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管理计划.doc_第1页
病虫害管理计划.doc_第2页
病虫害管理计划.doc_第3页
病虫害管理计划.doc_第4页
病虫害管理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虫害管理计划病虫害管理计划 (Pest Management Plan) 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22012 年年 8 8 月月 3131 日日 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 中国中国甘肃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甘肃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 目目 录录 1 项项目概要目概要.1 2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2 2.1 项目意义.2 2.2 项目县区农作物病虫害问题.2 2.3 化学农药使用现状 .8 2.4 农作物病虫害治理情况及存在问题 .11 2.5 项目实施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评估 .15 2.6 现有政策与制度的评估 .17 2.7 病虫害管理和规章制度框架 .20 3 PMP 病虫害病虫害综综合管理合管理计计划划.24 3.1 项目目标 .24 3.2 项目活动内容 .24 3.3 PMP 项目预期产出(主要作物及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7 3.4 生物农药使用的原则 .38 3.5 允许使用农药的品种及用量 .41 3.6 农药在经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4 PMP 实实施安排施安排.41 4.1 项目执行机构设置与职责.41 4.2 能力建设.43 4.3 监测评估.46 5 工作工作计计划和划和费费用安排用安排.48 5.1 基础数据调查 .48 5.2 农民培训 .49 5.3 监测与评估.51 5.4 经费安排.52 6 公众咨公众咨询询 附件附件 1 病虫害管理计划表.57 1 项项目概要目概要 甘肃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旨在引进国际良好农业做法,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选择在甘肃省从西到东的敦煌、高台、永登、临洮、武山和灵台 6 个市(县)的 21 个乡镇实施,涉及耕地约 3.35 万 hm2。项目主要开展以农田区系修建及灌溉设施配套、 农田整治、土壤培肥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麦、马铃薯、蔬菜、苹果、棉花和 葡萄等作物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实际,项 目实施过程中作物总播种面积不变,但蔬菜和林果等经济作物面积有所增加,导致农 药化肥使用量增加,可能病虫害发生面积扩大,还可引发一些新病虫害的出现,因此 项目实施要更加重视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应用。 按照世行病虫害管理环境评估 OP/BP4.09要求和病虫害管理规定, 结合项目区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项目活动 可能引起的一些新问题,我们制定了总 项目中 2.4 的PMP 病虫害管理计划。 PMP 计划通过鼓励农户采用环境友好 的良好农业做法和病虫害综合治理 (IPM)技术,提供技术援助、农民培训、 设备采购、监测与评估等,提高农产品 质量和安全水平。主要工作重点如下: 在项目区域建立 20-30 个示范点,引进和推广 IMP 技术,包括建立生物多样 性监测计划,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 引进示范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高毒化学农药用量减少 20%, 生物农药增加 15%以上,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不利影响。 通过辅导员培训、农户田间学校、农民流动培训队等参与式的培训方法,提高 农户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农户掌握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能。 为项目区农民提供农药储存和使用培训,提高对农药管理和使用规定认识。 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农药经销人员、县市项目办提供培训,提高他们对病 虫害管理计划(PMP)的认识。 与质量监管部门加强联系,加大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示范点遵 守世界银行对本项目的有关要求(OP/BP4.09)和其他国际公约准则。 为有效实施本计划,将成立省级病虫害综合防治监督指导组和专家咨询组;各项 目市、县成立市县项目办。县、乡均安排专人负责本计划执行和管理工作。 PMP 计划包括项目概述、项目背景、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和费用安排 5 部分,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防治 1.21 万 hm2,经费概算为 888.3 万元。 