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概论 主编:杨忠 目录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文化2第二章 语音学8第三章 音位学13第四章 形态学19第五章 句法23第六章 语义学36第七章 语用学41第八章 社会语言学47第九章 第二语言习得52第十章 语言学与外语教学57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一、导读1.1 什么是语言?我们在醒着的大多数时间里运用语言(在梦里也会用到)。人们经常把语言看成是理所当然。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少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可以谈论宇宙和我们心灵世界的一切。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你是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过思考?作为一名职业英语教师,你是否对你所教授学科的本质有过探索?深入这个问题,去理解语言的多面性。语言包括很多作用:语言是交流手段,是符号系统,是文化载体,是思维工具。正是由于语言的多面性,解释了语言的的定义不能被普遍接受的原因。语言学家们必须要直面这个问题,在他们课题中,语言作为他们的研究对象。过去,数以百计的这类定义被提出。在这里,我们要引用一些来做讨论。语言是一个系统,它的要素可以并且一定能被考虑到它们的共时等同中。(de Saussure,1916)语言是语句的一种心向(限定词或者非限定词),每一个限定词在词长以及构建出自限定词的要素的心向。(Chomsky,1957)语言仅仅是人类非本能的通过自主产生的符号,来交流思想,情绪,要求的一种手段。(Sapir,1921)不同的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语言进行了定义,反映了语言本质的不同侧面,但与此同时,也遗漏了一些问题。在语言学界,“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任意有声符号系统”的定义得到了广泛的接受。这一定义是建立在理论的假设上的。就其本身而言,语言是被看做是人类所特有的。换而言之,就是假定语言只有人类才有。动物的交流系统(比如鸟的吱吱叫,蜜蜂的舞蹈,狗的叫声等等)都被排除在外。交流系统是否也被被定义为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物所掌握了?1.2人类语言的本质特征许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相信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因此,语言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他们将一些在动物的交流系统里无法找到的语言的特点分出来。(1) 创造性(creativity/productivity)创造性是人类语言首要的本质特征。它使人类可以传递从未传递过的信息和理解从未听到过的信息。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但却有构成无限句子的潜力。所有发话人都是在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甚至孩子会学习他的她的母亲 发音,将语音和词语放进句子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点在动物的交流系统中是找不到的。会说话的鸟类,比如鹦鹉,回去模仿人类说话,但是它们无法将其分割它们所模仿的句子中短语的发音以及词句,也不会将其顺序打乱。研究结果表明,再接近人类的动物,也不能像孩子一样学习和应用语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Winthrop和Luella Kellogg 将他们还是婴儿的儿子和名为Gua的黑猩猩幼崽一起抚养。当孩子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以及“我理解我说的是什么”的时候,Gua两个都不能理解,尽管它能理解一些词语。几十年之后,另外一只黑猩猩,名为Nim Chimsky(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Noam Chomsky之后,他声称语言仅仅为人类所掌握)在细致的试验性的环境下,被教导美国手语,有记录以及录像磁带。在分析了Nim会话的录像磁带之后,科研人员发现,Nim的对话仅有12%是自主的,剩下的88%是跟随教导者的手势,Nim一般的回话是模仿教导者说话。孩子们的交谈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频繁。孩子们几乎不会去模仿对话。孩子们在语言应用上会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但是Nim和其他黑猩猩在相似的试验中,几乎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创造性(Fromkin和Rodman,1998)。事实上,像这些好像是在说创造性是将人类和其他一些生物的交流系统区分开来的一个特点。(2) 二重性 (duality)语言拥有语音和意义两个子系统。如果你给四个英语发音plid并且将它们按顺序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英语单词,你会发现plid和pild是可行的,但是pdli dpli lipd以及idlp等等是不可行的。这些可行的顺序听起来就像是英语单词,但是其他的就不像,因为它们不代表任何东西。另一方面,意义是由语音来体现的。在英语里,dead body of a person是表达尸体的意思。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说概念和意义被词汇化。在英语里,没有单词能代表dead plant这一概念。当一组语音体现一定语义时,一个语言单位就产生了。同样的语音会被重新组合去表示别的意思。在一些例子中,同样的语音排序会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homophones和polysemes)。这就表示,意义和语音是语言的两个子系统。