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思一模发现差距立足二轮高效复习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任海林,太原市一模整体状况分析均分:文科89分理科93分及格率688%,文言文翻译试题再现(1)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您本是合理的(合乎道义的)继承人,谁敢触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样的义举。(“义嗣”“干”“不材”各1分,大意2分,共5分)(2)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乱。于是晏子通过陈桓子交出了封邑与官职,因此在栾、高之乱中得以避免灾祸。(“因”“纳”和句式各1分,大意2分,共5分),【失分分析】1对文言文词汇中的重要义项积累不够。如“干”字,本意是“盾”,绝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干涉”“干预”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义项,不知道还有“触犯”之义;“因”字,常用义项有“于是”“趁”“凭借”“通过”等。2翻译过程中语境意识不够。如“纳”字,如果能结合上文“子速纳政与邑,无邑无政,乃免于难”,就不会译成“收回”。3答题过程中采分点意识不够。文言文翻译题一定会结合“重要实词义”“常用虚词用法”“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或固定句式”等知识点来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备考策略】1明确新课标卷特点。都选自宋史;文言文翻译日趋简单,体现高考试卷平和的特点。但2012年翻译难度高于往年;重在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也有虚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更在考查结合语境的推断词语和句意的能力。2夯实基础,做好清理。(1)120个文言实词的特殊义项的清理。例:【2012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2)常见文言现象的清理。,3养成习惯,强化能力(一)思维习惯:联系已知,推断未知(二)答题习惯:圈点勾画,有的放矢1联系语境,整体理解2圈点勾画,洞悉得分3理清句式,调整语序4草拟底稿,连词成句5调整答案,最终定稿,诗歌鉴赏,试题再现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8“离人心上秋”自古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为什么说“有明月,怕登楼”(5分)该句将“愁”巧妙地拆分为“心上秋”,(1分)既突出季节为“秋”,(1分)又委婉地表明了内心因离别而愁。(1分)明月之夜不敢登楼,是因为登高怀远,望月思人,月明之夜,更让人增添愁苦,表达了月夜思乡怀人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2分),9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借景抒情。往事如梦,花落成空,美好年华如水,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2分)对比(反衬)。“燕归客留”,人不如物,更突出了无法归家的哀愁。(2分)拟人。词人责备垂柳不能留住亲友,却总是缠留自己的行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2分)比喻,往事如梦,如花落成空,如轻烟难以捕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寄寓诗人人生如梦,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2分),【失分分析】8(1)脱离文本随意猜测:作者怕登楼是因为事业受挫,感到自己壮志无法实现,对自身前途的担忧。(2)表述不具体:明月象征着相隔两地人寄情传意的事物。(3)不扣题干答题:学生1:登上楼,远望芭蕉,看着晚凉的孤寂场景,只是徒增忧伤。学生2:“纵芭蕉不雨也飕飕”中的“飕飕”指别离之意,“都道晚凉天气好”诗句中的“凉”突出了作者心境之凄凉。(4)随意联想:俗话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是让人伤感的季节,更是离别的季节,“高处不胜寒”,即使有明白,心依旧如冰,作者此时为别离而感伤,内心中又万般悲凉,又怎能独上高楼?,9、(1)多种手法堆砌:词的下片运用拟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典、象征、托物寓意、比喻等手法,以乐景写哀情来表达作者的情感。(2)分析与手法不对应拟人:诗人说“燕辞归”,赋予燕子于人的情感;借景抒情:诗人借垂柳表达思念之情。,2011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2012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新课标卷1、体裁:唐律诗、宋词。2、情感:【2011】怀古伤今之情,家国之思。【2012年】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3、考点:内容情感手法,【备考策略】一“泡”开诗歌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泪水不停流下,弹洒不尽,只能任它临窗滴落,就着砚台随即研成泪墨。渐渐写到离别后的凄楚,这种离别情已到最深最痛的程度,就连那红笺也因被泪水打湿褪去颜色。,二、厘清概念如:情与景的关系一是从情与景如何展现: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二是从情景的乐或哀: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1、情景交融2、触景生情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3、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的诗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只见景不见情。