项目县 2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 2.1 项项目目目目标标 甘肃省世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重点在通过以水利设施为主的 高标准农田整治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农业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 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民采用良好农业做法,因地制宜地 设计出一套病虫害综合治理(IPM)技术组合,减轻项目实施可能导致农药 使用量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药的应用对人健康和 环境影响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最小程度,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同时,保 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项项目目县县区区农农作物病虫害作物病虫害问题问题 2.2.1 项项目目县县区区农业农业生生产现产现状状 通过查询项目实施 6 个市(县)农业生产统计资料,项目区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 3989.2 hm2,经济作物 3508.1 hm2,果树 2408.9 hm2,粮、经、果 比例为 40:35:25。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瓜菜、 棉花和油菜为主,果树以苹果、葡萄为主(表 1)。 表表 1 项项目区主要作物种目区主要作物种类类及种植面及种植面积积( (hm2) )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果树合计 项目县 小麦玉米 马铃薯 瓜菜油菜棉花苹果葡萄/ 敦煌市21.024.0/258.0/2044.0/338.02685.0 高台县 428.61101.6507.6326.3118.3165.0348.4/2995.7 永登县 745.2448.5638.8532.3294.0/78.0/2736.8 临洮县 832.0296.0730.0526.0391.0/2775.0 武山县 998.0439.0/1035.0286.7/1101.8/3860.5 灵台县 964.51199.1182.5254.078.2/542.7/3220.9 小计 3989.23508.12058.72931.61168.22209.02070.9338.0 合计 3989.23508.12408.9 18273.9 项目区分布于甘肃河西的敦煌和高台、中部的永登和临洮、东部的灵 台和武山 6 市(县)的 21 个乡(镇),有 4.99 万个农户,耕地面积 3.35 万 hm2,农作物播种面积 1.62 万 hm2,其中粮食作物占 59.0%,经济作物占 41.0%;果树种植面积 0.24 万 hm2(表 2)。农民人均收入在 2685-6880 元之 间,是项目市(县)平均水平的 85%-94%,经济水平处于项目县的中等偏下 水平。河西两个项目市(县)区为甘肃省优质棉花、国家玉米种子、瓜菜和 葡萄等农产品主产区,中部两个项目县是马铃薯、蔬菜等主产区,东部两 个项目县是旱作小麦、玉米、蔬菜等主产区。 项目区从东到西依次为黄土高原雨养半湿润偏旱区、黄土高原半干 旱区和干旱绿洲灌溉区,作物布局和生产方式差异较大,但基本上为一年 一熟制。敦煌主栽作物为棉花、葡萄和蔬菜等,高台为玉米、小麦和蔬菜 等,永登为小麦、蔬菜和玉米等,临洮为小麦、马铃薯和蔬菜等,灵台为玉 米、冬小麦和苹果等,武山为蔬菜、小麦和苹果等。 表表 2 甘甘肃项肃项目区耕地面目区耕地面积积和作物种植面和作物种植面积积(万(万hm2) ) 项目市(县) 敦煌高台永登临洮武山灵台 合 计 耕地面积 0.280.290.840.810.350.783.35 作物播种面积 0.280.270.260.280.270.261.62 (1)粮食作物 0.0050.210.180.190.140.230.96 (2)经济作物 0.270.060.080.090.130.030.66 果树种植面积 0.030.040.010.110.050.24 人均收入(元) 688053913106279227502685/ 其中:种植业(%) 79.258.236.463.032.182.1/ 2.2.2 项项目目县县区区农业农业技技术术措施措施现现状状 (1)应用抗逆优质农作物新品种。以 6 个县 21 个乡镇为主的项目区, 农户普遍从当地种子销售机构和市场采购育种单位培育的优良新品种, 把抗病品种作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 是有些品种尚未在项目区经过试验,农民看品种包装袋说明盲目购买,导 致减产;二是种植品种相对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 性降低,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2)应用先进实用的水肥管理技术。项目区农户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 意识不断提高,在有水源保证的灌区能够按照作物需要施肥和灌水,提高 水肥利用率,在完全依靠自然降水的旱作地区,普遍利用覆盖集水保墒技 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重点应用作物测土施肥、玉米全膜双垄沟集雨 种植和垄膜沟灌、棉花膜下滴灌、酿酒葡萄设施丰产栽培、马铃薯垄作种 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小麦机械化作业等技术。