没有动物的交流系统能够掌握这一特性。狗的叫声是可以分析的。动物的交流系统无法被分割成小部分,在改组成有意义的顺序。换句话说,人类语言的二重性是动物交际系统所不具有的。(3)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语音和意义在语言中代表的关系在全世界就是任意的一部分。语言的任意性特征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Saussure) 提出的。他认为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自然的联系。在英语中,我们和家人一起居住的建筑物被称之为“house”,在法语中叫“marson”,俄语中是“dom”,西班牙语是“casa”。如果语音和意义的关系是促动的(不是任意的),那么在这些不同的语言中,代表同样一个东西的单词就会听起来是一样的或者相似的,这样的话,人们就不需要去学习外语了。 无可否认的是,在大部分语言中都存在拟声词,他们的声音和意义之间似乎有一定的关系。这好像是在否定任意性。但如果我们将不同语言的拟声词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些拟声词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英语单词“tick tock”和中国的单词“dida”就是相同的,“buzz”和“wengweng”是相同的。在英语中,“cockadoodledoo”表示的是公鸡啼叫,但是在俄语中是“kukareku”,这两个单词完全不同于中文的表达。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可以说,所有人类的语言都是常规的。大多数的动物的交流时类似于图像的。举个例子,蜜蜂的舞蹈,十分直接的表示它的主旨,因为直接的联系表达旋转以及花蜜来源的数量和方位。(4)超时空性(displacement) 超时空性使人类可以描写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发生在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物,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动物却只能对此时此地所发生的事进行交际。一只最聪明的狗也不会通过吼叫告诉别人它的父母是如何遭受主人虐待的。语言的超时空性赋予人类概括能力和抽象的能力,这也是其他物种在记忆和抽象能力上无法相比的。(4) 文化传递性(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递性是指语言能力的传承性。一个人习得或学会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产物,而不是生物结果。也就是说,儿童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习得母语的,而动物交际系统却是靠遗传来传递的。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性决定了儿童只能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才能习得母语。(5) 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 互换性是指一个语言社区(language community)的所有成员既可以发出信息也可以接收信息的特点。然而,动物交际系统却做不到这一点。蜜蜂的舞蹈无法互换,只能为寻找花蜜的人提供信息。也不是没有鸟儿唱歌,但是只有公鸡啼鸣。(6) 自返性(reflexivity)人类的语言用来描述他们自己。用于描写语言的语言被称为元语言。当语言学家们编写语法或者词典篡改者撰写词典吃,他们都需要用到元语言。当他们将语言当做一门学科去教授时,他们同样要用到元语言。没有证据显示其他的物种回去编写语法或者撰写词典,或者是去向他人教授交流系统。语言学家们还观察到了另外一个特征,但是这一点更为显著,特别是头两项。这些是被所有人类的语言所普遍掌握的。尽管一些动物的交流系统也能掌握非常受限制的程度,一个或者其他方面,除了创造性和二重性,没有一个被发现拥有所有的特征。在这一基础上,语言学家们推断出人类语言从本质上是区别于动物的交流系统的。因此,前诉的语言学的定义看上去是有根据的。1.3 语言的功能这两方面的讨论包括“什么是语言”以及“人类语言的特性是什么”。去理解什么是语言,我们需要去理解语言是做什么的。“功能”就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术语,“大师这个词在语言文献中有不同的解释。语法学家称“功能”为语言单位的成分作用。同一个成分单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同,起到的句法作用也相同。现代语言学家把“功能”看作是语言在我们生活或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这种作用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普遍的。语言的普遍性作用被称为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一种纯理功能是非常抽象的,它能够描写无数具体的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韩礼德(M. A. K. Haliday)认为语言同时体现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概念功能是人类语言普遍具有的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各种经验和逻辑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体现了语言作为一种媒介把人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概念功能是语言在人类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人们通过语言与人相处,用语言表达自己或他人的身份、地位、情感或态度,用语言去激怒或劝说别人,用语言向他人道歉或请求帮助等。语言的这种使个体与社会团体凝聚在一起的媒体作用被称为人际功能。我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通过逻辑来组织信息,并使其与语境发生联系。