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陕西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陕西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陕西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陕西省七年级生物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学习目标,1.知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的分类,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是不结种子的,它们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这类植物叫做孢子植物。,孢子不是种子,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成新的植物体。,一、藻类植物,分为两类:淡水藻-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藻类植物。海藻-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淡水藻类,图3-2海洋藻类,1、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2、形态特征: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图3-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3、给鱼类提供了食物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占95%)。有些可供人类食用,和供药用。,生产者,二、苔藓植物,注意与藻类植物的对比!,图3-4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2、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即无输导组织),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思考:,为什么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看不到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1、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三、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胎生狗脊,鸟巢蕨,铁线蕨,鹿角蕨,图3-5肾蕨和江南星蕨,1、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2、形态特征:植株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桫椤,3亿8千万年以前,桫椤生长茂盛,现在绝大多数灭绝了。,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处。,潮湿的陆地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茎和叶,没有根,称为假根。茎中没导管,叶中没叶脉。植株矮小。,具有根、茎、叶。,没有输导组织。,没有输导组织。,有输导组织。,不结种子,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统称为孢子植物。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比较三种植物特征的异同,检测练习,1、下列藻类植物中,属于单细胞的是()A紫菜B海带C水绵D衣藻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是()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C有根、叶、茎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D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方,3、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A根、茎、叶B果实、种子C茎、叶D花、种子4、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是()A受精过程不需要水B根、叶、茎里面有木质部和机械组织C根、叶、茎里有输导组织D孢子进繁殖5、下列植物中有根、茎、叶分化的是()A海带B葫芦藓C水绵D铁线蕨,6、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A种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7、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A远古时期的苔藓B远古时期的蕨类C远古时期的藻类D远古时期的种子植物,1.赤潮,(1)赤潮是怎么发生的?它与哪一类植物有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