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1页
总结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2页
总结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3页
总结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4页
总结林黛玉的性格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1 总结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教学要点难点: 1、林黛玉形象赏析; 2、王熙凤形象赏析; 3、贾宝玉形象赏析 三、课时数: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2 / 41 导入: 在前几节的课中,同学们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同学们除了在课堂中对红楼梦有一些接触外,在电视中或是其他方式,都对红楼梦这部作品有一些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琴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描写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好的。现在我先给同学们 2 分钟的时间来回顾一下课文 ,然后将请同学来谈谈自己所了解的三位人物的性格特点。 林黛玉性格特点 第一段: 1. 因此不不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留心、在意,自尊心,自卑感强。 第四段: 3 / 41 2. 足 之 症 。 -体弱但有气质 第五段: 3. 因笑道: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甜甜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标致,气派。 第十四段: 4.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多愁善 感、多情、心思细密 第十二段和十四段: 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 念了四书 ,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是因为她听贾母说 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4 / 41 罢了 之 后 , 才 改 口 的 。 -可见她多思多虑,做事小心谨慎。 第十三段:见到贾 宝玉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却未说 -性格内向 王熙凤性格特点 第五段:着重描写凤姐。 1.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近似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向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虚伪,俗气,贪婪。爱表现、对金银珠宝的追求,对权势的渴望。 3.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5 / 41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狠 毒、刁钻,并且十分的狡猾。 4. 泼 皮 破 落 户 儿 凤 辣 子 -从贾母的口中可以知道她的个性格 人物。 5.因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神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甜甜口头心头 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 忙转悲为喜 这一切的一切均是做给贾母看的,他揣测着贾母的心情,在贾母不愿在涕泣的时候马上阴转晴,而这些也表示着凤姐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逢场作戏,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 第六段: 6.对林黛玉说的话和接过王夫人的话均是想显示自己的聪明能干,办事的周到。同时也反映出他的机变。 贾宝玉性格特点 6 / 41 第九段: 1. 王夫人: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 混世魔王 第十一段: 2. -性格顽劣 第十三段: 3.黛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俊美多情 4 .西江月一: 无故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5.西江月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 言 纨 袴 与 膏 粱 , 莫 效 此 儿 形 状 ! 7 / 41 -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的追求;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 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无能、不肖的傻子、狂人。 第十四段: 6.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信口开河,痴狂之至,乖张。重情不重礼 7.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蔑视权贵,大胆挑战封建正统教育, 8.什么罕物,连人之 高低不择,还说 通灵 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随心所欲,和林黛玉处处小心谨慎形成鲜明的对比,也 表现出他不相信宿命的反叛精神。尊重欣赏女子。 8 / 41 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的表现 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 小性儿 ,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 小性儿 、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时,她就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 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 正经主子 ,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 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 小性儿 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9 / 41 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 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 宝玉便说: 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 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 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 周瑞家的说: 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林黛玉当时就 冷笑 道: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在意的不是宫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 假花 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愿意别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将挑剩的送给她。