也就是说,语言在实际使用中是以表达相对完整思想的语篇为基本单位的。 语篇功能是指语言使其本身前后连贯,通过前指、后指和替代等将短语和句子语法单位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语篇单位的功能。1.4 语言的种类自然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母语。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4000种自然语言。人们对语言分类的方法有多种:(1)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和人工语言(artificial language);(2)谱系分类法(genetic classification);(3)类型学分类法(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自然语言被选为官方语言。目前英语已成为40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国与国之间为了克服交际障碍所使用的自然语被称为世界混合语(lingua francas)。在混合语使用之前,人们渴望一种全球性语言,从而发明了人工语言,即专门用于国际交流的语言。在人类发明的多种人工语言中,至今只有世界语(Esperanto)还仍然存在。谱系分类法来源于语言的不同种类产生于同一个祖先的设想,从而产生不同的语系。语系的名称通常体现其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在谱系分类中,最大的家族是印欧语系,最早遍布欧洲和南亚的许多地区。该家族语言现已分为近10个分支。英语属于西日耳曼分支。类型学分类法是根据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在语言形式上的相同和异同所进行的分类,从而体现语言结构类型。从语音来看,人们可以根据语言的使用情况有多少个和多少种元音、是否使用声调等对语言进行分类。比如,汉语就是声调语言,而英语却不是。从词法上来看,人们可以根据词汇的组合方式将语言分成三类:分析型语言(analytic languages)、综合型语言(synthetic languages)和粘着型语言(agglutination languages)。汉语是分析型语言。从句法上来看,人们可以根据构成句子的词汇顺序将语言进行分类。根据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和宾语(Object)的固定排列模式,世界上的语言被分为SOV, VSSO, VOSS, OVS, OSV等六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SVO, VSO, 和VOSS。英语是典型的SVO型。尽管世界上的语言类型不同,但他们却有很多共同之处。语言的共性为我们研究语言的普遍性提供了基本素材。1.5 语言的起源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说明语言的起源。但语言学家相信语言已存在数百万年,最早的文字记载大约有6000的历史。目前考古学对文字的发现还不能提供语言起源的线索。当某个问题缺乏科学的解释时,总会伴随一些宗教解释和神话传说。一些宗教和神话都曾提到语言的起源。根据基督教的观点,语言是上帝赋予亚当语言力量,从而使世界上的事物得以命名。因此,语言是上帝赋予人类的礼物。科学的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发明创造。一些广为人知的理论有“汪汪”理论(wowwow theory)、“噗噗”理论(Pooh-pooh theory)、“哟嗬哟”理论(Yo-he-ho theory)和进化论(evolution theory)。“汪汪”理论把原始语言看作是人类对自然声音的模仿,如动物的叫声。 拟声词似乎是这一理论的有力证据。噗噗理论认为语言来自于人类对痛苦和欢悦等下意识的情感呼叫。“哟嗬哟”理论假设语言来自人们在大型狩猎或搬动巨石等集体劳动中所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进化论则相信语言是人类物种在劳动中进化的产物。宗教信仰和科学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的可证实性。因此,科学家还需要提供更多充分的证据来解释他们所推崇的理论。1.6 语言学1.6.1 语言学是科学语言学(linguistics)是对语言的科学研究。这个定义之所以得到广泛的接受是因为它简明而准确地描述了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在该定义中,language的前面没有冠词,后面也没有复数词缀。这就是说语言学研究的是人类所有语言的普遍性。语言学(linguistics)研究的对象是语言,但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对语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在现代语言学中,口语(oral language)和书面语(written language)相比,语言学家更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从历史上看,任何文化中的口语都要比书面语有优势,而且有些语言还没有书面语;(2)在交际中口语的使用范围要比书面语更为广泛;(3)从结构上看,口语要比书面语复杂得多;(4)口语总是先于书面语而被习得。语言学家研究语言采用的是科学的方法。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科学的定义不同,但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基本相同的:观察并提出问题形成假说证明假说提出理论 图一: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语言是包括多种层级和界面的复杂体,因此,语言学对语言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语言学家对语言进行不同视角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学科内研究(intra-disciplinary divisions)和学科间研究(inter-disciplinary divisions)。