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课程教学实施计划.docx_第1页
《画》课程教学实施计划.docx_第2页
《画》课程教学实施计划.docx_第3页
《画》课程教学实施计划.docx_第4页
《画》课程教学实施计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画课程教学实施计划课程中文名称:中国画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Painting 课程代号:学分:2学分授课对象:大学二年级,美术教育专业;大学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 任课教师(职称)主讲: (职称) 办公电话: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美术教育是学习关于美术的知识以及技能,以用来在未来教导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包含素描,色彩,速写,油画,国画,装饰画,装置,版画,书法,环艺,篆刻,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动画设计等一系列同美术相关的技能。在美术教育背景下的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是素质教育和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属于文学大类,艺术学。做为本土艺术,中国画的天然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在创作风格上继承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素描手法,善于用变化无穷的线条和浓浅不同的墨色来表现事物的质感与颜色,构图巧妙,用笔灵活,布墨考究,设色自然,即使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画专业也是决定中国美术高教国际地位的重要学科。中国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璜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原则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运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现代国画的发展也开始吸收西方绘画的一些技巧,如明暗光影的配置,人体解剖的准确等,也有画家将国画的意境用于油画创作上。中国画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美学鉴赏能力及传承传统文化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传统文化基础、传统艺术的修养,具有较高品格的审美精神和造型能力,能在学生园、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的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本课程的学习在前期素描、色彩的教学完成后展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要掌握中国画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能够将“教”“学”“做”有机的整合。具备较高的中国画创作能力,有一定的中国画鉴赏能力和教学能力,能够独立、正确的组织学生园或小学中国画课程的教学,具备引导相关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能力。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审美品质,能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能够清晰的认识中国画发展的规律,明确有关中国画科目的性质,并且能够在教学中加入社会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该课程的基本要求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具体目标维度展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气韵、位置、用笔、物象、模写、赋彩;熟练掌握花鸟画(写意、工笔)技法、熟练掌握山水画(写意、工笔)技法;2.了解和掌握中国画上标志性事件,对中国画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和事件有所了解;3.掌握中国画的经典流派、代表性人物和传世作品,了解中国画发展脉络,知会中国画的相关创作理论和审美原则;4.通过美术史论的学习,了解和理解中国画创作与美术教育的关系,能够认知著名的中国画大家与经典作品的审美价值,并能结合教学业务课形成一定的业务能力。5.理解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趋势。能力目标:1.通过中国画课程学习掌握气韵、位置、用笔、物象、模写、赋彩的技法、作品具有一定艺术感染力等表现技能;2.能够对临教学课程中的各类中国画作品;3.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审美原则合理表现画面空间与气韵;4.能够娴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章法表现不同的作品样式;5.能够以写意和工笔的不同语言完成相应的作品;6.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研究能力,利用相应材料和工具独立地完成中国画创作;7.掌握相应的教育教学法,能够独立完成中国画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8.能够对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中国画作品进行初浅的比较分析;9.能够根据作品样式和表现技法,确认中国画作品所属的时代及其由此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素质目标:1.培养对中国画艺术的兴趣;2.培养中国画创作的实操能力;3.培养客观冷静地分析中国画作品的专业素养; 3.培养对中国画艺术的敬畏之情;4.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较强的专业技能、一定的方法意识、强烈的艺术创新精神、深厚的美术教育能力。5.