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桥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ppt_第1页
胡兴桥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ppt_第2页
胡兴桥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ppt_第3页
胡兴桥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ppt_第4页
胡兴桥古诗文阅卷问题与建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古诗文阅卷及对策,佛山胡兴桥老师电话一、情况简介,2013年语文高考古文出题形式与往年有所不同。同:古文题选自史书人物传纪,4道选择题。异:史书的范围由清史稿回到宋史,今年选张咏传;将古文断句变为选择题,将信息筛选变为主观题。翻译题由3道回到2道。2013年语文高考古诗词题是分析作品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出题形式与内容和2012年相同,只是题号相反。2013年语文高考默写出题形式与往年相同,但是所选内容在新调整的33篇中。,2013高考古文主观题(10分)总数679424份,平均分7.55,2012年古文翻译得分分布表(10分)总数657246份,平均分5.42,与2012年相比,同题得分上升2.13分,2013年古诗词题得分分布表(7分)总数679424份,平均分4.12,2012年古诗词得分分布表(7分)总数657246份,平均分2.61,与2012年同题比较,上升1.51分。,小结:,第9题,考查翻译和信息筛选,平均分7.55,难度0.76,满分7万多人,及格率62.45%。第10题,考查古诗词鉴赏,选用宋代词人的词作,及格率67.07%,满分是5万多人。第11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的内容都在考试说明的指定篇目中,满分30多万份,比2012年要高。,二、2013年古文题分析,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已,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答对“自活”“蜂聚”各给1分。答对大意给2分。,新增评分细则(1),翻译第一题(1)关于关键词“自活”、“蜂聚”将关键词语“自活”、“蜂聚”正确翻译出来,即可各得1分。照搬原文“自活”、“蜂聚”,此处不给分。“自活”是使动用法,译成“用来谋生”、“让自己活命”、“使自己存活”,或“以为生计”“把作为谋生手段”等,都算对。“蜂聚”是名词用作状语,译文要把“蜂”的活用表达出来。如译成“群聚”可以给分,译为“聚集”或“聚在一起”不给分。,(2)关于“答对大意”,根据评分标准,除单独给分的“自活”、“蜂聚”外,译文基本正确,即符合“答对大意给2分”的标准。“苟”:要译出假设的含义,如译为“苟且”、“苟且偷生”、“姑且”等,不符合题意。“患”:可译成现实的危害,也可译成担忧。译文的句子不通顺,搭配不当,可在“答对大意给2分”项酌扣。不单独扣错别字分。,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答对“名之”给1分。答对大意给2分。,新增评分细则(1),翻译第二题(1)“名之”,“名”是名词用作动词,“之”指代“傅先生”。没有将名词动用译出来,或者指称错误,此处不给分。(2)关于“答对大意”根据评分标准,除单独给分的“名之”外,译文基本正确,即符合“答对大意给2分”的标准。译文的句子不通顺,搭配不当,可在“答对大意给2分”项酌扣。不单独扣错别字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郡里讨论推荐张咏为进士候选人的第一名,张咏把这个资格让给了夙儒张覃。(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张咏鼓励蜀中品学兼优的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张咏显达后,三十年里一直在寻找有才德的同学傅霖。(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答对l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找出的事例只要能体现张咏“惜才”,即可给分。,新增评分细则(2),信息筛选主观题(1)除参考答案列举的例子外,下列事例也算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事例:咏封还诏书,且言张咏责备阍吏直呼傅霖的名字。(2)自己概括列举事例的,必须符合文意。引用原文列举事例的,所引文段要恰当。,三、古文题存在的典型问题(一)古文翻译不准确,原因一:对“词的活用”掌握不到位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第一题的“盐”,应准确地理解为“贩卖私盐”,活用为动词。本题得分7分。,“自活”翻译错,这里是使动用法,译成“用来谋生”、“让自己活命”等,此处错。,本题得分6分,此题的“蜂聚”不能翻译,名词作状语。,本题得分6分,“名之”翻译出错,“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呼叫”,之,是代词。此处是本题失分重点。,本题得分7分,原因二:句意不通顺,文言基础不扎实,理解力低,致使语言表述水平低,语法混乱,行文啰嗦,而造成句意不准确。,翻译两小题均不通顺。本题得分5分。,典型的“翻译不通,基础薄弱”,本题得分5分,三、古文题存在的典型问题(二)信息筛选不典型:只沾边,不全面,或者全错。,本题得分5分,不全面,或全错,本题得分2分,本题得分3分,四、古文题解决问题的建议,1.中学古文教学重点是落实古文字、词汇、句式句法及其运用,要落实到位,读懂是第一位的;2.根据古文文体知识(如传、记)去理解古人行文规则;3.注重古今汉语语法的比较教学;注重古今汉语语义辨析的教学;4.注重古代文化制度知识的教学。,5、加强文言文考点知识的训练与落实,比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知识点的落实;6、加强必要的背诵,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7、注重严谨的应试规则,加强必要的审题与语言整合训练。,8、特别强调,第一维度: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横坐标(x轴)。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的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活用等知识点的活标本,老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的第一轮复习,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同时也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就是高考的必背篇目)。比如:老师针对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可以这样点拨(各仅举一例):1语音字形弃甲曳y兵:丢弃铠甲,倒拖兵器逃跑。2.词语释意凶:年成不好,凶残、残暴。3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4一词多义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数罟不入污池(读c细密)。范增数目项王(读shu屡次)。历载八百余年,数极德尽(命运,气数)。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5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句意为“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6固定结构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等等。