因为这太伤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这点,倒真会以为林黛玉对人对事太小气了。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元春归省庆元宵 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 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 荷包 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 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 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 拿过来就绞 。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他也知道了那 荷包 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 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10 / 41 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 最后禁不住要宝玉 好妹妹 长、 好妹妹 短的赔不是。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 小性儿 后面,遮住的正是她 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表现。 第十九回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一节中,宝玉闻得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笼着何物,林黛玉说: 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 。宝玉说: 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 的香 。林黛玉冷笑道: 难道我也有什么 ?罗汉 ?、 ?真人 ?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 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泡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当宝玉识趣地避开话题后,她又说: 我有奇香,你有 ?暖香 ?没有? 害得宝玉一时解不下来,就问: 什么 ?暖香 ?? 她却笑道: 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 ?冷香 ?,你就没有 ?暖香 ?去配? 后来还是宝玉解得围。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 冷香 的就是薛宝钗一人,而林黛玉说的那个 人家 当然就是指宝钗了。从这里林黛玉已表现出心思细密,敏感异常。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一思量就可以知道,其实这也正反映了林黛玉那种强烈的自尊心。她生怕自己的11 / 41 知已恋人被人抢 走,那样对她就太不公平了。 第二十回,史湘云就当面对林黛玉说: 你敢挑宝姐姐的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林黛玉听了当时就 冷笑 道: 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他呢。 后来还是众人劝解开来,从这里我们难道能说林黛玉 小性儿 吗?她为什么 冷笑 ?这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关系是最敏感尖锐的话题,而史湘云却有意把林黛玉说得不如宝钗,这怎能不伤她的心呢?她 那根自尊心的弦就不由得会激烈地颤动起来了。 第二十二回贾母带头出资二十两给宝钗做生日,并特意请了班戏子来热闹,而林黛玉到贾府这么几年,却从没人给她做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至于后面说 敏探春 算贾府众人的生日时就记不起林黛玉的生日 了。这还罢了,至晚散时,凤姐指着一位戏子说: 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史湘云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 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众人都笑起来了,说: 果然不错 ,宝玉给湘云使了个眼色,后来差点气走了胸怀爽朗的史湘云。而这也成为宝黛闹矛盾最凶时间最长的导火线,气得宝玉 大哭起来 ,感到 回头试想真无趣 。12 / 41 宝玉对林黛玉还从没这样灰心过呢,每次林黛玉生气,他都会去哄她,而这次却例外了。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大发作,原因很简单, 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 拿我比戏子 取笑 ,这太伤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因为当时社会地位最低贱的就莫过于 戏子 了,这怎能不使她备受屈辱呢?难道我们还能说她 小性儿 吗? 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刚好碰到晴雯生气,没听清是林黛玉的声音而没开门,林黛玉就错疑在宝玉身上,就 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回去后,又 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 薛宝钗史湘云都曾受过宝玉不留情 面的顶撞,她们也不过是 满脸通红 而已,而林黛玉却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要列举林黛玉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现出的 小性儿 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处理爱情问题上表现出的若为尊严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了。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中,林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 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 自觉词藻警 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13 / 41 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并也笑道: 果然有趣 ,可当宝玉借机说出 我就是个 ?