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高三年级理解性默写练习u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2、“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4、“ ,常在于险远,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5、“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6、“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7、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8、 “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9、“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u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3、险以远 则至者少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6、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7、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8、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u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的帅哥(美男子)。2、 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_受上赏;_受中赏;_,_受下赏。5、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的好局面。6、邹忌是从_,_,_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7、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 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u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5、群臣进谏,门庭若市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7、虽欲言,无可进者 u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送我至剡溪。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_,_。_,_。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入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10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11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1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1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 u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7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8我欲因之梦吴越9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0裂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u 窦娥冤(关汉卿)1、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指现实善恶错位“ , ” 与应有的天道公理形成鲜明对比。2、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指责天地:“ , ” 对天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做了深刻颠覆。3、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接指责质问天地,从根本上否定天地的存在意义的句子是“ , ”。4、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窦娥认为天地本该分辨清浊,但是她所看到却是是非不分的乱象,表现这层意思的句子是“ , ” u 窦娥冤(关汉卿)1、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2、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4、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u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 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_,毋吾以也。居则曰: ,_,_?”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_ , ,加之以师旅,_ 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 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 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 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 _,_ _,_ 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 , , ,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u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1以吾一日长乎尔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2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且知方也3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4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5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7 夫子哂之。8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0“率尔而对”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u 兰亭集序(王羲之)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 _ ,_,_。气候宜人的句子_,_。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 u 兰亭集序(王羲之)1、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2、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u 出师表(诸葛亮)1、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诸葛亮规劝刘禅 , ,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 谏的道路。(诸葛亮出师表)2、古代的贤士仁人对于治理国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同样向刘禅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 , , ; , , 。(诸葛亮出师表)3.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 。(诸葛亮出师表)4.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诸葛亮出师表)5.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治国的贤能,在接近文章结尾处,也规劝他应该自行谋划, ,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u 出师表(诸葛亮)1、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u 诗经氓(选自诗经卫风)1、开篇 “ , ”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2、 “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写出女子对爱人的深切依恋及对婚姻的渴盼。“ ,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表明两人顺利成婚。3、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4、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 ”, “桑之落矣, ”两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5、女子以警醒、提示的口吻劝告所有女性 “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 。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描写出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然而婚后生活却不如意“ ,至于暴矣”;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笑话她,“兄弟不知, ”;女子静下心来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无限感慨“静言思之, ”。7、文章结尾回忆了少年时代尽情欢娱的情景,“总角之宴, ” ,和恋爱时的盟誓 “ ,不思其反。” u 国殇(屈原)1、读到屈原国殇中“_,_”,我们仿佛看到了楚国将士披坚执锐的雄姿和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屈原国殇)2、屈原国殇中的“_”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场上敌军之众多,来势之凶猛。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_”展现了楚军将士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屈原国殇)3、屈原国殇中,通过“凌余阵兮躐余行,_”描写了在敌军冲入楚军阵地和队伍之时,战车战马伤亡严重的危急战争形势。(屈原国殇)4、屈原国殇中的“_,援玉枹兮击鸣鼓”,让我们看到了楚军将帅埋轮系马、挥槌击鼓的特写镜头,将士们背水一战、殊死拼搏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屈原国殇)5、屈原国殇中惨烈的激战场面,使得“_”,真所谓“惊天地泣鬼神”,战争的结局是“_”,将士壮烈牺牲、横尸遍野,这令人不禁顿生悲凄之意,深表敬悼之情。(屈原国殇)6、屈原国殇中“_,_”两句,以天神惊怒、将士尽亡来凸显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现实。(屈原国殇)7、屈原国殇中, “_,平原忽兮路超远”与荆轲易水歌高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句,皆为以身许国、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屈原国殇)8、屈原国殇中英勇的将士们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_ ”,并表现出“_”的虽身亡而志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屈原国殇)9、屈原国殇中“_,_”,两句是对将士勇武、刚毅崇高品德的高度赞扬。