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定稿《拟行路难》.ppt_第1页
最后定稿《拟行路难》.ppt_第2页
最后定稿《拟行路难》.ppt_第3页
最后定稿《拟行路难》.ppt_第4页
最后定稿《拟行路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路,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还记得是谁的诗么?,拟,摹仿。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一)鲍照其人,鲍照字明远,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七言诗隔句押韵,为唐代七言诗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他以后七言诗慢慢多起来。鲍照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二)鲍照的人生道路,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西汉武帝以后,崇尚儒学,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诵读诗文,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2.自由诵读,把握感情基调,诗意理解,倾倒水于平地,水向四处分流。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愈益悲愁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以意逆志,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愤,即“愁”。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为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全诗中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发展过程?,欲言又止极度矛盾痛苦(急转),自我宽慰平中蕴愤(开端),纵酒悲歌悲怆难抑(发展),倾泻悲愤激昂慷慨(高潮),诗文品析,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借物起兴,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在质朴平淡的诗句中寄寓了深沉的叹喟。,这是不公平的命运,也是无法改变的命运。面对现状,叹与愁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只有无奈接受。运用反嘲笔法,于自我宽慰之语中蕴含愤懑之气。,举杯为浇愁,但满怀悲愁又岂是杯酒所能驱散?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击节高唱一曲行路难,长歌当哭,是何等悲烈景况!,无论是以理劝谕,还是酌酒自宽,都是在竭力压抑内心的情感。但此句如天雷震荡,滚滚而来,冲破了自我克制的堤防,情感于此达到了高潮。,高潮之后急转直下,如瀑布跳崖,让慷慨义愤与无可奈何强烈对比,“岂无感”越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深沉。,3、诗的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借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起兴,起兴,又叫“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有起情,创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得轻快、活泼。,“起兴”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小结,拟行路难其四全诗突出写“愁”,所叹者愁,酌酒为销愁,悲歌为泄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卷十一)。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结合上题,体会脉络。,感,悲歌泻愁,言不当愁,吞声忍愁,借酒浇愁,“四愁”,古往今来,有很多诗都言愁,言愁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所言之愁又有何不同?请举例说一说。,1.思家思乡之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相思之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忧国亡国之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主旨是什么?,通过刻画诗人满怀郁结,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忍辱负重而又悲怆难抑的自我形象,抒发了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愤慨。,知人论世:悲愤有因,人生之路(仕途)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魏晋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才高寒士的不平往往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就非常典型的体现了这一特色。,论世:为何行路难,知人论世:悲愤有因,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二十多岁时,因献诗被临川王刘义庆赏识,擢为王国侍郎,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参军,在临海王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被世人称为“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知人:寒门才子鲍照,写作特点,语言质朴,明白晓畅。语言的平易与诗意的深邃相融汇,使诗歌古朴而不流于浅露,含蓄而不失于生涩。不以文辞取胜,而以真情动人。短短八句,将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音律独特。一与三、二与四分别押韵,错落有致。立意巧妙。本写愁情,却说“安能行叹复坐愁”;说“岂无感”,却始终不曾点破所感为何,更显得此愁无边无涯,触处皆是。,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人政治上受排挤,准备离京而去。朋友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若在平时,有美酒有挚友,李白定会“将进酒、杯莫停”,但此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渡河、登山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而“冰塞川”、“雪满山”则象征人生的险阻,仕途的艰难。,用两则典故,借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典故,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pn)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李白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自弃,继续探索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语气和感情上强调行路难,而且流露出愤慨之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强调不知道哪一条路才是我李白可以走的路。,标点的运用上,前面是强烈的感叹行路之难,后面有愤怒的质问和诘责的意味。,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比较鲍、李的行路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抒悲愤,抒悲愤+明豪情+展自信,深受乐府影响,语言清新质朴,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以李白的乐府歌行为例,与鲍照作简要比较:唐代李白对鲍照的拟行路难情有独钟,他的行路难、将进酒等乐府诗也写“愁”,但感情的跌宕起伏,有愁但力图突破愁的束缚,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对鲍照诗的继承。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来讲,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拓展:,背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的不同态度。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