多愁多病身 ?,你就是那 ?倾国倾城貌 ? 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 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 ,生气地指着宝玉说: 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 说到 欺负 时, 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原因是什么呢?是宝玉说的确是 淫词艳曲 、是 混话 吗?当然不是。前面说到林黛玉对西厢 记、会真记一类的书也是 越看越爱看的 ,怎么这会儿就成了 混话 呢?是林黛玉不爱宝玉?可大家都知道宝黛的爱恋是真挚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宝玉爱情的追求与憧憬,是宝玉的爱情带给她生的信念,吸引着她对未来的期望,一旦得到宝玉爱的表白时该是多么的欢心,多么的喜悦呀。而事实却相反,林黛玉却对梦寐以求的爱的表白感到气愤不已,觉得宝玉是 欺负 她。既然林黛玉是爱宝玉的,又是喜欢这些 混话 的,那么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们知道林黛玉当时的 不觉带腮连身的通红 、 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这些表情 ,是连善变的王熙凤也一时装不出来的,何况是这个 痴颦儿 。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养,这样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这样的场合、以这种14 / 41 示爱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场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这种爱的坦白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是 欺负 她,太伤她的自尊心了。像这样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 萧湘馆春困发幽情 一节中表现得也很充分。当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 好丫头, ?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 时,林黛玉是气得 登时撂下脸来 ,还哭着说: 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 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 哭着下床往外就走。林黛玉为什么这样大发作呢?当宝玉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爱恋是无限火热的。每日都为宝玉神昏不定,思曲缠绵,而且自己口中说的就是那所谓的 混话 。可见,本来宝玉话中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表达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令她无法接受,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在神圣的爱情与尊严面前要她做选择的话,林黛玉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 等的强烈了。 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 小性儿 的同时,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所感动。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15 / 41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 这也是旧年的雨水? 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 你这么 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 ,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可林黛玉却 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 ,毫不介意。第二十二回,宝玉一时 感忿 写了一个字帖儿,林黛玉看了 不觉可叹可笑 ,还把它带回去与 湘云同看。此中并不因湘云刚不久曾当众说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 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可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被人视之为 小性儿 的心胸狭隘的林黛玉却能做到,足见其气量宽宏了吧!林黛玉不仅在十二钗面前表现得很宽容,就是在丫环面前也不例外,林黛玉与宝玉交往过程中,经常闹别扭,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丫环紫娟就曾为此事当面批评林黛玉: 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 当然此类事情中,紫娟有许多是不明就里的,但林黛玉却一声也不责怪她。在这些方面,被人们视之为 小性儿 、 行动爱恼人 的林黛玉,不是表现得非常豁达和宽容吗? 16 / 41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中,林黛玉当面对宝钗说: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当宝钗提出给她送燕窝时,林黛玉忙笑道: 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别人不知,还以为林黛玉真是个多心的人。其实,林黛玉怀疑宝钗是有原因的,从滴翠亭宝钗扑蝶时偷听了丫环说话而后又使金蝉脱壳计嫁嫌于林黛玉这事就可知宝钗的为人的确奸诈,林黛玉对她 怀有戒心是很自然的。而当林黛玉处在孤苦、愁闷的心境下,宝钗给她捎来一点燕窝并与她说了几句悄悄话之后,就把心都全盘掏出来给宝钗,把内心的秘密都说了给宝钗。 若不是从前日看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 。钗黛之间的矛盾就这样在林黛玉的率直的坦白、纯洁的心灵面前得到了些许缓和。当然这正中了宝钗设的奸计,但至少在外人看来,包括林黛玉都认为,自己与宝钗关系好了。这从后面宝玉问林黛玉: 是几时 ?孟光接了梁鸿案 ?? 林黛玉笑道: 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 可看出,在这里,林黛玉仅凭几件小事就相信了宝钗,不仅 改变了对她的看法,还把自己过去对她不尊敬的看法也直率地告诉了对方。并不是她幼稚无知,而正是反映了她朴实纯洁而又直率的美德。 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要学诗,林黛玉就笑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17 / 41 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多么热情!