学科内研究通常是指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思想是把语言看作是由语音、结构和意义三个层面构成的一个系统;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这几个层面的规则。1.6.2 语言学分支 语言学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因为语言是一个拥有许多层次和方面的复杂的存在。过去,对一个语言学家来说,设计语言的所有方面是不可能的。因此,现在大量的语言学部分,被分成了两部分。(1) 学科内研究 通常,对语言的研究被叫做是普通语言学。这一观点的基础是语言作为一个系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语音、结构以及意义。普通语言学的核心就是对这三部分的研究,处理跨语言的规律性。语言学的分支以及这三部分之间的一致性可以通过以下的图像显示:语言作为一个系统语音语音学音韵学结构形态学语法意义语义学语用学图1.2:语言层面和语言学分支这两个分支以及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将会在下面的六个章节里分别讨论。(2)学科间研究学科间研究指的是语言作为一种系统总是和人类以及社会交织在一起,因此,产生诸多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因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性别而有所不同。大部分的语言变化产生于社会的变化。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和意识之间的关系。语音是如何产生和被理解的?语言是如何被习得的?人们是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有何异同?这些都是心理语言学要探索的问题。应用语言学关心的是语言学理论及其成果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1.6.3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言学家对语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现代语言学始于20世纪早期,创始人是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以口语为主;(2)现代语言学强调对语言的共时研究,而不是历时研究;(3)现代语言学在本质上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而不是规定性的(prescriptive)。语言学家致力于对语言规律进行客观地描写,目的在于发现语言是如何被说,而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说语言;(4)现代语言学以理论为导向,而不是以教学为导向(pedagogically oriented)。现代语言学家努力构建适用于所有语言的语言理论。参考书目: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中文版,p12-17 2012级MTI杭诗琴第二章语音学一、导读2.1 语音研究人类交际包括两种形式: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表情、眼神或图表等。语言交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主要是通过口语进行交际。口语交际的媒介是语音,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声道发出的音来表达意义。这种对语音的研究被叫做语音学。(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2)口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想象,当人们交际时,语音首先被说话者发出,然后,它在空气中被传递并被听话者接收。也就是说,口语交际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语音的发出 语音在空气中的传导 语音的接收。 根据这三个步骤, 语音研究也自然地分成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对第一个步骤的研究是发声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对第二个步骤的研究是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物理特征。对第三个步骤的研究是听觉语音学,研究和语音感知有关的内容。2.2 发音机制语音是由各种发音器官而产生的。 因此,正确理解语音需要掌握相关的发音系统知识。人体发声器官使流出的气流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肺部的气流是发声的原动力。肺部扩大时,空气从外流入,形成吸气音。肺部收缩时,气流流经气管、喉头、咽腔再经口腔或鼻腔排除,形成呼气音。喉头是发声源。喉头上通咽腔,下接气管。喉头中间的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叫声带。声带可以拉紧或放松,也可以闭合和开放,开放时形成声门。 由声带控制的声门决定发出的音是清音还是浊音。(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2)大部分发音器官都在口腔中。它们是小舌 、软腭 、硬腭、齿龈 、牙齿 、双唇和舌头。其中只有小舌和舌头是可弯曲或滑动的。22.33 语音描写语音学家描写语音时所使用的独立语音单位被称为音段,例如k, e, t, s。 标音的符号系统有很多,但普遍使用的是国际音标。自1888年以来,国际音标不断改进,试图用一个音标来代表人类言语的一个音。为了将语音标记和语言拼写系统区分开来,语言学家把语音符号放在 中。音标不但使语音学家始终如一地对语言的声音进行正确地描写,而且还可以帮助语言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正确教授和掌握发音。英语教科书和字典一般都采用国际音标。(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3)在描写语音时,为了体现语音的细微差异,语言学使用更为详细的标音方法,有时被称为窄式记音。