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专题一知识精讲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二生物专题一知识精讲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二生物专题一知识精讲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二生物专题一知识精讲人教版.doc_第4页
高二生物专题一知识精讲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专题一 知识精讲 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 分钟) 1. 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2. 一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 ) A. 23 种 B. 24 种 C. 46 种 D. 92 种 3. 下图是某生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A. 糖元和 BNA B. 糖元和 DNA C. 淀粉和 RNA D. 淀粉和 DNA 4. 分别将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制成装片,经低倍镜检视后, 用引流法换入 0.3g/mL 的蔗糖溶液,发现( ) A.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 B.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均不发生质壁分离 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D.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5. 如果用放射性 14C 标记的 CO2来测定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是否受 CO2浓度的影响, 则与此实验有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O2的浓度减少,氧气的产生会增加 B. CO2的浓度增加,氧气的产生会减少 C. 放出的氧气是含有放射性的 D. 新产生的淀粉内有 14C 6. 下图是某一动物体内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同源杂色体的细胞只有和 B. 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 所示细胞可能有基因重组现象 D. 上述细胞中有 8 个染色单体的是 7. 在人体的血流徨过程中存在着“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的化学一反应过 2 O 程判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反应向右进行时,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 血液中的 O2全部与血红蛋白结构进行运输 C. 血液流经心肌时,反应向左进行加快 D. 在一定范围内,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随 O2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8.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动物组织内 ATP 的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的关系为( ) 9. 应选取下列哪种细胞作为装片材料,才能看到染色体( ) A. 蛙的红细胞 B. 猪的红骨髓中的细胞 C. 乳酸菌 D. 植物根毛区细胞 10. 在动物细胞进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曾产生的化合物是( ) A. 丙酮酸 B. 丙酮 C. H D. 二氧化碳 11. 在豌豆的根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是( ) A. 仅叶绿体 B. 仅线粒体 C. 核糖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12. 在没有光和有机物,但有丰富的空气的环境中,有可能正常生长的生物是( ) A. 乳酸菌 B. 硝化细菌 C. 蓝藻 D. 酵母菌 13. 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 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 DNA 的自我复制 B. 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C.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 是否出现星射线 14. 在人体的下列细胞中,哪一类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最为丰富( ) A. 骨骼肌细胞 B. 肠腺细胞 C. 红细胞 D. 白细胞 15. 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 A. 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其加快生根 B. 处理青色的生香蕉,使其加速转变为黄色 C. 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果实 D. 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16. 从藿香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可以抑制昆虫产生某种激素,用它喷洒在一些害虫身上, 害虫会过早地蜕皮,发育成没有生殖能力的成虫,这是因为( ) A. 昆虫体内缺少保幼激素 B. 昆虫体内缺少蜕皮激素 C. 昆虫体内缺少脑激素 D. 昆虫性外激素分泌减少 17. 基因型为 Aa 的雌性动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 AA、Aa、aa 的分开分别 发生在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初级卵细胞形成次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 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中( ) A. B. C. D. 18. 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 B. 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C. 反射 D. 从大脑皮层中枢到效应器 19. 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 他先转动目镜,见异物不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 A. 目镜 B. 物镜 C. 反光镜 D. 装片 20. 如下图所示,近年为,动物胚胎学家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已研究确定了胚胎发育的 过程。若孕妇在孕期的某一阶段受到某些药物的影响,而生出口唇畸形(唇裂)的婴儿, 则该畸形最可能发生在( ) A. 图甲的 1 和 2 B. 乙图的 3 和丁 C. 丙图的 4 和 5 D. 丙图的 5 和 6 21.下面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 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 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 当一个人的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就会引起心跳、呼吸加快等多种生理反应, 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体液一神经调节 D. 激素调节 23. 小白鼠在被较大剂量注射某种激素后,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直至昏睡休克, 该激素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24. 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饥饿状态 下血糖因生理活动消耗而浓度降低时,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 0.1左右的器官是( ) A. 小肠 B. 胃 C. 肝脏 D. 骨骼肌 25. 细胞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生物化学反应不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A.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B.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 核糖体 RNA 的合成 D. 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26. 阅读下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把菠菜的叶片放入适当的溶液中,进行研磨。将研磨后的液体用纱布过滤后,得到一 种绿色的液体。把其倒入离心管中,进行适当强度的离心分离,得到沉淀(沉淀 A) 。将此 沉淀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可发现细胞壁的碎片和(甲)膜上具有许多小孔的球状结 构。将其上清液的绿色部分进行较强力离心分离时,绿色部分几乎全部沉淀(沉淀 B) 。用 电子显微镜观察此沉淀,发现有许多(乙)直径为几微米的细胞器。又把几乎透明的上清 液,用更强的离心力进行分离时,可得沉淀(沉淀 C)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此沉淀,则发现 (丙)许多直径约 0.5m 的球形或短棒形,内外包着两层膜且内膜向内折叠的细胞器。如 继续进行强力离心时,可使上部的澄清部分中的小微粒都沉淀,此沉淀(沉淀 D)中含有 许多(丁)直径约 0.02m 的致密小颗粒和(戊)由该颗粒所附着的膜构成的细胞器。 (1)上述短文中划线处(甲)(戊)所示的细胞结构名称分别是_。 