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5.doc_第1页
【精】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5.doc_第2页
【精】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5.doc_第3页
【精】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5.doc_第4页
【精】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石肉眼鉴定知识:基础篇(五)八、 色散色散是白光通过透明物质中的倾斜平面时,分解为组成它的光谱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现象。图1、色散示意图(/history/id=1512235 )每种宝石都有各自的色散,但色散度的大小不同,分解出的彩光和清晰程度不同。宝石分解出的光谱色完整程度,与宝石色散度的高低成正比,即色散度高的宝石可以观察到较完整的光谱色,反之亦然。一般色散度0.065的高色散宝石,可以见到色彩浓艳的七种彩色;中等色散的宝石(0.0180.051),可以见到色彩柔和的23种彩光;而色散度低(0.018)的宝石,用肉眼难以看到色散现象。通常用肉眼能看到色散的天然宝石不多,主要有钻石(0.044)、榍石(0.051)、锆石(0.039)、蓝锥矿(0.046)等。而仿钻石的人造宝石大多能见到色散。图2、榍石(/zlg/ks/images/117-xieshi14.jpg )此外,色散度相同的宝石,本身的体色会影响色散的清晰程度,一般色淡或无色的宝石色散明显,而色深的宝石色散的彩光会因体色的掩盖而变得不明显。九、 双折射现象1、 均质体宝石与非均质体宝石均质体宝石包括等轴晶系宝石和非晶质宝石。这两种宝石的内部结构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列方式相同,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和振动方式也相同,当一束光入射进入宝石后,除传播速度变慢之外,出来的仍是一束光线。所以这类宝石只有一个折光率,没有双折射现象,通常称为单折光宝石,如:钻石、尖晶石、石榴石、萤石等。图3、尖晶石(/zlg/yanshi/images/kk42.jpg )非均质体宝石是指宝石的晶体结构在不同方向上有所差异,当光线进入后会沿着不同方向分解成两条或三条传播速度不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线。光在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可以分解成两条光线,即有两个不同的折光率,称为双折光宝石,常见的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锆石、电气石、磷灰石、水晶等;而光在斜方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可分解为三条光线,即有三个不同的折光率,称为三折光宝石,常见的宝石有金绿宝石、黄玉、橄榄石、月光石、黝帘石、透辉石等。图4、金绿宝石(/zlg/ks/images/117-xieshi14.jpg )2、 双折射及观察方法只有非均质体宝石,才具有双折射现象。双折射现象明显与否,取决于双折射率的大小,即最大折射率值与最小折射率的差值。双折射率是鉴定宝石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光学性质。双折射较大的宝石,一般可以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到底棱双影,并以此作为鉴定非均质体宝石的依据之一。图5、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0/0,0,80,12530,200,223,b6f5af1a.jpg )*主要参考文献:1潘兆橹. 结晶学与矿物学(第三版). 地质出版社,1994.2李兆聪. 珠宝首饰肉眼识别法. 地质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