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1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大学物理1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大学物理1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大学物理1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大学物理1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3 大学物理 1知识点总结 一 质 点 运 动 学 知识点: 1 参考系 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 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 位置矢量:是从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的有向线段,用矢量r 表示。位矢用于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位矢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 ?y(t)?r?r(t)?x(t)ij?z(t)k 称为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是质点在时间 t 2 / 63 ? ?r?r(t?t)?r(t) 内的位置改变,即位移: 轨道方程: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 3 速度与加速度 ?r平均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即: ?t ?dr?v?速度,是质点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 dt 平均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 ?s?t 3 / 63 dsdt 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 ? ?dv? 加速度,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a? dt 4 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 ?dv ?at? a?ann 加速度 dt v2 法向加速度 an?,方向沿半径指向曲率中心,反映速度方向4 / 63 的变化。 ?dv 切向加速度 at?dt,方向沿轨道切线,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 在圆周运动中,角量定义如下: 角速度 ? d? dt 角加速度 ? d? dt dvv2 ?R? ?R?2, at?而 v?R, an? dtR 5 / 63 5 相对运动 对于两个相互作平动的参考系,有 ? rpk?rpk?rkk, vpk?vpk?vkk, apk?apk?akk 重点: 1. 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 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 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 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与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难点: 6 / 63 1法向和切向加速度 2相对运动问题 二 功 和 能 知识点: 1. 功的定义 质点在力 F的作用下有微小的位移 dr,则力作的功定义为力和位移的标积即 ? dA?F?dr?Fdrcos?Fdscos? 对质点在力作用下的有限运动,力作的功为 b?A?F?dr a 在直角坐标系中,此功可写为 7 / 63 A?Fxdx?Fydy?Fzdz a a a bbb 应当注意:功的计算不仅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还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只有保守力的功才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形状无关。 2. 动能定理 质点动能定理:合外力对质点作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 112 A?mv2?mv0 8 / 63 22 质点系动能定理:系统外力的功与内力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总动能的增量。 A 外 ?A内 ?EK?EK0 应当注意,动能定理中的功只能在惯性系中计算。 3. 势能 重力势能: EP=mgh+c ,零势面的选择视方便而定。 弹性势能: 1 EP?kx2, 2 规定弹簧无形变时的势能为零,它总取正值。 万有引力势能: c 由零势点的选择而定。 4.功能原理: 9 / 63 EP?G Mm ?c,r A 外 ?A非保内 ?(EK?EP)?(EK0?EP0) 即:外力的功与非保守内力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5.机械能守恒定律 外力的功与非保守内力的功之和等于零 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当 A 外 ?A非保内 ?0时, EK?EP?常量 重点: 1熟练掌握功的定义及变力作功的计算方法。 10 / 63 2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万有引力势能。 3掌握动能定理及功能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运用守恒定律分析、求解综和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难点: 1.计算变力的功。 2.理解一对内力的功。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运用守恒定律分析、求解综和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三 动 量 角 动 量 守 恒 知识点: 1.动量定理 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动量的增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t 11 / 63 对质点 2 ? t1 ?Fdt?P2?P1 对质点系 在直角坐标系中有 t2 ? t2 t1 ?Fdt?P2?P1, 12 / 63 ?P?Pi i ?t?t?t 1 Fxdt?Px2?Px1Fydt?Py2?Py1Fzdt?Pz2?Pz1 t2 1 t2 1 1.动量守恒定律 当一个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这一质点系的总动量矢量13 / 63 就保持不变。即 在直角坐标 ? 