但存在四个方面的 主要问题,一是先进技术到位率还比较低,如设施蔬菜、棉花、制种玉米 等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率不到 30%;二是高产地 力保育和中低产土壤施肥培肥措施比较少,大田土壤有机质不足 1%;三 是农艺农机结合不紧密,仍然以手工劳动为主;四是作物连作种植年限延 长,土壤连作障碍比较突出,病虫害严重发生,作物减产 30%以上。 (3)增加农业化学品投入。化学技术和化学投入品的大面积推广普及 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农作物产量水平和效益,增强了农业防灾抗 灾能力。但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加剧了农业对化学品的依赖度,不合理使用 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以高台和敦煌为设施蔬菜,化肥过 量施用,超出国际规定的环境安全上限,化肥利用率不足 30%;农药最大 使用量超过了 300kg/公顷,其中化学农药占 92以上,有机农药不到 5%;耕地地膜用量超过了 15kg/公顷,作物种植都地膜化,农田残膜回收 率低,土壤白色污染呈日趋严重之态势。 2.2.3 病虫害种病虫害种类类及及发发生情况生情况 甘肃省每年农作物病虫害平均受灾 696.1 万公顷次,平均成灾 318.6 万公顷次,每年损失粮食 21.43 万吨。2010 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累计发 生面积 853.3 万公顷。据估计,甘肃省一般年份因病虫害粮食减产 l5%以 上,棉花、油料 15%20%,瓜果蔬菜 30%左右。 2.2.3.1 主要作物病虫害构成主要作物病虫害构成 经对项目区调研考察,目前项目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如下(表3): 表表 3 项项目目区区常常见见病病虫虫种种类类及及常常规规防防治治药药剂剂 作作物物常常见见害害虫虫常常见见病病害害常常用用防防治治药药剂剂 小麦 地下害虫、蚜虫、粘虫、 红蜘蛛、吸浆虫 条锈病、白粉病、全蚀 病和根腐病 辛硫磷、毒死蜱、啶虫脒;三唑酮、 戊唑醇、丙环唑等 玉米 地下害虫、玉米螟、棉 铃虫、蚜虫、红蜘蛛 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 病、穗腐病、茎基腐病、 青枯病、大小斑病 辛硫磷、毒死蜱、啶虫脒、三氟氯 氰菊酯、噻虫啉;丙环唑、戊唑醇 及克烯种衣剂 棉花 棉蚜、棉红蜘蛛、棉铃 虫、黄地老虎 棉花黄萎病、枯萎病 辛硫磷、丙溴磷、阿维菌素、哒螨 灵、毒死蜱、氯氰菊酯等 马铃薯地下害虫、蚜虫、叶甲 晚疫病、早疫病、环腐 病、黑胫病、疮痂病、茎 基腐病(黑痣病、立枯病) 、病毒病 辛硫磷、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 氢氧化铜、霜脲氰锰锌、噁霜灵锰 锌、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戊唑 醇 瓜菜 地下害虫、小菜蛾、菜 青虫、蚜虫、斑潜蝇、 白粉虱 霜霉病、灰霉病、炭疽 病、疫病、白粉病、病毒 病、黄萎病、枯萎病、根 结线虫病 辛硫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多杀 霉素、溴氰菊酯、甲基硫菌灵、多 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霜脲氰 锰锌、霜霉威、烯酰吗啉、三乙膦 酸铝、多硫悬浮剂、烯.羟.吗啉胍、 农用链霉素、氢氧化铜、嘧霉胺、 异菌脲等 苹果 食心虫、红蜘蛛、蚜虫、 梨木虱、介壳虫、卷叶 蛾、苹果蠹蛾 腐烂病、白粉病、花叶 病、炭疽病、落叶病 毒死蜱、啶虫脒、阿维菌素、氰戊 菊酯、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石硫 合剂、多菌灵、代森锰锌、腐必清、 戊唑醇、丙环唑等 葡萄 葡萄瘿螨、螨类、蚧类、 粉虱类 白粉病、霜霉病、炭疽 病和灰霉病 毒死蜱、辛硫磷、阿维菌素、氰戊 菊酯、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三 唑酮、丙环唑 胡麻 短纹卷蛾、油菜跳甲和 地下害虫 枯萎病和油菜菌核病、 霜霉病、白粉病 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毒死蜱; 三唑酮、多硫悬浮剂、甲基立枯磷、 多菌灵等 通过调查和农户访谈得知,项目区大多数农户和当地农业技术推广 人员对蔬菜和果树上的病虫害不熟悉,无法正确识别病虫害种类,更缺乏 防治方面的经验,因此普遍反映蔬菜和果树病虫害的防治非常困难。由于 蔬菜和果树产品的经济价值比粮食作物高,因此蔬菜和果树上病虫害造 成的损失常常高于粮食作物。 2.2.4.2 主要作物病虫害主要作物病虫害发发生特点及原因生特点及原因 ( (1)主要作物病虫害)主要作物病虫害发发生特点生特点 一是一是发发生面生面积积大、范大、范围围广,病害广,病害产产量量损损失重于虫害。失重于虫害。上述主要病虫害 在项目区农作物生产中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河西小麦根病、玉米瘤黑粉 病、棉花枯萎病、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中东部小麦锈病、马铃薯晚疫病、 玉米大小斑病,辣椒疫病和白粉病、瓜类枯萎病、黄瓜霜霉病和病毒病、 番茄茎基腐病和白粉病等都为常发性病害。总体来看,虫害发生面积大于 病害,病害造成的损失大于虫害。 二是流行速度快,二是流行速度快,为为害重害重。如番茄早晚疫病从零星发生到全田蔓延仅 半月左右,瓜类白粉病仅1周左右。在病虫害大发生年份,玉米顶腐病和瘤 黑粉病、番茄白粉病、番茄茎基腐病、棉铃虫等来势猛、危害损失重。如高 台县番茄白粉病发病率平均24.6,最高达60.7;玉米疯顶病平均发病 率18.6,最高53.2。设施栽培条件下病害流行速度更快,可在短时间内 造成为害。如黄瓜霜霉病从点片发生到蔓延全棚仅需57天,温室黄瓜产 量损失1020,发病严重时损失超过50。项目区茄果类蔬菜中,几 乎所有品种都受到病毒病危害,蔬菜疫病、灰霉病每年流行,蚜虫、白粉 虱依然严重。 