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德清晖园导游词(北门入) 清晖园坐落在顺德大良新路它和佛山的十二石斋(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莞的可园合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由于清晖园内整体布局独具匠心既有江南园林风格又有华南亚热带景物特点加上建造至今已经有160年的历史所以它是一处很具有观赏、艺术与使用价值的园林景观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晖园更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步入清晖园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就象是繁嚣闹市中的一片蓬莱仙土 在进园之前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清晖园的建造历史 明万历35年即1607年顺德杏坛右滩村人黄土俊高中状元相传这位黄状元入仕三十年中曾三次辞官归故里中间一次为侍奉病中老父另两次因看不惯官场倾轧(ga)而独善其身期间于明朝天启元年即1621年在原太艮城(今大良)南郊建筑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这些祠、阁周围都有花园这便是清晖园最大的踪迹了所以算来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到了清乾隆年间黄氏家道衰落庭园建筑日渐荒废庭园废址由由顺德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的龙应时购得到嘉庆十年即1805年龙应时将所购得的黄家祠等物业析产给其儿子龙廷槐、龙廷梓改建为庄园居住龙廷槐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自幼聪颖好学于乾隆五十三年丁未(1788年)考中进士他初授翰林院编修不久授监察御史之职后入值上书房官至太常卿到嘉庆五年(1800年)龙应时病逝廷槐获准回乡守孝三年后见皇亲和坤弄权无心复出但在乡中威望颇高到嘉庆十年(1805年)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产业的中部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居住一年后龙廷槐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熙普照之恩这也是清晖园名的由来从应时、廷槐、元任、景灿到渚惠清晖园经历了五代人屡经修缮特别是龙渚惠他曾带领设计师和工匠到苏州一带参观著名庭院回来后对原建筑物作了一番大规模的修整逐步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风貌获得左右两部分庭院的龙廷梓将它们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院另成一格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后来龙太常花园的园主衰落卖给一位商人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为“广大园”由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和龙渚惠清晖园经历了五代人屡经修缮特别是龙渚惠他曾带领设计师和工匠到苏州一带参观著名庭院回来后对原建筑物任作了一番大规模的整修逐步形成了格局完事的岭南园林风貌由于上世纪初国内战乱加上龙家世道末落庭园又两次荒废了建国后1959年3月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来顺德检查工作时特地视察了清晖园对这座古代庭园给予了调度主人和重视指示应将作为文物加以保护、重修并特地拨专款予以补助重修后的清晖园把左邻的楚香园右邻的广大园以及附近的建筑复合为一面积达到6600平方米近来顺德区委为了进一步开发顺德的旅游资源投入了了大师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的修复扩建清晖园使清晖园的游览面积至22000平方米新扩建的庭院充分吸收铁精粹可以讲是集四大名园一身更借鉴了江南和北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使之成为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步移景换充分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好了朋友们听完我一番讲解之后就会清楚地知道清晖园没有正式建造前是状元、礼部尚书黄士俊的园林旧址距今360年;而它真正的主人是清代进士龙廷槐的曾孙龙渚惠于160年前修建的龙家是顺德人在顺德能修建这么一座颇具岭南特色的园林肯有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出深的特色是很值得大家观赏的现在就让我去仔细欣赏清晖园的美 