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解化学图表、图像题【考题体验组】(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2013福建高考)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2.(2013四川高考)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c(HA)c(KOH)0.10.19x0.2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B.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1C.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1D.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3.(12分)(2013浙江高考节选)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其中一个可逆反应为(NH4)2CO3(aq)+H2O(l)+CO2(g)2NH4HCO3(aq)H3,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H30(填“”“=”或“”)。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此反应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4.(6分)(2013新课标全国卷节选)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压强为5.0 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为2CO(g)+4H2(g)=CH3OCH3(g)+H2O(g) H=-204.7 kJmol-1;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新题预测组】(20分钟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下列关于2SO2(g)+O2(g)2SO3(g)Hc(HCOO-)c(H+)c(OH-)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3.(6分)一种脱碳的方法是将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2与3 mol H2充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相关图像如下:其中,温度为T1时,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混合气体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为40%。(1)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此反应为(填“吸热”“放热”)反应。(2)T1温度下,10 min内以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2)= 。(3)下列对图2中a、b两条曲线所表示含义(只考虑变化趋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b可分别表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曲线B.a、b可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化曲线C.a、b可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4.(12分)(1)DIS数字化信息系统因为可以准确测量溶液的pH而在中和滴定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测定NaOH滴定同浓度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分别如下,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写出2条信息): ; 。(2)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2 molL-1,故c(HA)+c(A-)0.1 molL-1(因为溶液体积是原溶液的2倍),故C正确;实验反应后的溶液显中性,故c(OH-)=c(H+),由电荷守恒可得c(K+)=c(A-),故D正确。3.【解析】在图1中CO2的浓度存在一最低点,则在T1T2区间,反应未达到化学平衡,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CO2被捕捉的量增加,剩余CO2的浓度减小;T4T5区间,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升高温度剩余CO2的浓度增大,即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因此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30。反应在温度为T1时达到化学平衡,迅速升高温度到T2,这一瞬间溶液的pH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NH4HCO3浓度减小,(NH4)2CO3浓度增大,则溶液碱性增强,pH增大,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化学平衡,溶液的pH不再发生变化。答案: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升高而提高。T4T5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捕获4.【解析】根据图像,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主要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答案: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新题预测组】1.【解析】选C。已知反应是正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生成物SO3的含量降低,A、B正确,C错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3%变大,D正确。2.【解析】选D。a点pH=3,则c(H+)=10-3molL-1,而c(HCOO-)c(H+),A正确;量取甲酸应选择酸式滴定管,B正确;假设c点NaOH溶液的体积为10 mL,则甲酸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所得HCOONa溶液显碱性,而图中c点显中性,则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C正确;D项不符合电荷守恒,错误。3.【解析】(1)根据图1可知,T2大于T1,则升高温度生成物甲醇的浓度降低,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O2(g)+3H2(g)CH3OH(g)+H2O(g)起始浓度 0.1 0.30 0(molL-1)转化浓度x 3x xx(molL-1)平衡浓度0.1-x0.3-3xxx(molL-1)则x/(0.1-x+0.3-3x+x+x)=0.4x=0.089,则K=0.0890.089/(0.0110.0333)=20 037.6(2)v(H2)=30.089 molL-1/10 min=0.026 7 molL-1min-1(3)根据图2,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只是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不可能一个增大一个减小,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正确;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增大,而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C错误。答案:(1)20 037.6放热(2)0.026 7 molL-1min-1(或molL-1min-1)(3)A、C4.【解析】(1)根据滴定曲线可知,开始滴定前盐酸和醋酸的pH不同,盐酸pH小,醋酸pH大,突跃范围不一样。(2)曲线X在010 min达到平衡时浓度变化了0.4 molL-1,而曲线Y在010 min达到平衡时变化了0.2 molL-1,所以可得X曲线为NO2的浓度变化曲线;达到平衡时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b、d点均表示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NO2在010 min达到平衡时浓度变化了0.4 molL-1,所以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min-1;而在25 min时,NO2的浓度由0.6 molL-1突变为1.0 molL-1,而N2O4的浓度在25 min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得此时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了0.4 mol NO2。加入NO2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还可通过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或者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平衡正向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烟气脱硫系统DCS控制方案优化与升级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海事监测无人机系统功能迭代与海上搜救效率提升评估
- 2025-2030机床行业绿色工厂认证标准与实施路径研究报告
- 2025-2030机床企业ESG评级表现与社会责任实践报告
- 市场品牌培训课件
- 气血培训课件
- Methiothepin-mesyl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口腔门诊管理制度
- 13-Methylpentadecanoyl-CoA-13-Methylpentadeca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版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6版赢在微点顶层设计大一轮物理-专题提升二十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 民族文化宫2025年公开招聘17人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幼儿园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书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童年》整书阅读课件
- 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介绍(课堂PPT)
- GB∕T 25684.1-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