在教诗的过程中,又先对她讲一般的原理, 不以词害意 。又给她推荐好书,并借给她必读书王摩诘全集等,帮她解释诗意,然后命题作诗。批改诗篇尤其认真仔细,真正做到了其自诩的 诲人不倦 。在 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的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的热心的人呢?何况 香菱还是一个半妾半婢的可怜人呢!林黛玉关心他人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当蘅芜苑的一个老婆子晚上给她送来一包燕窝时,林黛玉命她外头 吃茶 ,还能为她想到 如今天又冷,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 ,并 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在贾府又还有谁能如此细心体察并关心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婆子呢?只有林黛玉能做到,这就足于说明她那颗心是善良的了。 不少读者认为,林黛玉总爱和宝玉闹别扭,哭哭啼啼 。其实,这些现象都发生在宝黛爱情的最初阶段。当宝黛爱情进入到一种默契阶段后,林黛玉对宝玉表现出来的都是无比的温柔体贴、细致周到的关心。当一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宝玉来探黛玉因 夜深了 要离开潇湘馆时,林黛玉问: 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着没有? 又嫌他的灯不亮,把自己最好的一个给他,并指出他重物不重人,变出 剖腹藏18 / 41 珠 的脾气来。又教他如何打灯笼、路上如何走等等。是何等的温柔体贴呀! 二、林黛 玉丰富性格特征形成的复杂原因 从上可见,林黛玉本来是一个善良、纯洁、热情大方、温柔体贴、胸怀坦白的人,但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本来性格的外面,常被一层伤感、 小性儿 、说话尖酸刻薄等表象笼罩着,使读者不易真正地理解它。造成这样的原因,从广义上讲,是时代所赋予的。林黛玉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的性格特征就是作为新兴的思潮出现的。他们是与封建社会的 不合理现象相对立的,因而常常遭到封建制度的卫道者的阻挠,林黛玉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受到守旧派的指责。在这样的矛盾斗争中,林黛玉的性格的闪光点就往往被世俗之人视之为 小性儿 了。 从林黛玉生活的具体环境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林黛玉生活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势力十分顽固的封建没落家族,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封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比如王熙凤 戏效彩斑衣 那样令人恶心的 孝心 ;宝钗在饮食、穿衣、点戏、猜 谜等各个方面对贾母所献的殷勤和在作19 / 41 诗等方面对元妃的奉承以及在丫环面前的所作所为;王夫人在人前的假慈悲; 薛姨妈的爱语慰痴颦 等封建社会 的遗毒等等。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虽是个弱女子,但她选择的却是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绰陷渠沟 的人生道路,这样她那高洁的不肯折节媚俗、孤极傲世的性格就必然与世 俗格格不入。因此,由于林黛玉坚持其固有的高洁本性,因而就不见容于这污淖的封建世俗,从而又引起其自尊心对污淖世俗的更大不满。就是这些原因循环往复的作用,形成了林黛玉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就形成了林黛玉丰富的性格特征。 三、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意义 从林黛玉性格特征形成的原因的 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林黛玉的 小性儿 并非是其本性,而只是她对现实强加给她的种种伤害的一种反击。因而它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斗争表现,是其强烈的自尊心,是其维护人格尊严的最充分的体现。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中外,都是不把人当人看待的,妇女尤其没有社会地位,不受尊重。封建的眼光把女人看作20 / 41 是 贱人 ,是第二等的人,她们连做人的基本权力都被剥夺了,更谈不上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在中国古代文 学中,最美丽的女性形象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形象了。从来没有那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那样高,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尤其是执着地要求尊重女性,她的出现就使人的价值大大提高了。因而,她的性格特征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而又带有历史必然性的新思潮。这种思潮萌发在林黛玉身上,是作为一种斗争口号出现的,是一株民主主义思想的幼芽,是一盏号召人们前进的信号灯,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带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具有了这种性格特征的林黛玉的形象无疑 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偶像,是作者心中真善美的代表。可她却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夭折了,这是何等的悲剧啊!作者就是通过林黛玉这个形象对污绰的世俗进行有力的揭露和鞭挞,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在封建社会里真善美是如何被假恶丑践踏和吞食的,从而引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这就是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悲剧意义所在了。 总之,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性格特征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多侧面性,她 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 的尖酸与她 对宝玉的温柔体贴、对老婆子的关心都是客观存在的。21 / 41 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维护人格尊严的执着是其性格中最闪光的。其性格特征是时代所赋予的,是其在与污绰的世俗斗争中形成的。