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我国留学现状的经济学分析(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经济1102班,陕西 汉中 72300x)指导教师: 【摘要】:出国留学作为教育服务的一种准入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留学经济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对我国留学政策起到参谋作用。本文从我国出国留学的现状与特征、留学热潮形成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出国留学的影响因素,和对我国的影响,针对我国留学经济的新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举措。 【关键词】:留学经济 出国留学 留学教育 影响 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分析一、我国留学人员跨国流动现状分析1.近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体在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出国留学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签证环境进一步透明等综合因素,出国留学的人员有增无减。留学潮已经从最初的公费公派,扩展到自费留学、劳务输出,到今天把子女送到海外读大学本科,甚至读中学、小学。据统计,2007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人数为14.4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7.46%;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7.96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4.72%;2009年全年出国留学规模达到了22.9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7.5%;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28.47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4.19%。以2009年为例,中国出国留学呈现以下特点: (1).自费出国留学人员是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主体,已经占到当年出国留学 人员总数的91.6%。 (2).出国留学人员留学目的国相对集中,多数人员选择的是经济和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出国留学人员目的国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法国、俄罗斯,赴以上十国人员总数占出国人员总数的86.3%。 (3)出国留学人员以攻读硕士和本科为主,53%的出国留学人员身份是本科或硕士。 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归国潮流也达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顶峰,2010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13.48万人,与2009年的统计数据相比,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进一步增长。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0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共有63.22万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27.32万人,其中94.64万人正在国外进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阶段的学习以及从事博士后研究或学术访问等。 近三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平均每年以25.47%的速度增长。2.我国留学人员留学主要集中在几个发达国家 在有关网站评出的十大热门留学国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和加拿大排在前面。美国有着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奖学金制度,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加拿大教育水准较高,对中国学生的留学申请一直保持不松不紧的态度;澳大利亚政府一贯积极吸纳留学生,尤其鼓励较发达国家的留学生赴澳。因此,留学的主要去向还是美国等传统的移民国家。近几年留学韩国、新加坡、新西兰、法国、俄罗斯等的人数不断上升,新加坡公立学校给予的80%奖学金制度吸引了很多中国留学生。二、我国留学人员跨国流动的经济学分析1.自身原因 经济学认为,人类是一种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动物。经济人的行为决策是从自己的经济利益出发的。这可以从其中一方面解释我国人员出国留学的动因。基于经济人的假设,胥传孝的研究认为:出国留学者是出国留学的需求方,作为经济人,他们要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拥有国外教育背景的留学人员在劳动要素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薪酬时,当国外学校的文凭在人才就业市场更受重视、发展机会更多时,就会促使人们寻求国外教育经历,以增加自己的未来收入。就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状况而言,首先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环境对人力资本积累和提高的作用优于国内教育环境;其次,尽管有情况表明近年许多“海归”变“海待”,但与国内人才相比,国内劳动要素市场上对国外教育的经历还是存在盲目信任的。与之相联系的是,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知识失业已经出现,于是有条件的人会选择出国留学以提升自身的稀缺性,同时出国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曲线就业的渠道。最后就是直接经济利益和移民的因素。申请者在众多的留学国家中会特别关注奖学金高或允许打工的澳大利亚或新西兰;若选择美国,是因为看重美国为留学生提供的助学金、全免学杂费、助教金和助研金等丰富的奖学金政策。另外,在留学国别的选择上,移民因素是一点,出国留学是迈向移民、追求较高生活质量的第一步。2.市场原因 经济人的分析实际上就是针对留学中的需求方而言的。从供给方的角度看,以美国为首的这些留学生接收国,驱动其推动留学潮的原因是“收割人才”与赚取高额教育收入。刘红波研究认为,发达国家及其教育部门“收割人才”与赚取高额教育收入目的的双重性决定了他们对留学生采取分层对待的态度,即在不同生源身上获取不同的利益。他们招收优秀生源,是为了低成本筛选和吸收我国(也包括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才,为其所用,这是留学供给方的首要目标;而对于一般生源,他们通过提供教育供给直接获得高额经济利益。美国作为一个接受我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的确“收割”了很多我国的人才。据报道,美国硅谷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有6万名是中国人;硅谷软件公司中,35%的技术主管和实验主任是华人;IBM公司各个研究所里2000多名科研人员中,近半数是华人。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基于上述原因和目的,这些留学接收国一般都有宽松的留学优惠,有吸引留学生的教学条件,因此才让那么多有条件的人涌出去留学。3.国家原因 (1).我国政策及人才需求。从我国出台的留学政策看,“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是我国出国留学工作的方针。