我们来到的清晖园是扩建后的新园大门门楼的建筑式样是参照原清晖园正门而放大两倍门楼上的金漆木精雕是由潮汕工匠所造潮汕一带的木雕、灰塑工艺是广东省内最有名气的整个清晖园所有的木雕、灰塑匀是出版潮汕工匠之巧手门楼后按中国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了“暗八仙堂”入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太起眼的起屏风作用的蓝色陶瓷制品它是清晖园珍藏已久的清代石湾陶瓷“八仙法器图”大家能够分辨出八仙的法器此物现已被列为文物因此这个堂也就称为“暗八仙堂” 穿过门堂前面是一座晶莹通盘没有砖墙只用满洲窗装饰的玻璃屋建筑叫“红蕖书屋”其装饰用色鲜亮给人清闲脱俗之感是突破中国传统园林色泽风格的杰作因为通透光亮宜于读书写画所以“书屋”名之“蕖”指“芙蕖”是莲花的别称象征品格高洁中国文人常以之自喻屋前一泓碧水遍植红莲更与书屋的名字相应 这座建筑台基成T字形没有砖墙十多根赭红石石柱收嵌于立面之中内部空间开阔大气整体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由于四面均是彩色玻璃门窗所以又称“玻璃屋” 书屋前边一池碧水水畔用黄石和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五百罗汉群石其间遍种种类植物奇伟勃郁禅意与野趣共治一炉 在整个清代龙家都是当时大良有名的书香子弟清晖园主龙廷槐少而好学聪颖过人而且质朴无奢能诗善文在38岁高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左春坊赞善、监察御史后见奸臣和坤弄权朝政黑暗恶浊便决意隐居终老 龙廷槐之父龙应时也是位博学之士在龙廷槐两岁时便考中进士聘任山西灵石知县龙廷槐的儿子龙元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年纪轻轻便才中进士古语说:积财万千无过读书龙家子孙三人都为进士在当时的顺德传为美谈 由“红蕖书屋”出来往西走我们将进入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景点“沐英涧”入上门上方是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分别被命名为“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涧谦泉”、“扶胥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归”、“石门返照”这八块彩绘蚀花金片玻璃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旧羊城八景玻璃制品清晖园整个新景区装饰门窗的彩绘玻璃都是清代套色玻璃制品是当年岭南玻璃业的工匠利用从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套色玻璃运用我国古代猢的蚀刻、车磨、手绘工艺制成这些玻璃制品只用于当年岭南宦官达贵、富户商贾所建的豪宅里据说这门手艺已失传园内装嵌在窗上的套色彩绘玻璃是由于广州西关豪宅的清拆经过十三年的苦心收集大规模地应用在同一个庭院里可谓“后无来者”每一个分园的地砖都是用手工制成的泥砖选用这种材质可以啬整个新园的历史感 “沐英”有蒙受鲜花润泽的意思而涧是指山间溪流这里虽然有水池但并非山野活水为了模拟自然池中放养了无数锦鲤锦鲤活泼游动便使水面保持浪花溅涌本来静止的池水也游动起来汩汩(gu)如溪涧了沐英涧主要以游廊、小桥、花径、假山、荷塘、水榭结合中央的这座玲珑榭是整个景点最具特色的建筑它呈八角形坐落在八角环流的池水中央室外混种各种名花异木而室内八面全是木制装饰的玻璃窗格大部分镶以无色透明的玻璃所以整体通透人在榭中可细览外面荷塘的景色窗门上有八块红片玻璃是原清晖园留下的清代玻璃制品 