林黛玉的性格特征是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是作者真善美的寄托,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二、 浅谈林黛玉的悲剧性格 张波 摘要 :鲁迅说 :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正因为是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被毁灭 ,才显得尤为沉痛深刻。林黛玉作为红楼梦的女主角之一,性格最为鲜明,那是因为她的性格具有明显的悲剧性。她融入了作者亲身所见的切身感受,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痛苦思考和执着追求。戴尔 卡耐基就曾说过: 性格决定命运 , 林黛玉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的性格却完美地统一于一身,林黛玉用她的痛苦和眼泪、 她的无力反抗乃至绝望 ,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悲剧绝唱。本文就林黛玉悲剧性格的成因及其表现,写自己的几点肤浅认识。 关键词 林黛玉 悲剧性格 22 / 41 一悲剧性格的成 因 身世环境影响 黛玉年幼丧母,后又丧父,只有寄居在贾府。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十分敏感和多疑。虽然贾家富甲天下,但在众姐妹中,黛玉属于外戚,因而,时时感到有寄人篱下、无依无靠之感。她本身又有强烈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 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在黛玉的骨子里是想拥有独立人格的,可是在贾府她只不过是被接济、被怜悯的对象,这是黛玉最不想充当的角色。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造成黛玉敏感多疑的个性。黛玉是个多愁多病身。她一生下来,就有 先天不足之症 ;会吃饭时便吃药。她进贾府之时就娇袭一身之病。由于体弱多病,进入贾府后又没有人真正关心她,未进行专门的治疗,所以病根未除,长期积郁,致其心浮气躁,敏感多疑。正如给宝玉看病的王太医在顺便给她瞧病时说的那样 即日间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必要动气,且多疑多惧。不知者疑为性情乖诞,其 实因肝阴亏损,心气衰耗,都是这个病在那里作怪。 23 / 41 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中支庶不盛的 书香之族 清贵之家 ,官僚的父亲因为 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把这个独生女儿提到男子的待遇抚养,从小便教她读书识字,爱之如掌上明珠。她有着一段比较娇惯的不受拘束的童年生活。由于她母亲的早丧,清贵的官僚家庭,没来得及对她进行更多的阶级教育,也没有来得及让她充分感受那一社会给女人所规定的一切,而是只给她终身留一个空 洞而温暖的回忆。她进入贾府后,也没有人教她怎样做人或是读书,在她的身上,竟形成了一段教育的真空,因此,她才得以保持率直、纯真的性格。黛玉博览群书,象李白、陆游、陶渊明等人的诗她都熟读成诵,这些诗人大多 品行高洁、性情恬淡、与世无争,黛玉喜欢他们的诗,因此在性情上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他们的影响, 再加之她又喜欢音乐,音乐能陶冶和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所以,黛玉的内心世界始终是一方静土,由此形成她率真的性格。 才华横溢,多愁善感 曹雪芹胸中笔下的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24 / 41 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抚琴,且亦识谱。曹雪芹 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才华出众,择阅两首佳作便可窥其一斑: 海棠社 里,黛玉做的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一首诗整体一气呵成,毫无造揉做作,且字字珠玑,寄意深远。 黛玉不是为作诗而作诗,而是通过笔墨抒怀,自比白海棠,示人以冰清玉洁的特立独行之品格。而最后两句,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也哀叹了自己情感生活的受挫感以及那种落寞相思之情。明摆着,写这诗她最想能看懂的人是谁呢?不言而喻。最懂得她的那个人看了,十分懂得妹妹心思,便也大力举荐为头等作品,无奈宝钗的四平25 / 41 八稳的文风自然被俗人一个的李纨奉为头等,婉拒了他。 另外一首便是黛玉的咏菊: (潇湘妃子 )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 魁夺菊花诗 ,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 满纸自怜题素怨 ,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 片言谁解诉秋心 ,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26 / 41 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更值得称道的是黛玉葬花。黛玉的葬花之举在作品中有两处集中 描写,一 处是在作品二十三回黛玉刚入住大观园不久,一处是在作品二十七回黛玉悲吟葬花吟。黛玉葬花发生在林黛玉入住大观园之后的第一个春天,可以说是大观园中发生的第一个重要事件,也是第一次明写黛玉葬花。此时的她 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 ,并已在 那犄角上 为落花选好了 花冢 ,并且宣称要把花扫了, 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俨然有备而来且经过精心细致的考虑,足以见其葬花乃是惯常之举,而从二月二十二日入园至此不过二十几日的时间,众姊妹尚还沉浸在兴奋与欢乐之中。 葬花 这种早觉的 葬花吟以富于个性特征的艺术境界体现了这多情少女的全部生命哀音。葬花吟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十七回里,这时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已从两小无猜的兄妹情谊,发展到相互爱慕中的试探与倾诉,而且贾宝玉对林黛玉已有了多次的爱的表白。第二十三回的所谓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就是贾宝 玉通过西厢剧词第一次表达感情。这也才促使27 / 41 林黛玉有了下文的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的多种感慨,第二十六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写林黛玉一时忘情,念了一句刚刚看过的西厢剧词: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 ,被贾宝玉听见,也一时忘情,再次用西厢剧词表示他衷心的爱意。宝玉的 戏语 虽然引起了林黛玉的 生嗔 与 哭泣 ,却又不能不使她的爱情呼吸,进入了一个苦痛缠绵的新阶段。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 花魂点 点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大观园中这位多情少女的寂寞情怀,终于从落花的命运中找到了抒发、流转的形式 葬花吟。这充满诗情的哀音是林黛玉的第一首长歌行,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之一。