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T 30082016代替Q/ZTT 1003.42014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检测规范Passive Distribution System Radio Frequency Cable Test Specification版本号:V2.02016 - 02 - 15发布2016 - 02 - 15实施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前言11 范围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33.1 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wave Ratio(VSWR)33.2 传输衰减Transmission Attenuation33.3 耦合损耗Coupling Loss33.4 弯曲半径Bending Radius33.5 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43.6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43.7 绝缘耐压Dielectric Medium Voltage-withstanding43.8 护套耐压Sheath Voltage-withstanding44 检测项目45 射频电缆检测要求65.1 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检测要求65.1.1 材质及要求65.1.2 电气性能115.1.4 环境性能315.2 漏泄同轴电缆检测要求435.2.1 材质及要求435.2.2 电气性能475.2.3 机械物理性能525.2.4 环境性能54前言本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均简称为“中国铁塔”)的实际情况,细化和明确了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的技术要求,满足多系统共享室内分布系统的应用需求,并为入网检测和无源分布系统建设提供技术依据。本标准主要包含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耦合性漏泄同轴电缆和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产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要求,适用于射频电缆产品的质量检测,适用于送检和抽检产品的检测。本标准应和同期发布的Q/ZTT 3007-2016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技术要求配套使用。本标准代替Q/ZTT 1003.4-2014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V1.0)-试行中测试方法相关的内容。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标准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国铁塔通信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和监督执行。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铁塔通信技术研究院。无源分布系统射频电缆检测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耦合性漏泄同轴电缆和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产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规定的射频电缆产品的质量检测,适用于送检和抽检产品的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国家及行业标准对于本技术要求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091 电缆用铜带GB/T 15065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 17737.1-2013 射频电缆 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380.1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GB/T 18380.35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5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C类GB/T 19849 电缆用无缝铜管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1.13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 塑料部件 尺寸的测定JB/T 10696.3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弯曲实验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SJ/T 11223 铜包铝线SJ/T 11365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YD/T 1092-2013 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泡沫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YD/T 1113-2015 