玲珑榭的周围有四座按坐落方位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石山坐落在西面的是秋石它用黄石所造秋石有灰雕彩绘“沐贡涧”三字旁边种有枫树、乌柏、桂花、紫藤等植物渲染秋天的气息坐落在北面背阴处的是“冬石”石料取自江苏湖州的太湖石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构图选用元代袁江的“富贵玲珑石”作屏风关东南面置于晨光可照之处是“春石”以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笋腾云驾雾种植竹子和灌木让我们感受到初春大地复苏时草木的纤细和清秀“春石”的后面就是“夏石”也是本园的主峰凤来峰 “沐英涧”出来步过“半月亭”往前来到塘边这个塘有也名堂的它是以苏州沧浪亭石法用顺德的龙江石配以黄石堆砌的一百罗汉石石间遍种野芋头、野蕨(jue)、水葵、千日红、龟背竹、美人蕉、石榴等植物野趣横生旁边的墙上有几个大扇窗每扇窗都用铁花、金箔、陶瓷臣心如水地装饰是设计者为清晖园专门构思的每个扇窗从不同方位望进去都有一番景色好似一幅幅扇画达到步移景换的设计效果 穿过小拱桥来到另一个景点“凤来峰”凤来峰是以古代经典的“风云际汇”石山构图整体形态如九狮嬉舞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岗石砌成共用了近三千吨石全高12.8米是广东省内最大、最高的花石岗石山大良镇中部有山状如凤凰所以大良又称“凤城”凤历来就是顺德人最心仪的吉祥之物此石山也因此而得名石山上有小径一棵小榕树穿山破石而长还有人工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全景达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气势不凡虽由人造宛如天开的境界峰下水池几块“汀(ting)步”踏石引导游人进入山洞考究细水长流的古井 观瀑亭上有两幅灰塑作品靠门口的那一幅是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著名七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意境的观瀑图另一面灰塑题为“秦时明月汉国山河高山流水琴瑟长鸣”描写晋代大诗人、“竹林七贤”之嵇康、刘伶洒脱生活的奏乐进酒图图中嵇康手挥五弦正弹奏广陵散琴音慷慨激昂寄托怀古之思而旁边的刘伶持酒聆听若有所悟两幅作品一动一表都抒发了恩古幽情为这座奇山秀水的凤来峰增添了文化的灵气 穿过塑有“读云”二字的门口来到了读云轩古语有说“读者品石、石乃云根”意思是山间去霭都是从山石上枭枭升起的而“读”有品味鉴赏的意思这大概就是读云轩的名字的由来“读云轩”是依照佛山“十二石斋”所造而“十二石斋”的出处在国内资料并无记载根据加拿大温哥华市立图书馆英国学者有“东方石学”一书认为“十二石斋”应是古时东方传统庭院的布石形制和佛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读云轩瓦面构造层层叠叠融合了中国亭台楼阁“明标暗拱”的特点每逢下雨时节雨打瓦面雨声清脆恍如奏乐据传当年顺德有名的败家仔“大良斗官”出生后啼哭不已家人不惜打碎珍贵的瓷器或撕裂昂贵的丝绸以博斗官一笑但日久失灵后来发现斗官很喜欢听雨打屋瓦的声音但雨声一停哭声又起于是其家人购买大量黄豆派人抛洒上屋顶年年月月日夜不停直到斗官长大 读云轩园中满布形状各异的石头有总务处安徽灵壁市的“灵辟”这种石坚硬如钢色泽丰富形态怪异还有产自沂蒙的龟纹石广东英德的英石和广西钟乳石每块石头均有相当丰富的欣赏价值还有珠江三角洲难得一见的奇树“情人伞”园中的居室内摆设了古老家私古雅的门窗、屏门、门帘上全是以花、鸟、松、鱼、果为题材的潮流木雕沿走廊迎面可见的是一副康有为真迹托版的对联上书“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前面是以古代岭南豪宅建筑特点兴建的仿古居室再现了当时富户家居的气派走廊边凉亭上有一副黎简手迹的对联“白菡菡开含露重红蜻蜓去带香飞”黎简字二樵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一生不羡功名人称“狂简”当年江南名士袁枚专程求见黎简拒于门外并说不想结识“大嫖客”袁枚怀恨在心其著名的随园诗话绝口不提黎简 往前走你会看到清晖园璀保存最古老的门口它建于嘉庆年间上面“清晖园“三字是李兆洛真迹托版门旁一幅“白木棉九鱼图”壁画画面上九尾大金鱼活灵活现据本地长者所讲清晖园有三宝:大金鱼、白木棉、百寿图但时过境迁现今仅存的只有百寿图为此特作大金鱼、白木棉图聊以为记 从读云轩转出来沿着走廊可看到一棵不起眼的龙眼树细心留意一下这棵树的树干只剩下几层树皮连着上面的树枝而上面支枝叶茂盛它们之间只靠树皮上的气根相连实属罕见廊道尽头的水池中是英石山“九狮图”形态逼真生动石山穿越走廊形成了造假山的一种新风格 