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一、引言海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黎、苗、回族为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有144.8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7.4%,其中黎族131.91万人,苗族6.84万人,回族1.07万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和南部,包括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6个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待遇的三亚、五指山、东方3市,地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一半。民族地区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核心区,有着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原始而独特的黎族文化更是充满神秘色彩。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由此,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6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无疑为海南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当前,民族地区深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鼓舞,积极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一些地方徘徊于是否应该优先发展旅游业,一些地方意识到旅游业发展的紧迫性,紧锣密鼓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然而,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目前若干意见和规划纲要中缺失对民族地区发展专门的、整体的安排,大多数民族地区缺乏总体旅游规划,发展观念依然停留在“有什么开发什么”的旅游发展初级阶段,是典型的“景点带动型”思维,忽视全局开发,更不用说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部分。这种受“国家战略”鼓舞的短期、感性开发,不仅不利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也不利于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急需对民族地区在新时期旅游业发展展开研究,对其旅游业发展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二、新时期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当前,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必须置身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环境,定位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1 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保护好海南的生态环境。而民族市县处于全省的生态核心区,是海南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因此,民族地区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全岛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能兼顾资源开发与保护,并能有效传承文化和保护生态环境。因为,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建设国际旅游岛对保护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高要求决定了民族地区不可能盲目工业化,同时,基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农业发展急需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结合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条件,民族地区只能优先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2 发展旅游业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海南全岛统筹发展,按照“一个大城市”的思路,破除城乡二元制度统筹全岛资源实现全面发展。目前,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岛中处于弱势地位,然而具有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爱尔兰岛的经验表明,在工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发挥区域的综合优势,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民族旅游在新世纪也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国际旅游岛建设下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实的选择是优先发展旅游业,以激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二)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1 民族地区具有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资源禀赋海南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与海南相对发达地区形成资源互补的态势,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异常珍贵的本底资源。海南民族地区资源丰富,现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田坡鹿、霸王岭、尖峰岭和五指山),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黎母山、吊罗山、七仙岭),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准备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鹦哥岭、白马岭、猕猴岭、保梅岭)。区内动植物富集,水资源丰富,是海南生态保护的核心区。海南也是黎族唯一聚居的区域,黎族古老而独特、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文化被较好地保存下来。最负盛名的有:“三月三”为代表的民俗节日,以琼中黎族民歌、打柴舞为代表音乐舞蹈,以传统纺染织技艺、原始制陶技艺和船型屋营造技艺为代表黎族传统手工艺,刻在身上的“敦煌壁画”黎族纹身等。这些几近原生态的传统文化遗产,构成了黎族文化的丰富内容,承载着黎族的文化生命密码,是开展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素材。2 发展旅游业是民族地区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佳选择海南的海水、沙滩、阳光等自然风光固然是国际一流的旅游资源,但其与泰国、印尼、菲律宾、太平洋岛国、美国夏威夷等热带海岛的资源具有同质性,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黎族文化却是独一无二的。实践经验表明,没有本土文化参与的旅游目的地无法成为真正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本土文化的融入才能使目的地具有特色,从而具有核心竞争力。民族地区生态资源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条件和生命线,民族传统文化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灵魂与生命力。当前,民族地区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如何变潜在的生态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现实经济竞争优势,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的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无疑,发展旅游业是破解这一难题的较优选择。因为,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直接条件,另一方面科学的旅游发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三、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当前,海南旅游业发展呈现出“南热北冷、东快西慢、中部停滞”的格局。海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接待设施缺失等自身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海南旅游一直以来对外宣传 “椰风海韵”形象,使得民族地区成为海南旅游的“洼地”。其旅游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总体上相对滞后。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国家战略之后,民族地区深受鼓舞,各级政府认识到机会的难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情,旅游业迎来发展的春天。然而,经过国家战略开局的一年,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上停留在“感性”开发的阶段,部分地区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一)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海南民族市县中,三亚市作为海南旅游的领头羊,其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作为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其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树立了榜样。除了这两个民族市县以外,其他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第一,基础设施滞后,突出表现在交通的不便利上。