三是三是为为害期害期长长, ,损损失大失大。项目区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设施内生态条件 十分适宜病虫发生为害,增加了病虫为害期限。大田作物收获后,有些害 虫向温室内迁移,如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害虫在日光温室内世代增加而 且世代重叠,由常规种植下的季节性发生变为周年性发生。有些病虫害的 发生季节较露地栽培明显提前,如生长中后期发生为主的黄瓜霜霉病提 前到苗期开始流行发病。同时黄瓜黑星病、辣椒和番茄白粉病、美洲斑潜 蝇等近年不断传入,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 四是病虫种四是病虫种类类繁繁杂杂。 。主要病虫仍然猖獗。如大田玉米红蜘蛛、棉花 蚜虫、玉米瘤黑粉、番茄早疫病等为害猖獗;黄瓜霜霉病、辣椒白粉病、番 茄早疫病、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仍严重为害,若防治不及时或防治 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露 地加工番茄早晚疫病以前发生为害较轻,现在已成为影响加工番茄产业 发展的主要病害;黄瓜、茄子、番茄灰霉病在露地栽培中不发生或发生为 害较轻,而在温室栽培中发生为害重,防治难度大。土传病害日趋加重。 加工番茄茎基腐病,瓜类枯萎病、辣椒疫病等土传病害呈加重发生趋势; 黄瓜、番茄猝倒病等病害,随着温室栽培年限的延长,发生为害不断加重。 新病虫不断出现。随着新品种引进,一些新病虫害不断出现并入侵危害, 如制种玉米上新发现的玉米顶腐病、根结线虫病等逐年扩大。生理性病 害也不容忽视。由于不合理施肥和栽培不当,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 ( (2)主要作物病虫害)主要作物病虫害发发生加重的原因生加重的原因 一是栽培一是栽培环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境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发发生生。项目区大力发展蔬菜和瓜果 等经济作物,作物种类单一化,使农田生物群落趋于单一,导致病菌致病 性变异加快,品种抗病性丧失速度加快,甚至流行发生。 。项目区地膜覆盖 和温室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项目 区相当一部分农民盲目用肥或大量用肥,引发病、虫害发生造成减产。 二是防治方法与防治措施不到位二是防治方法与防治措施不到位。项目区在病虫害的防治上普遍存 在重化学防治、轻其它防治措施的现象,在化学防治上又存在盲目用药、 用药品种单一、随意加大用量等问题,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三是三是农农作物品种的更新也是病虫害作物品种的更新也是病虫害发发生生变变化的原因之一化的原因之一。在农作物 品种的选择上一般都讲要选择优良品种,一个优良品种不但要适应性强、 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抗逆性要强,品种抗性不同病害发生流行程度不同。 在很多况下,作物品种的抗性是决定病虫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四是气候四是气候变变暖加暖加剧剧病虫害病虫害发发生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气 候背景下,全省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项目 区同样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灾害性天气事件增多。气候变暖有利于项目 区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世代、越冬北界及分布范围 发生了变化,病虫害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2.2.4.3 项项目目县县主要病虫危害造成的主要病虫危害造成的损损失失 通过查询统计资料,尽管农民每年为防治病虫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损 失仍然不小, 2010年小麦灵台县损失246.7万公斤,玉米高台县损失167万 公斤,高台、临洮、武山和灵台四县蔬菜损失170-220万公斤(表4)。 表表4 项项目目县县主要作物病虫害年主要作物病虫害年损损失情况(万公斤)失情况(万公斤)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果树项目县 小麦玉米 马铃薯 蔬菜胡麻棉花苹果葡萄 敦煌市0.10 0.20 / 2.40 / 6.20 / 3.60 高台县 17.50 167.00 9.50 221.30 / 11.70 119.0 8.0 永登县 29.20 1.80 5.63 87.90 8.3 / 17.5 / 临洮县 3.20 19.95 18.09 187.0 0.35 / 80.0 / 武山县 48.40 1.20 12.0 172.9 5.0 / 13.6 2.00 灵台县 246.70 124.60 98.00186.0 16.0 / 10.0 / 2.3 化学化学农药农药使用使用现现状状 2.3.1 化学化学农药农药投入投入 项目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农药特别是化学农药。根据 2008 年甘肃省农村统计年鉴资料,全省农药使用量 39253.7 吨,耕地平均 8- 10kg/hm2,其中杀虫剂约占 65%,杀菌剂约占 25%,除草剂约占 10%。通 过农户问卷调查,6 个项目县每年农业生产应用的化学农药用量为 714.94 吨,其中杀虫剂占 67.4%,杀菌剂 31.9%,生物农药 8.3%(表 5)。 