旁边是“云集小筑”与之相邻的园内最高建筑物“留芬阁这种建筑物很适合广东地气潮湿的特点但在古代只有富户人家才有能力兴建据说当年园主状元黄士俊于明代历任礼部、户部尚书后明覆灭黄士俊将旧的奏章和著作全部烧毁蛰(zhe)于楼上不下地面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留芬阁分三层首层窗上镶有六块蓝片玻璃蚀刻画分别了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的六位道教仙人名叫“八仙图”可惜只能部分传世有两块已经无法找到了这六块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 留芬阁还有一绝那就是东面帖墙上装置的陶瓷出水筒它从三层阳台直通到地面烧制成一根又粗又笔直的茅竹形状翠绿的“竹叶”帖着青砖墙身而“生长”顶端有一燕巢两只金黄色的大鸟护卫着一圈小鸟当然这些全是陶瓷烧制的但栩栩如生出水筒的燕巢部分为明代文物 园内每一株植物都以泥砖围上仿似一盘盘的盘景坐落在东北面的是“连理树”这种树是小叶榕树长大后才连在一起以雌雄异株同处 “留芬阁”前面的是一个兰台拾级而上是一座以风化石所造的吸水石山石山的叠法取自古山水画之“披麻皱”以适合吸水石的机理特性石头长时间吸水后容易长出表苔整座石山变绿有“绿云”之别称 沿着山下的走廊坐落在池边的凉亭在夏天可欣赏满塘荷花亭上壁画是唐宋的故事一幅是“解语之花”灰塑壁画它是根据古书记载唐王玄宗在太液池赏花时指着身边的杨贵妃对左右宫女说:“样池里的莲花再美也比不上这朵解语之花”后来人们就以“解语之花”来形容美女另一幅是“放鹤亭记”此画根据名篇放鹤亭记而作画中人物是苏轼和隐士张天骥两人正对酒论国事前面有一座小桥取名为“虎溪桥”潺潺流水沿虎溪蜿蜒而下传说江西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上有石砌拱桥名曰“虎溪桥”当年慧远和尚“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且驯有一神虎一日陱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寺三人相谈甚欢道别时还一路畅谈义理意犹未尽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桥才过溪几步庙后山神虎大吼三人恍然大悟于是相视仰天长笑小溪经边六角亭上的两幅灰塑作品就是描述了这个故事“虎溪三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房屋的题材之一如宋代人石恪作有三笑图苏轼有这三笑图书后黄庭坚有三笑图赞当代最重要的山水画大师傅抱石亦作有三款不同的“三笑”图轴有一幅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江西庐山西北麓香炉峰下虎溪侧畔静卧着一座寺院东林寺它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净土宗发源地为东晋名僧慧远所创建他淡泊名利隐居于此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传说他驯有一神虎日久亦悟禅理而为入门弟子画面所表的便为此师徒二人 穿过分隔新旧园的小门池塘边分别是碧溪草堂、澄漪亭、六角亭 六角亭位于池塘短边中间坐在这里看池水景显得最为深远亭两边栽种的水松两株树干由水中耸立而出苍劲挺拔生机勃勃 碧溪草堂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现今园内最古老的建筑是当年园主人主要起居室草堂正门是一幅精美的木雕镂空成一弯翠竹形成圆形门洞这种圆门在古建筑上叫做“圆光罩”门框镂成两束叠翠禾状两扇门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这共96个字都出自名家手笔号称“百寿图”相传百寿图的制造还有一段掌故话说乾隆年间顺德有个十分聪明的工匠当年清晖园园主就是请他来雕刻百寿图的工匠一时疏忽设计错误每边只排下48个寿字完工验收时园主也数不出一百个寿字出来于是勃然大怒工匠急中生智道:“老爷你有所不知之所以这样安排内中是大有玄机的我们中国人讲究寿人能满满招损九就是久六就是禄九十六也就是福禄长久的意思大吉大利呀”园主人想了想脸色开始多云转晴但依然有些不甘心:“你说得倒也有道理但当初我要的是百寿图现只有九十六个寿字那还算是百寿图么”工匠一听又起生一计:“当然算了九十六个寿字那是明摆着能看见的还有四个是藏起来的常言说得好藏寿长寿嘛”园主人忙问:“藏在儿呀”工匠道:“您看这左四十八个寿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寿字右边四十八个寿字也暗藏着一个大寿字”园主人又问:“那还有两个呢”工匠道:“老爷您做这百寿图目的不就是想长寿么所以有一个寿字就藏在您身上;而我为您刻百寿图我也想长寿不能把寿字用尽了所以有一个寿字便藏在我身上这合起来不就是一幅完完整整的百寿图么”园主人听后顿时笑逐颜开加倍付了工钱机灵的工匠也长松了一口气欢欢喜喜的回家去了 