当 ?F外 ?0时 ,?P?mv?i?ii?常矢量 i i ? 当 ?Fx?0时 ,?mivix?常量 系中的分量式为 当 ?Fy?0时 , 当 ?Fz?0时 , 14 / 63 ?mv?iiy?常量 i i i ?mv?iiz?常量 1.角动量定理 质点的角动量:对某一固定点有 L?r?p?r?mv 角动量定理:质点所受的合外力矩等于它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dL? M?, ?M?ri?Fi? 15 / 63 dt?i? 大学物理学 C(1)知识点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 掌握位置矢量、运动方程和轨道方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明确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3) 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材:P22 1-5、 1-7; 指导: P6 例 1-1(1)(2)(3)(5), P15 1、 6; (4)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和计算方法; (5) 掌握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16 / 63 材: P23 1-13、 1-14; 指导: P15 7、 8(1)(3), P17 2。 选择题: P14 1、 2、 4、 7、 8, P19 1、 2、 5; 填空题: P14 1, P15 5、 6、 7。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1.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教材: P63 2-5、 2-12 指导: P39 7, P43 6、 11 2.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3. 能量 能量守恒 定律 教材: P65 2-17、 2-20。 17 / 63 指导: P33 例 2-10、 2-11, P39 5、 6、 10, P42 2。 选择题:P37 3、 5、 P38 6、 7、 8, P40 1、 2、 3, 填空题: P38 5、 7, P41 1、 4, 第三章 刚体力学基础 1.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 转动惯量 指导: P56 1; 2.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教材: P93 3-3、 P93 3-4、 3-6, 指导: P56 2、 3; 3. 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4.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 P102 3-10、 3-11, 18 / 63 指导: P57 6、 7、 10; 选择题: P55 2、 4、 6、 9, 填空题: P56 1、 2、 3、 5。 第 五章 狭义相对论 1.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2. 洛仑兹变换和速度变换 3. 同时的相对性、时间延缓和尺度变短, 4. 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教材: P130 5-3、 5-7, P131 5-11、 5-17; 指导:选择题: P70 3、 4、 6, P71 7、 8,填空题: 6、 7、8。 19 / 63 第六章 电荷与电场 1.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 P194 6-5、 6-6、 6-8, 指导: P90 2; 2.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教材: P194 6-12、 6-13, 指导: P90 5, 3. 电势、电势叠加原理 4.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教材: P195 6-19、 6-20, 指导: P90 4、 5, 20 / 63 5. 导体的静电平衡 教材: P195 6-23, P196 6-27、 6-28, 指导: P93 3、 4。 6. 有电解质存在时的电场 7. 电容 教材: P196 6-30、 6-32, 指导: P93 7。 选择题: P88 2、 3、 4、 5、 6、 7, P89 9, P91 1、 3, P92 10, 填空题: P89 2、 3、 4、 5, P92 2、 3、 4。 第七章 电流与磁场 1. 恒定电流、电 流密度和电动势 2. 磁感应强度:比奥 萨伐尔定律、磁感应强度叠加原理 21 / 63 教材: P260 7-2、 7-3、 7-5, 指导: P110 4, 3. 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教材: P262 7-16、 7-17, 指导: P110 7、 8, 4. 安培定律 5. 洛仑兹力 教材: P263 7-25, P265 7-37 指导: P113 3、 5。 6. 有磁介质存在时的磁场 选择题: P108 4、 5、 6、 7、 8, P111 1、 4; 填空题: P109 22 / 63 1、 2、 4, P110 7, P112 2、 3、 4、 5。 第八章 电磁场与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动生电动势 教材: P307 8-2、 8-3、 指导: P134 2, 3. 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 教材: P307 8-4、 8-5, P307 8-8; 4. 自感和互感 教材: P309 8-14、 8-15, P310 8-19。 指导: P134 7, P135 8、 9 5. 电场和磁场的能量 23 / 63 6. 位移电流、全电流环路定理 7.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8. 电磁波的产生及基本性质 选择题: P131 1、 2, P132 4、 5、 7、 8, P133 12; 填 空题:P133 4、 5、 7, P134 9、 10。 大学物理学 C(1)知识点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 掌握位置矢量、运动方程和轨道方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明确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3) 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材:24 / 63 P22 1-5、 1-7; 指导: P6 例 1-1(1)(2)(3)(5), P15 1、 6; (4)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和计算方法; (5) 掌握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材: P23 1-13、 1-14; 指导: P15 7、 8(1)(3), P17 2。 