表表 5 项项目目县农药县农药年年销销售情况(吨)售情况(吨) 项目县农药种类 敦煌市 高台县永登县临洮县武山县灵台县 合计 有机磷69.446.571.1015.939.951.10104.09 有机氯 1.560.000.030.002.300.003.89 氨基甲酸酯 0.270.010.120.000.350.000.75 菊酯 0.1413.900.101.062.800.2018.20 杀菌剂 27.151.733.2511.2164.206.61114.15 杀虫剂 36.4518.400.2816.9913.301.4186.83 生物杀菌剂 4.571.000.001.500.200.007.27 生物杀虫剂 12.500.100.001.008.700.0022.30 合计 152.0741.714.8847.69101.809.32357.47 在农药使用中,大部分农民使用氧化乐果、甲基 1605、三氯杀螨醇等 剧毒农药,即注意防虫,忽视治病,这与农民普遍缺乏病害的防治知识有 关。一旦病虫发生,农民选择杀虫剂或杀菌剂的可能性超过了 80%。在使 用的杀虫剂中高毒农药的比例高达 70%,使用生物杀虫剂的农户很少。在 施药器械方面,多为常规喷雾器,基本没有超低量喷雾器,降低了农药的 利用率,增加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项目区各种作物农药用量(表 6)差异很大,以温室蔬菜用量最多,达 到每公顷 30 公斤,其次为露地蔬菜,每公顷 20 公斤,小麦和玉米用药量 平均 5 公斤左右。 表表 6 主要作物主要作物农农使用品种及用量使用品种及用量 作物作物 使用的可能性使用的可能性 用量用量 (kg/hm2) 杀杀虫虫剂剂杀杀菌菌剂剂除草除草剂剂 小麦90%80%10%4.5-7.5 玉米80%80%20%5.0-8.0 棉花80%50%30%20-30 油菜50%100%03-6 露地蔬菜90%100%/20-30 温室蔬菜80%100%/30-45 葡萄50%70%/20-35 2.3.2 农农民民对对化学化学农药农药的的态态度度 从农户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表7)。绝大多数农民仍缺乏环境保护和自 我健康保护意识,出现过一些中毒事例。对于质量性问题,大多数接受 表表 7 项项目区目区农户访谈对话农户访谈对话内容内容 问题设计与选答人数序 号 内容 A人数B人数C人数D人数 1用药年限2-526-101111-203421-304 2了解三证知道9不全知道42/ / 3如何获得药农药店51厂家直销4流动摊贩1/ 4如何选择药 农技人员 推荐 22 经销商 推荐 18 凭经验 (或邻居 推荐) 17 看标签 (广告) 7 5 如何确定 用药时间 凭经验 (通知) 23 农技部门 指导 20 有固定的 用药时间 13 根据农 药标签 5 6农药用量凭经验9农药标签32 专业部门 指导 16 问用过 的人 6 7 如何量取 农药 药瓶盖30小包装11 秤或已知 容器 13 随意估 计 3 8 实际用药 剂量 标签剂量 范围 39 高于标签 剂量 12 低于标签 剂量 2/ 9 如何计算 用药量 按克/亩41 按稀释 倍数 22/ / 10 如何确定 用药次数 凭经验16按推荐19 农技人员 指导 20 有时间 就打 2 11 每季作物 用药次数 1-2 次15 3-4 次275-6 次9/ 12 每次用药 间隔期 8 天以上306-7 天184-5 天2/ 13 用药安全 间隔期 参照执行16没有执行11 不知如何 执行 14不清楚10 14如何用药每次一种21两种混用10几种混用19多种混用2 15 天气对用 药影响 下雨46刮大风27高温11/ 16 打药时是 否防护 戴口罩21 戴口罩, 穿防护衣 28 药后洗手 换衣 24没必要3 17农药中毒送医院22 带标签医 院急救 29 根据标签 自行处理 2/ 18农药保存分类存放 31随便放置19丢弃5/ 19空药瓶丢在田边14烧或埋33不知道2/ 20知识培训没有71-2 次253-5 次95次以上6 访谈的农民对于化学农药广告的混乱状况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选择正 确的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来有效地靶标病虫,特别是出现一些新的农药 品种的时候,更是不知所措。他们在使用农药时往往会超过说明书介绍的 用量去使用,既不了解农药不同的作用方式,也不了解农药对环境的危害。 如果一种农药对某种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他们就会认为该种农药就 对所有害虫都有同样的效果。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都迫切希望能举办更 多的培训班、现场会、发放或推荐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农药产品,以解决他 们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并要求以示范样板田的形式展示新技 术、新产品的效果,辐射并带动大面积的推广。 2.4 农农作物病虫害治理情况作物病虫害治理情况及存在及存在问题问题 项目区经济发展处于项目县中等偏下水平,病虫害防治面积占农作 物播种面积的 80%左右,病虫害防治水平相对较低。项目区之间差异很大, 敦煌、高台项目区最高,达到 91%-99%,其余几个县在 70-80%之间。归纳 起来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有农业措施、物理机械、生物、生态防治和化学 防治(表 8)。在上述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仍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主体,占 80%以上,农业措施占 10%左右,物理机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各占 5%。 