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经济一体化和市场进一步开放的过程中,跨国之间交流和消费将激增,并且中国将最终融入世界经济潮流中。这就意味着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将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以互动的形式进行配置,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经济变动相互影响和制约。这就决定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需要大批通晓专门技术并熟悉国际游戏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化人才。这种变化一方面能吸引大量已在海外的留学生回国服务,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留学潮的迅猛发展,因为出国留学是缩短我国和发达国家教育之间的距离、更多更快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2).发展留学服务贸易的需要。从留学生接收国来看(这里重点研究西方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日益重视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竞相开拓国际市场,使本国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早已将留学生教育作为一种无烟产业,将国外留学生教育市场看作是拉动本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留学生也确实为各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例如,2010年世界留学生为美国贡献213亿美元,其中中国留学生数量高居榜首,有12.76万中国学生正在美国大学就学;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教育已成为该国第九大外汇来源,留学产业2008年给澳洲带来超过150亿澳元的收益。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引导本国高校吸引境外留学生的政策,留学生教育在许多国家已形成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海外获利行业。鉴于这些国家有这么成熟的教育体系和环境,当然就会吸引我国留学生去学习深造了。三、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根据出国留学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的研究,目前中国出国留学生规模空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根据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行业研究报告,2011年有接近34万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增长速度20%左右。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将持续增加。通过网络调研,收集、分析、整理了大量数据,归纳出影响出国留学人数的几个因素。根据计量经济学线性回归理论建立了出国留学人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分析了几种可能变量对出国留学人数的影响,并对未来出国留学人数进行了预测。1.模型设定:影响出国留学人数的主要因素: (1)近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中,有超过90%的学生选择的是自费留学。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主要是由家庭的经济实力所决定,因此家庭人均收入是影响出国留学人数的最主要因素。 (2)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越来越高,就业难成为一大难题,很多学生希望通过出国留学的途径增加自己找到工作的机会,增加自己的筹码,通过出国留学,开阔视野,增涨知识,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父母也希望孩子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对于出国留学也就更加持乐观的态度。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也是影响出国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3)近年来,由于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出国留学费用降低很多,汇率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家庭对于出国留学的最终决定。因此人民币汇率也是影响出国留学的因素之一。 (4)近年来,自费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打算留学的学子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出国留学费用,增加了学生的留学选择。因此自费留学中介机构数也是影响出国留学的因素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根据搜集的1997年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C+X1+X2+X3+X4 其中,Y表示当年出国留学人数,X1,X2,X3,X4分别表示家庭人均收入,人民币汇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自费留学中介机构数。表1 (以下数据来自网络) YX1X2X3X4年份出国留学人数家庭人均收入人民币汇率城镇登记失业率自费留学中介机构数19854888160.4293.661.8019864676182.5345.282019874703186.9372.212019883786182.5372.212019893329182.8376.512.6019902950198.1478.322.5019912900212.4532.332.3019926540232.9551.462.30199310742255.1576.22.60199419071276.8861.872.80199520381290.3835.12.90199620905301.6831.4230199722410311.9828.983.10199817622329.9827.913.10199923749360.6827.833.10200038989383.7827.843.1218200183973416.3827.73.62282002125170472.1827.742592003117307514.6827.74.32672004114682554.2827.684.23402005118515607.4819.174.23922006134000670.7797.184.13982007144000752.3760.443992.数据说明 运用EVIEW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下图: 表2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4/14 Time: 15:53Sample: 1985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23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61816.2116539.01-3.7376000.0015X180.3001051.573541.5570020.1369X2-45.4973424.24273-1.8767420.0769X331823.0710338.773.0780330.0065X4123.452752.094022.3698060.0292R-squared0.965265Mean dependent var45447.30Adjusted R-squared0.957546S.D. dependent var51894.01S.E. of regression10692.44Akaike info criterion21.58212Sum squared resid2.06E+09Schwarz criterion21.82897Log likelihood-243.1944Hannan-Quinn criter.21.64420F-statistic125.0518Durbin-Watson stat1.395453Prob(F-statistic)0.000000 从估计结果可得模型:= -61816.21+80.30X1-45.50X2+31823.07X3+123.45X41.