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_第1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_第2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_第3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_第4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直流拖动控制系统直流拖动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题题 目:目: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学学 院:院: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 专专 业: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班 级:级: 1101 班班 姓姓 名:名: 孔令慧孔令慧 学学 号:号: 120112724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佟维妍佟维妍 起止日期:起止日期:2014 年年 6 月月 16 日日2014 年年 6 月月 22 日日 . . 目目 录录 设计概述.2 第一章 系统总体设计.4 1.1 系统电路结构.4 1.2 两个调节器的作用.5 第二章 整体电路分析.7 2.1 电流环设计.7 2.2 转速环设计.7 2.3 典型 I 型系统介绍.8 2.4 典型型系统介绍.9 2.5 转速调节器的实现.10 2.6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10 2.7 校核转速超调量.10 第三章 参数计算.11 3.1 相关参数.11 3.2 主要参数计算.11 3.2.1 电流环参数计算.11 3.2.2 转速环参数的计算.13 MATLAB 仿真.16 课程设计体会.20 . . 设计概述设计概述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目前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主流设备,具有调速范围宽、 平稳性好、稳速精度高等优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比较成熟的系统,在电 力拖动领域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是各种电机调速系统的基础,本人就直流电机调 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到单闭环调速系统,再进行 双闭环直流电机设计方案的研究,用实际系统进行工程设计,并用所学的 MATLAB 进行仿真,分析了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中由于忽略和简化造 成的误差。 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结构选择与参数设计需从 动态校正的需要来解决,设计每个调节器是,都必须先求该闭环的原始系统开 环对数频率特性,再根据性能指标确定校正后系统的预期特性,对于经常正反 转运动的系统,尽量缩短启、制动过程的时间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为此, 在电机最大允许电流和转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应该充分利用电机的过载能力, 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为允许的最大值,是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 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 从而装入稳态运行。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需要设置两 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连接,即把转速调节器的 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晶闸管整流器的触 发装置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调节环在里面,叫内环;转速环在外面,叫外环。 这样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 . 第一章第一章 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 图 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 ASR转速调节器 ACR电流调节器 TG测速发电机 TA电流互感器 UPE电力电子 变换器 图中,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 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 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 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1.11.1 系统电路结构系统电路结构 若采用双闭环调速系统,则可以近似在电机最大电流、转矩受限的条件 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起 动,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可以让电流迅速降低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 从而转入稳态运行,此时起动电流近似呈方形波,而转速近似是线性增长的, 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调速系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起动过程。 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系统中设置了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 电流,二者之间实行串级联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在起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 . . 而它和转速负反馈不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只靠转 速负反馈,不靠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的作用,这样就能够获得良好的静、动态 性能。所以选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结构 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 P I 调节器,这样构成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示于图 1-2。图中标出 了两个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实际极性,它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 压Uc 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 图1-2 双闭环直流调速速系统电路原理图 + + - + - M TG + - + - RP2 n U*n R0 R0 Uc Ui TA L Id RiCi Ud + + - R0 R0 RnCn ASR ACR LM GT V RP1 Un U*i LM M T G U PE 1.21.2 两个调节器的作用两个调节器的作用 电流调节器的选择: 图 1-2 表明,电流环的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要校正成典型 I 型系统, 显然应采用 PI 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 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 则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便成为图 1-3 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 s sK sW i ii ACR ) 1( )( l T i R KK K i si I . . 图 1-2 小惯性环节近似处理 图 1-3 动态结构图 转速调节器的选择 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 该包含在转速调节器 ASR 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 因此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 型系 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 由此可见,ASR 也应该采用 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s sK sW n nn ASR ) 1( )( . . 第二章第二章 整体电路分析整体电路分析 2.12.1 电流环设计电流环设计 (1)确定时间常数 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 。 S 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 oi 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T。 i (2)选择电流调节机构 根据设计要求5%,并保证无静差,可按典型 I 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i (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4)效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K ci I 2.22.2 转速环设计转速环设计 (1) 确定时间常数 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I K 1 2)转速环滤波时间常数 T。 