2.4.1 病虫害病虫害综综合管理合管理 在病虫害防治中,项目区农户充分认识到选择和应用抗病品种、轮作 倒茬等农业措施是防治病虫害的根本措施,除此而外就是依赖化学农药 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利用比较少。当有病害和虫害发生时, 采用杀虫剂将害虫杀死、用农药将病害控制住,优先考虑产量和收益,至 于农药残留看不到、摸不着,尚未引起重视,只有在发生残留危害和造成 人畜中毒时,才注意到要合理用药。 项目区大多数农户缺乏必要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生物防治、生 态控制、物理控害以及科学用药等控害技术的掌握十分薄弱,只有少数农 户了解病虫害综合管理(IPM)的概念,但不知道 IPM 技术体系和工作程 序。亟待加强对农民开展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避害及诱杀技术的培 训,最大限度地替代和压缩化学农药的使用。 表表 8 项项目区目前主要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目区目前主要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防防治治措措施施适适宜宜作作物物 选用抗病虫品种、种苗适宜各类作物 地膜覆盖 玉米、马铃薯、蔬菜、棉花 轮作倒茬适宜各类作物 清洁田园果树、蔬菜 种薯脱毒 马铃薯 农业措施 棉田周围种植玉米诱集带 棉花 设置诱虫灯、糖醋液、悬挂黄板诱虫果树、蔬菜 物理防治 高温浸种灭菌杀虫、夏季高温闷棚 蔬菜 生态防治调控棚室温、湿度设施蔬菜栽培 保护、利用天敌适宜各类作物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蔬菜、果树、中药材 拌种或种子包衣小麦、玉米、油料、棉花 播种沟(穴)用药或撒施毒土玉米、马铃薯、蔬菜、油菜 制成各类毒饵诱杀害虫适宜各类作物 烟雾剂熏杀病虫设施蔬菜 化学防治 地上喷雾或地下灌根适宜各类作物 2.4.2 农业农业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抗病虫品种是控制作物病虫害最有效、经济和 易行的措施之一,良种应用率达到 85%以上。对于许多难以运用农业措施 控制,而又缺乏有效农药的病害。 作物轮作。农民普遍认为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原 因,轮作对多种病害和食性专一或比较单纯的害虫起到恶化其营养条件 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地防止这些病虫害的扩散蔓延,采用粮食作物与经济 作物轮作、瓜菜类与茄果类轮作,茄果类与叶菜类轮作,可减轻病虫危害。 节水技术。农民基本上掌握了看天、看地、看苗灌水,避免大水漫灌 使田间湿度过大引发病害发生。 清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摘除病虫枝叶、果实或病株,带出田 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侵染源害。 2.4.3 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 项目区农民过去无论什么害虫,都用乐果、敌敌畏、菊酯类农药,甚 至用水胺硫磷、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蔬菜一发生病害,不管有没有效果,就 用多菌灵、托布津。项目县设施蔬菜平均农药用量 30kg/公顷,少数农户高 达到 120kg/亩,温室黄瓜中乐果、功夫、敌敌畏、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农 药残留量高。据典型(张掖)调查,项目区农药市场中存在剧毒农药份额高 的尴尬局面,即农药市场中杀虫剂所占比例大,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比例 高,而有机磷农药中甲胺磷、氧化乐果等高毒、剧毒农药更高。在病虫害 防治上普遍存在有虫无虫使用甲胺磷或氧化乐果现象。 2.4.4 防治技防治技术规术规范程度低范程度低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都有一个防治适期问题,适期内用药,用药量少, 效果好,成本低,但大部分农民乱用药现象严重,随意增加用药次数,防 治成本增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施用水胺硫磷、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 留农药主要用在防治豇豆、茄子、辣椒等虫害发生严重的蔬菜品种上;其 施用次数一年一般为 8-10 次,亩防治成本一年为 100 元。在日光温室黄 瓜全生育期用药次数达 20 多次,在黄瓜产量形成的高峰期隔 23 天喷 施 1 次,甚至隔 1 天喷施 12 种农药。 2.4.5 病虫害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病虫害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 农户综农户综合素合素质质偏低,缺乏技偏低,缺乏技术术指指导导,盲目施用,盲目施用农药农药。一是打保险药。 不论有无病虫,三天两头,定期喷药,费工费药,成本高;二是打“马后炮” 药。防治病害提倡预防为主,早期防治,但农户重治轻防,对于防治病害 多采取看见病害很严重的时候才打药;三是防治药剂不对路。如有的用防 治病毒病的药剂去防治黄萎病,有的用打虫的药去防病。 由于缺乏常规技术指导,大部分农民只能按照农药经销商建议来解 决他们面临的病虫害问题,而农药经销商对农民的指导原则是出于利益 驱使,而不是如何高效、低投入和低污染地防治病虫。由于没有掌握病虫 害发生和防治适期,农民无法通过按期打药来控制病虫害。 剧剧毒毒农药农药用量大用量大。由于有机磷高毒农药品种生产量大,成本较低,效 果较好,受到农民欢迎,愿意使用。