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播学思潮》PPT课件.ppt_第1页
《西方传播学思潮》PPT课件.ppt_第2页
《西方传播学思潮》PPT课件.ppt_第3页
《西方传播学思潮》PPT课件.ppt_第4页
《西方传播学思潮》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传播学思潮,胡翼青,主要参考书目,教材: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主要参考书:1、马特拉夫妇传播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3、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第五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5、麦格雷:大众传播模式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绪论,一、什么是传播和传播学二、传播学何以可能:传播学的发轫三、传播研究范式与流派,一、什么是传播和传播学,1、传播的不同界说,仪式说这一内涵由美国学者杜威提出,由凯瑞所发展。传播是一个符号程序,现实在这个程序中被创造、被维持、被修复、被改变。凯瑞,1、传播的不同界说,1、传播的不同界说,传递说源出于欧洲古典社会科学学者,经杜威、帕克等人的发展传播到美国,并成为今天媒介环境学与技术史学者所倡导的传播概念。传播被看作一种信息传递的技术。,1、传播的不同界说,控制说传播是通过信息传递来控制信息接受对象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行为。这种视角代表着美国传播理论与欧洲传播理论绝大多数学者的意见。某个人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行为的过程。霍夫兰,1、传播的不同界说,2、传播学及其学科性质,传播学的属概念: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一类采用自然科学的观点看待社会现象的科学部类。唯实论的社会科学唯实论的世界观:反伦理;反个体主义,2、传播学及其学科性质,边缘学科传播学已经成为一门地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边缘科学。传播研究这一领域与其说是一门有名有实的学科,还不如说是各路学者来去匆匆的一个集会场所。,2、传播学及其学科性质,种差:传播学与新闻学,二、传播学何以可能,1、传播学发轫的社会原因,工业化与技术的推动1844年,美国工程师塞缪尔莫尔斯实现了异地的电报发送;1866年,出现了每小时印四面7000份的轮转印刷机;1876年,美国工程师AG贝尔发明电话;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试验无线电通讯技术获得成功;而在同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1901年,马可尼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信号传输试验;1906年,美国科学家李D福雷斯特发明了电子二级管,使广播电视收视工具的发明成为可能;1920年,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在美国匹兹堡播音;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发明了电视;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家电视台。,其他重要的社会原因,社会的快速转型城市化的推动大众社会的形成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形成闲暇与流行的产生社会上层的推动战争与宣传舆论控制与政府统治,2、传播学发韧的学术原因,经过19世纪一个世纪的酝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媒体研究的主要学科:新闻学的衰落,三、传播研究范式与流派,1、本课涉及的西方传播思潮,1、直接源头:芝加哥学派2、美国经验学派3、法兰克福学派4、媒介环境学5、传播政治经济学6、文化研究7、后现代传播思潮,2、传播思潮的范式属性,范式是指一整套研究的视角和路径;范式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1)三分法依据:表层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技术主义三种范式(2)四分法依据:深层结构中意识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商业主义研究、保守主义研究、精英主义研究和自由主义研究,(1)经验主义范式,前提: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核心:效果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视角:个体主义意识形态:保守主义代表学派:芝加哥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等,(2)批判主义范式,前提:批判主义核心:传播与社会的关系方法:哲学批判、理论思辨视角: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立场:激进主义、精英主义代表性不派: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学、文化研究、后现代等,(3)技术主义范式,前提:唯技术主义核心:传媒技术方法:直觉、理论思辨视角: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立场:自由主义代表性学派:媒介环境学,第一章芝加哥学派,一、芝加哥学派的先驱二、芝加哥学派的兴起与衰落三、芝加哥学派的范式特征四、芝加哥学派的当代延伸,一、芝加哥学派的先驱,1、以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其中包括皮尔士的符号学,詹姆斯的心理学、杜威的民主理论以及库利的技术社会学观点。,一、芝加哥学派的先驱,2、以齐美尔、塔德为首的欧洲经典社会学中的形式社会学。齐美尔的互动学说与城市社会学塔德的群体心理学和舆论学,二、芝加哥学派的兴起,1、芝加哥大学的兴起与社会学系的建立(1890-1892)2、极盛时期的芝加哥学派及其重要成员(1915-1935)两代学术巨擘:托马斯、帕克,三、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观,为什么芝加哥学派会涉及传播研究1、传播技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2、传播维系社会(交流与共同体)3、传播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区隔功能4、交流何以可能:符号互动的解释,四、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特征,1、建构主义的思想基础2、宏大的研究视角:大众社会、社会转型、民主、大众文化3、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取向4、理想主义的态度,五、学派衰落及其历史原因,1、多种猜测权力斗争/不够专业/新范式的崛起2、也许需要更多的大历史观,第二章美国经验学派的成型,一、经验主义范式的奠基人二、两个学派及其合流三、经验主义范式的理论框架四、经验主义范式的主流化及其对立面,芝加哥学派与经验学派:分歧与继承定性/定量;共享/控制;本质/工具;人本主义/媒介中心主义;过程/结构;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反学科/学科化,一、经验传播学的奠基人,一、经验传播学的奠基人,拉斯韦尔的贡献“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功能内容分析法宣传的效果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二级传播理论传播学的负面功能传播学的工具制造者霍夫兰的贡献有限效果论实验心理学方法,一、经验传播学的奠基者,勒温的贡献把关人理论的提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施拉姆的贡献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在传播学各个领域都有建树。