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字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又时常的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得就是不懂,这就是最高的智慧。,孔子拜师,请同学们齐读全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下面几个词语都是什么意思?,闻名:渊博: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大概: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长进:请教:毫无保留:佩服:,有名。,深而且广。通常指学识,相互间的距离,在风里吃饭,在野外住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苦。,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形容旅途奔波辛苦劳累的样子。,大致的内容或情况。,疑惑不解。,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到来的人)。,等待。,在学问或品行等方面有进步。,请求指教。,一点儿也不保留。,感到可敬而心服。,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中部分词语的意思,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片段段,思考如下问题,一、孔子年轻的时候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为什么他还要离乡去洛阳拜老子为师?,是因为:,他总觉得知识还不够渊博,二、本已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却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不够,这句话说出的作用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具备什么品质?,作用是:,写出孔子求学的愿望及原因。,孔子具备:,谦虚好学的品质。,三、请同学们用横线划出第二自然段描写老子的年龄、穿着、外貌,以及初次见面时给人的感觉的句子后思考:,、孔子是怎么到达洛阳的?,、孔子是怎么向老子介绍自己的?老子名叫什么?他为什么能在洛阳城外“巧遇”老子?,、孔子是怎样回答老子的问话的?连忙、拜见、收下几个词语突出表现了孔子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聃,因为老子听说孔子要来,专程在洛阳城外迎候,突出表现了孔子求学的真诚。,四、孔子怎么在求学的?从“每天”、“随时”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可以体会到孔子认真学习的态度,他时时刻刻都在虚心求教。,五、孔子和老子后来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令人佩服,受人尊敬,众观全文,我们可以得出:,孔子拜师,一自然段:,二自然段:,三自然段:,四自然段:,决意拜师,历尽艰辛,随时请教,受人敬重,谦虚好学孜孜以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锅餐饮行业2025年火锅店餐饮服务标准化与品牌建设研究报告
- 2025年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5年陶瓷材料3D打印增韧技术进展与应用策略
- 激光雷达固态化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2025年行业白皮书
- 2025物流公司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5年3D打印在艺术品创作中的应用
- 镀铝锌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烟草三项制度试卷及答案
- 年产灯饰塑料配件400万套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福建生物初中试卷及答案
- 新人教版九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材分析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模块化变电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供应室呼吸气囊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 丙酮储存使用管理制度
- 产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
- 妊娠合并严重感染综合诊疗管理
- 认知行为疗法-第1篇-洞察及研究
- 2019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手册:土建分册
- 煤矿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印刷调研报告
- 《理论与实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