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2.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6.特殊句式(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见”前省略主语“桃花源的人”,“问”后省略宾语“渔人”)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问所从来即“问(之)所从来”。,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私谥靖节,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少时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被誉为“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本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57岁的陶渊明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快解缘:顺着,沿着。杂:别的,其他的。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异:对感到诧异。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尽,形容词用作动词,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字词盘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课文结构,课文全解,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思路点拨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第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第4至5段)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思路点拨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能突出主题的要详写。开头不宜过长,三言两语引出下文即可。有时要照应题目,注意点题,防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3.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什么“皆叹惋”?思路点拨因为桃花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花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即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思路点拨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虚构的,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1,问题探究2,问题探究3,问题探究4,问题探究5,问题探究5.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思路点拨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应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来综合考量。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接,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多年,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甲师(美甲教育)考试试卷(美甲教育信息化建设)
- 2025年市场营销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版)
- 七年级下册数学数学试卷
- 武汉信息网络学院总量备案制管理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青海教招数学试卷
- 贺州市八步区城区中小学选调教师考试真题2024
- 期中考试八上数学试卷
- 2024年上海立达学院招聘真题(行政管理岗)
- 2024年昌江黎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红色乡镇创建课件
- 数据结构应用试卷汇编
- 《2025年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
- 滤波电路课件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肺结节培训讲课
- 算量BIM模型建模规范要求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大比武理论考试指导题库500题(含答案)
- 会计加薪述职报告
- 《考研英语:综合能力提升教程(新版)》配套课件-阅读理解
- 年级组长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