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安全责任的思考.doc_第1页
关于煤矿安全责任的思考.doc_第2页
关于煤矿安全责任的思考.doc_第3页
关于煤矿安全责任的思考.doc_第4页
关于煤矿安全责任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煤矿安全责任的思考 一 我是一个喜欢黑夜的人 当白昼的喧嚣散尽红尘凡事落定夜晚便宁静而冷峻那时与白昼判若两人的我冷静地、孤寂地端坐桌前用思考记录着凡尘琐事用平静考察着对错以冷峻写着客观而冰冷的文字 我总说自己是一个爱思考的人 当然思考必然需要氛围的:宁静、冷峻、理性黑夜具备这些品性 当然思考必然需要大小不等的圈子:生活、工作、亲人、朋友但 我又是一个极为感性的人因为感性我能更多的接收到让人激动的事与人更多地接受或善或恶或美或丑或简单或复杂的东西兼收并蓄是感性极强人群的特点 因为感性而更多感受但感受了未必能感悟 多少年后终于明白因为理性才让感受变为感悟 享受生活感受生活最终感悟生活:生活哲理因此而存在 同样的轨迹 享受生命感受生死进而感悟生命 理性、思考让生命变得脆弱变得渺小变得苍白 生命一瞬间湮灭重生 生死的分野有时竞然一念之差 二 我想到了我的职业 腊月二十八应当是个寒冷的季节 清晨6时电话铃将我吵醒通知赶快下井井下出事了于是带着必要的器具十分钟更衣入井沿着指定的线路找寻着事故的蛛丝马迹 高速皮带输送机上散落着一顶黑色的矿工帽一具自救器一条皮带现场人员告诉我们人已抬上井死了 据说这名工人从乘坐高速皮带起点至死亡地点已经过一个溜煤眼一台破碎机(破碎大块煤炭设备)一个采区煤仓三条各700米的皮带再过二分钟就进入矿井大煤仓再过十分钟便随同煤炭到达地面煤场 有人说这是一次生命的最后旅行 事故调查很简单也很明朗:私乘皮带只是因为皮带速度太快没有经验更没有机会跳下皮带在生与死一瞬、一念间走过奈何桥 无奈、无语、无为这是这起事故的最深刻感受 这是事故善后的一个场景: 招待所 一位怀抱还在襁袍中孩子的少妇双眼红肿面容憔悴显然已欲哭无泪只是不停地絮叨:“小强为啥呀!我娘儿俩以后咋活呀就差二天就过年了你急着干啥呀!” 另一位老者以头撞墙嚎啕大哭:“儿呀你咋就不懂事呢你让我与你娘咋过这个年呢又让你娃咋活呀他才半岁呀” 哭声吵醒了熟睡的婴儿一双眼睛看看妈妈再看看哭嚎的爷爷忽然“哇”的一声嘶心裂肺地大哭起来 哭声已唤不醒那个鲜活的生命白布冰冷地覆盖在冰冷的尸体上 那是从事煤矿安全监察职业后遇到的第一起事故因为那起事故便对生死的选择有了直观的感受更对生命有了最直接的感悟 因为事故生命竞如此不堪一击般脆弱 因为事故刚刚组建的家庭毁了儿子因此没有父爱父亲因此白发人送黑发人 事后一周我在惋惜之余不禁叹道:“如果”转念想咳如果什么生命没有“如果”呀! 人呀生与死一时一瞬一念之差间 三 我想到了责任 关于责任或许又是一串枯燥的文字的确用纯粹的形而上的语言对责任进行定义和诠释是颇费周折的 但是对于煤矿责任却是感性的、直观的因为煤矿的责任能够将生命延续更能将生命湮灭 比如岗位责任该做而不去做的工作会使“敲帮问顶”责任的缺失导致重若千斤的顶板沉重地将生命压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又比如管理责任该严密的措施而不去求真求实竞让处于高瓦斯无风的窝头变成火药桶般的灾难进而让生命灰飞烟灭 再比如监察责任安监员的不作为让无序的作业现场变得以功利为目的使明天的丰厚变得贫瘠 还是让煤矿的事故直观地告知责任的本来面目 这是八十年代末的一起事故 “轰”掘进工作面的炮烟还未散尽班长便带着四名工人走过满鼻孔硝烟味的工作面近旁的安全员坐着未动一任帽沿耷拉着打着盹竟然没有睁开眼睛看一看走进烟雾里的工友们 “轰”掘进工作面方向又传来一声炮响这一声倒惊醒了安全员“老李咋又放炮呢”放炮员问道周围一片寂静“老李老李”安全员又喊两声竟无人回答这时一丝不祥袭向安全员 