ON 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T。 n (2)选择转速调节机构 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PI 调节器。 (3)计算转速环调节器参数 (4)校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 cn 1 N K nN K 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 3 1 i I T K . . 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3 1 on I T K (5)计算电阻电容 C 0 RKR nn n n R Cn on 0 4 R Ton (6)校验转速超调量 2.32.3 典型典型 I I 型系统介绍型系统介绍 典型 I 型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2-1 所示。 图 2-1 其传递函数为 其中,时间常数 T 在实际系统中往往是控制对象本身固有的,能够由调节 器改变的只有开环增益 K,也就是说 K 是唯一的待定参数。设计时,需要按照 性能指标选择参数 K 的大小。 典型的 I 型系统结构简单,其对数幅频特性的中频段以 20 dB/dec 的斜 率穿越 0dB 线,只要参数的选择能保证足够的中频带宽度,系统就一定是稳定 的,且有足够的稳定裕量。 典型 I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如表 2-1。 典型 I 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如表 2-2 . . 表 2-1 典型 I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表 2-2 典型 I 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2.42.4 典型典型型系统介绍型系统介绍 典型型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2-2 所示。 图 2-3 典型型系统的结构图 其传递函数为 在典型 II 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式中。与典型 I 型系统相仿,时间常数 T 也是控制对象固有的。所不同的是,待定的参数有两个:K 和 ,这就增加了 选择参数工作的复杂性。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引入一个新的变量 ,令 典型 II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如表 2-3 . . 表 2-3 典型 II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2.5 转速调节器的实现转速调节器的实现 模拟式转速调节器电路如图 2-4 图 2-4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 PI 型转速调节器 2.6 电流调节器的实现电流调节器的实现 模拟式电流调节器电路下图 图 2-5 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 PI 型电流调节器 2.7 校核转速超调量校核转速超调量 当系统突加阶跃给定时,ASR 不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 ASR 退饱和的情况计算超调量。 . . 第三章第三章 参数计算参数计算 3.13.1 相关参数相关参数 知参数: 直流电动机:, ,kW Pn 10V Un 440A In 365min/950r nN , ;min/228 . 0 rV Ce 5 . 1 V-M 系统主电路总电阻: ;863. 0R 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 ;s Tl 028 . 0 电枢电路总电阻: ;0825 . 0 R 电枢电路总电感: ; mHL0 . 3 折算至电动机飞轮惯量: ; 22 20NmGD 系统运动部分飞轮转矩相应的机电时间常数: ;s Tm 383. 0 系统测速反馈系数 ;rv min/0158 . 0 系统电流反馈系数 ;AV /274 . 0 触发整流装置的放大系数: ;40 Ks 三项桥式平均时空时间: ;s Ts 0017 . 0 电流环滤波时间常数: ;s Toi 002 . 0 转速环滤波时间常数: 。s Ton 001 . 0 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5% 定转速时的超调量。%10% n 3.23.2 主要参数计算主要参数计算 3.2.1 电流环参数计算电流环参数计算 1确定时间常数: . . 1)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 Ts=0.0017s 2)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Toi=0.002s 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Ti = Ts + Toi =0.0066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 i%=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以按典型系统设计电 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用 PI 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 数为: 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参照典型 I 型系统 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3. 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Tl=0.028s。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 i%=5时,按照典型 I 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 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应取 KiTi=0.5,因此: 1 i I 96.74 00667. 0 5 . 05 . 0 s T K 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 16 . 2 028 . 0 30 863 . 0 028 . 0 96.74 i s iI K RK K 4.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ci=KI=74.96 1/S (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2)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条件 s sK sW i ii ACR ) 1( )( 197 . 4 00667 . 0 028. 0 i T Tl ci s s T 1 6 . 199 00167 . 0 3 1 3 1 ci lm s TT 1 97.28 028 . 0 383 . 0 1 3 1 3 . . 满足近似条件。 (3)电流环小惯性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满足近似条件。 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为 i%=4.3%5,按 照典型 I 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满足设计条件。 3.2.2 转速环参数的计算转速环参数的计算 1.定时间常数 (1)电流环时间常数 1/KI。已取 KITi=0.5 则 (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05s (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01434 . 0 001 . 0 01334 . 0 1 n on I T K T 2. 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PI 调节器,器传递函数为 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 h=5,则 ASR 得超前时间常数为 转速开环增益为: ci ois s TT 1 35.115 005. 000167 . 0 1 3 11 3 1 01334. 02 1 i I T K s sK sW n nn ASR ) 1( )( shT n 0917. 001834. 05 n . . 2 22 n 2 N 7 . 356 01834. 0252 6 2 1 s Th h K ASR 的比例系数为: 6 .22 01834 . 0 863 . 0 0158 . 0 52 0383 . 0 228 . 0 274 . 0 6 2 ) 1( n me n RTh TCh K 4. 检验近似条件: 转速截止频率为: (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满足简化条件。 (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满足简化条件。 5.计算调节电阻和电容 取 R0=40K,则 6.转速超调量 当系统突加阶跃给定时,ASR 不饱和,不符合线性系统的前提,应该按 ASR 退饱和的情况计算超调量。由典型 I 型系统动态抗扰性与参数的关系可得 11 1 7 .320917 . 0 7 . 356 ssK K nN N cn cn I s T K 1 i 3 . 35 00667 . 0 96.74 3 1 3 1 cn I s T K 1 on 8 . 40 005. 0 96.74 3 1 3 1 kkRKR onn 904406 .22 FF R C n n n 19.10 10900 0917 . 0 3 FF R C i i i 5105 1040 005 . 0 4 6 3 . . ,理想空载时 z=0,则% 2 . 81/ max CC b T T n n C C n n C C m nb b b b n z )(2)( maxmax %10%42 . 2 383 . 0 01384 . 0 1500 228 . 0 863 . 0 136 2 . 1% 2 . 812 能满足设计要求。 . . MATLAB 仿真仿真 电流环不带扰动 . . 电流环带扰动 . . 转速环 无扰动 扰动下 . . 频域特性图 num=76.786;den=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