若气膜吸收系数为,液膜吸收系数为,10时二氧化硫水溶液的亨利系数为。(1)试计算以、表示的吸收总推动力及相应的总吸收系数;(2)计算该截面处的吸收速率;(3)分析该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下39)2、在总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28的条件下,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洗油吸收焦炉气中的芳烃。已知焦炉气的流量为800,其中所含芳烃的摩尔分数为0.026,要求芳烃的回收率不低于96%,进入吸收塔顶的洗油中所含芳烃的摩尔分数为0.004。若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85倍,求洗油流量及塔底流出吸收液的组成。设操作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0.128X。(下43)3、在直径为0.8m的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溶质组份A。已知进料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50kmol/h,组成为5%(体积分数),吸收率为95%,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2.2X(Y、X均为摩尔比),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485。失球所需填料层的高度。(下50)4、某化工厂现有一填料吸收塔,在该塔中用清水吸收焦炉气中的氨。已知操作压力为101.3kPa,操作温度为30,焦炉气处理量为5500 ,氨的组成为0.016(摩尔比),氨的回收率为97%,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6倍,操作的空塔气速为1.25m/s。在101.3kPa,30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1.2X;101.3kPa,10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0.5X。(1)计算填料塔的直径。(2)若操作温度降为10 ,而其他不变,求回收率(下51) 5、某制药厂现有一直径为1.2m,填料层高度为6.5m的吸收塔,用来吸收某混合物气体中溶质组份。已知操作压力为300kPa,温度为30;入塔混合气中溶质的含量为6%(体积分数),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8%;吸收剂为纯溶剂,测得出塔液相的组成为0.0185(摩尔分数);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2.16X,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65.5。试计算(1)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多少倍(2)该填料塔的年处理量混合气/年(注:按7200h/年计)(下55)第7章 蒸馏 1.蒸馏操作属于( B ) A. 传热 B. 传热加传质 C. 传质 2.回流比的定义是 回流量(L)与采出量(D)之比 3.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67x+0.32,则该塔的回流比R= 2.0 .馏出液组成xd= 0.96 4.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xf=0.35,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2.44, 当xd=0.93时,达到此分离要求的最小回流 比Rm= 1.66 5.工业生产中的操作回流比一般是最小回流比的 1-2 倍。 6 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 沸点(或挥发度) , 利用 多次部分汽化 多次部分冷凝 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7.按蒸馏操作方法不同,蒸馏可分为简单蒸馏 、 平衡蒸馏 、 连续精馏 三大类。8.某连续精馏塔, 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8x+0.204, 则该塔的回流比R= 3.55 .馏出液组成xd= 0.928 9.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1.3x-0.018,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2.5,当xw=0.06时(摩尔分率),此 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 (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 0.120(摩尔分率) 10.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 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 越小 , 塔操作温度 越高 ,对分离 越不利11.精馏过程的回流比是指塔板数为 回流与塔顶产品量之比 最小回流比是指 无限多时的回流比的极限值 12. 设计某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塔时,如保持F,xf,xd,xw 不变,则随进料热状况参数的增加,其最小回流比 减小 (增加、减小、不变)。 13.某连续精馏塔, 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67x+0.32, 且塔 顶产品量为14.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塔顶液相回流 。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 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 和 塔底上升气流 15.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6相应的泡点为1,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a0.7,相应的露点为2,则:( A )。 A. 12 B. 12 C. 12 D. 不能判断16.精馏设计时,若回流比R增加,并不意味产品D减小,精馏操作时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 17.在一定压强下,液体混合物没有恒定的沸点。( ) 18.连续精馏塔中,中间进料的目的是获得较纯的易挥发组分和较纯的难挥发组分。( ) 19. 随着R的减小,精馏段操作线愈接近平衡线,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越少( ) 20. 理论板图解时与下列参数:F,xf,q,R, xd,xw无关;( ) 21.为什么精馏操作需要塔顶回流?答:主要是为了保持塔内有下降的液流,使精馏塔保持稳定操作,实现部分蒸发与冷凝。 22.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时,试问将加料口向上移动两层塔板,此时塔顶和塔底产品组成将有何变化?为什么?答:当加料板从适宜位置向上移两层板时,精馏段理论板层数减少,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分离能力下降,xD 下降,易挥发组分收率降低。 23.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 多级与单级分离 24.理想溶液的t-x(y)相图上有两条曲线,下面一条为 露点 线,上面一条为 泡点 线。25. 相对挥发度的大小, 反映溶液蒸馏分离的 难易 程度, 相对挥发度越大,表明该溶液越 容易 分离。 26.在某塔板上,离开该板的蒸汽组成与离开该板的液体组成呈平衡状态,则称该板为 理论 板。 27.在 泡点 进料状况下,提馏段上升蒸气流量等于精馏段上升蒸气流量。 28.精馏塔在全回流操作时,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与 对角线 重合,回流比R= 无穷大 ,相应的理论板数为 最少 29.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降低,系统有相对挥发度 增大 ,溶液的泡点 降低 ,塔顶蒸气冷凝温度 下降 30.连续精馏操作,原工况为泡点进料,现由于某种原因原料温度降低,使q1,若保持F,xF,回流比R和提馏段上升蒸气量不变,则此时D 变小 W 变大31.将相对挥发度为2.47的某二元混合物在全回流操作的塔中进行精馏,现测得全凝器中冷凝液组成为0.98,塔顶第二层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为0.969,则塔顶第一层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61%32.板式塔内理想的流体流动情况为总体上呈 逆流 ,板上呈 错流 。实际上塔内存在与流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流动(返混)使分离效率 下降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冷液进料:q=1 B.气液混合进料:0q034.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的组分,则应采用( C ) A.平衡蒸馏 B.简单蒸馏 C.精馏 35.一操作中精馏塔,若保持 F、xF、q、 (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则( B )。A. xD增大、xW增大 B. xD增大、xW减小 C. xD减小、xW增大 D. xD减小、xW减小36.精馏计算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再沸器算一块理论板 B.分凝器算一块理论板 C.全凝器算一块理论板37.在溶液的t-x-y相图上,存在着 三个 区,精馏过程应处于 气液共存 区。 (一)作业1 在100 kPa压力下将组成为0.5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的两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能量尺度方法的软土蠕变特性研究
- 大单元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
- 印度学前教育体系解析
- 体检健康教育核心要点
- 呼吸内科疑难病例讨论
- 肠内营养护理外科
- 健康本领的多维解析
- 《社会财务共享服务实务》课件-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 预防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中心校校园安全管理培训
-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二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附答案)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考前强化模拟练习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中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
- 叉车司机证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 房屋永久居住权协议书(2篇)
- 2025-2030年中国合成氨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CNAS-RL01:2019实验室认可规则
-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招聘备案人员真题
- 陈友芳:基于学科素养的思想政治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共54张)
-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官桥站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