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 ppt课件.ppt_第1页
传染病 ppt课件.ppt_第2页
传染病 ppt课件.ppt_第3页
传染病 ppt课件.ppt_第4页
传染病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与深部真菌病,2,讲授内容1.结核病2.伤寒3.细菌性痢疾,3,(三)肺结核病血源播散所致病变1.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结核杆菌短时间内大量侵入肺静脉血液循环全身各器官,4,肉眼:均匀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圆形,境界清楚的小结节。镜下:增生为主,偶见渗出,坏死为主的病变,.,5,2.慢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急性期病程迁延3周以上,或结核杆菌少量反复多次进入血液。,6,特点:病变性质和大小均不一致,同时可见增生、坏死及渗出性病变,病程长。,慢性粟粒性脾结核,.,7,3.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病淋巴结干酪样坏死破入邻近大静脉+胸导管回流V右心肺A两肺,8,肺表面和切面:灰黄或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P346,9,4.慢性肺粟粒性结核病原因:肺外结核病灶内的结核杆菌间歇入血特点:病变新旧、大小不一。小如粟粒,大可达数厘米。以增生性改变为主。,10,(一)肠结核:85%位于回盲部原发性:肠原发综合征继发性:多见,咽下含结核菌痰液所致,肠原发性结核性溃疡结核性淋巴管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结核,三.肺外结核病,11,肠结核,依其病变特点可以分为1.溃疡型:结核杆菌肠壁淋巴组织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破溃溃疡,12,腰带状溃疡,肠结核,特点:溃疡:环形,长径与肠轴垂直。边缘不齐,底部为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肠浆膜:淋巴管炎纤维素渗出+串状灰白结节,13,肠结核,2.增生型:少见结核性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增生肠壁肥厚、肠腔狭窄低位肠梗阻及右下腹肿块,14,(二)结核性腹膜炎由肠、肠系膜淋巴结和输卵管等处腹腔内结核灶直接蔓延,以青少年多见。,湿性:腹腔内积液(草黄色或血性腹水)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腹腔脏器粘连,结核性腹膜炎,15,(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和脊髓的外面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有保护和支持脑、脊髓的作用。,16,结核性脑膜炎,特点蛛网膜下腔灰黄色、胶冻样渗出物脑室脉络丛及室管膜可有结核结节病程长闭塞性血管内膜炎多发性脑软化蛛网膜下腔渗出物机化脑积水,.,17,(四)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1.肾结核病:男性多见,多为单侧肾皮髓质交界或肾乳头局灶性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空壳细菌下行输尿管和膀胱感染,肾结核病,18,肾结核病,输尿管结核粘膜溃疡+结核性肉芽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阻塞肾盂积水或积脓,结核,19,肾结核病,膀胱结核:肌壁受累膀胱壁纤维化和肌层破坏容积对侧输尿管口受累管口狭窄+括约肌功能失常对侧健肾引流不畅肾盂积水损害肾功能,20,生殖系统结核病,2.生殖系统结核病男性:前列腺输精管附睾男性不育女性:输卵管、子宫内膜和卵巢女性不孕,21,(五)骨与关节结核病1.骨结核脊椎骨、指骨及长骨骨骺(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22,干酪样坏死型干酪样坏死和死骨形成冷脓肿:坏死物液化骨旁形成结核性脓肿,局部并无红、热、痛,故称冷脓肿。,23,增生型:少见形成结核性肉芽组织,骨小梁被侵蚀、吸收消失,骨结核病,24,脊椎结核部位:第10胸椎第2腰椎,脊椎结核病,25,病理变化起自椎体,常发生干酪样坏死,以后破坏椎间盘和邻近椎体。,脊椎结核病,26,临床表现a.病变椎体不能负重发生塌陷脊椎后突畸形,脊椎结核病,椎骨结核,27,由于重力的作用,胸椎发生弯曲畸形,引起驼背。,脊椎结核病,28,b.冷脓肿病变穿破骨皮质脊柱两侧冷脓肿坏死物沿筋膜间隙下流远隔部位冷脓肿,脊椎结核病,29,腰部冷脓肿,腰椎结核合并腰大肌冷脓肿,脊椎结核病,30,2.关节结核继发于骨结核累及关节软骨和滑膜关节腔纤维组织充填关节强直,关节结核病,双膝关节、双踝关节强直,31,(六)淋巴结结核1.部位:颈部最常见,其次为支气管及肠系膜2.肉眼: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粘连包块,淋巴结结核,瘰疬,32,第二节伤寒,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33,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一)病因和传播途径1.病因: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Vi抗原菌体裂解释放的内毒素是致病主要因素,34,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污染食品、饮用水和牛奶或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2.传播:伤寒患者或带菌者消化道儿童及青壮年,35,伤寒玛莉:本名玛莉马龙,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她身为厨师的时间内造成47人感染、3人死亡。,.,36,三.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一)病变特点:急性增生性炎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RBC和细胞碎片伤寒细胞,37,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38,1.肠道病变:常见于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1)髓样肿胀期:第1周淋巴组织肿胀隆起,灰红色,质软。形似脑沟回,.,39,(2)坏死期:第2周压迫血管、过敏反应局部肠粘膜坏死红染无结构,坏死处原有结构消失,周边可见伤寒细胞,.,40,(3)溃疡期:第3周坏死组织崩解、脱落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底部不平。集合淋巴小结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孤立淋巴小结处溃疡小而圆,.,41,伤寒溃疡结核溃疡,伤寒溃疡与结核溃疡,.,42,(4)愈合期:第4周肉芽组织填平缺损+粘膜上皮再生,.,43,A:髓样肿胀期B:坏死期C:溃疡期,44,2.其他病变:(1)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肿大:巨噬C增生活跃(2)心肌纤维浊肿、坏死(3)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浊肿(4)皮肤淡红色小丘疹(玫瑰疹)(5)膈肌、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凝固性坏死(蜡样变性)(6)胆囊多无明显病变,但伤寒杆菌在胆汁繁殖。病人临床痊愈后,细菌仍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带菌者)(7)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肺炎(8)慢性感染病例可累及关节、骨、脑膜及其他部位,.,45,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一种假膜性肠炎,46,福氏菌宋内氏菌鲍氏菌志贺氏菌,内毒素,外毒素,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致病菌:痢疾杆菌分四群,福娃送报纸,47,2.传播特点患者和带菌者痢疾杆菌粪便苍蝇健康人,48,3.发病机制,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痢疾杆菌,49,二.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好发部位:大肠,尤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1.急性细菌性痢疾(1-2周)(1)卡他性炎:黏液分泌亢进,粘膜充血水肿,炎C浸润(2)假膜性炎:特征性病变(3)溃疡:假膜脱落地图状浅表溃疡(4)愈合: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吸收,健康组织再生,50,假膜:大体:黏膜皱襞的顶部,糠皮状,可融合成片,灰白色,P351,51,镜下:渗出的纤维素+坏死组织+炎症细胞+RBC+细菌,52,53,细菌性痢疾肠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