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_第1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_第2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_第3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_第4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活动:请你分别用汉语数字、英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表达一个等式。,范例:汉语表达方式:一加一等于二;英语表达方式:oneandoneistwo;阿拉伯数字表达方式:1+1=2,回答:1、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加简便、明了?2、阿拉伯数字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中国的?,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概念:,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概念:,2、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靠什么途径传播文化?,商贸活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2)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一个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外交、外宣价值,传播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它们对文化的变迁有什么影响?,1.永嘉之乱后2.安史之乱后3.靖康之乱后,“永嘉”之乱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江淮流域(主要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向江南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后,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靖康”之乱发生在北宋,战争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徙。,客家人的土楼,在古代通信落后、出版困难、消息闭塞、交通阻隔(特别是作为“蛮荒边陲”之地的岭南)的条件下,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就是人口迁移。从岭南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原人几次大的南迁高潮对岭南文化均有深刻的影响。以经学为例,岭南的学术文化“始然於汉”,汉代大批中原人南迁,其中有不少官绅宿儒,他们在南海、苍梧、番禺、广信等地办学授徒,讲习儒家经典,使岭南经学逐渐发展起来。,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人口迁徙,韩公祠,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摘自读韩愈一文,民工潮,“民工潮”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渠道。终年风尘仆仆的“打工仔”、“打工妹”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羡慕,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如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链接:日本遣唐使,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224.51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已近61万人。建国60年以来,我国累计接收来华留学生146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和62%的博士生导师都有留学经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1)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2)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的常见几种重要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活动各种政治活动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属性。,烽火狼烟,驿寄梅花,鸿雁传书,晨钟暮鼓,古代传媒,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大众传媒,1、传媒及其发展,传媒大体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1、传媒及其发展,2、大众传媒:,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易中天在06年可谓是异军突起,凭藉央视“百家讲坛”而家喻户晓,出书访谈,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成了06年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据传上海书展期间易中天2小时内签了四千本书,签坏N支笔,其受追捧程度可见一斑。其实在品三国之前,易中天也著有不少学术著作,但似乎都没啥大的反响。而品三国通过央视的一鸣惊人,果然还是证明了大众传媒的无上威力啊。,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你能列举出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例子吗?,想一想:,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班超遣使通大秦(古罗马),马可波罗撰写东方见闻录,利玛窦献坤舆万国全图,鉴真东渡,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2003年,中日两国隆重纪念鉴真东渡成功1250周年。,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郑和下西洋,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向中国人展示了一个与当时中国传统观念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文化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儒家文化圈”。西方文化中也有中国文化的痕迹: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中国的学术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的艺术,影响了西方人的生活;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更使西方人受益无穷。,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进步;西方的民主制度、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被中国所借鉴,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民主的发展进程;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西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促进和影响,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文化交流促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2、大众传媒及优点,本课小结,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B.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C,2、文化绝不独占山头,进行割据,从而称王称霸,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世袭珍藏,把自己孤立起来。文化是“天下为公”的。不管肤色,不择远近,传播扩散。这段话重在强调()A.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属性B.文化是大同的,不同人种、不同地域的文化没有差别C.文化具有多样性D.文化具有独立性,A,3、2011年10月,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促进海峡两岸图书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也同期举行。本届博览会参展规模与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有()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BCD,D,4、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了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A.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B.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文化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