在窄式记音中,一些较小符号经常被附加在音标上,如鼻化符 、重音符等。这些改变音值的较小记号叫做次音符。2.4 英语辅音描写根据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音段分为元音和辅音 两类。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不形成阻碍,气流可以畅通无阻地经口腔或鼻腔流出;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通过。辅音可以根据发音部位 、发音方式 和浊音化进行分类和描写。(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3)发音部位是指气流产生声音时形成阻碍的每一个点。英语辅音的发音部位主要是唇、口腔和声门。具体来说,辅音可以分为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齿龈音、硬腭音、软腭音和喉音。双唇音:双唇产生的音。英语的双唇音包括p b m w。唇齿音:由下唇和上齿产生的音。英语的唇齿音包括f和v。齿间音: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发出的音。英语的齿间音包括和。齿龈音:舌尖接触上齿龈发出的音。英语的齿龈音包括t d s z l rn。软腭音:舌的前部和硬腭接触产生的音。英语的硬腭音包括 t do j。硬腭音:舌的后部和软腭接触产生的音。英语的软腭音包括k 喉音:舌根和咽腔产生的音。英语中只有h是喉音。发音方式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情况,即是全部受阻还是部分受阻。根据发音方式,辅音可以分为爆破音、摩擦音、破擦音、流音、半元音和鼻音。爆破音:发音器官完全关闭,导致气流无法从口中流出,然后再突然放出气流产生的音。英语的爆破音包括p b t d k 。摩擦音:两个发音器官接触后,导致气流部分受阻,产生气流的摩擦而形成的音。英语的摩擦音包括f v sz h破擦音:气流完全受阻后再慢慢松开而产生的音。英语的破擦音包括t d。在早期出版的教科书中,tr dr ts ttzz 都被称为破擦音。但在现代语言学中他们并不是单个音段,因为tr dr只现在元音前,ts tz只出现在单词的词尾。所以,现代语言学家把他们看作是辅音丛。流 音:气流在口腔中部受阻,并流经舌的两侧或流经舌尖和齿龈槽而产生的音。英语的流音包括l r。半元音:半元音又称滑音。发半元音时气流受阻的程度非常弱。英语中的半元音包括j w。 在苏格兰和美国英语中,以wh-开头的单词,通常被发成,类似hw的音。鼻 音:气流在口腔中受阻,软腭下降使气流通过鼻腔产生的音。英语的鼻音包括m n 。浊音化是指当气流产生声音时声带震动的情况。当声带贴近但并不紧紧闭合时,流经的气流引起震动形成的语音叫做浊音。当声带分离时,气流容易通过。由此产生的语音叫做清音。所有的元音都是浊音。根据浊音化,辅音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英语辅音的标准音列表如下:(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4)我们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浊音化对单个辅音进行描写。 例如,v被描写为,k被描写为。2.5 英语元音描写在发元音时,没有类似发辅音时产生的气流受阻的现象,因此,描写元音不能沿用描写辅音的方法。语言学家通常依据以下四个原则对元音进行描写:(1)软腭的位置发口腔元音时抬升, 发鼻化元音是下降; (2)舌头抬升的部位 - 前、中、后;(3)唇的开合度唇的圆或展的不同程度;(4)声带收紧状态 - 肌肉紧张或松弛。(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5)元音分为单元音两类。发单元音时,音质不发生任何变化,但发双元音时音质会因为舌位的滑动而产生变化。比如,发双元音u时,舌位由u向滑动。双元音共有8个,分别以、i、u为结尾:i、u、ai、ei、i、u、au根据舌位, 单元音被分为前、中、后三类。同一位置的单元音可以根据其舌位的高低、紧张或松弛以及是否圆唇等进行进一步的区分。我们把英语元音的这些特征归入两个范畴,一个是有这个特征的,另一个是没有这个特征。这种二分特征有两种规格,计做“+”和“-”。如下列表格所示:2.6 语音特征和自然类语音的描写以音段为单位。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发音方式、浊音化、舌位高低、是否圆唇和紧张状况等方面对单个音段进行描写。这种描写实际上就是对语音特征的标记。例如g具有的特征,而其他音段也许具有以上三个特征中的一个或两个,但绝对没有完全具有这三个特征的其他音段。语音自然类是指具有相同语音特征的一组语音。如bzd这组音属于类,而pstf这组音属类。每个语音特征所包含音段的数目不等,却构成了等级。有些特征指的是小类,有的却是大类。 例如:只包括两个流音,但前音却包括唇音、唇齿音、齿间音和软腭音等,连续音包括所有的摩擦音、流音和滑音。 咝音。较大自然类特征可以跨越辅音元音的界限。音节音代表了所有元音和辅音(在不含元音的词尾音节中,。响音代表了所有元音,鼻音、流音和半元音共同具有的特征。(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6)二、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熟悉人体发音机制、发音器官名称,掌握元音和辅音的分类方法及其语音特征。本章的难点是对元音和辅音特征的描写和对语音自然类的识别。四、 语言学名家介绍维伦马泰休斯维伦马泰休斯(18821946)是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布拉格卡罗林大学的英语语言和文学教授。马泰休斯对布拉格学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作为该学派的创始人和组织者所作的贡献,二是他作为语言学家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布拉格学派诞生于1926年10月6日。 这一天,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马泰休斯宣布了该学会的成立,并被选任该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是创建了音位学并对语音学和音位学进行了区分。