目前,民族地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稀疏、密度小,仍有一些地方不通公路,贯通全岛的东西两条高速公路线均没有通过面积广大的民族市县核心地带。第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健全甚至几近于空白,满足旅游者住宿和餐饮等基本需求的接待能力严重不足。调查发现,很多民族地区缺乏星级酒店和旅游购物点,负责地方接待的旅行社更为短缺。第三,旅游从业人才匮乏,旅游发展缺乏智力支撑。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是制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尤为明显。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是海南旅游的“跛腿”,导致其在人才吸引和培养上略输一筹,这进一步限制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于是形成恶性循环。第四,旅游产品缺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品供应链。民族地区受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鼓舞掀起发展旅游的热潮,然而旅游发展的产业体系远未建立,处于零散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较弱,景区景点建设落后,产品结构不完善,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需要。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总的来说,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感性发展”而非“理性发展”,具体表现在:其一,未形成全局发展的理念。 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地区之间未能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停留在各自为政、独自发展的局势,因此存在重复建设及盲目竞争的问题;二是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未能形成融合态势,国际旅游岛要求将海南建设成为“一个大城市”,民族地区应在这样的总定位下与其他地区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构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其二,尚缺乏明确的发展定位。民族地区当前的旅游发展重点在景区景点建设上,招商引资是各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虽然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民族地区要将资源优势转为竞争优势应建立在合理的发展定位上,单靠“有什么开发什么”的“景点驱动”思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全局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明确的发展定位才能指导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其三,未建立合适的发展模式。如何统筹兼顾资源保护与开发并让百姓从中受惠是摆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面前的现实课题。民族地区作为全岛生态核心地,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根本条件和生命线,因而肩负着资源保护的重任。但全岛均衡发展及民族地区自身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得其不得不进行资源开发。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四、海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历史已经表明,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理性发展。同时,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在发展初期政府必须有所作为,走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因此,现阶段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既需要提高自身认识,也需要外部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下从发展策略措施和外在政策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 成立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委员会建议海南省委省政府吸纳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专家人员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委员会,把管理和监控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作为重要职责,使旅游发展有可靠的组织保障,实现由单个地方单打独斗向民族地区整体推进的转变。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委员会应从全局出发,坚持规划先行、统一规划的工作原则,创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统筹安排整个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体系的架构,并有机融入全岛发展的格局中。2 设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是缺乏资金,为缓解资金压力,建议设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旅游规划编制、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各项开支。通过强化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和鼓励民营资本注入等多种方式,优先支持民族地区重大旅游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稳步发展。 3 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海南民族地区,尤其是处于生态保护区的民族地区为海南省及省内部分发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目前的生态补偿机制形式单一、补偿力度不够,不能较好地激发民众积极主动保护环境的动机。建议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可从强制性制度安排和软性文化渗透两方面着手,前者包括设立国家级生态补偿试验区、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后者则通过环境教育、舆论宣传和公益广告等软手段实现。(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措施1 坚持“目的地主导”发展思路“目的地主导”是相对于“景点主导”而提出的发展方式,指的是将一个区域作为满足游客全方面需要的开放性旅游景区,构成区域的各个部分通力合作,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这种旅游发展模式强调合作与差异化竞争,要求在区域内形成以游客为导向的、完善的、无障碍的供应网络。为此,各民族地区要突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发展现状,以“一个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全局发展。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在行政区隔或者体制建设上有所改革,建立大旅游区域是值得尝试的大胆构想,组建旅游集团联盟则是短期可行的现实选择。2 打好黎苗民族文化牌黎苗民族文化是海南全岛旅游发展的灵魂,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可忽视的资源要素,因而构成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是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较优选择,而发展旅游业的最佳路径是做足民族文化的文章。要打好海南民族文化的牌,有三个层次的工作要做:首先,进行民族文化资源的普查与分类。值得一提的是,在资源普查过程中要建立新的资源观,能够前瞻性和开拓性地认识资源;其次,开发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涉及到民族文化如何产业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最后,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与解说方式。民族文化最大的价值在于因传承而感化而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安全员(A证)第四批(主要负责人)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中小学生卫生知识大赛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北京育儿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必修课考试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健康档案老年人慢性病)模拟试卷含答案
- 水域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培训课件
- 北京医院看病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新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 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餐饮劳动合同书 电子版
- (2025)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题库带含答案
- CJ/T 449-2014切断型膜式燃气表
- 滨州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 2025年月嫂考证:母婴护理师等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脑脊液相关试题及答案
- T/CAEPI 64-2023固体回收燃料分类与分级
- DB62T 25-3016-2016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围术期患者的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