选择题: P14 1、 2、 4、 7、 8, P19 1、 2、 5; 填空题: P14 1, P15 5、 6、 7。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1.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教材: P63 2-5、 2-12 指导: P39 7, P43 6、 11 25 / 63 2.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3.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 教材: P65 2-17、 2-20。 指导: P33 例 2-10、 2-11, P39 5、 6、 10, P42 2。 选择题:P37 3、 5、 P38 6、 7、 8, P40 1、 2、 3, 填空题: P38 5、 7, P41 1、 4, 第三章 刚体力学 基础 1.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 转动惯量 指导: P56 1; 2.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教材: P93 3-3、 P93 3-4、 3-6, 26 / 63 指导: P56 2、 3; 3. 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4.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 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材: P102 3-10、 3-11, 指导: P57 6、 7、 10; 选择题: P55 2、 4、 6、 9, 填空题: P56 1、 2、 3、 5。 第五章 狭义相对论 1.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2. 洛仑兹变换和速度变换 3. 同时的相对性、时间延缓和尺度变短, 27 / 63 4. 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教材: P130 5-3、 5-7, P131 5-11、 5-17; 指导:选择题: P70 3、 4、 6, P71 7、 8,填空题: 6、 7、8。 第六章 电荷与电场 1. 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教材: P194 6-5、 6-6、 6-8, 指导: P90 2; 2.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教材: P221 6-12、 6-13, 指导: P106 5, 3. 电势、电势叠加原理 28 / 63 4. 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教材: P195 6-19、 6-20, 指导: P90 4、 5, 5. 导体的静电平衡 教材: P195 6-23, P196 6-27、 6-28, 指导: P93 3、 4。 6. 有电解质存在时的电场 7. 电容 教材: P196 6-30、 6-32, 指导: P93 7。 选择题: P88 2、 3、 4、 5、 6、 7, P89 9, P91 1、 3, P92 10, 29 / 63 填空题: P89 2、 3、 4、 5, P92 2、 3、 4。 第七章 电流与磁场 1. 恒定电流、电流密度和电动势 2. 磁感应强度:比奥 萨伐尔定律、磁感应强度叠加原理 教材: P260 7-2、 7-3、 7-5, 指导: P110 4, 3. 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教材: P262 7-16、 7-17, 指导: P110 7、 8, 4. 安培定律 5. 洛仑兹力 30 / 63 教材: P263 7-25, P265 7-37 指导: P113 3、 5。 6. 有磁介质存 在时的磁场 选择题: P108 4、 5、 6、 7、 8, P111 1、 4; 填空题: P109 1、 2、 4, P110 7, P112 2、 3、 4、 5。 第八章 电磁场与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动生电动势 教材: P307 8-2、 8-3、 指导: P134 2, 3. 感生电动势、涡旋电场 教材: P307 8-4、 8-5, P307 8-8; 31 / 63 4. 自感和互感 教材: P309 8-14、 8-15, P310 8-19。 指导: P134 7, P135 8、 9 5. 电场和磁场的能量 6. 位移电流、全电流环路定理 7.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8. 电磁波的产生及基本性质 选择题: P131 1、 2, P132 4、 5、 7、 8, P133 12; 填空题:P133 4、 5、 7, P134 9、 10。 大学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32 / 63 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 米 /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 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 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33 / 63 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 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 (): 单位是摄氏度。 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 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度,在 0度和 100 度之间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1 。 常见的温度计有 (1)实验室用温度计; (2)体温计; (3)寒暑表。 34 / 63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 至 42 ,每一小格是 。 4. 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35 / 63 11.