该学派初期主要从事音位学的研究,但是由于他们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成分的区分功能,又称被称为功能主义者或功能语法学派。布拉格学派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并在与新语法学派的对立中得到发展,强调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相结合的语言观,把语言研究的重点放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实现某种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因而从一开始就把功能纳入研究的范围并当作研究的重点,开创了功能语言学的先河。(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26)作为语言学家,马泰休斯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词义、句法、搭配、音位、语言学史等,但贡献最为突出的是他提出的语言特征学理论。这种理论集中反映在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的马泰休斯论丛普通语言学基础上的现代英语功能分析(1961)。在这部论著中,马泰休斯采用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观点,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语言进行共时性的研究。他的基本观点是语言具有讲话者抒发自我感情的表达功能以及与受话者相互交际的功能。他把研究重点放在言语交际的编码过程上。编码的第一步是确定人的外在经验中有哪些可以通过语言来命名,以及命名单位所具有的意义、形式、分类。编码的第二步骤是把已经确定的命名成分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句子,并对不同类型句子的特点 、句子中的各种成分所发挥的功能以及与功能相关的其他问题进行分析。以上两个步骤分别称为功能名称学和功能句法学,构成了马泰休斯语言特征学的主要内容。马泰休斯的功能句法学理论从提出之日起便成为布拉格学派研究的重点,并在年轻一代学者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例如,主位推进思想和交际动态都是在马泰休斯语的功能句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2012级MTI汤熙涛第三章 音位学:对语音系统和模式的研究3.1对语音系统和模式的研究音位学和语音学一样都是对语音的研究,但两者研究的视角却不同。语音学侧重语音是如何产生的、语音有何特征以及如何描写这些特征。(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2)在语音学中,假定音段不变,不考虑变量。音位学,主要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语言采用哪些音位来区别意义?音位在一定的环境中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音位是如何组合和排列的?(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2)这一章节展示音位学者是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的。3.2 音位和音位变体语音描写的单位叫做音段。从音位来看,有些音段能够导致词义的变化,而有些则不能。例如,l和r这两个流音将lead和read区分开来。许多单词中都有流音,如deal和slight,我们发现流音l在这些单词中的发音却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音位学中,lead中的l被称为“明l”(clear l),deal中的l被称为“暗” (dark ),slight中的l被称为“清音” (voiceless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2)同一个音位的不同语音体现叫做音位变体。它们可以组成一个语音单位叫做音位。音位是抽象的概念,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通常书写在/ /之间。在流音中,出现在元音后,出现在清辅音后,l出现在其他情况下。l比其他两个使用更广,我们选择l作为音位象征。对于这个音位与其音位变体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音位 / l / 音位变体 l 在元音后 在清辅音后 在其他情况下图3.1:音位l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有些音段在一种语言中是音位,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是音位变体。如l和r在英语中是音位,而在韩语中却是音位变体。语音分析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识别一种语言的音位,我们借下来会提到这一点。3.3 音位的识别识别音段是音位还是音位变体的基本原则是观察他们的分布情况。一个出现在话语中的语音文本被称为其语音换将。语音分布有三种:对立分布,互补分布和自由变体。每一种分布都可以判断这些音段是否有区分意义。(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3)3.3.1 对立分布如果语音出现在相同的环境里,被称为对立分布。最小对立体和最小音差词列是典型的对立分布。最小对立体是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只有一音之差的一对词,例如sip和zip,tip 和dip,map和nap等。最小音差词列是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只有一音之差的两个以上的词, 例如beat, bit, bet and bat。它们的元音都是独立的。(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3)绝大多数的英语拼音字母所代表的元音和辅音对立分布。只有少数音段不是。在英语中,有些语音的最小对立体很难被发现。然而,这些声音是独特的语音功能。