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美学鉴赏能力及传承传统文化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传统文化基础、传统艺术的修养,具有较高品格的审美精神和造型能力,能在幼儿园、学校及有关单位从事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的创作、教学、研究和其它美术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 花鸟第一单元 花鸟画的艺术特点【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花鸟画的概念、种类、艺术特点,理解其重审美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画的存在渊源;掌握师造化与得心源的关系;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审美意境;掌握中国画的笔墨内涵;了解并掌握中国画创作的章法与程式。【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中国画的传承、创新与典型风格2.传统国画的审美特色3.中国画的造型规律与营造程式【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意性”的中国艺术观第二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第三节 “托物言志”的寓兴传统 第四节 “以形写神”的意象造型观念第五节 “以线为主”的表现语言 第六节 以“程式”为意匠手段的技法体系 第七节 以“诗意”入画的意境追求【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炼问题、主动思考2.搜集更多有关经典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将视觉感受与阅读结合起来,触发思考第二单元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的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画的技法特点;了解中国画的材料特征;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运笔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画工具材料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原因2.笔法的运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工具材料1、毛笔2、墨3、绢与纸4、砚5、颜料 第二节 执笔方法 1、五字执笔法 2、单勾法3、凤眼法4、运腕法【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引导学生与书法笔墨对比2.对笔墨展开大量的训练第三单元 工笔花鸟画【教学目的】了解工笔画技法特点;理解和掌握白描技法;掌握工笔画的设色规律;了解独具特色工笔画装饰性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白描对用线的高要求2.设色3.罩染技法4.装饰性的制作规律5.各类对象描绘的章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工笔花鸟画的技法体系1、白描法 2、工笔重彩法3、工笔淡彩法 4、浓淡相间法5、没骨法6、岩彩法7、鸟类与草虫的上笔画法8、工笔花鸟画的其他技法第二节 工笔花鸟画技法规律1、线2、色彩3、装饰性【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参考芥子园画谱及教材进行大量白描训练2.设色训练须注意纸张及工具材料的不同特点3工笔画装饰性在经典作品中的重点展示4.建议学生在课后多临摹宋明院体画第四单元 写意花鸟画【教学目的】了解写意中国画的发展与历史脉络;了解书法对中国画的重大影响;认识破墨与泼墨;了解写意花鸟的章法样式;了解笔墨的浓淡干湿对写意花鸟的重大影响;理解写意花鸟画“随类赋彩”的意义;了解意在笔先的审美理念;掌握神似为上和形似为下的审美情操;了解中国画审美的“四品”;了解诗书画篆的文人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写意中国画的历史演变2.运笔的提按产生皴擦产生变化丰富的线条样式3.经典写意作品和代表性人物4.用墨的浓淡干湿5.从工笔画的密到写意画的疏6.写意中国画的意在笔先7.写意中国画“空”的内涵及思想意义8.董其昌及“书画一律”【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意花鸟画技法体系1、双勾法2、勾染法3、勾填法4、兼工带写法5、没骨法6、破墨破色7、泼墨泼彩法8、鸟类与草虫的写意画法第二节 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与用色1、用笔2、用墨3、用色4、笔墨与色彩运用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写意花鸟画的技法规律1、创作方法上强调意在笔先2、造型上似与不似,遗貌取神3、构成上计白当黑,以少胜多4、表现上以书法人画强调笔意5、形式上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将书法发展与写意中国画发展的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汇合在直观课件中进行系统展示2.大量的临摹训练3.课后可以在教师引导下适当临贴提高书法造诣和用线的能力4.结合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史的演进向学生讲清说透“意在笔先”和“文人画”的内涵第五单元 花鸟画的章法【教学目的】理解中国画章法与中国文化内涵的关系及意义;理解并掌握章法的呈现样式和具体意义;了解并理解画面的对比和整体关系;纂刻和印章在中国画中的作用及其特殊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1.章法的内涵2.各时期对章法的安排和演进4.中国画的“聚焦”5.画面布置和物象的规划6.题款在画面整体章法中的合理运用7.印章使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章法概述 第二节 章法的整体构成1、起承转合2、开合呼应3、三线交叉4、画眼与构图中心第三节 物象的布置1、开合叠压2、虚实疏密3、奇偶聚散4、参差藏露6、边角处理第四节 题款与钤印1、题款的形式2、题款的方法第五节 印章的分类及使用1、印章的分类2、印章的使用方法【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思考章法在中国画中的意义2.引导学生鉴赏经典花鸟画,重点在于领悟其中的章法布置(以八大山人及扬州八怪的折枝花鸟为佳)3.纂刻艺术的展示,依据实际条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印章的纂刻第六单元 花鸟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教学目的】理解临摹在中国画学习过程中的意义;了解、理解并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并掌握写生的方法;了解并掌握创作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如何提高文化修养,读懂画、选好画2.所学技能在临摹中的有效运用3.“思”与“景”4.中国画写生同西洋画写生的不同5.