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设计摘 要校园数字化建设已成为衡量高等院校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样园网的概念及建设目的,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培华职业学院校园网建设为例,对校园网的设计目标和功能需求作了详细分析,重点论述了校园网的接入、拓扑结构以及网络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并给设计了该校校园网建设的方案。希望能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积累一些经验和参考。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数字校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在第二部分围绕培华职业学院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这个实际项目,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需求分析;第三部分是组网技术的选择。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功能的实现两方面制定校园数字化建设规划方案;在第五部分,根据培华学校业务需求对软件平台进行选择。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从校园的数字化展望未来国家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信息技术;规划目录第一章 绪论11.1 数字化校园定义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11.2 数字化建设的现状1第二章 需求分析52.1 教学楼52.2 办公行政楼52.3 图书馆52.4 学生宿舍52.5 信息网络中心5第三章 组网技术及产品选择73.1 组网技术选择73.2 组网要求73.3 产品选择8第四章 校园网设计方案174.1 网络的分层设计原则174.2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174.3 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224.4 网络IP地址规划23第五章 软件运行平台255.1 软件应用255.2 软件运行平台26第六章 总结296.1 小结296.2 结束语29参考文献31绪论第1章 绪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高等院校基本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校园网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前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建设目的、以及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案。1.1 数字化校园定义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什么是数字化校园?通常是这样定义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的主要目的是:1) 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2) 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3) 提高学院管理过程中和管理系统上的质量、效益、效率;(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1.2 数字化建设的现状1.2.1 国内现状在我国,校园网的建设经历了校园网硬件建设阶段,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网络教学(含远程教学)实验阶段,现正向着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发展。目前,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其他学校也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些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着以下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呈现以下状况。1) 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物质层面上看是网络及设施的建设,但实际上应是信息化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技术层面的因素,而较少从如何通过数字化校园来转变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造成的结果是所建成的数字化校园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 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投入大,收效小。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效率不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用者信息素质的相对缺乏。所谓信息素质,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懂得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它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它基于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方法,是经过培养训练而获得的。