因此,它们是单独的音位。3.3.2 互补分布像音位/l/ 的音位变体l, 和 从不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我们称之为互补分布。也就是说,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分布中。在英语中这两个是音位变体。在team和cool中能发现这种现象,但在steam和school中没有。如果音段是互补分布,并分享了一些功能,它们是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试着对pin,spin和bin发音,你会发现不同之处,在发音pin时,你感觉一股气流从口中喷出,这在发音spin时不会感觉到。在发音pin时,声带在双唇分开后振动,而发音spin时,声带在双唇分开时振动。在发音bin时,声带在双唇分开前振动。3.3.3 自由变体如果某些音段出现在同一个环境中却不改变词义,即同一个词被读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音,我们称之为自由变体。例如大部分美国人把either读成i:,而大多数英国人却把它读成ai:。但i:和ai的读音并不改变either的词义,因此,i:和ai在这个词中是自由变体。(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3)3.3.4 识别音位变体过程音位学家研究语言的音位系统时,他们区分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基本过程如下:3. 4 区别性特征和非区别性特征在第二章语音学中, 我们讨论过语音特征和语音的自然类。也就是说语音可以根据一系列的特征进行分类的。上文我们提到音位可以区分意义,而音位变体却不能。特征区分语音和音位区分意义有着不同的价值。我们把能够区分意义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把不能够区分意义的特征叫做非区别性特征。例如sip和zip这两个单词的词义是由/s/和/z/两个音位加以区别的。虽然/s/和/z/都是齿龈摩擦音,但浊音化把这两个音位区别开来,因此,浊音化具有区别性特征。(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4)在一种语言中的区别性特征在另外一种语言中也许是非区别性特征。 例如,吐气在泰语中是区别性特征,但在英语中却是非区别性特征。这是区分音位变体的特征。非区别性特征是可预测的,因为受到语言规则的制约,接下来会提到。3.5 音位规则音位是抽象的语音单位,而音位变体是具体语音的体现。音位变体的非区别性特征是可以预测的。这种哪些音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何种变化的可预测的规律被称为音位规则。语音学家通常用公式来描写这些音位规则。要掌握英语中常用的音位规则,首先要熟悉音位规则描写中的常用符号:“”表示箭头左侧的音位将发生箭头右侧的变化;“/ ”表示产生变化的条件;“- ”表示目标音段的位置;“# ”表示词首或词尾的界限。英语中的音位规则有很多。比如下列的音位规则用公式表示如下:(1) 清化规则:浊辅音在清辅音后发成清音。+voiced +consonant -voiced / -voiced +consonant -(2) 鼻化规则:元音在鼻音前要鼻化。+vocalic consonantal +nasalized / - +nasal(3) 吐气规则:爆破清音在重读音节的词首发成吐气的音。-voiced +stop+aspirated/#-consonantal +vocalic +stressed(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5)3.6 音节结构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段组成的单位。一个音节必有一个核心,即元音(音节尾的核心也有可能是流音或鼻音)。音节核心前的辅音叫做音节头,音节核心后的辅音叫做音节尾。音节核心和音节尾构成的音节单位叫做韵律。音节结构可以如下图所示:(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5)3.7 音位序列讲母语的人凭直觉就知道哪些音可以组合在一起,哪些音不可以组合在一起。音节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即音节核心通常是元音,元音的前后可以有辅音。 因此,音位序列也遵循一定的规律。音位序列的变化主要在于音节头和音节尾的变化。英语中最长的音节头可以由三个辅音组成。第一个音是/s/, 第二音是爆破清音(/p/ /t/ /k/)最后一个音是流音或半元音,如下所示: /p/ /l/s/ + /t/ + /r/ /k/ /j/ /w/如果音节头由两个辅音构成,它可以是任意两个辅音由左向右的组合,但/m/和/n/只能在/s/后,/f/后的音一定是流音/l/或/r/,/后一定是/r/。英语中最长的音节尾可以包括四个辅音,如prompts。有些音位序列在一种语言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却可以,例如英语中不允许/ps/的音节存在, 但在希腊语中却可以,如psychology。英语中不允许/fpr/存在,但他们却出现在俄语中。语言中不允许出现的序列叫做系统空缺;允许出现,但还没有意义的序列叫做偶然空缺,如/blik/, /bilk/, /klib/, /kilb/等。因为它们不具有意义,在创造新词时,会允许偶然空缺的存在,而不会存在系统空缺。(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6)3.8 超音段特征上面提到的区别性特征和非区别性特征都是单个音段的特征。我们称两个或两个以上音段所具有的特征为超音段特征。如重音、语调和声调。它们同样具有区别性特征。(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7)3.8.1 重音在两个音节或多音节词里,有的音节被读得较重、较响,而有的却被读得较轻、较弱。重音是指音节发音时所用的力量。有些语言的单词重音是固定的,但英语单词的重音却是不可预测的。3.8.2语调语调是指音高的高低变化,具有区别话语意义的功能。同一个句子被读成不同的语调便可以体现发话人不同的态度。3.8.3声调声调是用来区分词义的音高变化。同一组音段发音时用不同的声调便产生不同的意义。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如音段ma, 一声为“妈”,二声为“麻”,三声为“马”,四声为“骂”。