创作的方向 和思考6.临摹画作的价值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临摹的意义与方法1、选画2、读画3、对临4、背临5、意临、6、变体7、临古、临今与临专、临博第二节 写生的方法1、手写心记2、把握物态3、总结规律,概括提炼第三节 花鸟画创作的一般规律1、构思立意2、经营位置3、具体制作4、虑境创造【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在笔墨有较好基础的基础上临摹好作品2.深刻理解并掌握摹古的价值和意义3.注意为学生寻找优秀的作品以供学生临摹4.积极鼓励学生到自然中写生5.创作中提醒学生遵循中国画的章法,审慎运用学到的绘画语言第七单元 花鸟画的鉴赏【教学目的】了解花鸟画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花鸟画的鉴赏标准;了解花鸟画的革新和未来。【教学重点与难点】1.花鸟画产生的历史背景2.花鸟画的鉴赏标准3.花鸟画的革新和未来【教学内容】第一节 花鸟画的传统品鉴标准 第二节 花鸟画鉴赏的基本要求1、审美感受能力2、艺术性的鉴赏观念3、比较与深化 4、现代审美意识的介人第二节 花鸟画鉴赏的一般规律 1、气韵2、章法3、造型4、笔墨5、色彩6、综合印象【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以短论文形式指导学生完成一篇经典花鸟画作品的艺术评论2.大量的品画读画第二部分 山水第八单元 传统山水画作品临摹【教学目的】了解、理解并掌握中国山水画的演进历程;理解并掌握山水画同中国文化的关系内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人文画的影响及重要意义;掌握山水画的重点名家技法;理解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和青绿山水的各自特点;掌握正确的临摹山水名家范本的正确方法;了解山水画中多种样式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山水画的发展2.五代,唐宋,元,明清及当代山水画的特点3.文人画的价值与意义4.中国山水画的深刻文化内涵5.名家技法的深入研究6.笔法、墨法和色法的充分认识7.如何挑选名家范本以供临摹8.山水画的临摹要求9.山、水、石、树、屋、楼、物、畜等元素的样式【教学内容】第一节 临摹的方式第二节 临摹的取向1.系统的了解和学习2.经典山水画家或技法的深入研究3.重点类属的专项研习第三节 有关临摹的几个问题1.范本选择2.课徒稿和名家课徒范本3.起稿4.局部临习第四节 笔法浅绛山水的临摹(五代至宋)第五节 笔法浅绛山水的临摹(元)第六节 笔法浅绛山水的临摹(明清)第七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五代至宋)第八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元)第九节 墨法水墨山水临摹(明清)第十节 色法青绿山水的临摹(小青绿)第十一节 色法青绿山水的临摹(大青绿)【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扩大课外阅读,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扩充知识面以了解中国文化,以深厚的文化储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2.熟识中国画的演进历程,充分认识山水画的文化地位3.名家和范本的选择(推荐):二王、荆关董巨、李成、范宽、宋四家、元四家、赵孟頫、董其昌、王蒙、王原祁、清四家、四僧;早春图、晴銮萧寺图、溪山行旅图、江行初雪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青卞隐居图、万山红遍4.重点临习青卞隐居图之笔墨和千里江山图之青绿第九单元 山水画写生【教学目的】理解山水画写生的意义;熟练掌握山水画写生的方法;熟练掌握山水画写生所需的工具材料;理解中国山水画创造空间的“散点透视”和“三远”“三实”;理解将文人画“寄情寓景”的深刻思想内涵;掌握重点名家对山水画中物象(坡、山、水、石、树、屋、楼、物、畜)的表达样式;理解不同尺幅和不同对象的写生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传统山水画写生的基本样式2.山水画写生对景作画的意义3.熟练运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4.山水画的“散点透视”5.传神写照和畅神说在写生中的运用6.小景与大景的不同审美情趣7.“三远”【教学内容】第一节 写生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写生的指导思想第三节 写生的工具材料第四节 写生的基本方法1.观察方法2.形式法则:取舍、概括、虚实、藏露、肌理、衬托、夸张、设色3.笔墨表现4.构图章法第五节 意向造型关和“目识心记”第六节 专项练习1.单项科目练习:坡、山、水、石、树、屋、楼、物、畜的单项写生练习2.组合科目练习3.小景写生练习4.组合场景写生练习第七节 作品分析和鉴赏1.内容与方法2.综合评价指标3.作业的点评【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到自然中”寻找真理的意识2.专项练习时须将目的和意义清晰明确的下达学生知晓3.反复强调笔墨在山水画写生中的重大价值4.在写生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章法和营造(如青卞隐居图)5.在训练中要求学生“有所思、有所想、而有所畅神以寄山水焉”6.写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小”与“大”,“水墨”与“青绿”的交替训练7.教学过程中要想学生讲授清楚“势”的意义第十单元 山水画创作【教学目的】理解创作的意义;了解创作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掌握创作的步骤和方法;理解多种形式语言对创作带来的不同价值;了解山水画创作的创新和发展规律。【教学重点与难点】1.创作的思维方式2.创作的先后步骤3.创作的画面组合规律(主客体、节奏、造型、抽象、具象)4.笔墨的创作5.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规律【教学内容】第一节 何为创作第二节 创作中的基本元素第三节 创作过程1.了解创作规律2.画面基本组成部分3.画面的主客体关系4.画面的节奏与造型5.画面的抽象与具象6.笔墨组合7.创作技法探索【教学建议及学习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发练习,勇敢创作2.教学过程中多以示范方式向学生展示创作的工作方式3.注意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的相辅相成4.在创作前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媒介和书籍扩展视野三、学时分配周序内容理论学时实训学时合计1周第一单元 花鸟画的艺术特点,第一节至第七节的有关内容;第二单元 中国画的基础知识,第一节至第二节的有关内容4482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