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小学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调查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话题多年来许多来自一线的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研究人员等都曾就此做过不少文章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时它又是一个新话题因为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及地方关于教育的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农村教育随之会呈现出新的特征并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下面笔者谨以我镇小学教育为例作简要调研分析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建湖县西北部与阜宁县毗邻面积50.78平方千米,辖12个村(居),人口29820人,为盐城市最薄弱乡镇之一全镇现有中心小学1所定点村小2所 、办学条件 多年来由于受到全镇经济薄弱、交通闭塞、教育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极其简陋 (1)校舍中心小学现有校舍2184平米,其中教学楼1020平米,为b级用房,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目前现有校舍中教室、办公室及生活用房严重不足各功能室配套用房无一间达标两所村小校舍总面积为1590平米,除增寿小学630平米简易教学楼为b级用房外,其余平房校舍均为c级用房.经有关部门建筑安全性及抗震鉴定全镇小学所有校舍均在“建议拆除”之列 宝塔镇小学校舍基本情况统计表学校简易教学楼平房校舍面积(平米)建筑时间安全级别面积(平米)建筑时间安全级别宝塔小学10201997b116480年代c增寿小学6301992b19490年代c朦胧小学077680年代c注:校舍安全及抗震鉴定建议均为:建议拆除 (2)办学设施办公设施:办公桌椅基本达到教职工每人一套但绝大部分为80年代所添置陈旧、破损严重;目前因办公用房紧张仍有部分教师在教室里办公电教设施:全校现仅有多媒体教学设施4套电视机、dvd等配套教学设施5套;电脑95台45台为今年新配“龙芯”电脑机房另50台方正电脑已届淘汰年限大都不可使用;村小为中心校淘汰电脑各15台均已报废;教师用机目前才配至部门、科室无教师办公用机录音机、语音教学系统:无语音室及可用录音机图书资料:中心校生均6册村小生均20册 宝塔镇小学办学条件统计表学校办公设施电教设施办公桌椅教师用机学生电脑(台)多媒体(台)电视、dvd宝塔小学36套(90年以后3套)部门科室有95(其中45台已届淘汰年限)45增寿小学13套(无90年后新置)无15(已报废)01朦胧小学13套(无90年后新置)无15(已报废)01电教设施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生均)语音室可用录音机可用投影仪册数无无无仅省“四配套”b类器材6无无无仅省“四配套”c类器材20无无无仅省“四配套”c类器材20(3)公用经费就目前公用经费的安排而言我省在全国的排名约12位小学生均370元与江苏教育发展状况很不一致同时农村小学由于生数相对较少享受到的公用经费总额少往往难以满足学校功用经费使用需求 宝塔镇小学公用经费收支情况统计表学校公用经费总额(元)公用经费支出需求(元)生数标准总额代扣网络费征订电教等水电费电话费等维修费差旅费办公费宝塔小学560370元/人20780050003000025000XX030000增寿小学65370元/人24050XX5000300030005000朦胧小学73370元/人27010XX5000300030005000学校公用经费支出需求(元)环卫费培训费征订报刊等参加县级比赛等特色发展费用招待费临工工资宝塔小学3500XX0XX050005000600003000增寿小学500XX4000100030003000朦胧小学500XX40001000300030002、学生状况 我镇原上报人口数29820人剔除虚报和已外流人员目前全镇小学施教区总人口约24000人其中小学适龄儿童为1148人,在本镇就读671人,在县城、周边乡镇以及随父母、亲属外出读书567人目前全镇小学在校生698人生源严重不足3、师资队伍 全镇小学现有在编教职工83人借出1人派出学习交流2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线11人年老体弱休养未上班6人在教育办、成人校工作5人全镇小学实有一线工作人员58人在58名学校一线工作人员中全工、全合工7人因接班顶替、民师转正等因素进入教师队伍15人由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的36人其中中师起点30人无一名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专职教师一线人数全工、全合工接班、民师转正等师范类分配中师起点音乐等专职5871536300二、农村小学办学的优势与劣势 (一)农村小学的办学优势 相对于驻城及县直学校来说一般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办学优势可言如果勉强说来大概有两点: 1、班额少中心校各班级生数一般都在40人左右村小各年级一般都在20人以下有的班级甚至不足10人;而驻城及县直学校班额一般在60以上应该说在农村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为老师尽可能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体验提供了可能 2、教学质量的压力小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作为家长的共同心理但总体来说驻城及县直学校的家长这种愿望和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和强烈不少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均相对较好对子女教育培养的期望值较高此外一部分农村家庭跳出“农门”心切往往从幼儿园开始便在城里租房或买房供孩子读书因此农村学校在落实“减负”要求和贯彻“五严”规定方面面临的困难要比驻城及县直学校小得多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劣势 相对于驻城及县直学校而言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条件简陋一是教学及配套用房不足且安全性及抗震要求不达标二是教学及设备条件相对较为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三是学校公用经费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发展经费使用需求 2、教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是教师人岗对应极不协调一方面按师生比来说在编教师总数明显超标;另一方面从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来说人员相对紧缺、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较为突出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教师队伍中专业知识不强、业务能力偏低;缺乏工作活力缺乏敬业进取精神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及不安心从教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等情况都有一定的比例存在 3、学校的品牌效应及综合影响力较小农村学校难以像县城学校那样对学生及家长有吸引力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家长存在择校的心理和愿望还是较为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城读书的类型一旦条件成熟仍要想方设法进城里学校读书 4、缺乏促进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社区及地方政府支持和重视教育的力度不够学校在学生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学校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时常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三、问题成因分析 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究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随着“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施行以来对促进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育发展也随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县级财政供给与全县教育发展的投入需求间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按照省政府计划安排应化解的义务教育阶段有关债务我县尚未完全拨付到位;县直较大规模的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债务等待政府偿还同时作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急需政府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尽管全县上下都在大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讲教育局、县政府均已无力兼顾面广量大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发展 此外随着“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实施镇级政府都迫不及待地甩开了教育这一包袱不再承担自身在教育发展上应肩负的责任使得农村教育的发展更加举步惟艰 