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是先景再情,写景是抒情的凭借。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寓情于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渲染和烘托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渲染。氛围,烘托。情感、形象。二、对比和衬托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表现某种思想,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三、衬托和烘托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三、规范作答:读诗歌:写的什么?(明题材、明主题、明内容、明情感)怎么写的?(明技巧、明意象、明语言、明风格)为什么这样写?(明效果)析题干:问的什么?(考查点)怎么问的?(考查角度)研答案:回答什么?(不能答非所问、不可遗漏要点)怎么回答?(角度要正、层次要清、要点要准、内容要实、语言要精),选做题,【大体情况】1选做文学类文本的人数为5784,占试卷总数的26.8%,选做实用类文本的人数为15817,占试卷总数的73.2%.220分的主观性试题,实用类均分10.50,略高于文学类文本10.41,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再现】(2)三个年轻人关系亲密,却个性迥异。试概括他们性格中的不同点。(6分)索里尔冲动或爱幻想(1分)、组织能力强(1分);普瓦特文沉稳冷静(1分)、有悲悯心(1分);“我”敏感或机智(1分)、缺乏主见或附和顺从(1分)(3)小说开头三人穿不同军装扮演不同角色的场面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照应了小说开头“都喝得有几分醉意”的交代;为下文再次开宴和拿“贼”、审“贼”做了铺垫;为小说增添了喜剧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有人认为,本文以“三个醉汉的故事”为题,更为妥贴。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8分)观点一:“一个幸运的贼”更为妥帖。“贼”是全文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被发现、审判,到释放、招待,故事情节都围绕“贼”展开,“贼”起到了串连和推动情节的作用;做“贼”而幸运,能激发读者好奇心。以“幸运的贼”为题,预示情节必然曲折,也就为主要人物的个性展现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幸运”二字意蕴丰富,点明了“贼”的命运,幸运缘于人性的善良,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观点二:“三个醉汉的故事”更为妥帖。“三个醉汉”是小说中的主要活动者,是小说的主人公,以此为题,便于读者把握作品主旨;醉汉必有荒唐之处,也必有可爱之处,以此为题,富于喜剧色彩,更加吸引读者;由酒醉胡闹到酒醒招待,表现人性的复苏,更能突出作者寄寓的社会理想。,【答题现状】11(2)考查概括人物性格特点问题答题要点不全,很多学生对每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只答一方面,即使用多个表示人物性格的词语也雷同,也只表达了一个意思。一些学生在答题时不写出三个人物的名字,个别学生把小说中的人物“我”称作“作者”或“莫泊桑”。一些学生的答题语言口语化,使用“暴力男”“有领导范儿”等,11(3)考查小说开头场面描写的作用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回答随意。如:开头是借喻,讽刺法国的等级制度,表现出了他们的有创意,爱玩,表现了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等回答笼统,不具体。如:渲染气氛,描写所处环境、交代大概背景,为下文做铺垫。11(4)探究题答题要求:在阐述的时候需要至少答出三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作答。比如从情节、主题、人物性格塑造、读者的阅读效果等方面,并且需要在分析的时候结合小说的内容来答题。,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再现】(2)文章主要写王国维,却又从苏珊桑塔格对本雅明的评价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6分)在行文结构上,此段中对于“忧郁气质”的分析总领了全文,并由此引出了下文对王国维的评述,使行文巧妙自然(1分),既与标题照应,又与结尾照应(1分)。在人物塑造上,本雅明与王国维的身世、气质、选择、结局均相似,二人互为映衬,更能突显王国维的形象。(2分)在思想情感上,为全文奠定了一种感伤忧郁的感情基调。(2分)(3)请简要概括作者对王国维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理解。(6分)王国维受传统价值观中名节观念影响极重,曾在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条约后以死相抗,他认为那时就应该一死谢国,因自杀未遂,名节有污,必当赎回,所以称“只欠一死”。(2分)“世变”,应指后来北伐军一路成功,溥仪不保。(2分)“再辱”,王国维曾将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条约的行为引为奇耻大辱,又猜测北伐军进京后,自己必将再受大辱。(2分),(4)王国维治学方向经历了哪几次转变?结合实际,谈谈王国维治学道路的变化给你怎样的启示。(8分)王国维治学方向的四次转变:科举而哲学,哲学而文学,文学而戏曲,戏曲而经史考证。