通信电缆光缆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YD/T 1120-2013 通信电缆 物理发泡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耦合型漏泄同轴电缆YD/T 2491-2013 通信电缆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纵包铜带外导体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YD/T 2740.2-2014 无线通信室内信号分布系统 第2部分:电缆(含漏泄电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837.3-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YD/T 837.4-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wave Ratio(VSWR)电缆长度方向各点结构尺寸不均匀,引起各点区域阻抗差异,产生反射波,形成驻波。驻波会导致传输效率下降,衰减坛大,误码率上升,图像虚影,等不良后果。3.2 传输衰减Transmission Attenuation反映电磁波在电缆中传输时能量损耗大小,主要影响信号强度。漏缆衰减主要包括内/外导体损耗、绝缘介质损耗、辐射损耗、驻波损耗。3.3 耦合损耗Coupling Loss反映漏缆辐射出来信号大小的指标,主要影响信号强度。3.4 弯曲半径Bending Radius反映电缆的弯曲性能。在规定的弯曲半径下满足电缆的使用要求。3.5 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行波状态下的电压与电流比值,主要与电缆内导体等效外径和外导体等效内径、等效绝缘介电常数有关,标称特性阻抗主要有50、75、100。其中移动通信中的产品标称特性阻抗一般为50。3.6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电缆内、外导体之间的直流绝缘电阻,反映电缆绝缘层的绝缘性能。3.7 绝缘耐压Dielectric Medium Voltage-withstanding电缆内、外导体之间的交流或直流条件下介质的耐电压性能,反映电缆绝缘层的绝缘耐压性能。3.8 护套耐压Sheath Voltage-withstanding通过浸水试验或火花试验来确定护套的耐电压性能,体现电缆护套的耐压击穿性能,一般电缆生产时都是在线监测,保证电缆任何地方在规定的护套耐压下,电缆护套不击穿。4 检测项目表1 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检测项目明细表序号分类指标备注1材质及要求内导体2外导体3护套外观4护套最小厚度5电缆最大外径6电缆参考重量7电气性能内导体/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8绝缘介电强度9最小绝缘电阻10特性阻抗11最大衰减常数12机械物理性能重复弯曲13最小弯曲半径14抗压强度15导体最小抗拉强度16导体最小断裂延伸17护套抗张强度18护套断裂伸长率19绝缘附着力20环境性能老化后护套断裂伸长率21老化后护套抗张强度22绝缘热收缩率23低温弯曲24温度冲击25阻燃电缆的燃烧性能26护套火花试验护套耐压性表2 耦合型和辐射型漏泄同轴电缆检测项目明细表序号分类指标备注1材质及要求内导体2外导体3护套外观4护套最小厚度5电缆最大外径6电缆参考重量7电气性能内导体/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8绝缘介电强度9最小绝缘电阻10特性阻抗11纵向衰减12耦合损耗13最大电压驻波比14机械物理性能抗压强度15重复弯曲16最小弯曲半径17抗压强度18导体最小抗拉强度19导体最小断裂延伸20护套抗张强度21护套断裂伸长率22绝缘附着力23环境性能老化后护套断裂伸长率24老化后护套抗张强度25绝缘热收缩率26低温弯曲27温度冲击28阻燃电缆的燃烧性能29护套火花试验护套耐压性5 射频电缆检测要求5.1 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检测要求5.1.1 材质及要求5.1.1.1 内导体5.1.1.1.1 铜包铝的实验方法(直径测量)测试工具:千分尺/游标卡尺。试样制备:从样品上面截取1根试样,长度大于1米。测试过程:对于直径0.1mm的试件,千分尺测试应力在0.1-1N,测试头直径在2-8mm;对于测试投直径在0.1mm,千分尺测试应力在1-3N,测试头直径在5-8mm。在测量的时候需要在垂至于试样轴线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了两个方向分别测量;至少在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共计测量3处。计算方式:在对试样的各点测量完成之后,需要计算外径的平均值,这个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体现在测试报告中。Di1nDin (1)式中:Di第i次侧测量数值,mm; n测量次数。5.1.1.1.2 光滑铜管内导体实验方法a) 铜管外径以分度0.01 mm 的千分尺,在内导体上沿圆周大约均匀分布的4 个位置进行测量;b) 管壁厚度使用千分尺,在选定的被测截面上移动测量量具直至找处最大和最小壁厚,并记录测试值。每个被选定的测试截面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至少6个点进行壁厚测量。由测量值计算算术平均值,按表3的规定修约并记录结果作为平均壁厚。表3 管壁厚度要求壁厚单个结果要求的准确度算术平均值修约值101030300.030.050.10.050.10.1c) 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和抗拉强度按如下规定进行试验;试样获取:从铜管原材料轴上截取一段完好的样品,并将这段样品截成3或5条长度符合表4的试样;表4 试样获取要求L0/mmLC/mmL0+D0/2 仲裁试验:L0+2D050100上表中: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L0试样原始标距; D0试样原始管外径; Lc试样平行长度。