根据美国教育技术协会(IST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的建议,所有教师应具备下列三大领域的信息素质:一是计算机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概念;二是能够运用工具,例如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表格系统、网络通讯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专业发展;三是运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来支持未来任教的年级和学科领域。从以上三点来看,大多教师能达到第一层要求,少数教师能达到第二层的要求,但在第三个领域中发挥作用的教师尚为数不多。其次,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资源则显得相对贫乏,存在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况。在软件的建设方面,许多教学软件相对缺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但有些所谓的“资源库”只是一些从互联网上随便下载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而且存在着信息资源陈旧,信息更新维护工作缓慢,甚至网上无信息可流通的现象。3) 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忽视校外的资源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现在各种网络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层出不穷,如何利用好各种网络的资源,应该是数字化校园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所关注的。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这就使得教师或学生在资源的查找中,要多花很多气力,多走许多弯路。如果能把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由专人进行分类、整理,会使相关的检索工作变得轻松,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4) 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忽视教学系统的建设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数字化校园的基本功能。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方面,有教学计划制定、教师备课写教案、课堂授课、练习、实验、学生课后自修、成绩考核及评估等,此外,还应有学生个体发展情况的跟踪。在现在许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例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这无疑对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意义。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教学系统,例如课件库、辅助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网上备课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网上考试系统等的建设,尚未进入到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也还处在单向信息传播的阶段,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1.2.2 国外现状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起步比较早,随着无线技术的进步,教育需求和资源的变化、发展,无线系统正逐渐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教育机构、院校或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无线校园已经成为提升教学环境品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加教育灵活性和交流性的重要方式。 一些研究显示,国外的无线校园在改善校园的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影响力、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正面作用,甚至在部分院校中已经成为某些学科主要的教学平台。而另一些研究则显示,国外教育院校对无线校园网的依赖程度正逐渐提高。1.2.3 本文主要内容本文一共为四章第1章 为绪论主要介绍数字化校园定义、目的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国内外现状。第二章以培华职业学校为例主要讲述校园数字化建设需求分析。第三章组网技术产品选择第四章校园网设计方案第五章 网络软件平台第六章 总结31需求分析第2章 需求分析校园网络需求主要为以下五方面:教学楼、办公行政楼、宿舍区、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2.1 教学楼主要为电脑机房、多媒体教室,将计算机多媒体视听引入课堂教学、声音、图像、动画的普遍采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2.2 办公行政楼办公自动化基本web综合管理信息的信息系统、提示行政、人事、学籍、后勤、财务管理、公文收发管理、教师档案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使学校日常办公无纸化、减少办公开支提高办公效率等。