在碧溪草堂外墙腰镶嵌了一幅具百多年历史的砖雕画画上一丝细竹摇曳(ye)生姿画题是“轻烟挹露”题辞是“未出土时先引节凌云到处也无心“表达了当时读书人重名节轻利禄的道德理想(一说“轻烟挹露”画题含有露水可把烟火熄灭之意缘自此处曾发生火灾镌刻此画的用意在提醒后注意防火)这砖雕出自龙迁槐的第三个儿子之手叫龙元任爱好书画是嘉庆年间的进士草堂前面有两根文武石柱支撑起的宽大门廊贴水边有固定长椅因椅背呈流线形方便赏湖人曲身款坐所以长椅有了一个别致的名称:“美人靠”凭坐门前或俯或仰皆是可堪入画的景致:下面是田男莲叶碧波游游鱼对岸船厅和惜阴书屋掩映在浓浓的绿荫之中左前方有亭翼然与它相映成趣右边有更秀丽的澄漪亭倒影湖中 澄漪亭位于方池西边是一座伸向池中的水榭亭两边檐角比较开扬似有展翅欲飞之态由于澄漪亭位于长边中央在此观池景象最为开阔满眼是莲翻碧浪风荷婀娜森林树木和密集屋舍退至远处天光云色交汇是中部景区最明朗最亮丽的去处 在澄漪亭内如果不是别人提醒你肯定不会注意到那一扇扇船头明媚阳光窗户上面安的不是玻璃而是经过精工打磨而成的贝壳做窗户的人们将收集到的贝壳集中起来挑选大块可成型的进行加工他们首先将贝壳清洁干净然后将它们细细地磨成极薄的贝壳片儿再将它们切成长方型的一块块薄片儿既美观又经济体现了顺德人物尽其用巧思叠出的特性在这个澄漪亭内的门窗上、天花内的贝壳都是明朝后期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古物它们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清晖园内最有发言权的见证人 船厅位于方池东北角是全园建筑精华之一它并没有船的外形其实是依照 粤中地区古代“紫洞艇”的船楼部分的式样建造的据传说当年清晖园主人有一位女儿视若掌上明珠特建此楼做为闺阁又别称“小姐楼”船厅尾部相近的一座叫“丫环楼”从丫环楼到小姐楼虽近在咫尺却要通过架空的走道几经曲折才能到达船舷站在船头左右有两口池塘组成绿树碧水的景观人好像站在船上而船恍似仿停在水乡岸边船头左边栽有一棵古杨仿佛像稳着大船的一根竹竿古杨边还栽有百年紫藤一株好象缚在竿柱上的一条固定船只的缆绳踏进船厅前舱和内舱之间以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的木刻落地挂作间隔芭蕉树下的石上各刻有两只蜗牛栩栩如生厅内窗户的格子以竹树图案的木雕装饰人在厅内仿佛可以感觉到珠江三角洲的田园气息 船舷左前边伸出一条游廊与惜阴书屋相连惜阴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相联的园林小筑此级庭院式书斋为昔日园主供族中子弟读书及接待到访言人墨客之所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园主龙家历代不乏学业成之人“惜阴书屋”寓勖(xu)勉子弟珍惜光阴、发奋攻读之意“绿云深处”匾额为乾隆帝十一子、书法家成亲王所书形象描绘出四周绿树掩映之清幽景致 “真砚斋”的匾额是由清代浙江书法家何绍基所题真砚斋外檐廊用两根石柱支撑石柱和木横梁之间名有一幅以蝙蝠为题材的镂空木雕作为装配蝙蝠的“蝠”与“福”谐音是传统的吉利动物这里的庭院与惜阴书屋门前的庭院风格迥异后者空旷这里却浓荫蔽目景点很多透过树叶缝隙隔着一道灰白花岗岩栏干可以隐约看见左前方稍高处的会议室这是邓小平同志1984年光临清晖园、与顺德领导亲切会面的地方极具纪念价值 在“惜阴书屋”左面地势较高处建有“花巅”四角亭花巅亭原来叫凤台后来被大风刮倒龙渚惠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此名亭内上方还挂着当年由李文田所书的“风台”二字牌匾(花耴亭原名凤台典出死仙传传说古代有一对神仙夫妇男的叫萧史女的叫弄玉萧史善吹萧能以萧作鸾凤之音被秦穆公收于门下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也好吹萧并且对萧史十分仰慕天长地久逐民心生爱意秦穆公于是就将她许配给萧史并筑凤台给他们居住龙氏在家园内筑起凤台仿效古人也过起神仙眷属的日子历经四代到了第五代龙渚惠时凤台被大风吹倒龙家认为“凤台”之“凤”与大良别称“凤城”之“凤”相冲因而招致灾祸于是龙渚惠在自己大婚前一年重建此台时将“凤台”二字改为“花耴亭”后李文田为了抚慰天神以保女儿与垅渚惠结婚后的平安更大书了“风台”二字悬于亭中此示此亭原为“风台”而非“凤台”) 亭旁是一座维妙维俏的“狮山”有一大二小的三只狮子蹲伏棕禾丛中相互偎依呼之欲出狮山用料为广东英德出产的英石其石质坚硬而润泽色灰黑表面嶙峋起伏纹理丰富折皱繁密因为英石体量较小一般很少如太湖石那样能千万伟峭的独体石峰所以用较小石块堆叠造型就成了岭南英石假山建造的主流这座石山与东莞可园的“狮子上楼台”并称为岭南园林掇(duo)山杰作 