2、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当前我县学校公用经费是按生数多少为标准拨付的即按每生每年370元的标准向学校下达公用经费总额而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并不完全与生数成正比就好比一个“三口之家”与一个“五口之家”的家庭开支一样并不是“三口之家”只用“五口之家”的五分之三就够了在这种经费管理模式下对生数相对较少的农村学校而言则必定在维修费、办公费、教师培训费、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支出上大打折扣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和制约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目前学校经费支出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大宗物品由政府采购的模式对于规范学校财务管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审核支付手续烦、规矩多集中采购耗时长、效率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经费使用的效益比如不少乡镇校在规定的报帐日报帐往往一天时间无法完成结果还要住到旅店等第二天再去继续排队再如我镇在4月份就上报计划打算购买一台草坪机但至9月低尚未落实到位结果在8月底校园环境整理中仅清除草坪杂草就花去3000元左右 3、在农村未能真正形成“教育优先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施行后学校与社区、村(居)以及镇级政府的联系没有原来那样密切镇级政府的教育责任相对减少社区及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关心重视显得相对不够二是学校工作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受到学生家长观念、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家长支持和理解教育的程度远不及城里家长做同样一件工作比如学生报刊杂志的征订、家校通平台的建设等城里家长十分热心;而在农村尽管这些做法对学生及家长来说是有益的可真心支持者寥寥无几再如学校在学生到校时间管理、学生路队管理、家长接送学生管理等制度的实施方面不少家长以自我为中心不予理解和配合不服从学校管理我行我素动辄因某一小事不如意漫骂甚至扬言殴打老师 4、在教师的使用与管理上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教师流动不合理历年来教师“农进城”选调对象均为农村优秀教师优秀师范类新生分配基本是驻城及县直学校优先优秀教师外流又得不到新教师补充使得城乡教师队伍素质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我镇小学一线教学人员中由师范院校毕业参加工作的仅36人能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不足45人全镇小学无一名科学带头人或教学能手无一名音乐、美术、科学专职教师二是农村教师结构老化我镇小学在编教师83人其中年龄在55周岁以上达20人因政策因素退二线或年老体弱生病休养的达17人坚守教学一线的人员仅58人三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不少教师由于长期在农村工作这里管理相对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低甚至有的同志在某一学校一干就是10年、20年以上导致部分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养成松散习惯难以专心教学对于一些中老年教师而言因信息闭塞学习、见识的机会少;加之思想封闭保守、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欠缺尽管课堂教学、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但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依旧“风雨不动安如山”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置身于镇校范围内因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几乎没有什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师间的传帮带流于形式效果差在专业成长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引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因素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难贯彻落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当前尽管已实行了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但上上下下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怕引发矛盾和问题在绩效工资分配上无法拉开较大的差距从而安于现状不注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者有之;摆老资格以功臣自居未到退休年龄不肯上班者有之;无病呻吟小病大养不安心工作者有之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教师队伍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四、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以及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均衡教育的呼声逾加强烈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成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众所周知当前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在学校硬件条件上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正是农村家庭择校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要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在学校办学条件上的公平与均衡理应成为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1、加快实施农村学校校舍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按照原则上每镇举办一所小学的布局要求对现有学校校舍情况作调研分析立足学校实际按照教学及配套用房基本满足教学需求的要求对农村学校校舍进行全面改造使农村学校在校舍条件上既满足需求又达到整齐划一的程度 2、加快推进农村学校办学设备条件达标工程由于受到经费使用的限制农村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自行添置设备、设施相对较少“等、靠、要”倾向较为明显目前各校教学器材等主要是省“四配套”添置的与教育现代化要求仍有教大距离要组织对全县各学校办学设施设备条件的普查立足县域实际制订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标准督导和帮助学校开展达标创建活动 3、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财政部门要深入学校作好调研分析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公用经费要保证学校经费总额能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求 (二)进一步调优资源配置努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农村学校发展步伐是实现公平教育、均衡教育的紧迫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加紧实施校舍改造工程和办学设备条件达标工程外对全县教育资源进行重新“洗牌”使得各学校在教育思想理念、师资配备、教学设施设备条件等诸多方面逐步趋于均衡是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1、逐步建立起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目前县城学校是全县优质师资最密集区县城学校在师资配备上高出农村学校一个较大的层次;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校际间又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为促进师资合理流动宜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实行全县教师统一调配制度由教育局相关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统筹安排教师二是实行教师轮岗制度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六年三是选派县城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度在县城学校选派一定量的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做到县城学校教师原则上有不少于三年的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2、建立起县城与农村学校对口支援制度根据县城学校规模及办学实力等因素确定其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数量各援助学校要在办学思想、教学理念上对受援学校产生实在的影响要在人员及设备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促进农村学校的加快发展 3、组建县域教育联合体以县内知名校、龙头校引领组建多个教育联合体实行人才、资源共享与互动组织开展帮扶与促进活动实现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办学质量、师资配备、办学设备条件等方面高位均衡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与繁荣 (三)进一步改革教育人事制度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和影响但多年以来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波澜不惊教师岗位“铁饭碗”的倾向表现得依然较为明显特别在农村学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较为严重 1、切实开展动真碰硬的师德教育活动毋庸讳言目前来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提法我们作为教师本身已觉得不再是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