2.3 图书馆图书馆是给师生们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师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内容以及基于web的图书音像供学生随时读、并于连接Ineternet、使图书馆得到进一步拓展、使师生能够得到近乎无限的网上资源2.4 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分为A、B、C、D四大宿舍区。2.5 信息网络中心中心机房到汇聚层节点采用4兆光纤(多模)连接,汇聚层到接入层采用百兆的五类线(或者超五类)连接。通常考虑,建议数据信息点的接入用交换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端口接入,以便能较经济的提供较高的带宽。整个方案设计的目的是建设一个集数据传输和备份、多媒体应用、语音传输、OA应用和Internet访问等于一体的高可靠、高性能的宽带多媒体校园网。组网技术及产品选择第3章 组网技术及产品选择3.1 组网技术选择 在校园网网络的建设中,主干网选择何种网络技术对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校园网网络需求特点的主流网络技术,不但能保证网络的高性能,还能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和扩展性,能够在未来向更新技术平滑过渡,保护用户的投资。根据对校园网网络需求的分析并结合目前高速主干网络技术的特点,建议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做为校园网的主干网络。3.2 组网要求校区网络建设应该以应用为核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教育管理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并且网络技术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还要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为此校园校区网络网应该能达到以下要求:3.2.1 稳定可靠的网络只有运行稳定的网络才是可靠的网络,而网络的可靠运行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网络的设计,产品的可靠,而选择一个具有运营此类网络规模经验的网络合作厂商则更为重要。要求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备份技术。3.2.2 高带宽由于校园校区网络网络应用的特殊性,它对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其中,网络速率要求主要的信息点100M交换到桌面,园区网中各终端间具有快速交换功能。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在技术上要到达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要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大量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既要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此应选用高带宽的先进技术。3.2.3 易扩展的网络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扩展不仅仅指设备端口的扩展,还指网络结构的易扩展性:即只有在网络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新的网络节点才能方便地加入已有网络;网络协议的易扩展:无论是选择第三层网络路由协议,还是规划第二层虚拟网的划分,都应注意其扩展能力。对于核心网络设备,要求骨干交换机具备第三层交换能力,要求支持今后的视频点播、电视电话会议的宽带多媒体应用,并要求留有一定的扩充能力。3.2.4 安全性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网络连接园区内部所有用户,安全管理十分重要。网络具有防止及便于捕杀病毒功能。应支持VLAN的划分,并能在VLAN之间进行第三层交换时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校区网络与校园网相连后具有“防火墙”过滤功能,以防止网络黑客入侵网络系统。可对接入因特网的各网络用户进行权限控制。3.2.5 容易控制管理对于网络管理,要求采用智能化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对网络的自动监测和控制。并支持虚拟网络功能,对网络用户具有分类控制功能。3.2.6 符合IP发展趋势的网络在当前任何一个提供服务的网络中,对IP的支持服务是最普遍的,而IP技术本身又处在发展变化中,如IpV6,IP QoS,IP Over SONET等等新兴的技术不断出现,校园网络必须跟紧IP发展的步伐,也就是必须选择处于IP发展领导地位的网络厂商。3.3 产品选择3.3.1 交换机CISCO SLM224G2如表3.1所示表3.1交换机CISCO SLM224G2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智能交换机应用层级二层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IEEE 802.3z、IEEE 802.3x、IEEE 802.1D、IEEE 802.1Q/p、IEEE 802.1w、IEEE 802.1s、IEEE 802.1X端口结构非模块化端口数量26接口介质10/100Base-TX/T、10/100/1000Base-T、GBIC/SFP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8.8Gbps包转发率6.55MppsVLAN支持支持QOS支持支持网管支持支持MAC地址表8K模块化插槽数2电源110-240V环境标准工作温度:0-40、工作湿度:10%-90%无凝结、存储温度:-20-70、存储湿度:10%-95%,无凝结尺寸(mm)430202.544.45重量(Kg)2.323.3.2 智能交换机CISCO WS-C2960-24TT-L如表3.2所示表3.2智能交换机CISCO