,8、特别强调,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题,就会更明确考点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这些实词的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18个虚词中,哪几个虚词是经常考到的,常常又关涉到这些虚词的哪几个重要义项;在特殊句式、词的活用等方面,考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8、特别强调,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文言字词句的复习是因人而异的,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是千差万别的。考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文言文拉开差距的是“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及翻译,学生进行自我翻译,参照修正。,五、2013年古诗词阅读题分析,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试题分析,(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第10题补充评分细则11、本题主要考表现手法。,“怎样借景抒情”必须包含对情和景两个因素的分析。其中对景分析描写全面得2分,如果不全面或只列举意象不作说明只得1分。对于情感的分析占2分。词上片所抒之情,标准答案用“哀怨、黯淡”和“飘零、孤寂”两组关键词表述,考生答对一组关键词给1分。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愁绪、愁苦、忧伤、悲伤、悲凉、失意、抑郁、凄清、惆怅、孤独、漂泊、寂寞、羁旅之情、离愁别绪等均可给分。思乡之情与“飘零、孤寂”的感情相近,可得1分。,新增评分细则1,除此而外,请注意以下三点:(1)如果表达不明晰或不准确酌情扣分。(2)虽然有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但对情感的分析却完全错误,例如将其说成是对美景的喜爱、心中的喜悦或作者的闲适之情等,说明没有能够准确理解词意,可以不给分。如果景物分析本身较为细致的话,最多给1分。(3)如果将情感表述为“对故人的怀念”不能给分,因为词中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内容。,(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技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新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3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新增评分细则2,2本题主要考思想内容。作者夜里江边折柳,想起家乡(苏堤)的柳,因为有家却不能回而伤感皱眉。(2分)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1分)如果结合下片分析不全面,酌情扣分。,六、古诗词题存在的典型问题,1.对“景物”与情感的思考缺乏针对性:泛泛理解。,2.对“景物”与情感的思考缺乏针对性:理解不全。,3.对“景物”与情感的思考缺乏针对性:理解出错。,4.不能结合语境,不能准确理解文意。,5、凭空答题,理解错误,6.学生对所述对象的内涵没有准确的认识,平时又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分析语言前后表述缺乏逻辑连贯性。,七、古诗词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中学老师大多对诗词意象本身的特性缺乏认识,不太注意诗词意象之间的组合关系的具体分析,不能深入理解诗人选择意象和组合意象的艺术匠心,所以给学生的知识的支离破碎的。1.教师应该按照诗词创作特点去展开诗词教学,寻言以观象,得象在忘言;寻象以观意,得意在忘象。2.加强诗词意象本身特性的分析,读懂意象之间的组合艺术,了解诗人选择和组合意象的艺术匠心,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意蕴。,3.中学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知识概念内涵外延的教学,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逻辑思维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提高语言表述能力。4、加强手法与思想内容的阅读训练,告知学生先会翻译诗歌,然后学着读懂诗歌;5、加强全面结合信息读懂诗歌的方法,“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反复阅读与训练,提升答题的语言与信息的有效性;7、加强审题与答题规范的意识。,8、特别强调:做到4个了解,第一: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考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大意义。第二: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勾连理解的可能;古代诗人写诗,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所以了解这一特点,对于准确解读诗歌,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文化常识。古代的文化常识,衣食住行、天文地理等基本知识,考生可以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老师专门进行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清理,以帮助考生储备。第四: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在文言的基础上写成的,一些基本字词句援引的依然是文言基底,所以很多文言诗歌的字面意思的解读都离不开文言翻译的功底,这一点,考生也要特别加以重视。,八、默写填空。,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子曰:“知者不惑,。”(论语)(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李密陈情表)(3),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4),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1.(6分)(1)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答对1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新增评分细则,(一)错别字,见错无分,下列为各题易误字:第1题:“仁”易误为“乐”、“智”;“忧”易误为“悠”。第2题:“余”易误为“于”。第3题:“已”易误为“己”、“矣”、“以”;“待”易误为“代”、“载”。第4题:“乱”易误为“卷”、“落”;“穿”易误为“击”;“涛”易误为“滔”;“岸”易误为“案”。(二)位置颠倒。将两句位置颠倒,两句均不给分。,(三)写成别句。写成其他句子,该空不给分。(四)局部错误。所填句子局部内容写错,不给分,如“江月”误为“长江”、“乘月”等。(五)书写不规范。(1)能够准确判断的,见错无分。如:“惧”字中的“具”,里面的“三横”写成两横;“待”误为“侍”;“余”误为“佘”等;(2)不能准确判断的:符合笔画书写的相关特点,可酌情给分。如“以”作“以”,可给分;如“惧”字右边,里面的“三横”写成“一竖”或者“竖波浪形”,可给分。字体结构模糊或者笔画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