但因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缺少对各种 农药的了解,上述农药使用过量、过滥情况比较严重,特别在蔬菜、瓜果 等经济作物上大量使用高毒农药现象尤为突出。有相当多的人对允许用 什么农药、禁止用什么农药等有关规定不清楚,因此不管高毒低毒,什么 药便宜、有效就用什么。 用用药药方式方式单单一,一,对农药污对农药污染染认识认识不足不足。主要以喷雾为主,约占总施药次 数 85%以上,农药利用效率非常低。农民对高毒农药造成急性中毒也认识 不足,对农药在人体中逐渐累积造成慢性中毒的危害性根本认识不到。少 数菜农法制观念淡薄,受利益驱使违规滥用高毒农药。 农户对农户对新新农药农药特特别别是生物是生物农药农药接受接受较较慢慢。一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 药相比之下速效性要稍差一些,农户就认为效果不好。二是新农药在价格 方面比老农药要稍高,但明贵暗廉的道理(新农药一般是高效、持效期长, 可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农户始终想不明白。 农药农药管理不善管理不善。农药市场的监测管理不严,有些法规不能起到令行禁 止的作用,禁止在蔬菜和果树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民仍在继续使用, 而且是用来防治大部分病虫害的主要农药品种;不合理保管农药和其他农 用化学品;农药废弃物和包装物不妥善处理。 综合分析项目区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存在以下问题: (1)对化学农药依赖程度过高,特别是在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较好的 蔬菜、瓜、果及经济作物上更为突出; (2)化学农药特别是在杀虫剂的使用剂量上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3)对化学农药和其他农药还缺乏正确的使用和管理; (4)对残余化学农药和废弃包装物随意处置,存在污染和中毒隐患; (5)在推广机构、农药经销商和农民中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认识不够; (6)传统培训无法解决单个农户具体生产问题和一些新出现难题; (7)对化学农药缺乏及时和充足的信息资料。 上述问题可归结为: a. 相关政策和法规执行不力; b. 农民缺乏病虫害管理方面的知识,病虫防治措施不当; c.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滥用、乱用农药现象严重; d. 农民和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及时和充足的信息资料; e. 预防理念落后,没有将农作物健身栽培思想贯穿到预防农作物有 害生物的实践中来,缺乏按照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病虫害管理。 f. 农药市场监管不力,农药经营主体多、规模小、进货渠道不正规、 农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农药经销商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因农药使用不当 和农药残留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g. 能力建设体系不健全,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控制技术培训工作落 后。目前农民主要依赖农药经销商的指导进行病虫害防治,对先进的监测 和防治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及相应的组织培训措施还不完善,对农业有害 生物的危险性认识程度不够,无法对农业有害生物的实时监测预警。 2.5 项项目目实实施后可能出施后可能出现现的的风险评风险评估估 由于项目实施大大改善了农田水利条件,良好的水肥管理技术的推 行,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随着调整种植结构,尽管作物 种植面积不变,但蔬菜、马铃薯、葡萄、棉花和玉米等高产高效作物面积 增加,导致农药用量增加,预测病虫可能将发生以下变化: 2.5.1 小麦、玉米、小麦、玉米、马铃马铃薯等病虫害薯等病虫害变变化化 项目实施后,小麦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吸浆虫以及小麦根病、麦 类病毒病将减轻其发生程度;而小麦条锈病仍然占据小麦病虫害发生的绝 对优势地位。另外,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小麦播种量增加,密度加大,导 致麦田小气候的改变,小麦白粉病的发病面积可能会有所增加。玉米病毒 病、玉米大小斑病以及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制种田瘤黑粉病将会有所减 轻,但由于地膜玉米面积的扩大,金针虫和地老虎发生严重,玉米顶腐病 和玉米心叶扭曲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发生面积,新的病害也将出现。 由于脱毒种薯的推广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将会明显减轻。但晚疫病 仍然发生较重,环腐病、黑胫病、软腐病可能有所加重,贮藏期干腐病时 有爆发,致使晚熟幼嫩的窖藏脱毒种薯大量腐烂,尤其是随着马铃薯连作 年限的增加,连作障碍导致的病害加重。 2.5.2 蔬菜病虫害的蔬菜病虫害的变变化化 由于各类新品种不断引进和连年种植,一些外来病虫将可能入侵,一 些以土传为主的病害如各类根腐病、疫病和枯萎病等将会由于病原累积 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严重发生;茄科类蔬菜早疫病、晚疫病和灰霉病,各种 瓜类和葫芦科蔬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线虫等继续常年发生和为害。 