经济意义检验根据模型: (1) = 80.30010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工资与出国留学人数正相关,此种结果符合经济意义,合理。(2) = -45.49734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与出国留学人数负相关,此种结果符合经济意义,合理。(3) , 均为正,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分别于出国留学人数正相关,此种结果符合经济意义,合理。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0.965265 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不错 因解释变量为多元,使用调整的拟合优度,以消除解释变量对拟合优度的影响,调整后 的样本决定系数=0.957546 其拟合程度不错。 (2)方程显著性检验 H0:=0 H1: 不等于0 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F=(ESS/k)/(RSS/(n-k-1)=125.0518 而在=0.05 n=23 k=4 时,查表得F0.05(4,18)=2.93 T0.025(18) 拒绝 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T1,T2 T0.025(18)接受原假设。3.计量经济学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 相关系数表10.66491490175648090.92164596854726930.9347430841905820.664914901756480910.79047033766878180.48975797972521660.92164596854726930.790470337668781810.86171658815219820.9347430841905820.48975797972521660.86171658815219821由上列数字可知,存在共线性,X1,X4存在高度相关。采用逐步回归去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由单个变量回归最大为X4,逐步回归后,解释变量只有x1,x4符合意义。Breusch-Godfrey Serial Correlation LM Test:F-statistic4.576918Prob. F(2,18)0.0247Obs*R-squared7.753535Prob. Chi-Square(2)0.0207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4/14 Time: 17:28Sample: 1985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23Presample missing value lagged residuals set to zero.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1580.4709492.1880.1665020.8696X410.6935541.219580.2594290.7982X1-7.46446137.96031-0.1966390.8463RESID(-1)0.5166030.2055562.5132020.0217RESID(-2)-0.5082060.209846-2.4218050.0262R-squared0.337110Mean dependent var-4.67E-12Adjusted R-squared0.189801S.D. dependent var11987.87S.E. of regression10790.40Akaike info criterion21.60036Sum squared resid2.10E+09Schwarz criterion21.84721Log likelihood-243.4042Hannan-Quinn criter.21.66244F-statistic2.288459Durbin-Watson stat2.245963Prob(F-statistic)0.099703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4/14 Time: 16:30Sample: 1985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23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19518.5211034.29-1.7688960.0922X4185.160947.591913.8905960.0009X1128.313444.067512.9117460.0086R-squared0.946636Mean dependent var45447.30Adjusted R-squared0.941299S.D. dependent var51894.01S.E. of regression12572.98Akaike info criterion21.83760Sum squared resid3.16E+09Schwarz criterion21.98570Log likelihood-248.1323Hannan-Quinn criter.21.87484F-statistic177.3918Durbin-Watson stat1.291687Prob(F-statistic)0.000000最终影响因素方程为X1 X4为最优,拟合结果如下:(2)序列相关检验由上表P值可知,存在二阶序列相关(3)异方差检验 怀特检验异方差是否存在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F-statistic4.347628Prob. F(5,17)0.0099Obs*R-squared12.90659Prob. Chi-Square(5)0.0243Scaled explained SS27.51553Prob. Chi-Square(5)0.0000Test Equation: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7/14 Time: 17:36Sample: 1985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23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1.44E+081.09E+090.1329320.8958X47892959.9232697.0.8548920.4045X42-15715.5423261.84-0.6755930.5084X4*X1-3876.11037793.64-0.1025600.9195X1-1140057.8921370.-0.1277890.8998X122251.39717485.980.1287540.8991R-squared0.561156Mean dependent var1.37E+08Adjusted R-squared0.432084S.D. dependent var3.34E+08S.E. of regression2.52E+08Akaike info criterion41.74339Sum squared resid1.08E+18Schwarz criterion42.03960Log likelihood-474.0489Hannan-Quinn criter.41.81788F-statistic4.347628Durbin-Watson stat3.268875Prob(F-statistic)0.009887怀特检验,残差平方项与其X1 ,X4及其平方项与交叉项作辅助回归,得:= 0.561156 怀特统计量n= 12.90659 该值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卡方临界值,因此拒绝同方差原假设,存在异方差。