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论文.doc_第1页
劳动法论文.doc_第2页
劳动法论文.doc_第3页
劳动法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论文:论无效劳动合同 指导老师:袁琳君 姓 名: 张 三 学 号: 1101021 班 级:11级法学双学位 日 期:2013年11月27日论无效劳动合同摘要:劳动合同的效力是指劳动合同具有的法律效力,即劳动法赋予劳动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的法律约束力。根据劳动合同的效力来分,劳动合同可分为有效劳动合同和无效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无效劳动合同,应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付出相应的赔偿。本文主要通过无效劳动合同的现实意义、常见原因、对策和赔偿四个方面论述无效劳动合同。关键词: 无效 劳动 合同 对策 赔偿一、无效劳动合同认定的概述众所周知,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达成的协议,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缔结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一旦被确认无效,即意味着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虽然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已经接受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但这种劳动力资源的提供和使用都是非法的。虽然实践中无效劳动合同按照事实劳动关系来处理,但也仅仅是针对合同已经履行的部分。对于尚未履行部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将完全回复到合同订立之前的自由状态,双方都无需受到已经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拘束和羁绊。可见,劳动合同的无效,导致劳动关系的彻底破裂。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不应是我们积极追求的法律后果,而只能是迫不得已的被动选择。二、 常见的无效合同(一)口头约定的合同。 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二)显失公平的合同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三)胁迫的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四)附带保证的合同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五)真假合同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 (六)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七)无保障的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此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三、 无效劳动合同的赔偿签订无效劳动合同,根据致使合同无效的原因,当事人双方承担着不同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双方原因使劳动合同无效双方原因使劳动合同无效主要表现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应根据民法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其收益应收归国有、返还集体或个人。比如,国有单位法人代表与某个劳动者恶意签定竞业限制协议,规定该劳动者离开本单位两年内的竞业限制补偿金为每月五万元,或者该劳动者未出具书面委托书的情况下让某人代替其在劳动合同书上签字而企图获取双倍工资等,都属于双方恶意串通所为。此类情况隐蔽性强,调查取证相当困难,对国家和集体危害性很大。(二)劳动者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利用假学历、假获奖证书、假工作经验、假身体状况、假教育背景、假失业等所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履行事先告知劳动者的义务,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原单位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损失。(三)用人单位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效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2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解除权。根据劳动合同法38条,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仍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3赔偿损失。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二条和第三条,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应当对劳动者赔偿:(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的赔偿费用;(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的赔偿费用;(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的赔偿费用;(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综上所述,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四、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对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即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法律有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只能根据无效劳动合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其法律后果包括撤销合同、修改合同和赔偿损失等:1. 撤销合同撤销合同的处理方式,适用于被确认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全部无效劳动合同是国家不予承认和保护的合同,它从订立时起就不发生法律效力,应通过撤销合同来消灭依据该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即劳动合同被鏊体确认无效。没有履行的,不得履行,正在履行的,要停止履行。对于已履行的部分,应按事实劳动关系对待;劳动者付出了劳动的,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和有关待遇。2. 修正合同修正合同的处理方式,适用于被确认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及程序不合法而无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某项条款被确认无效,该项条款不得执行,应依法予以修正。对于程序不合法而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应从程序上予以补正和完善,以确认该项劳动关系存在的合法性。3.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义务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用人单位无同类岗位的,按照本单位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确定。4.承担过错赔偿责任无效劳动合同是由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过错造成的,如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五、无效劳动合同的对策 无效劳动合同的产生,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劳动合同当事人利益,对其进行法律处理只能进行相关补救,并由此增加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及劳动行政部门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相比之下在实践中预防无效劳动合同的产生才是最为经济的办法,下面从4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实践中预防无效劳动合同的产生: 1. 强化劳动合同鉴证工作 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服务措施,避免产生劳动合同无效的最有效办法是在劳动合同签订之后到所在区县劳动部门进行劳动合同的鉴证,由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劳动合同内容进行审查,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无效劳动合同。 2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章第七十四、第七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权依法对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积极进行试用期的相互考察 试用期制度是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实际生活中,试用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部分用人单位利用试用期约定随意解雇员工,造成劳动合同期限的短期化,但试用期制度。4加强法治教育 无效劳动合同的存在会严重损害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利益,通过对无效劳动合同的各种情形认定及法律处理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无效劳动合同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研究预防无效劳动合同的产生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