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道的阶梯-破迷正道(2011-03-11 15:07:43) 标签: 李法臣一生心血第一章 无为与中和人处“无为”,即是“守中”。人能“守中”,其先天气自然“中和”。“无为”是因,中和是果。有“无为”之因,必得“中和”之果。人能得“中和”即入仙道。人有二心。其一是道心,其二是人心。二心向背则为小人,为小人得灵知而离道远。二心和合则守中正为君子,为君子则得真知而合于道处无为。常人不能处“无为”是因人心张狂、道心隐暗二心不合。人之道心顺应自然,合于自然,处于无为。 “人能顺应自然”就是守中正。其表现为顺应现实,无私、无欲、无妄,无我总之无人心,人之道心总称为“真知”。人心者思想意念、知识、记忆、感觉、贪欲等等,所有自私和自我都是人心的表现,人心总称为灵知。“无为”之行犹如人坐在汽车上,此车比喻自然之道,乘车比喻顺应自然,合于自然,处于无为。人不费力而能行远。人心妄为、私欲、贪婪等等犹如乘车之人在车上的胡思乱想徒增烦恼、徒劳无益。第一节 君子与小人道,君子得之固穷,小人(无德百姓)得之轻命。不可不察。人生死之道是得阳而生、气数圆满而仙,失阳数尽归阴而死。“人的先天之阳损于外(情、欲)”如先天由乾至坤之卦象,由上至下顺行而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人在后天则阳生于内”是一阳来复之卦象,其由复至乾,由下至上逆行而生,生之又生,气满数全。故阳由下(清、静)生,阴由上(情、欲)生。这就是常说的“生死两条路”。故君子和修道之人“处下”(清静故老子曰“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是取水之“和”性;又曰“知白守黒”)、得阳而生,小人“自私、拍马炎上(根本在于情欲)”以贪求富贵荣华、损阳而取死。君子与小人,是两种人生的抉择。为君子者,品德高尚,无私、无欲、无为(无畏)。君子之德而成事。君子之行近于道。君子生于天地之间忧道、而不忧贫。生而为人要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和赛翁失马,焉知非福;赛翁得马,焉知非祸”的道理。唯利是图未必得利,得利与否在于“道(命)”。小人之所以称为小人是因其“只知有己,伤害他人”。为小人者,无德、自私、贪婪、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争功诿过是其本性。小人损人利己而败坏事业,小人是败事、背道之德,离道日远。小人一生忧贫,不忧道。为小人者需知 “赛翁得马,焉知非祸”唯利是图未必得利,得利与否在于“道(命)”故为人要远小人,以避祸。总之这就是为什么为人要近君子而远小人的缘故。故为人行君子之德,才能近道、才能修道。第二节 破除人生之魔障人身、权和财一、“人身安逸和权与财”是世人的无限追求。权与财却迷蒙了人们的双眼,让人们贪恋不止、最难割舍。权与财是修道人最大的魔障,无限追求和渴望权与财也是人们苦难和祸患的根源。人们如何能破除“权与财”极大诱惑的魔障而入于无为和幸福呢。只有知道权与财的真实本质后才能看破红尘入于无为,才能走上幸福之路。人身和权与财的真实本质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作为地球的下太极,直接受地球太极的制约和作用。地球太极为人的上太极,而每一个人的太极则为地球的下太极,地球太极对人太极的制约和作用是最根本的。若把地球太极和人太极用一条直线连起来,这条直线则表示地球对人的制约和作用关系。在这条直线上有很多节点,权、财和人身则是这条直线上与人最近、使人感受最直接和真实的节点(人身是人最近的节点、依次是缘、财和权,权与财最终都要通过“缘”来对人身起作用。)。权、财和人身使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由此让人产生权、财和人身是制约和作用的根本的错觉,而形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觉;从而感受和认识不到地球太极才是对人制约和作用的这个真实根本,故人们无不极其贪婪的去追求权、财和人身的安逸。因此只有认识到权、财和人身只不过是地球太极对人制约和作用关系这条直线上与人最近的使人感受“最直接和真实”的节点,而不是制约和作用的根本。“权、财”对人极大诱惑的魔障则自然而破。二、财有先天财和后天财之分。修道人只集先天财而不爱后天财。世间人多爱后天钱财,而不知先天财。先天财是太极之元,即是人先天数元 “相和”之体,是“命数”。是太极的先天层次。后天钱财是后天商品属性“交和”的表现,是人与物间的一种“缘分”,是太极的后天最低层次的事物表现。与今后人生没有关系。今后人生在于道,不在于钱财。三、只有同一太极中的物体才具有五行生克关系,我们把同一太极中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这种生克作用关系称为“缘”。这种生克关系的大小深浅程度称谓“分”。其合称为“缘分”。四、三才神、气、精又曰太初、太素、太始。太初者道之初也即真神其性光明、又名太阳、其色赤。太素者人之素也即真气又名中和、其色黄。太始者物之始也即真精、又名太阴、万物由此始生故曰太始、其色白。世人在社会中以“黄、白”为财,是误认为“黄、白”之物就是黄金和白银。真财者实是“气、精”;而非黄金和白银。其实世间之黄金和白银之物都是纯阴之物,非真气与真精。第三节 武火与文火修道炼丹多讲文武火候,何谓火。火是修炼的比喻意,是指人们生活的后天世界中复杂的事物状态,因事物状态和层次不同故有火候之称;水比喻先天在后天的存在形式,也以水比喻“清净”和单一。在修炼中火指“人心”之用,水指“道心”之用。以道心来处事应物而人心不用则是水火既济状态;若以人心来处事应物而道心泯灭则是火水未既状态。六十四卦表示道心和人心所用的不同称谓火候。火候又分武火和文火。武火用人心,文火用道心。何谓“文武火侯”。