试样要求:试样表面需要完好,没有被氧化或腐蚀;金属镀层或包覆没有破损或剥落;在测试之前需要测试记录试样的外径和管壁厚度(选取不同的5个点,计算平均外径、管壁厚度参照b的规定测量),计算出试样的截面积S0(单位:mm2)。(2)式中:S0铜管截面积,单位mm2;m试样的质量,单位克,g;Lt试样总长度,单位毫米,mm;试样材料密度,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管段试样尺寸见表2,应在试样两端加以塞头。塞头至最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D0/4,只要材料足够仲裁试验时次距离为D0。试样使用拉伸试验机加紧固定后拉伸,拉伸时的应力速率应满足表5的要求。表5 拉伸应力速率要求材料弹性模量E/MPa应力速率R/(MPas-1)最小最大150000220150000660注: 铜材的弹性模量150000Mpa(3)式中:Lu试样拉伸后长度,单位mm;L0试样拉伸前长度,单位 mm。(4)式中:F试样拉伸断裂时承受的最大力,单位牛顿,N。注: 在取样过程中导体不能受到任何外界的拉力,否则会影响最终的测试数据;在试件上面上标距的情况下,断口应在标距之内或应在试验机夹头钳口之间,并且断口应距标距线或夹头钳口不小于25mm。如果试件的伸长率小于规定值,而该试件的断口又发生在离标距线或夹头钳口25 mm之内,那么该组数据可不计,需另取试件重做。d) 椭圆度以分度0.01 mm 的千分尺在内导体圆周上的不同位置反复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外径;当两个外径值的差值最大时,记录这两个外径值并按公式(5)计算椭圆度。(5)式中:D1在铜管横截面上测得的较大外径值,单位为毫米(mm);D2在与D1 同一横截面上测得的较小外径值,单位为毫米(mm)。5.1.1.1.3 螺旋形皱纹铜管内导体的试验方法截取约15倍标称轧纹节距长的一段电缆并将其校直,以适当的方法去除电缆的护套、外导体、绝缘并避免损伤内导体。制成试样后,结构尺寸的测量按下面方法进行:波峰外径以分度0.02 mm 的游标卡尺在导体皱纹的波峰上沿圆周大约均匀分布的4个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时应用游标卡尺对导体皱纹波峰外径的最大点进行测量,应尽可能包含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平均值;皱纹节距以分度0.02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至少5 个连续的节距长度,计算其平均值;螺旋形皱纹内导体的波谷外径用不易伸缩的适当材料制成的细线(直径不大于0.25 mm);沿内导体皱纹的波谷缠绕至少6 个皱纹节距,将细线适当拉紧并在细线上以适当方法做出两点标记。此两点标记应在一条电缆轴线的平行线与细线的交叉点做出;标记点间应包含至少5个皱纹节距。测量细线拉直后两点标记间的长度并按公式(6)计算波谷外径。(6)式中:L标记间的直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n标记间的节距数;测试用细线直径,单位为毫米(mm);P实测皱纹节距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环形皱纹内导体的波谷外径以分度0.02 mm 的游标卡尺在内导体皱纹的波谷上沿圆周大约均匀分布的4 个位置进行测量,测量时应以游标卡尺对内导体皱纹波谷外径的最小点进行测量,应尽可能包含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平均值;轧纹前管壁厚度参照4.1.1.1.2 中b的规定进行测量。5.1.1.2 外导体截取约15倍标称轧纹节距长的一段电缆并将其校直,以适当的方法去除电缆的护套并避免损伤外导体。制成试样后,结构尺寸的测量参照4.1.1.1.3的规定进行。5.1.1.3 护套外观护套外观应用正常或矫正视力检查。5.1.1.4 护套最小厚度护套的最小厚度按照如下规定进行测量。a) 测量装置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10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应至0.01mm。档测量护套厚度小于0.5mm时,则小数点后第三位数为估读数。b) 试样制备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用一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沿与导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窃取薄片。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则试样应该取含该标记的一段。c) 测量步骤将试样件置于测量装置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试样内侧为圆形时,应按照图1径向测量6点。图1图2若试件内原表面实质上是不规整或不光滑的,则应按照图2在护套最薄处径向测量6点。在任何情况下,第一次测量应在护套最薄处进行。如果护套试样剥壳压印标记凹痕,则该处厚度不应用来计算平均厚度。但在任何情况下,压印标记凹痕处的护套厚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护套最小值要求。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d) 测量结果的评定测量结果按照相关电缆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进行评定。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时,每个试件的厚度平均值应按照该试件上测量的所有值计算。5.1.1.5 电缆最大外径a) 电缆的外径不超过25mm时,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测量。