林黛玉的葬花吟是其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它抒写了这位诗人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一首葬花吟,完全不在于表面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而意在塑造人物的思想性格,将林黛玉的人生浓缩其中。 葬花吟是借以诗词更详尽地对人物的行为心理以及未来的命运做彻底的总结,是林黛玉悲剧命运寓情于景的诗意写照。葬花,也就是隐喻着埋葬自己的青春。那一连串 花谢28 / 41 花飞 的暮春景象,那 花魂鸟魂 的奇特的遐想,那悼亡的哀婉缠绵的情调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都给林黛玉的形象与性格以多面的烘托和渲染。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在这里,曹雪芹将凋谢的残花与红颜女子的命运紧密相连。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 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试想:枝头的花朵被风吹散,飘入泥泽,化为净土。红楼中的女儿们不也是身在红门,有谁来怜惜她们呢?黛玉悲叹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继而又幻想着自己能 生双翼 也随之而 飞到天尽头 。但因她日夜悲伤,最终泪尽人亡。长诗以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作结,将花人合一,既是对自己悲剧命运的预感,也是作者对众女子必将飘零沦落,或身陷污泥或命遭摧残的预视。花的 命运就是黛玉的命运,她葬花,是为了给花一个美好洁净的结局,也隐喻着埋葬自己的青春;给花一个洁净的归宿,就是给自己的青春一个美好的结局,而自己也终将如花一般回归尘土。 她的葬花辞,是其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29 / 41 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 柳丝榆夹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慨 。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至于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的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美与崇高。 葬花辞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原因正在这里。 毋庸置疑,一代才女的经典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敬佩。因其才华出众,给了她的爱情悲剧添加了无限的哀怨气息,令人扼腕叹息!同时,这也是作者曹雪芹杰出的艺术才华的一个明证。 二、悲剧性格的表现 30 / 41 黛玉敏感多疑。 在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时,她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 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 虽说是舅母 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 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 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 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 紫鹃怕黛玉嫌不干净,自己给她熬粥,她却道 : 我倒不是 嫌人家腌月赞,只是病了好些日子,不周不备,都是人家,这会子又汤儿粥儿的调度,未免惹人厌烦。 说着,眼圈儿又红了。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自己,竟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 孤高傲世 31 / 41 性情高洁、特力独行的黛玉,一如她诗中吟咏的严霜中的秋菊,傲然挺立。在第十六回中,宝玉将北静王赠的圣上亲赐的香念珠珍重地转赠黛玉时,黛 玉说: 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 在移居大观园时,黛玉选中 那几杆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的潇湘馆,她把自己的住处布置得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全不像小姐的绣房。她还教鹦哥念诗,个性透出一股超逸脱俗的神韵。她在葬花辞中写道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黛玉的高洁使她在众姐妹中如清水芙蓉般超然脱俗,但她的这种个性却与她所处的藏污纳垢的贾府格格不入,使她难以博得统治者的青睐,从而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黛玉叛逆反抗 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 性灵之学 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关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竟把西厢记 、牡丹亭中的 淫词艳曲 引为酒令。对于32 / 41 贾府的 混世魔王 、 祸胎劣根 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 仕途经济 之道,从不说这些 混帐话 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耀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在她的爱情理想破灭后,她更是以身徇情,以死抗争,表达了对封建婚姻的强烈抗议。然而她的这种反抗和叛逆只是一种个人的斗争,在大多数人还未觉醒、社会还未变革的背景下,她的叛逆和反抗只能使她成为牺牲品。同时,我们也看到黛玉虽然是叛逆的,但她却又并不是彻底叛逆。她自身的封建传统观念是导致她爱情悲剧的一个关键因素。黛玉虽是叛逆者,但她毕竟生活在封建传统观念像空气一样地包围着每一个人的时代。爱情,即使从黛玉的眼中看来,也是一件可怕的、不道德的行为。因此,她经常处于这样的心理矛盾中 :一方面希望宝玉对她倾吐衷肠,但另一方面当宝玉赤裸裸地表白爱情时,她又忽然变得气愤和悲伤。有好多次,宝玉在她面前这样表露真情 : 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 你死了,我做和尚 当她听到这些话时,总是气得说不出话来,或者 早把眼圈儿红了 ,又认为那是 胡说 、 欺负 等 。有一次,她听了贾宝玉的倾诉之后,感到 如雷轰电掣 ,细细思之,竟比从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谁知她 33 / 41 红楼梦林黛玉性格特点分析 医学检验学院 10 级医学检验本科 3 班 姓名:常季芃 学号: 201653239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富有诗意、以及理想化的悲剧形象,是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塑造出来的。