正确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把握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王国维治学过程中多次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对象,正是由于对自身特征的了解,对自己不利和有利因素的正确把握。做大学问首在人生价值观的确立。王国维治学由哲学而文学,是因为研究西方哲学在感情上与中国文化形成了尖锐矛盾;灰心于文学、戏曲,是因为济世无门;最终转向经史考证,是为了继承中国文化的儒家道统。,【失分分析】12(2)问题1学生答题不规范,要点列举不全。2答案中出现了错别字,尤其在关键词上。如:“铺垫”误写作“辅垫”。“照应”写作“照映”。答题思路混乱,层次不够清晰。3答题太空洞,未结合文本,如:只写奠定基调,而没有写明奠定了什么样的基调;只写引起下文,而未写明引起了下文的什么内容。,(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考生不是紧扣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而是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随意做答。如“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只欠一死“是他对生命彻悟;当了帝师却对封建文化的没落无可奈何,将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跳跃的行为引为奇耻大辱。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认为自己的一场大辱也在所难免,所以选择”自杀“,以身殉国。(4)本题属于比较开放的探究题,根据人物的人生发展轨迹探究其社会价值,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意义。只写出了启示,并未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分析论证。故只能得23分。,如:我们要学会适时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跟上时代的发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再如“他的治学之路坎坷曲折,但人生之路无不如此。只有经历不断的探索的追求,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观点正确鲜明,但结合文本和自身实际都比较简略,所以此问只能得3分。,【其他情况】1、本次考试的第11题和第12题是任选一道来做,因此不少学生出现了打错位置的情况,比如选择了实用类文本,但是在答题的时候却答在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位置。2还有813位学生未涂机读卡上的题号,11-12题分不清楚,给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希望老师们多加强调,让学生务必按机读卡的要求来填涂。,备考策略答题不要:忘“本”语境的关联性阅读关键:得“意”理解的深刻性答题切忌:忘“形”答案的层次性表达不要:妄“言”表达的合理性,语言运用,16.“201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经过半个月的网络投票,“平”字从10个候选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本次两岸年度汉字。请按照你的理解,从三个方面说一说“平”字当选的理由。(6分)和平。世界呼唤和平,人类祈愿和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期许。平等。两岸人民希望能平等协商,共谋发展大计。平安。我国的领土尤其是海疆领域屡屡发生不太平杂音,两岸人民希望能渡向一个平安的明天。【失分分析】1从“平”的意义去分析,而忽视了两岸关系,比如“平,表示平安,表达出人们希望过着平平安安的生活”、“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等造成失分;2从字形结构上分析,不切题。如“平字为轴对称文字,反应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汉字字形结构简洁明快,不繁琐,书写起来也大气美观。”3偏题,涉及到“平”但不符合题意,如“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领导人的名字中有平”、“摆平钓鱼岛事件”等。,17.依照下面的例句,另选话题,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真诚犹如坚实的码头,可以让人生劳顿者得到精神的休养,也可以让期待远航者放下最初的恐慌。答案示例为:善良犹如宽厚的臂膀,可以上生性弱小者受到有力的保护,也可以让心灵强大者获得温和的濡养;宽容犹如茂盛的树冠,可以让误入歧途者识别回家的方向,也可以让前驱跋涉者得到心灵的抚慰。【失分分析】1自选话题和另选话题的区别2所给示例的“形”分析不透彻,作文,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是走向12年高考作文全部为材料作文(其中江苏卷为材料加命题),所以材料作文为13年命题趋势。12年高考作文选材形式多样,有诗歌类、寓言类、漫画图片类、名人名言类、新闻生活类等命题导向:关注主流价值取向一是悲悯情怀,从对生活、自然、生命(尤其是对普通劳动者、平凡人、草根)的关心、尊重、理解和同情;二是弘扬传统道德,寻找精神信仰,体现真善美的精神世界;三是寻根与创新,既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反思历史,把根留下,又思考未来,表达人生的理想和价值观的追求。关注生活聚焦热点尽管命题者竭力避免材料的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但又总在关涉社会现象、关涉百姓生活(幸福感、教育问题)。因此,整理2012年的热点,也是必要的。命题思路:注重小材料大主题要求学生关注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读出材料背后的深意。