WS-C2960-24TT-L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智能交换机应用层级二层产品内存64MB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1x、IEEE 802.1Q、IEEE 802.1p、IEEE 802.1D、IEEE 802.1s、IEEE 802.1w、IEEE 802.3ad、IEEE 802.3z、IEEE 802.3端口结构非模块化端口数量24接口介质10/100Base-T、10/100/1000Base-Tx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4.4Gbps包转发率6.5MppsVLAN支持支持QOS支持支持网管支持支持网管功能Web浏览器,SNMP,CLIMAC地址表8K模块化插槽数2指示面板每端口状态:连接完整性、禁用、活动、速度、全双工,系统状态:系统、RPS、链路状态、链路双工、链路速度电源电压100 VAC-240VAC、50Hz/60Hz,1.3-0.8A环境标准工作温度:0-45、工作湿度:10%-85%(非冷凝)、存储温度:-25-70、存储湿度:10%-85%(非冷凝)产品尺寸(mm)44*445*236产品重量(Kg) 企业级交换机 CISCO WS-C3560G-24TS-S如表3.3所示表3.3所示企业级交换机 CISCO WS-C3560G-24TS-S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企业级交换机应用层级三层产品内存128 MB DRAM和32 MB闪存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z、IEEE 802.3ab端口结构非模块化端口数量24接口介质10/100/1000BASE-T/1000FX/SX传输模式支持全双工配置形式可堆叠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32Gbps包转发率38.7MppsVLAN支持支持QOS支持支持网管支持支持网管功能网管功能 SNMP, CLI, Web, 管理软件MAC地址表12k模块化插槽数2电源电压100-240 VAC(自动适应)50-60Hz环境标准工作温度0-45产品尺寸(mm)378*445*44产品重量(Kg) 企业级交换机CISCO WS-C3750-24TS-S如表3.4所示表3.4企业级交换机CISCO WS-C3750-24TS-S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企业级交换机应用层级三层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端口结构非模块化端口数量24传输模式支持全双工配置形式可堆叠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32Gbps包转发率6.5MppsVLAN支持支持QOS支持支持网管支持支持网管功能SNMP, CLI, Web, 管理软件MAC地址表12K模块化插槽数2产品尺寸(mm)445*301*44产品重量(Kg)3.6其他技术参数创新的堆叠技术;1 RU可堆叠多层交换机;提供到网络边缘的企业级智能化服务;预装EMI; 基本的RIP和静态路由器,可以升级到完全动态的IP路由其它特点3750系列交换机是一个创新的产品系列,里程碑地提升了堆叠式交换机在局域网中的工作效率。这个产品系列采用了最新的思科StackWise智能堆叠技术,不但实现高达32Gbps的堆叠互联,还从物理上到逻辑上使若干独立交换机在堆叠时集成在一起,便于用户建立一个统一、高度灵活的交换系统 - 就好像是一整台交换机一样。3750系列最多可以将9个交换机堆叠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逻辑单元,其中总共包含468个以太网或以太网供电10/100端口或者252个以太网10/100/1000端口、或9个10GB以太网端口。各个10/100、10/100/1000和10Gb以太网单元可以根据网络的需要任意组合。3750系列可以使用标准多层软件镜像(SMI)或者增强多层软件镜像(EMI)。SMI功能集包括先进的服务质量(QoS)、速率限制、访问控制列表(ACL)和基本的静态和路由信息协议(RIP)路由功能。EMI可以提供一组更加丰富的企业级功能,包括先进的、基于硬件的IP单播和组播路由。3.3.5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TP-LINK TL-SF1016S如表3.5所示表3.5以太网交换机TP-LINK TL-SF1016S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应用层级二层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x端口结构非模块化端口数量16接口介质10Base-T:3类或3类以上UTP;100Base-TX:5类UTP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自适应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3.2Gbps包转发率10Mbps:14880pps;100Mbps:148800ppsVLAN支持不支持QOS支持不支持网管支持不支持MAC地址表8K指示面板每个端口:Link/Act(连接/工作),100Mbps(100M速度);其他:Power(电源)电源电压输入:100-240V 50-60Hz 0.6A功耗:最大9W环境标准工作温度:0-40、存储温度:-40-70、工作湿度:10%-90% RH 不凝结、存储湿度:5%-90% RH不凝结产品尺寸440*180*44(mm)其它特点采用节能技术,有效节省能源消耗,延长产品寿命3.3.6 企业级交换机CISCO WS-C4503如表3.6所示表3.6企业级交换机CISCO WS-C4503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企业级交换机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z、IEEE 802.3x、IEEE 802.3ab端口数量96接口介质10/100/1000Base-T、1000Base-FX交换方式存储-转发背板带宽64GbpsVLAN支持支持MAC地址表16k模块化插槽3模块化插槽3指示面板风扇制冷:包含在热插入/热取出单元中;良好:绿色(良好);故障:红色(错误);支持SNMP MIB尺寸(mm)439.7*317*311.2重量(Kg)14.1其他参数3个总插槽数;1个交换管理引擎插槽;支持的交换管理引擎 Supervisor Engine II-Plus,IV,V;2个线路卡插槽;2个电源机架数量;支持交流输入电源 ;支持直流输入电源;集成PoE(IP电话和无线接入点)支持 ;1个风扇机架;19英寸机架安装位置特点Cisco Catalyst 4500系列能够为无阻碍的第2/3/4层交换提供集成式弹性,因而能进一步加强对融合网络的控制。