在狮山的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有一株是玉棠春又名木兰是龙元任之侄耀衢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开封应顺天乡试落弟后取道北京游颐和园经花匠介绍到苏州购得两棵但只存活了一棵在封建时代这种树一般在皇家的御花园里和豪门贵族的官邸才可看见必须是获取了功名的人承蒙皇帝赐种是一种特殊的荣耀普通百姓不是可随意栽种的故此树又有“富贵树”和“功名树”之称所以此树又有传昔日园主人龙迁槐官至记名御史时皇帝赐种的说话了玉棠春下面长着一棵超过百年的白茶花主干虽死每逢冬春之间仍保持着树叶茂盛狮山后面还有一株百岁龙眼树1962年给强台风吹断只剩下一米多的树干经过园艺师的精心处理使它重新发芽现在每年都开花结果被人们誉为“枯木逢春”经过磨难与风雨洗礼的龙眼树如今结的果虽不多但比以前的更清甜或它是以如此的方式来报答园中花匠对它的再生之德吧 顺着真砚斋的廊道转入竹苑小径门口塑有“风过有声皆有竹韵有明无处无花香”的对联过洞门回望门上方塑有“紫苑”二字两旁装饰着灰塑绿色芭蕉叶叶上刻有“时泛花香溢日高叶影重”的对联它位于中部景区的西北部是一个长形庭院清晖园常运用“园中有园”的设计意念它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庭院的前半段右实左虚实的是归寄庐的侧墙虚的是加衬垫西北景区的一块空阔地和游廊往前走数步原本空旷的的左边出现房舍空间变实了右边侧出现一堵石山石山再靠右是连接归寄庐与小蓬瀛的短廊石孔和廊柱多少露出一些空疏来又变为虚了再往里走左边是笔生花馆的正门右边小蓬瀛的侧墙又是一变这个长不足十丈的庭院虚实相间相生布景灵巧多变正应了“步移景换”、“引人入胜”这些老话十分耐看 竹苑通道的尽头左面是笔生花馆馆内的使是出自“梦笔生花“的典故(李白儿时曾梦见自己的笔头开出奇花后来长大果然诗才横溢名闻天下)寓学业有成文才出众之意在笔生花馆西窗墙上灰朔着一幅苏武牧羊的壁画这是清晖园上百年的古物苏武是西汉官员派西域攻打匈奴被捕七年画上苏武手执节杖牧着群羊须发皆白东户长安思乡之情跃然壁上 竹苑庭院内那座石山很是一绝它形状狭长起伏有致玲珑紧凑石山下栽种了龙眼、九里香、修竹、棕竹等野趣盎然在这样狭窄的空间能布置如此规模的假石山丰富了庭院的观赏内容却无挤逼局促之感的确妙不可言初看之下庭院只有我们走过的门口再无出处但细看就会发现原来假山有一个洞洞上镌“斗洞”二字侧身空穿过去竟来到另一景区那就是小逢瀛与雪寄庐等组成的院落是设计者的奇巧构思给了我们这种身处庭院无路其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判快感 “斗洞”得名一说是言其狭窄另一说是因为它的整体造型酷似北斗星座古人说过“既有狮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6877:2025 EN Dentistry - Endodontic obturating materials
- 【正版授权】 ISO 22504:2025 EN Oil and gas industries including lower carbon energy -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Onshore and offshore pipelines pig traps design requirements
- 液温考试试题及答案
- 莆田哲理考试题及答案
- 机车制动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神经阻滞考试题及答案
- 安永税务面试题及答案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押运员实体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5411.1-2025光学和光子学瞄准望远镜规范第1部分:普通性能仪器
- 外销出口流程培训
- 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 版)
-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解读与应用课件》
- 《马斯克英文介绍》课件
- OptiStruct结构分析与工程应用
- GA/T 1280-2024银行自助设备安全性规范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治课件
- 火灾地震逃生演练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第6讲立体几何(2022-2023年高考真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