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7)3.8.4 英语重音和语调的功能语调和重音一般在话语中是同时出现的。当语调核落到某个音节时,这个音节的核心就被读得较重,核心的元音自然就被读得相对长一些。语调和重音在口头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区分短语和句子的意义。如合成词greenhouse的重音在green上, 而名词短语a green house的重音却在house上。如果“Those who went there quickly made a fortune”这个句子用不同的语调来读,重音分别落在there 和quickly上,那么这个句子的意义就截然不同了。(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杨忠主编,P37) 2012级MTI王旦第四章形态学一、导读4.1词与词的结构形态学研究词素, 词素的不同形态(即词素变体)及构词法。英语形态学是研究英语词素及其构词法。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语义的语言单位。掌握一个词,也就意味着知道该词的音和义。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仅仅掌握发音、意义和拼写是不够的,还必须给词加以分类。每一个词都分别属于某一个词类,都有其一定的语法范畴。词类是具有相似功能的一组词。此外,讲话者知道一个词与其它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词的文体特征,即它是正式或非正式用词。词素分有不同的类型:自由词素和粘着词素,屈折词素和派生词素。英语词的构成因素有派生,复合,转类,截短法,综合法,逆向构词法,首字母缩合词,缩写以及杜撰等。4.2词素一般人认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事实上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应该是词素。这个词来自希腊词,意思是形式。英语单词是音义相结合的,有些词不能再分成更小的音义相结合的单位,如body, help, study等。而有些词可以再分成更小的音义相结合的单位,如rewrite可再分成re-和write。我们把re- 和-write称为词素。再如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这个词可以被切分成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有意义的。并且都是一个可重复的形式,也就是说,这七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都可在其它英语词中出现。如果对每一部分再切分的话,那么它就不再有意义了。因此,词素是指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词素可定义为具有最小区别性的语言符号,是音义相结合的不能再分的语法单位。有的词素或者具有意义,或者具有语法功能,或者两者兼有。 词素可以由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叫词素变体。例如,在以下词汇impossible, immoral, irregular, irresistible之中英语前缀in- 有四个词素变体。另外英语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也属于具有词素变体的词素,那就是-s和-es。一些可数名词表示复数性不改变其形式。在短语 a herd of cattle, a flock of sheep中的核心词有复数意义。在这种情况下,cattle和sheep这两个词都包含两个词素。同样地,一些规则动词表示过去时也不改变形式。在句子He cut his fingers in an accident中,动词cut包含两个词素。went这个词也包含两个词素。像这样的词叫异干词。4.3 词素的类别自由与粘着词素一些词素本身就可以构成词,如water, desire, work和there。它们被称为自由词素。而另外一些词素在口头或书面中永远不能被独立地使用,如de-, dis-, -ish以及-ly,它们总要与自由词素共同来构成新词。这些词素称为粘着词素。自由词素与粘着词素的区别在于看口语或书面语中这个词素能否独立使用,拿dewater这个词为例,它由两个词素构成。de-是粘着词素,water是自由词素。这种区分可以通过下列事实验证,即以英语为本族语者不会认为。一些英语粘着词素与自由词素形式是一样的,可是它们在意义上却不同。如自由词素some作为一个词与在词汇tiresome, handsome等中体现的粘着词素-some拼写形式上一样,意义却不同。传统上自由词素被叫做词根,粘着词素叫做词缀。现代语言学家发现许多词的组成成分看上去像词根却不能独立使用,例如receive, perceive等词中的ceive离开词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词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商业化路径与政策导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点与充电站协同布局可行性研究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与经济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生态构建及经济性研究
- 小学英语单词听写练习题集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设计
- 2023高考文科数学真题深度剖析
- 小学班级主题活动设计案例与方法
- 紫外线强度日常监测记录表
- 建筑排栅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富源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 DB44-T 2474-2024 自然教育标识设置指引
- 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Ⅰ卷
- 2024年成都温江兴蓉西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