例行试验允许用刻度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测量时应减小接触压力;b) 电缆外径超过25mm时,应用测量带测量器圆周长,然后计算直径。也可使用能直接读数的测量带测量;c) 电缆应使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沿着横截面的长轴或短轴进行测量。除非有关电缆的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尺寸为25mm及以下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两位(以mm计),尺寸为25mm以上者,读数应到小数点后一位。测量结果应按照相关电缆产品标准中的试验要求进行评定。5.1.1.6 电缆参考重量采用计量称进行测量。5.1.2 电气性能5.1.2.1 内导体/外导体最大直流电阻5.1.2.1.1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的测量不准确度应在被测值的0.5%以内。使用桥式电路或带有电压表的电流源。依据电阻值的大小,可采用二端法或四端法测量。5.1.2.1.2 试样制备剥开试样两端,外导体两端的制备应确保电流在外导体的所有构件中流动。试样应在15-35的常温下预置足够长的时间,以使试样温度稳定。5.1.2.1.3 程序当使用带有电压表的电流源时,应测量试样两端的电位差及电流。为了避免试验时产生显的温升,电流密度应不超过1A/mm3,测量试样长度,其误差不超过1%。5.1.2.1.4 结果表示电阻实测值应对长度进行校正,并用/km表示。该值应用下式换算成标准温度(20 )时的值:R=Rml.1+.t-20(/km)(7)式中:Rm电阻实测值,;l试样长度,km;温度系数 ,K-1(对于铜,=3.9310-3/K);t测量时的温度,。5.1.2.1.5 要求:导体电阻值应符合有关电缆规范的规定。5.1.2.2 绝缘介电强度5.1.2.2.1 试验设备a) 交流或直流电源:交流电压的频率应为40Hz-60Hz,其波形应为正弦波;b) 千伏表(kV)。5.1.2.2.2 试样制备试验应在通过连续性试验的电缆成品上进行。导体应剥出足够长,以防击穿或局部放电。该处绝缘也应作适当的清洁处理。5.1.2.2.3 程序电缆内、体之间或导体之间的绝缘应承受交流或直流电压1min。电压值应符合有关电缆规范的规定。试验电压的升压速度应不超过2kV/s。5.1.2.2.4 要求介质不应有击穿。5.1.2.3 最小绝缘电阻5.1.2.3.1 试验设备a) 直流电源,最大电压500V;b) 兆欧表,量程大于或等于2x105M。5.1.2.3.2 试样制备试验应在经过15-35的温度预置并通过导体连续性检验的电缆成品上进行,试样最短长度以100米为好,导体两端应剥去绝缘。5.1.2.3.3 程序对于同轴电缆,绝缘电阻应在内、外导体之间测量对于对称电缆,绝缘电阻应在线对的导体之间测量,如有屏蔽,则还应在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和屏蔽之间测量。如有关电缆规范未作规定,则试验电压应为80V-500V,最短加压时间为1分钟。5.1.2.3.4 结果表示绝缘电阻应用M.km表示。当试验长度不为1km时,实测值应作如下校正:R=Rm.l(M.km)(8)式中:Rm绝缘电阻实测值,M;l电缆长度,km。5.1.2.3.5 要求绝缘电阻的校正值应符合有关电缆规范的规定。5.1.2.4 特性阻抗5.1.2.4.1 平均特性阻抗a) 定义Z是平均特性阻抗在高频时的渐近值。它可从测量电气长度和电容来获得。Z=le,cC=1/(fC)(9)式中: le,试样在200 MHz附近的电气长度;c自由空间的传播速度;C试样的电容;f一大约在200M Hz频率下试样相位变化360所对应的频率变化。b) 试验设备准确度等于或优于千分之一的电容表或电容电桥,其频率为800Hz-1000Hz。测量电气长度的试验设备应能适应相位计法或谐振法的测量要求。如无其他规定,设备的频率覆盖范围应为30MHz-300MHz,能在各种情况下进行试验,可以使用把所示试验电路各部分组合在一起的其他设备,如网络分析仪。c) 程序试样的电容应如下方法进行测量:将屏蔽与电容电桥的接地端相接,则电容应用下式确定:电容=Ca+Cb2-Cc4(10)式中:Ca一导体b接屏蔽时,导体a与导体b之间的电容;Cb一导体a接屏蔽时,导体b与导体a之间的电容;Cc一导体a和导体b接在一起时,与屏蔽之间的电容。为避免杂散电容的影响,可用同一电缆的两个不同长度试样测量值的差来确定电容。试样的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倡议践行婚育新风承诺书6篇
- 观山海课件教学课件
- 裁判培训课件
- 完整版肺部感染的护理查房
- 黑河市中医院质量控制体系考核
- 中国四溴对苯二甲酸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水煤浆市场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可行性预测报告
- 创新创业精神团课课件
- 中国高阻隔PVDC树脂项目创业计划书
- 小学科学实验教育的现状分析
- 琴行培训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旅顺口区、北黄海经济开发区)总工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测试范围:必修一第1~3章】(考试版)
- 康复医疗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模式下的品牌建设策略报告
- 发酵车间岗前安全培训课件
- 船舶缆绳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互联网+背景下运动健身App的营销策略研究-以Keep App为例
- 社会救助政策培训课件
- 关于精准教学的课件
- 2025年教师职称-上海-上海教师职称(基础知识、综合素质、高中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汽轮机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