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1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2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3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制定人:秦来顺 审校人:王疆瑛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须的材料研究、开发、制备、检测和质量管理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掌握材料组成、合成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相互关系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跟踪本专业发展的能力,能够在设计院、质检行业、科研部门和公司等从事新材料的工艺设计、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5年左右达到:(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进行材料制备、性能检测、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2)能够提升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技能,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4)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5)有意愿和能力服务社会。二、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材料设计与制备、计量检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2、能够设计针对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材料,能够进行材料设计、制备工艺与性能分析,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3、能够基于材料学及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材料设计、制备实验、计量检测、数据分析、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能够针对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5、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方面的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6、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理解并掌握新材料开发及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7、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毕业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五十分以上(含五十分)。8、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能够就材料制备与计量检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材料类行业的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三、主干学科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四、主要课程普通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晶体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热工过程与设备、计量学基础、质量管理学、工程图学、金属材料学、无机材料工艺学、铸造原理及工艺、粉体工程等课程。实践环节包含材料显微分析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工艺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科研创新实践等。五、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发展要求要求内容配套主要课程或教育培养措施备 注能力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及专业课程中应用软件的使用、参加学科竞赛等环节实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程序员考试。英语能力通过大学英语、专业沟通英语、双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等课内和英语论文写作等课外课程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及其它竞赛。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实验、金工实习、电子实习、材料显微分析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工艺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实践等课程锻炼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研助手、课外科技活动等活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课外专业教育活动、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课外科技活动,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技开发能力与科技研究能力。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新苗人才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获奖、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素质要求综合素质通过军事训练,“思政”类课程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来实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六、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学 制: 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3-6年内完成学业,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最低毕业学分:168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课程结构分配表课程类别学时(周)数占课堂教学总学时的比例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公共教育课必修109549.80%63 37.5%选修321.46%21.19%学科基础课必修67230.55%4225.00%选修1607.28%105.95%专业教育课必修1285.82%84.76%选修1125.09%74.17%集中实践环节38w/33 19.64%课外实践4w/31.79%总计2199100%168100%八、各学期课内教学活动总体安排表(单位:周)学期理论教学周平均周学时考试周集中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军事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学年鉴定毕业鉴定总教学周116.522.8 2000.51921722.6 20019短11.522314.525.9 2200.51941523.8 22019短244515.514.7 2100.51961718.4 20019短31278.519.9 28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