供 选项 甲乙丙丁戊 A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 B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 C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 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 (2)下文是对上述沉淀 AD 所含有关细胞器的叙述。请从中找出正确 答案填入各自的横线上。 沉淀 A_;沉淀 B_;沉淀 C_;沉淀 D_。 与 CO2的产生和 ATP 的生成有关; 具有全透性的性质,对植物细胞的形态具有 维持作用;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含有大量的 DNA; 含有与葡萄分解为丙酮 酸有关的酶; 与氧的产生和 ATP 的生成有关; 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氧化酶; 含有合成葡萄糖或淀粉有关的酶; 是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的蛋白质的细胞器。 27. (1)下面是验证细胞吸收无机盐的方式和特点的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向已经抗凝处理的新鲜血液加入少量的 K+,血浆中 K+的浓度升高,但不久就迅速 降低,证明 K+被_。 重复实验的同时,加入足量的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后,血浆中 K+的浓度 _。 在的基础上,再加入一定量的 ATP 溶液后,血浆中 K+的浓度 _。 上述的和共同证明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_。 在上述血液中,同时加入少量的 Na+和 K+,血浆中 K+的浓度升高后迅速降低,而 Na+的浓度升高后几乎不降低。证明_。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在农业生产上,要促进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应采取的措 施是_。 (2)秋天,树叶开始脱落。 由于大量树叶的脱落,使得这株树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速度_; 树叶脱落后和脱落之前相比,无机盐的量减少,无机盐减少的原因是 _; 落叶般呈黄色,主要是由于叶片中所含的_色素所体现; 据报道,北京整个冬季有上百万吨的落叶,落叶的处理困扰着环卫部门,目前落叶 的处理一般采用焚烧、填埋两种形式,但均有缺点。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将树叶在某些细菌 作用下发酵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供人类利用,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这种可燃性气体的 主要成分是_,它是细菌在_条件下分解落叶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 28. 为验证酵母菌能在氧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又能在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一般来说, 乙醇发酵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 。做了如下实验:第一瓶经过灭菌的葡萄糖溶液充氧,接入 酵母菌菌种进行培养,测定其单位时间内的吸氧物质的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据此 回答与这个实验有关的问题,分别从所列选项中选出它们的正确答案。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试比较吸氧物质的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大 小。_ A. 吸氧量大 B. CO2发生量大 C. 两者相等 D. 无法确定 (2)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有等 量的葡萄糖被消耗掉,这时吸氧物质的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是_。 A. 1:2 B. 2:3 C. 4:3 D. 3:4 (3)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如果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所产生的二氧 化碳物质的量相等,这时吸氧物质的量与二氧化碳发生物质的量之比是_。 A. 1:1 B. 1:2 C. 2:1 D. 1:12 (4)若检测的结果是吸氧物质的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 3:5,其原因是 _。 A. 有 1/4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 有 1/3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 有 1/2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 有 2/3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5)若无氧呼吸消耗了 360mg 的葡萄糖,可生成_mol 的乙醇。 A. 0.004mol B. 0.03mol C. 0.25mol D. 4mol 29. 下图为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转化的部分示意图,依据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 a、c 两过程,生物体需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非生物因素分别为 _、_。 (2)在人体细胞里产生的二氧化碳,需依次经过_、_系统,才能返回到无 机环境中去。 (3)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当血糖浓度大于 0.1时,某种激素进行调节, 加速 b。c 过程和 X 物质的合成,该激素是_。 (4)完成 b、c 两过程的场所依次是_、_。 (5)a 过程主要是指_,此过程分为_和_两个阶段。 30. 请先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911 事件”使四千多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 DNA 杂交 技术。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 DNA,在一定温 度下,水浴共热,使 DNA 氢键断裂,双链打开。若两份 DNA 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 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 DNA 单键通过氢链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 样本中的 DNA 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DNA 杂交技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 的尸体进行辨认。 材料二:美国对塔利班实施打击之后,几例炭疽病使美国陷入了新的恐慌。炭疽病是 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炭疽杆菌引起,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呼吸传播、消化道传播三种途 径传染给人类,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治疗炭疽病的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盘尼西林 G、环丙沙 星和强力霉素,但条件是必须在接触炭疽病菌后的 48 小时内使用,故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 机会,但炭疽病的症状难以鉴别,常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而错过治疗时机。炭疽杆菌 的芽孢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十年之久,对人类生存构成潜在的威胁。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 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染 色体组成,原因是_。 (2)若已知 DNA 是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为 ATCCG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的 碱基组成为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用较多的 DNA 样品,这可通过 PCR 技术 使 DNA 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 DNA 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 15,复制所用的原料均为 3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 的 DNA 单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 _,子代 DNA 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 (3)DNA 杂交技术同样可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个物种的 DNA 样本经 处理后形成的杂合 DNA 区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越_。 (4)炭疽杆菌与酵母菌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_,在环境条件较好时, 炭疽杆菌可通过_方式繁殖后代,酵母菌可通过_方式繁殖后代,从同化作 用方式看,炭疽杆菌应是_型。 31. 人类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以后,很快便将它应用在生物学的研究中,为探明许 多 生命过程的奥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如果用含 18O 的水浇灌某盆栽植物,并将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