安全员急忙跑进工作面在矿灯的光影里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小伙子们已有四个躺在肮脏的、黑色的煤堆上一动不动 一个延迟起爆的炮眼让生命苍白无力更让生死如此地近在咫尺 忽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又想起江泽民的一句话: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这时我忽发异想:只有重于泰山的责任才能挑起重于泰山的生命啊 当责任缺失或错位又怎能撬起重于泰山的生命啊! 我知道那一刻留给活着人的只有死者轻于鸿毛般的生命的感受 苍白而脆弱 四 我想到另一种责任 曾与友人讨论过死去与活着人的话题 友人说死了谁苦了谁人死了老婆、孩子、房子都是别人的不苦那活着的老婆、孩子不是照样每天生活在阳光下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你说谁苦谁甜! 沉思片刻 我说死了的人不负责任死了死了一死百了苦的恰恰是活着的人走了的已无苦乐哀痛更无愁肠百转但活着的人却仍要承受丧夫之痛抚子之苦养老之累生活之辛即使十载二十载抹不去的永远是留在心中的伤疤 你能讲活着的甜死去的苦! 其实生命对谁而言只有一次为谁而活为谁而死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换言之当你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你便担负起生命的责任 父母健在你为父母而活! 结婚生子你为妻儿而活! 于是我想起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那是一位大学同学本是一位很潇洒的汉子拥有娇妻爱子只因一次酒后超速驾驶连车带人翻入沟里抢救后在植物状态下让生命延续了一个月后撒手人寰 后来几位同学一起去看望他的家人时他的爱人吐出一句话:“我恨他” 几年之后我终于读懂了“我恨他”那三个字的含义和分量她怨他从喝酒驾车那刻起他已卸掉了对妻儿的责任他没有一丝的意识到酒后驾车是要出事故的她恨他从超速驾车那一刻起他已忘掉了父母养育他他应赡养父母的责任丝毫没有意识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有人说没有责任感的人首先没有责任意识对于这个结论这个故事就是最好的论据 我不得不想到煤矿安全责任与安全意识的话题的讨论 我同意关于事故的“300:29:1”的结论:每300次违章必有29种轻伤每30次轻伤必定发生一次事故 从行为心理学讲当第一次违章出现的时候违章者的安全意识已在灭失安全责任也随之弱化当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违章出现的时候违章者的安全意识已不复存在其安全责任已消失殆尽 “煤矿事故在所难免”是安全责任、安全意识淡薄者的终极推论 当生命只有一息尚存的时候事故遇难者总会留些善言于生者:假如多一点安全意识假如多一些安全责任假如能为父母、妻儿多一份责任感 生命会有假如! 五 与生命对话!不是生与死的对话!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 经常想如果把生命的存在比作阳光那么我更喜欢让阳光般生命鲜活地、灿烂地释放光彩 但如果把死亡比作黑暗哦没有人喜欢这黑暗因为这黑暗中只有冰冷与孤寂只是我又想这黑暗却能让人类更理性更理性地触摸到黑暗与阳光的距离;让人类在黑暗的踌躇中感悟阳光的灿烂与可贵 煤矿事故是一种存在更是一个冰冷的事实 煤矿安全这是一道现实的多元方程式条件满足了则变成可解方程式而责任呢更是这个方程式可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