可用性高的融合语音/视频/数据网络能够为正在部署基于互联网企业应用的企业和城域以太网客户提供业务弹性。4500系列中提供的集成式弹性增强包括11超级引擎冗余(只对Cisco Catalyst 4507R)、集成式IP电话电源、基于软件的容错以及1+1电源冗余。硬件和软件中的集成式冗余性能够缩短停机时间,从而提高生产率、利润率和客户成功率。3.3.7 防火墙H3C SecPath F100-S-AC如表3.7所示表3.7防火墙H3C SecPath F100-S-AC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设备类型中小企业级防火墙并发连接数250000网络吞吐量(Mbps)80网络端口4个10/100Mbps以太网口、1个AUX口(备份口)、1个CONSOLE口(配置口)入侵检测Dos、DDoS安全标准CE/FCC控制端口Console口管理CONSOLE/TELNET/SNMP/管理软件VPN支持支持适用环境工作温度:0-45、湿度:10%-95%(不结露)电源输入:100-240V ;50/60Hz,输出:12V,最大功率:11W防火墙尺寸42300220mm防火墙重量2kg其他性能支持外部攻击防范, 内网安全, 流量监控, 邮件过滤, 网页过滤, 应用层过滤等验证3.3.8 服务器IBM System x3650 M3(7945I75) 如表3.8所示表3.8服务器IBM System x3650 M3(7945I75)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产品类别机架式产品结构2UCPU类型Xeon X5670CPU频率2930MHz处理器描述标配1个Xeon X5670处理器最大处理器数量2制程工艺32纳米三级缓存12MBCPU核心六核主板扩展槽4个PCI-Express 二代插槽内存类型DDR3内存大小8GB内存带宽/描述2*4GB 1.5V DDR3 RDIMM内存内存插槽数量18最大内存容量192GB硬盘大小标配不提供硬盘类型SATA/SAS/SSD硬盘最大容量8TB内部硬盘架数最多16个2.5英寸热插拔 SAS/SATA 或固态硬盘驱动器最大热插拔硬盘数支持热插拔磁盘阵列卡ServerRAID M5015阵列卡,支持RAID5(512MB缓存,不带电池)网络控制器集成的双口千兆以太网(2端口标配,2端口可选)管理工具IBM IMM, Virtual Media Key 用于可选的远程呈现支持、预测故障分析、诊断LED、光通路诊断、服务器自动重启、IBM Systems Director 和 IBM Systems Director Active Energy Manager、IBM ServerGuide电源性能电源类型热插拔电源电源数量1个电源功率675W软件系统支持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和 2008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VMware ESXi 4.0 嵌入式虚拟化管理程序3.3.9 磁盘阵列IBM TotalStorage DS3400(1726-42X) 如表3.9所示表3.9磁盘阵列IBM TotalStorage DS3400(1726-42X)参数表项目主要参数最大存储容量3.6TB平均传输率4Gbps硬盘转速10000和15000rpm高速缓存1GB-2GB外接主机通道4个主机端口RAID支持RAID-0, -1, -3, -5, -10单机磁盘数量12个内置硬盘接口串行连接 SCSI(SAS)风扇双冗余热插拔产品电源双冗余热插拔长度550mm宽度447mm高度87mm工作温度0-35工作湿度20%-80%校园网设计方案第4章 校园网设计方案4.1 网络的分层设计原则从逻辑上,校园网络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每层都有其特点。层次化设计的优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1) 可扩展性:因为网络可模块化增长而不会遇到问题;2) 简单性:通过将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的问题;3) 设计的灵活性:使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次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次造成影响,无需改变整个环境;4) 可管理性:层次结构使单个设备的配置的复杂性大大降低,更易管理。4.2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4.2.1 教学楼核心层交换机通过光纤传输介质与教学楼的汇聚交换机相连。汇聚交换机分别连接到各楼栋的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双绞线连接到每个课室的信息面板上,具体分配如下如图4.1所示:教学楼A栋有5层,每层18个信息点,共90个信息点。教学楼B栋有5层,每层24个信息点,共120个信息点,教学楼C栋有5层,每层有3个信息点,共15个信息点;教学楼D栋有5层,每层8个信息点,共40个信息点。图4.1教学楼拓扑图4.2.2 办公行政楼核心交换机通过室外光线连接到行政楼的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通过双绞线连接到各个行政楼办公室的信息面板上,信息面板分布情况如下如图4.2所示:行政楼2栋,每栋4层,每层10个信息点,共40个信息点。办公室使用8口交换机连接到信息面板。图4.2办公行政楼拓扑图4.2.3 图书馆中心机房放置在图书馆的第五层,连接到汇聚交换机,通过双绞线连接到图书馆A、B栋内的信息面板上。