设施条件下蔬菜连作障碍已日益成为蔬菜生产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同时 由于精耕细作和氮肥的大量使用将导致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严重。 另外,早春低温引起的冻害以及生理障碍发生的频率将有所增加。 2.5.3 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病虫害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病虫害变变化化 棉蚜、棉花叶螨和棉铃虫将会由于项目的实施而得到有效控制,而棉 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由于防治难度较大,仍将继续发生为害。过去发生较为 严重的胡麻枯萎病和胡麻短纹卷蛾有所减轻,油菜菌核病和油菜白粉病 得到控制,但春油菜区的苗期油菜跳甲和地下害虫将严重发生。 2.5.4 果园病虫害的果园病虫害的变变化化 通过项目实施和农民培训,葡萄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和白腐病的 发生得到有效控制,但应注意霜霉和白腐两种病害的扩散。枣树枣尺蠖 (枣步曲)、枣桃小食心虫(枣蛆)、枣锈病、枣铁皮病和缩果病等得到控制, 但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枣园周边作物的不同配置,应注意加强潜叶蛾 和食叶类鳞翅目害虫的监测。 2.5.5 林木病虫害的林木病虫害的变变化化 项目实施后路旁和农田周围要栽种一些人工林经济林和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网主要以乔木林和灌木林为主,防护林网布置与节水工程、农 田工程及田间道路相结合,特别是位于河西项目区的敦煌、高台和武威三 市县,农田防护林发展面积较大,将会扩大林木病虫害发生面积。但总体 来讲林木病虫害不会产生新的种类,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不会非常严重。 2.5.6 化学投入品增加可能加重各种化学投入品增加可能加重各种污污染染风险风险 据分析,项目实施扩大了以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如果继续应用现在 病虫害防治措施而不采用 IPM)方法的话,项目区每年农药使用量将会增 加 20%、化肥用量增加 15%、地膜用量增加 10%。因此,项目区要解决潜 在的农药污染问题,就必须采用 IPM 策略进行病虫害防治,就要改变化 肥施用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就要筛选利用降解膜。 2.6 现现有政策有政策与制度的与制度的评评估估 2.6.1 现现行政策与制度行政策与制度 在项目建议书中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准备期间,涉及的有关政策、法 规包括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同时还有世界银行有关政策。为了加强病 虫害防治工作,中国政府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制订的政策法规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9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1997 年 5 月 8 日 起施行,2001 年 11 月 29 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9 年 4 月 27 日农业 部发布,2008 年 1 月 8 日修订实施)。 (4)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 年发布)。 (5)农业部 2002 年 8 月 1 日颁布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为 了做好农药限制使用管理工作,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 (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285-84 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321.1GB/T 8321.7)。对各种农作物的施药量、施药次数、安全间 隔期、最高残留限量、施药注意事项的规定。 (7)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08 年11 月)。 (8)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12475-2006)(农业部); 通过这些标准和准则的实施,在我国已建立起农药研究、生产、应用、 监测和经营服务的体系。特别是 1997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 理条例,是第一部具有法力效力农药管理行政法规,标志着农药管理已 经迈入了规范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轨道。2008 年 1 月,修订的农药管理 条例实施办法,对农药管理条例顺利实施起到了良好保障作用。 在世界银行十项安全保障政策中,本次评价适用的有OP/BP4.09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