即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几个热点话题需要关注1教育个性、成长、独立思想、自由精神2正能量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仁、义、礼、智、信”;具体:爱国、气节、廉洁、诚信、务实(实干兴帮)、奋进、善良仁爱、贵和敦亲等。3草根关注平凡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幸福感;草根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尊重劳动者等。,4梦中国梦:2011年11月,人民日报以诗歌形式发表中国梦;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参观复兴之路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飞天梦,航母梦,文学梦2012年,神九飞天成功,首艘航母服役,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个人梦想:老百姓的梦想:房子、医疗、社会保障等5新二代“坑爹族”让我们反思中国教育问题、反思年轻一代的人生观问题。关注“我”(年青一代)生活现象时代气象人生追求,【试题再现】材料中的麻雀生活图,所体现的无疑是市井乡间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也就是所谓“草根”的象征符号。根据材料各处重心,可得出如下立意:(一)从麻雀的角度:1.虽然平凡,也能坦然自适;2.虽然平凡,也自有其幸福;3.虽然平凡,也自有其价值。(二)从人与麻雀关系的角度:1.有些人或事物虽然渺小平凡,却是我们生活中的另一面风景;2.有些人或事物虽然渺小平凡,但同样应该值得我们尊重。,【试题再现】窗外一只小雀,它不会飞翔,也不会盘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类那样顺着气流,直上白云苍穹之间,作大俯瞰或大航行。它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楼檐到另一个楼檐,生存于市井之中,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视眼中的一个黑点,连逗号还是句号都看不清。低飞、跳跃、啄食、梳理羽毛,发出永远幼稚的鸣叫,在季节的变化中坚忍或欢快。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过程当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求偶时一对儿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是分号。它们被人所起的名字,是麻雀。,【评语】这是一篇极为规范的议论文,用排比的修辞引出论点,紧扣“小人物”的生命价值。论点正确鲜明。接着分别从对“家庭”“社会”“生命”三个角度,论述“小人物”的生命价值。最后联系现实,再次回照论点,首尾圆合。段首排比分论点的方法,使得文章结构清晰,一脉贯通。尤其是文章紧扣材料中的“活标点”,富有创造性的将对三个事例的理性分析与“感叹号”“省略号”“分号”的内涵紧密联系,很有创造性。但是,问题就在于文章所选的事例均来自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语言也多有颁奖词的影子。另外三个分论点的表述内容似乎与“小人物”的生命价值联系不紧。评小人物的价值,【评语】读这篇文章,我满脸流汗。是紧张的。我感觉和这个高中生相比,他该是我的老师。和许多语文同行一样,或许我们给了高中生的只是所谓的高考作文应试宝典和秘籍。遵循套路出牌,准是没有错的,但也只是雕虫小技而已。文章深厚的文学底蕴、深刻的思想和有深度的语言表达才是最重要的。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在一次和省特级教师樊玉仙老师闲聊的过程中,她深有感触的说:当年自己的班里有那么多北大清华的学生,要归功于他们认认真真地读了三年的书。今天,我们都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低效的问题,都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给与学生大量读书和创作的时间,但我们有几个老师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0863.3-2025起重机分级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GB/T 45776-2025燃气燃烧器和燃烧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装置特殊要求多功能控制装置
- 心肺健康康复教育课件
- 2025年LED室内应用灯具项目合作计划书
- 招标采购服务协议书范本
- 设备采集协议书范本大全
- 工程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水泥熟料及水泥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跑道磨擦系数测试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3年12月四川凉山州雷波县考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3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易错、难点、常考点甄选)含答案带详解附后
- 打破刻板印象
- 2023年荆州市荆州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铝合金门窗及阳台栏杆工程施工合同
- 新大遥感地学分析课件第4章 地质遥感
- 会议签到表完整版
- GB 31247-2014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
- 赛迪顾问-新锐评论第70期(总第120期):县域经济研究系列稳县域经济大盘育优质企业的四点建议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DBJ50∕T-220-2015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