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_第1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_第2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_第3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_第4页
2015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语言,篇句字,语言风格,赏析句子,锤炼字词,诗歌鉴赏复习,炼字,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轻风摇细柳,轻风舞细柳,轻风扶细柳,“扶”字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化了,而且与“轻”“细”细的搭配别出心裁。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淡淡的月光下点点梅花若隐若现,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淡月映梅花,淡月隐梅花,淡月失梅花,“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炼字的定义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考点阐释,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注释】:张先,与柳永齐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长于锻炼字句,因善于用“影”字,世称张三影。水调:曲调名。流景:浙去的光阴。景,日光。空记省:白白的记忆与追省。省,反省。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副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不”两字互相呼应,读起来铿锵有力,有斩钉截铁的意味,传达出戍边将士的豪气、自信和决心,令人振奋。,数量词: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一片影”,何等孤独,“万重云”又是何等沉重,两相对比,表达了何等孤独伤感凄凉之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郑板桥咏雪),注意:1.该字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2.该字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如:“道是无晴却有晴”3.该字有没有运用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虚为实、融情于景、对比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提问方式,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zh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h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典题示例,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释含义),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描景象),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点技巧,析形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通感)。,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情感),“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典题示例,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技巧+形象+情感(析作用),答题步骤,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岑参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注】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选择一个赏析。4分,典题示例,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选择一个赏析。4分“飘”“挂”用得好。飘,飘舞之意,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出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等)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述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化虚为实、情景交融、拟人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薰:和暖,温和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课堂演练1,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薰:和暖,温和,“燃”是燃烧之意,榴花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燃烧。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课堂演练1,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镶有银字的笙。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4分),课堂演练2,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4分),“红”,使变红,“绿”,使变绿(释含义1分)时光使樱桃成熟,颜色变红,使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描景象1分)“红”“绿”二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人借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点技巧,析形象,表情感3分),课堂演练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真题示例(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1分)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1分)。一语双关,增强了对江东留恋之情。(1分),真题示例(2010广东高考),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表层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深层主观)情感的阻隔: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的失望惆怅心境的体现。(思念之情无法传递),真题示例(2010广东高考),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技巧+形象+情感(析作用),答题步骤,注意:1.该字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2.该字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如:“道是无晴却有晴”3.该字有没有运用表达技巧(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虚为实、融情于景、对比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巩固训练,“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两个叠词,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故国凄凉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真题示例(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1分)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1分)。一语双关,增强了对江东留恋之情。(1分),真题示例(2010广东高考),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表层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深层主观)情感的阻隔: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的失望惆怅心境的体现。(思念之情无法传递),真题示例(2010广东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3.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拓展练习,【注释】挑:捉。篱落:篱笆。,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拓展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借景抒情。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渲染烘托,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拟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动作。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3.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借景抒情。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融情于景,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拟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动作。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3.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形象:1.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语言)2.概括形象的特征3.形象的效果(情感)技巧:1.点出技巧2.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3.手法的效果(自身+形象+情感)炼字:1.解释该字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该字的效果(技巧+形象+情感),拓展小结,形象:1.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语言)2.概括形象的特征3.形象的效果(情感)技巧:1.点出技巧2.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3.手法的效果(自身+形象+情感)炼字:1.解释该字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该字的效果(技巧+形象+情感),拓展小结,形象:1.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语言)2.概括形象的特征3.形象的效果(情感)技巧:1.点出技巧2.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3.手法的效果(自身+形象+情感)炼字:1.解释该字含义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该字的效果(技巧+形象+情感),拓展小结,诗歌鉴赏复习,语言风格(特色),常见的概括语言特色词语:,清新明丽(简洁明快)平淡质朴(朴素自然,浅显直率、明白如话、多用口语)华丽绚烂(辞藻华美、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沉郁顿挫(慷慨悲壮)豪迈雄奇,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质朴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典题示例,(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达效果(描写形象或表现了感情),答题步骤,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课堂演练,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zhn)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子(其二)(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越女词五首(其三)(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答题步骤:(1)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是什么?(2)用诗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中何处体现。(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清新明丽(简洁明快、淡雅自然)平淡质朴(朴素自然,浅显直率、明白如话、多用口语),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秦观贬徙郴州所作。“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果。,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秦观贬徙郴州所作。,(1)“砌”是“堆砌之意”。(2)一束束梅花,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3)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使人想象到贬徙郴州的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1.卷:卷起。吼:吼叫。2.汹涌的浪涛一瞬间卷起了沙滩,就像十万大军齐齐怒吼,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声发出巨响。3.“卷”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字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通过描写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突出牧童遇到骤然而至的暴雨的惊慌心情。,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篱落:篱笆。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4分),夏日三首(其一)北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