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 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AB段处于固态,在 BC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D段处于液态;而 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 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沸点 )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温度; (2)液体表面积; (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36 / 63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 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 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37 / 63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最大,是 3108 米 /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3108 米 /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38 / 63 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39 / 63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 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 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 40 / 63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 千米 =1000 米 =103 米; 1分米 =米 =10-1米 1 厘米 =米 =10-2 米; 1 毫米 =米 =10-3 米 1 米 =106 微米; 1微米 =10-6 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 41 / 63 一 .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 r 称为位矢 y ? ?位矢 r?xi?yj,大小 r?r? 运动方程 ?r?r?t ?x?x?t? 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 y?y?t? 42 / 63 位移 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 时间内由起点指 向终点的矢量 r?rB?rA?xi?yj , r?路程是 t 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 ?s 是标量。 明确 ?r、 ?r、 ?s的含义 (?r?r?s) 2. 速度 ? ? ? ? rrDrVxrDyr=i+j=i+j 平均速度 u= DtVtDt x 43 / 63 y r ? ?rdr? ?瞬时速度 (速度 ) v?lim(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 ?t?0?tdt ?22?dr?drdx?dy?dydx?22 v?i?j?vxi?vyj,v?vx?vydtdtdtdt?dt?dt? ?dsd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 dtdt 44 / 63 3. 加速度 (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 ?v?d?d2r ?2 平均加速度 a? 瞬时加速度 (加速度 ) a?lim t?0?t?tdtdt? ?dvdvx?dvy?d2x?d2y?a 方向指向曲线凹向a?i?j?2i?2j dtdtdtdtdt ?dvy?dvx?22 a?ax?ay?dt ?dt? 二 .抛体运动 45 / 63 2 ?d2y?d2x? ?dt2?dt2? ? ? 222 1 运动方程矢量式为 r?v0t? ? 1?2gt 2 x?v0cos?t(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 分量式为 ? 12 46 / 63 y?vsin?t?gt(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 直线运动 )0?2 三 .圆周运动 (包括一般曲线运动 ) 1.线量:线位移 s、线速度 v?切向加速度 at? ds dt dv (速率随时间变化率 ) dt v2 法向加速度 an?(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率 )。 R 2.角量:角位移 ?(单位 rad)、角速度 ? 47 / 63 d?1 (单位 rad?s) dt d2?d?2 ?角速度 ?(单位 rad?s) 2 dtdt 3.线量与角量关系: s?R?、 v=R?、 at?R?、 an?R? 4.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2 ?v?v0?at?0?t? 1212? (1) 线量关系 ?s?v0t?at (2) 角量关系 ?0t?t 22?22 48 / 63 ?v2?v0?2?0?2as?2?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主要内容 一、牛顿第二定律 ? dpr骣 r 物体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于物体的合外力 F?即: =?Fi? 桫 dt r?rr?dPdmvrdV F=m 或 F=ma F=?, m?常量时 dtdtdt ?F 说明: (1)只适用质点; (2) 为合力 ; (3) a与 F 是瞬时关系和矢量关系; 49 / 63 (4) 解题时常用牛顿定律分量式 ?Fx?max F?ma? (一般物体作直线运动情况 ) F?may?y 2 ?v2 ?Fn?man?mr F?ma? (物体作曲线运动 ) dv?Ft?mat?mdt? 运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运用牛顿解题的步骤: 1)弄清条件、明确问题 2)隔离物体、受力分析 3)建立50 / 63 坐标 ,列运动方程; 4) 文字运算、代入数据 举例:如图所示,把质量为 m?10kg 的小球挂 在倾角 ?30 的光滑斜面上,求 (1) 当斜面以 a? 1 g 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 3 (2) 绳中张力和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 解: 1) 研究对象小球 2)隔离小球、小球受力分析 3)建立坐标 ,列运动方程; x:FTcos30?Nsin30?ma (1) ? ? y:FTsin30?Ncos30?mg?0 (2) 4) 文字运算、代入数据 51 / 63 x:T?N?2ma (a? y: FT?2mg (4) 1 g) (3) 3 11FT?mg?1)?10? 22N? mg10? ?F?tg30? T? (2)由运动方程, N=0情况 x: FTcos30?ma ctg30o?17y: FTsin30? 52 / 63 =mg a=g? 3 s2 第三章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主要内容 一 .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 1. 冲量和动量 ?t2? I?Fdt 称为在 t1?t2 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