(屈原国殇)10、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屈原国殇) u 国殇(屈原)1、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2、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3、左骖殪兮右刃伤4、霾两轮兮絷四马5、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6、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7、出不入兮往不反8、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9、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10、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u 泊秦淮(杜牧)1、泊秦淮以曲笔深沉地表达了晚唐诗人( )对时事的忧虑,“ , ”,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2、晚唐诗人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其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在“七绝” 中,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其诗云“ , ”。3、严羽沧浪诗话中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杜牧泊秦淮堪称范例,“ ”,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先声夺人。之后七个字“ ”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可见一斑。4、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吴国的诗句是“ , ” u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2、“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4、“ ,常在于险远,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5、“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6、“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7、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8、“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9、“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u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3、险以远 则至者少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6、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7、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8、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u 苏幕遮(碧云天)1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起笔就以“ , ”两句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极富画面美和意境美。2. 古诗词中,芳草、斜阳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范仲淹的苏幕遮中“ , ”两句,就是借芳草、斜阳来表达诗人的乡思离情的。3. 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抒写作者夜不能寐的语句是: , 。4范仲淹的苏幕遮中表达诗人欲借酒浇愁,反更增乡思之苦的语句是: 5范仲淹苏幕遮中用顶真的手法描写秋景的语句是: , 6范仲淹苏幕遮中“ , ”两句以互文对举的形式表达出诗人羁旅漂泊之久和乡思离愁之深。7范仲淹苏幕遮中“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三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构成一幅意境悠远的画面。8古诗文中,明月、高楼常常成为旅人游子思乡怀远的凭借,范仲淹苏幕遮中就有如此感叹:“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u 兰亭集序(王羲之)1、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 _ ,_,_。气候宜人的句子_,_。2、 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_,_,_,_。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_。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 , , 。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 , , , 。 u 兰亭集序(王羲之)1、?2、?3、?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u 滕王阁序(王勃)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 , 。 , 。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4、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 、洞庭湖畔的 、山西的 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鹤汀凫渚, ; , ”盛赞其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5、初唐四杰之一 在滕王阁序开篇即以 , 。 , 。 交代出洪州的地理位置,而且极写其地势之宏伟。接着用 , ; , 。 交代洪都物产丰富,人才俊美。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7、王勃滕王阁序用 , 。盛赞滕王阁宴会宾客中,文人雅士的非凡文采,用 , 。极写阁中宴席上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8、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 , ; , 。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有意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9、王勃滕王阁序用 , 。 ,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10、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 。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 ,访风景于重阿。临帝子之长洲, 。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11、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1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 ”也曾出现过。13、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 技压群雄,总述其事,写作了千古名篇 ,留下千古名句“ 、 。其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 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他与 、 、 并称为“初唐四杰”。 滕王阁序(王勃)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4、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5、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6、响穷彭蠡之滨7、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8、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10、序属三秋、俨骖騑于上路、得天人之旧馆、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1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1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3、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的观点是相同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_学不可以已_ _ . 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师说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琵琶行“嘈嘈切印错杂弹_ 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014年高考冲刺试题宝典数学专题试题英语作文预测语文作文预测理综模拟试题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名句。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和“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蜀相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登岳阳楼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岳阳楼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声声慢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岳阳楼记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兰亭集序作者用了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时。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去来兮辞“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体外诊断器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货运安全保障责任承诺书3篇
- 2025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北供销合作社招聘行政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盲人协会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记一次学校活动记事作文(9篇)
- 2026届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某中学模拟预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安徽皖信人力招聘管内客运站12名安检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企业培训需求分析调研表
- 2025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卫技人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 甲状腺消融手术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三年级上册PEP英语教学课件:含视频音频U3-第1课时-A
- 公安涉警舆情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康复》
- DB34∕T 3790-2021 智慧药房建设指南
- 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素养竞赛语文试卷(有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石晶地板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景区标识标牌投标方案
- 2023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
- T-CPQS C010-2024 鉴赏收藏用潮流玩偶及类似用途产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