武火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规矩行为来去除人们的妄想、私欲、七情六欲等等妨碍人们清净的一切人心,使人们逐渐清净下来。人们入道之初私心杂念、妄想、私欲、七情六欲张狂犹如明镜蒙尘,必以武火拂其尘埃,方能见明镜本来清净面目。古代圣贤由于在去除人们妄想、私欲、七情六欲的方式、方法和规矩不同而形成各种宗教和派别。这些宗教和派别在历史的演变中丧失其真,成为世俗人们谋生的手段,欺世骗人、以盲引盲、害人至深。文火就是处无为、合于天道、顺应自然。人们得清净后武火对我无用,人能清净则已入道,身心已处无为,入三清境界。文火自然而然。第四节 无为与中和一、“ 无为。中和。”是修道之法宝,登天之阶梯。“无为”则使人心顺服合于道心而归于自然。“中和”就是天仙金丹大药。人只有“无为”才能得“中和”大药。无为是人心之后天“真坤”状态。能“无为”则人心灭(顺)。人心灭则见真坤,见真坤而后才能一阳复生,生之又生以至于坎(阳生中正即无为(坤)中见“坎(真铅)”,也是真土制真水,此是用土先擒铅,铅来汞自至。),此坎是坎离(铅汞)大药之“坎(是真铅)”,得此真坎,以坎再点人身之“离汞”,瞬间人身之“离汞”定,使人身百脉俱息(是先天不再落于后天,而非死亡),七日而复进入先天境界,而得先天“真坤”大药,此坤是先天“乾坤”大药之“真坤”。真坤到手至此重安鼎、再立炉,而练乾坤大药。由坤而先天真阳复生,剥尽群阴以至于乾,成仙之大药已得,仙道可成。若要使人“无为”,必使人知“自然之道”(天道)不可违。通过“太极数、易”可使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则人行“无为”而心中才能无障碍。二、阴符经曰:“观天之道”即观“太极数、易”变化之道,“执天之行”即“无为”。“无为”是指无妄为而非不做事,实是做事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则合于道。故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三、人有二心,其一是道心,其二是人心。道心自然,人心贪婪。道心不受外物影响自然而然。人心易受外物影响、乖张背道、人心是喜怒哀乐及痛苦烦恼的根源。人之修道是修使人心合于道心。若要人心合于道心非“无为、中和”不可。四、中和:中和者,天下之大道也。中者以位而言,和者以性而言。中者,后天的“相和”之位即玄牝之門,也是后天与先天的唯一连接点。只有后天才分中与四方,而先天不分方位,因其先天对后天皆中和。因土宫和合四象故居中位。后天事物皆从中而始,从中而终。始之终之,无非一气,无非一中。中和在先天是太一、乾,在后天是坎。而坤是失先天之和,而入后天。离是后天分裂之极。总之,先天是乾时后天则呈坎;先天是坤时后天则呈离。其乾坤是先天之气“有与无”。坎离是后天之用“和与分”。先天与后天犹如”沙漏器”。初始上有沙全为乾,而下空无如后天,上沙漏尽如先天之坤。坎如后天水之相和,大如海洋小如水滴皆一体。离如后天之物粉(破)碎之象,粒粒皆分。五、“和”是仙、人、物的根本区别,仙是时时、处处都和;人是有时和、有时不和,此处和而彼处不和。人是和少而不和多;物是时时、处处都不和。故和是修仙的关键。人们只有知自然大道不可改,人心才能够自然、无为、静定,平和。人心能处无为而静定、平和则人心归道心。人心合于道心则自然返还,八卦返还成太极。金丹得矣。太极即金丹。六、佛和禅则是讲人要二心归一。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 卓尔不群的雅典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一册-人民版2004
- 3.2 函数的表示法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语文版
- 2025年劳动合同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6.22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 麻醉知情同意书山东省2025版
- 2025年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附含答案
- 第6课 文档编辑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滇人版2016七年级上册-滇人版2016
-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虚拟动漫展会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精密测量机器人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及答案
- 陪诊师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宝典(含答案)
- 建筑工地钢筋工安全培训教育试卷
- 清远清城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2
- 中美关系新时代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课件
-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微循环》教学讲解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23《传动的齿轮》 l 粤教版(共25张PPT)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第2版 周玉 课后答案1-4章.khd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