具体分分配如下如图4.3所示:图书馆1楼:18个信息点;图书馆2楼:10个信息点;图书馆3楼:10个信息点;图书馆4楼:10个信息点;图书馆5楼:10个信息点图4.3图书馆拓扑图4.2.4 学生宿舍区核心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学生公寓A、B、C、D区的汇聚交换机,每个区域的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各自的区域楼,区域楼交换机再与楼层的交换机堆叠,通过双绞线连接到宿舍的信息面板上如图4.4所示。图4.4宿舍区拓扑图4.2.5 信息网络中心通过光纤接入,连接H3C SecPath F100-S-AC防火墙,再连接到一台“思科 WS-C4503”的核心交换机和服务器群。服务器群组服务器统一采用IBM System x3650 M3(7945I75),一台对外Web服务器,放的是学校的官方网站;一台内网Web服务器,是学校的内部网站;一台Ftp服务器,由于FTP流量比较大,所以增加了一台IBM TotalStorage DS3400(1726-42X) Raid服务器。核心层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到教学楼、实训中心、图书馆、行政楼、学生公寓A、B、C、D区的汇聚层交换机如图4.5所示。图4.5信息网络中心拓扑图4.3 系统平台和应用系统4.3.1 系统平台选择系统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桌面平台、数据库、防火墙等的选择。一般校园网络,服务器系统平台可以选择微软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域名服务、WWW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等。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和可二次开发性。桌面操作系统比较可以选择XP和LINUX等平台。4.3.2 采用Windows2003 SERVER建立FTP服务器一般来说,用户联网的首要目的就是实现信息共享,文件传输是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之一。在校园内部信息交流是非常频繁,所以有必要在网络中使用WINdows2003 SERVER架设起一个FTP服务器。4.4 网络IP地址规划在设计IP地址方案之前,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是否将网络用真实地址连入Internet。2) 是否将网络划分为若干子网以方便网络管理。3) 是采用静态IP地址分配还是动态IP地址分配。4) 每个子网现在规划多少个信息点。5) 每个子网将来会增加多少个信息点。综上所述,现将各区域IP划分如下:办公行政楼:将连到教师办公室的交换机端口划分为VLAN2,将连到行政办公室的交换机端口划分为VLAN3,每台计算机手工设置静态IP地址,DNS为66 6,网关,子网掩码为,在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上设置动态NAT共享上网,公网的IP段为-。行政办公室IP范围为:20教师办公室IP范围为:2054教学楼:将VLAN4VLAN67分别划分给每一间教室,每台计算机手工设置静态IP地址,DNS为66 6,网关, 子网掩码为,在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上设置动态NAT共享上网,公网的IP段为-01楼的IP范围为 62楼的IP范围为 723楼的IP范围为 384楼的IP范围为 94计算机室16的IP划分如下表4.1所示:表4.1IP划分表计算机室服务器IP教师机学生机/249/242/241/24/240/242/241/243/241/242/241/244/242/242/241/245/243/242/241/246/244/242/241/24学生宿舍区:将VLAN 68 到 VLAN 73分别划分给学生宿舍楼A的16栋,将VLAN 74 到 VLAN 79分别加划分给学生宿舍楼B的16栋,将VLAN 80 到 VLAN 82分别划分给学生宿舍楼C的13栋,将VLAN83 到 VLAN86分别划分给学生宿舍楼D的14栋,其IP地址由网络中心的将路由器设为DHCP服务器,设其IP段为55 子网掩码为自动分配给学生宿舍区。在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上设置动态NAT上网,公网的IP段为1-0。图书馆:将连到电子阅览室的交换机端口划分为VLAN87,每台计算机手工设置静态IP地址,DNS为66 6,网关, 子网掩码为。在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上设置动态NAT共享上网,在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上设置动态NAT共享上网,以及设置静态NAT,绑定知网公网地址。公网的IP段为1-5。电子阅览室的IP为-3将VLAN88VLAN91分别划分给FTP、校内论坛和教学网站、学校官方网站,手动设置IP,在网络中心的路由器上设置静态NAT,绑定学校官方网站公网地址。软件运行平台第5章 软件运行平台5.1 软件应用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包括如下子系统:5.1.1 财务管理子系统管理全校教师工资收入,学生每学期的缴费 提供全校教师工资查询服务、学生查看自己每学期缴费服务以及教务处和学院领导及时了解学生已缴和欠缴情况。5.1.2 教学辅助管理子系统管理和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所有服务,包括:为教务处提供:招生计划制定、学生注册、学籍管理、课程及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和毕业管理的服务。为校领导提供:每年招生情况、学生到校情况(注册、缴费)、学生毕业去向,及时掌握教师教学情况。为教师提供:课表、上课学生、课室使用情况和学生对自己教学的评价等服务。为学生提供:选课、课表、上课教师情况、评价教师、成绩查询、注册缴费查询等服务。5.1.3 办公自动化子系统为人事部门提供对教师的招聘、考核、评价、任免、薪酬等方面的管理。为所有行政部门提供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事务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5.1.4 后勤管理子系统提供校园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