异方差修正 加权最小二乘法 定义权数W=1/abs(e)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17/14 Time: 18:58Sample: 1985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23Weighting series: 1/ABS(E)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20204.991446.111-13.971950.0000X4181.89668.50773521.380140.0000X1131.78587.81156116.870620.0000Weighted StatisticsR-squared0.999951Mean dependent var37648.33Adjusted R-squared0.999946S.D. dependent var145499.7S.E. of regression859.9915Akaike info criterion16.47283Sum squared resid14791708Schwarz criterion16.62094Log likelihood-186.4375Hannan-Quinn criter.16.51008F-statistic202543.8Durbin-Watson stat0.764753Prob(F-statistic)0.000000Unweighted StatisticsR-squared0.946607Mean dependent var45447.30Adjusted R-squared0.941268S.D. dependent var51894.01S.E. of regression12576.35Sum squared resid3.16E+09Durbin-Watson stat1.275639上表为估计后结果,最终拟合结果为: 3. 结论: (1)由于估计结果最后只剩表示家庭人均收入的x1和中介机构数x4,则根据此模型得出影响出国留学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即对自身财力是否能支撑出国的较高额费用进行衡量。家庭实际人均收入与出国留学人数成明显的正相关趋势。而汇率对于出国花费变动的影响,在本模型中反映并不明显,说明汇率的变动对于留学费用的影响并不如普遍观念中那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汇率的变动幅度不如家庭收入的增加变化大。因此就现金趋势,可以说只要家庭经济实力足够,不管汇率怎样变动,对学生出国与否的决定都影响较小。 (2)根据现今,无论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本科生就业,压力都是日益的有增无减,在这样大环境的压力下,一部分人便选择了相对容易一点的出国留学考试。并且日益激增的高材生使得学生容易将注意力转向继续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方向,于是选择了留学求学之路,而非急于就业。这部分学生会选择国外教学质量较高、科研水平较为先进的学校留学,从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基于上述的分析总结,可以看出相比于国内教育,在国内普遍家庭财力状况都能负担的情况下,只要海外求学经历更具有优越性,留学热以及出国热都会只增不减,并且在国内外教育优势差异一直不变或增大的情况下,留学热将愈演愈烈。四、留学潮的影响分析 目前研究认为,留学潮的出现无论对国家和个人都具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但较多集中在对国家和宏观方面的影响的研究。1.积极影响:获得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 教育的经济价值就在于它能形成作为人力资本主要因素的人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劳动能力的发展。出国留学是教育投资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证明,出国留学的投资回报效益是比较明显的。戚德祥、柳海民、管德明等都持这一观点。其主要体现在:首先,更新观念,拓宽思维模式。大量的留学回国人员不仅带回了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带回了大量新的观念,使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次,开拓科研领域,提高教学水平。留学回国人员在开拓新的科研领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许多学者在国外开始的科研项目,回国后得以继续研究。通过留学教育,可以利用外国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的进步。再次,改善管理干部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留学回国人员担任行政领导,特别是业务领导的比例不断上升。这些人员尤以担任高等院校领导为多,对于中国高等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2.留学潮的消极影响 伴随着加入WTO,新一轮留学潮的愈演愈烈,更多的学者表现出最此现象的担忧。留学潮存在下列弊端: (1)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国际研究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处在经济起飞阶段,2/3留学生归国效劳,1/3留学生留在国外工作、学习、沟通信息。能使回归率保持在2/3这个“最佳回归比数”,是比较合理和有利的。我国的情况却呈现出1/3的倒比,而且近年来留学生的回归率不断下降,在不断增加的留学生中,大部分是自费留学生,有统计数据表明,20年间,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刘红波指出,人才流失的恶性循环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贫困的循环”。因为人才流失,所以经济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不足。而智力支持不足,就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这种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意味着为各类人才提供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不足,那么必然会导致人才的继续流失;同时,大量的前期培养投入得不到回报,这必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李高产、刘智能将其称为“智力损失”。陈昌贵教授也指出,人才的流失会造成我国高级人才的青黄不接。 (2)外汇损失和资源损失。外汇的损失可能直接导致教育投资的匮乏。事实上,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不断投入财力、物力支持,而留学潮使留学生将巨额的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输送到国外,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利。成刚也赞成这一观点,他将这种经济损失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并且提出了一个留学生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TC=DC+IC约等于C1+C2+C4,其中:TC表示一个留学生给国家带来的全部经济损失即外汇流失;DC表示每个留学生因留学给国家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IC表示每个留学生因留学给国家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C1为学费,C2为生活费和C4是其他间接费用。 (3)“殖民主义”扩张。以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论为切入点,沈佳乐认为,输入大量人才对于推进“边缘-中心”的迁移有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海外留学人员深受工业化国家观念、行为的影响,成为中心和边缘的接触点,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可能也是使中国继续成为边缘国家的影响因素之一。