可是在百花斗艳的大观园里,有妩媚的宝钗,娇艳的湘云,才华的探春,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为什么只有她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这原因是许多方面的,究其根本,还是黛玉悲剧的故事和她多收善感,心思细腻,易伤感的性格。 黛玉喜欢用凄美的诗词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她写到的往往是一负面的、哀伤的诗词句段。这是她性格中很大的消极性额体现。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些可能正是由于身体的先天不足与虚弱,导致黛玉对待事物总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考虑 , 这也使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黛玉的气质抑郁,这种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 喜散不喜聚 、 喜静不喜动 。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 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34 / 41 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为了突出黛玉的悲剧性格,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 还泪 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 张、渲染。崎岖的命运,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令黛玉更让人怜爱和同情,更对其性格产生共鸣。 黛玉虽然主要是悲情伤感的个性,但是其性格中也有阳光的一面。 黛玉对人坦率纯真。她不仅尊重自己,更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热诚相接,还说: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 。纯真透明如一汪泉水。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 诲人不倦 。 35 / 41 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芥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 的 寄生草 回房,便又 与湘云同看 。 黛玉对待宝钗尤其天真笃实。本来他们是情敌,无嫌犹猜。但在宝钗对她坦诚地开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向宝钗说出掏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此后她待宝钗仿佛亲姐姐一般,甚至连宝玉也觉得无比惊奇。 对黛玉性格的剖析没有尽头,就像对红学的研究不会结束一样。黛 玉的形象亦会永远散发着不朽的魅力,她所蕴含的哲理和诗意将给不同读者长久的启发。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林黛玉因为自卑而自恋,因为自恋而自卑,因为自尊而善 感,因为善感而多愁。黛玉自卑的同时是自恋的,这种自恋不是单纯的 爱自己 ,而是自卑情结无法排解的一种转移。因次林黛玉的自恋是在自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自我依赖。林黛玉虽然坦率直爽,肆无忌惮,但常常说话尖酸刻薄,孤高自傲,心胸狭窄,生性多疑,更常常因为宝玉而频频使性子。其心境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整日以泪洗面,长期处于抑36 / 41 郁伤感中的不良心境有损身体健康,林黛玉常常是无缘由的落泪以及对一些小事生闷气,在得知宝玉定亲后更是有自杀的意愿。 自杀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阿德勒称之为自卑情结。阿德勒解释这个词主要有两个意思。首先,自卑情结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活动;其次,这种情结又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文饰作用的背后就是自卑感。阿德勒很早就发表了有关身体缺陷而引起自卑感的论文,阿德勒认为那些先天有缺陷 的与那些自小就享有快乐的儿童相比,就对待生活及其伙伴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的论文研究中还指出,儿童因为身体弱小,必须依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受成人的控制。每个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容易认为自己是软弱,渺小,无法独立生活,林黛玉自小体弱多病,而且是属于疑难杂症类型,因此她的自卑感最早应该源于儿童时期,而且比一般健康的孩子要体验深刻。 在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中,最原始的自恋被当成一种活命的功能来体验的,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在原始的自恋中,孩子爱养育自己的母亲是将其当作自己一样来爱的,这也为孩37 / 41 子将来爱一个独立的自己打下基础。通俗的讲,就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哭和吃睡,母亲尽心的照顾孩子让孩子生理需要满足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妈妈的亲情,温暖和关注,虽然孩子此时还未意识到自己是谁,但是她已逐渐体会到 亲情 和 爱 ,这时妈妈良好的形象已深刻在孩子心里,当妈妈一旦不在,孩子心中有 好妈妈 形象,有 好妈妈 的爱和保护,就会感到自己是安全可爱的。这种由 母亲爱孩子 的现实转化而来的 我很可爱 的感受,就构成了 自恋 的情感。但是曾经一度体验到母爱,很快又失去母爱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她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渴望别人的爱,她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证明自己是可爱的。所以黛玉幼年丧母以及后来寄人篱下的创伤性经验让她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是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因此它会有不安全感,被抛弃感,自卑感。而且林黛玉无兄弟姐妹所以在那时体弱的她更应该是被父母竭力呵护的,这样会更容易阻碍她独立自主能力的健康发展。其次黛玉 应该是典型的抑郁质。她情感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忧郁,多愁善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不善交际,举止缓慢,从心理学来看,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林黛玉的自卑心理是先天抑郁气质,与身体不好外加后天与父母好没建立的良好的依恋关系就寄人篱下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