将传播学变成一门独立的科学。,一、经验传播学的奠基者,二、两个学派及其合流,个体主义的耶鲁学派(行为主义)从华生到霍夫兰整体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功能主义)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广播研究项目与应用社会研究局合流何以可能及合流的结果,二、两个学派及其合流,合流的后果:经验主义传播学即经典学派问世行政研究问世美国传播学问世传播学被等同于大众传播与劝服研究,三、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1、传播者研究宏观研究报刊的四种理论集权主义自由主义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微观研究把关人研究的传统怀特的研究吉伯尔与布里德的研究(侧重社会网络)包括把关人的社会阶层与价值取向麦克内利与巴斯的研究(侧重过程),三、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2、受众研究受众被动论受众差异论个人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文化规范论受众主体论网络传播对受众研究的影响媒介素养的理论,三、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3、效果研究早期强效果论万能效果论杜威等人的观点;李普曼的观点魔弹论有限效果论霍夫兰的研究二级传播理论,晚期强效果论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使用满足理论知识沟理论涵化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网络效果理论的变迁,四、经验主义的主流化及其对立面,二战后,经验主义迅速成为美国社会科学的主流从表面看,以自然科学的视角解决社会问题被看作是最科学的方法。然而,分析其深层原因,与权力的需要有极其重要的关联。,四、经验主义的主流化及其对立面,科学主义视角的突出优长充实了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造就了一套在当时很具说服力的研究方法。为传播学注入了科学主义精神。为控制话语与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四、经验主义的主流化及其对立面,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模式化的经验传播学研究开始暴露出了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尤其体现在研究框架之上:无视传播制度对传播的影响无视传播者与受众的动机、价值观无法形成一种核心的理论价值观过于保守并阻碍其他研究视角的发展,四、经验主义的主流化与转型,而科学主义方法本身也遭到质疑: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是否存在真正的心理活动是否能做到精确是否可以简化是否可以价值中立,四、经验主义的主流化及其对立面,传播学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缺陷将人看作工具而无视主体性的存在将人看作一成不变的研究物将人看作是相似的物体无法表现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方法决定了问题,四、经验主义的主流化及其对立面,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时代的终结越战与现代化运动的失败新左派运动与文化研究的兴起欧洲传播学术的复兴,第三章法兰克福学派,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系谱二、法兰克福学派的艰难成长三、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四、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再批判,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系谱,1、法兰克福学派的源头康德以降的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运用价值观进行判断,对人类的反思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发展了一种新哲学(该哲学)存在着一种从以前法国和英国哲学家们身上见不到的学究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思/卢卡契的影响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系谱,成立于1924年,第一任所长格吕曼堡学派领袖第一代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第二代哈贝马斯其他成员,二、法兰克福学派的艰难成长,1924-19331933年的大流亡1933年2月希特勒上台后,随着德国国内反犹情绪的高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在日内瓦的办事处已经不能久留。1934年5月,霍克海默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巴特勒建议将研究所与大学合并,并提供了117号西大街429号的房屋马尔库塞于6月,洛文塔尔于8月,波洛克于9月先后抵达纽约1949年返回德国,三、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霍克海默:这种批判的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有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必须让人类看到他的行为与其结果间的联系,看到他的特殊存在和一般社会生活间的联系,看到他的日常谋划与他所承认的伟大思想间的联系。,三、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启蒙辩证法权威人格文化工业单向度的人公共领域交往行动理论,主要视点,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霍克海默:大众文化不过是工业社会的快感文化。大众文化是程序化的创作,与艺术完全不同,因此大众文化使人丧失对艺术的理解力阿多诺:大众传媒完全资本化与商品化,炮制大量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文化产品;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被混淆;是一场骗局,用虚假快乐骗走了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本雅明:大众文化具有民主潜力和参与潜力,主要视点,公共领域及其转型公共性:现代政治制度的组织原则与民主原则资本主义公共领域是由传媒支配的:“由大众媒体编造和传播的整合文化”传媒角色的转变(自身权力、被控制的权力)导致了公共领域的终结,四、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再批判,反思之一:精英主义的立场本质主义的立场文化研究学派文化可以界定为三种不同的层次:高雅的文学艺术教养与文明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反对将大众文化视为低层次的文化(文化民粹主义),四、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再批判,反思之二:受众是否真的如此被动无助社会中既有意识形态的统治,又有人自身的能动性。传播虽然偏袒统治阶级,但也会给反思与斗争留有空间。媒体生存于共识的框架下受众具有三种解码方式:主导霸权式协调式反抗式大众文化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弱者战术,不被统治力量打败就是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