五、我国留学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留学教育起步较晚,而且长期以来都以接受政府公派生为主,带有援助性质。1989年,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招收自费来华留学生的规定,自费留学生在华的一切费用由本人承担。1993年国家教委将对留学生的录取权下放到学校,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这一改革,促进了我国留学教育的更快发展。1993年后,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持续上升,1997年全国接受来自世界16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43712名,为1992年的3倍多,其中自费生39035名,占留学生人数的89.3%。我国的留学教育逐渐由“政府互派交流”转变为“民间自由交往”。 随着自费生人数的增加,留学教育给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以招收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北京语言大学为例,每年在北语就读的长短期留学生为4000人左右,长期生(一学年以上)学费为2500-3700美元/学年不等,短期生每周学费平均约为100美元,住宿费又分3.5-4美元和8美元(每日/床)两种标准,仅此两项费用,每个学生一年大约为4800美元。加上餐饮、旅游、娱乐、交友等费用,一个外国学生一年在中国的消费为8500美元左右。在北语,留学生带动了学校附近的房屋出租、酒吧、餐饮等行业的繁荣,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北京是我国接受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1997年,在北京学习的外国留学生17031人,其中长期生10848人(一学年以上),自费生占90%左右。据北京市留学生研究会估计,北京的留学教育每年创汇约1亿美元。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留学教育开展还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在:(1)教育出口处于逆差。每年,我国有160万人因私出国,其中自费留学占很大比例。1997年,仅北京地区申请自费出国人员5492人,其中去美国留学3735人,而同年全国招收的美国留学生人数只有3759人。近几年,出国留学的中小学生逐渐增多,对我国国内教育市场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中国已成为教育贸易最大的逆差国之一。(2)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层次较低。以北京为例,1997年北京市接受的17031名外国留学生中,短期生(一年以下)占36.3%,接受学历教育的只有4274人,占25.1%,其中本科3227人、硕士738人、博士306人、专科3人。而当年北京市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5492人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751人,占50%;硕士生1737人,占31.6%;博士生622人,占11.3%。仅清华和北大每年就有超过50%的研究生选择出国发展。学历层次上的巨大差异,形成我国高级人才流动的“逆差”和大量早期教育培养费的损失。(3)来华留学生国别结构单一。1997年我国共接受160个国家的43712名留学生,其中近80%的学生来自亚洲,日本和韩国的学生占65%之多,来自欧美和其他地区的学生人数很少。目前我国在国际留学教育市场上处于逆势的原因主要有几点:首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我国2000年科技竞争力在世界排名28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知名院校不多,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不高,对海外学生的吸引力不够。1989-1998年这10年间,我国著名高校被SCI收录的论文总数最多的高校为南京大学,总数为2693篇,而哈佛大学仅1998年被SCI收录的论文就达8158篇,排名16的宾西法尼亚大学也有3491篇,远远超过南京大学10年的总数。其次,我国教育产业化起步晚,学校设备、为留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各种措施还不完善,还有一些语言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学校对外国高级人才缺乏足够吸引力。 六、对我国对策建议 1坚持不移地发展经济。人才大量的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冲击作用。有关数据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的酬金达到4000美金时,大量的留学大学生都会回国发展。在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就证明了这一理论和规律。只有大力的发展经济,才能保证我国大学生人才的正常、正规流动。 2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大学生人才流动也是国与国之间的“互惠互利”,输入国因为人才流动获取利益,输出国也不会因为培养人才支付费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流动观,正确放远自己眼光,人才的流动,也有很大可能在未来中回归中国。 3加大国际合作研究,遵循国际统一实行的学术规范。在我国办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外国知名大学合作、联系,进行合作办学,加快办学社会化、国际化进程,聘任外国优秀教授进行讲学或任教,努力实现学生不出国门也能获取大量的外国知识。 4.提高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政府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各教育机构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政府应给予各学校更多招收留学生的自主权,从利益机制上刺激高校招生的积极性。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我国国际教育推广工作和留学教育的规划及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留学教育的法律和规划、组织海外教育展、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培训从事留学教育工作的教师等。同时,改革目前的奖学金政策,实现奖学金完全货币化,以招收更多海外学生。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源节约环保责任承诺书(7篇)
- 氢能重卡在农业运输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与流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新能源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报告2025: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 少年的梦想写议论文(5篇)
- 月光下的童年写景(8篇)
- 影视后期制作与推广合作协议
- 医药企业研发外包(CRO)在2025年的临床试验数据监查员团队建设与管理报告
- 铁路新质生产力该怎么干
- 乳品浓缩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董事会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上锁挂牌管理培训课件
- 节能减排培训课件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以人为本的医院护理服务体系构建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