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doc_第1页
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doc_第2页
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doc_第3页
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doc_第4页
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一、背景 古城小学地处庐阳区三十岗乡因临近三国古遗址而得名古城学校原校址在三国古遗址内1997年因教育布局调整需要将校址迁至现在的陈龙村年在区教育局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投入下新建了一栋综合楼改建了教学楼建成了塑胶跑道和篮球场配备了标准化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一系列专用教室在硬件上已达到了城市化标准学校改建以来校领导积极谋划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需不断去开拓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建立以三国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我校地处三国古遗址边距离新建的三国古遗址公园仅一公里三国古遗址史称三国“合肥新城”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曹魏将军满宠为抵御孙吴军队而固守合肥在合肥西三十里建新城屯兵于此曹魏视其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和“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是曹魏抵御吴、蜀(主要是东吴)的“桥头堡”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合肥新城”破土动工到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合肥新城”基本建成孙吴曾于公元230年、233年、234年、253年4次进攻“合肥新城”均未取得胜利直至公元280年吴乌程候、暴君孙皓被西晋大将王睿活捉宣告三国时代终结南北军事对抗局面终于结束“合肥新城”所肩负的战时指挥中心的历史任务也随之完成被三国志多次提及的“合肥新城”是一座固若金汤的“英雄城”距今已有1773年的历史它存在的50年是可歌可泣、流光溢彩的50年 三国遗址对于当地的影响颇大而历史悠久的三国文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农村学校进行城市化演变的现在将三国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学校自身相结合让三国文化进入校园让三国文化服务教育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落实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继续推进“捆绑”机制结合学校所处的区域特点将学校教育与三国文化相结合以附近的三国遗址公园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为突破口提炼三国、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元素坚持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弘扬时代主旋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坚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坚持与地域特点相结合突出学校的区域特色和育人功能;坚持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生个性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将“三国文化”纳入学校建设中早日实现“以人文本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把学校办成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学生素质优良办学条件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小学”的办学目标 三、建设目标 总目标:以三国文化为切入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彰显学生的个性将三国文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环境文化将三国文化与育人体制相结合形成学校独特的思想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提升学校的精神文化 (一)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从小要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能力目标:通过三国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大胆新颖的创造能力、灵活机智的思维能力、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行为目标:以三国遗址的发现和保护为着眼点加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品质以学生带动家庭进而带动社区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三国文化的内涵 三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对我国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影响深远在民间广为流传三国英雄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中 (一)英雄文化三国文化的主旋律 三国是一个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汉末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争霸与兼并战争在华夏大地四面八方展开社会各阶层整个被卷入大动荡、大改组浪潮之中“名豪大侠飘扬云会万里相赴”金戈铁马风云际会的动荡岁月将曹操、邓艾、钟会刘备、孙权、诸葛亮以及周瑜、鲁肃、关羽、赵云等众多英雄风流人物从各个社会基层角落汇集到历史舞台中心他们或以文治武功割据为王或以智术谋略运筹帷幄或以超绝武艺纵横驰骋或以忠肝义胆为主献身或以卓尔不群为人仰慕其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都以“英雄”的风姿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组组鲜明而难忘的人物群雕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蔚为观的三国英雄群体他们也各自以其非凡文文韬武略谱写那一时代雄浑悲壮的英雄史诗并成为千秋流传的不朽人物 1、三国英雄层出不穷三国时期“英雄”几乎俯拾皆是这一时代的“英雄”往往是指那些具有文韬武略和拨乱理国才干的诸侯以及卓越不群的名士刘备、曹操、吕布、孙权、周瑜、赵云、吕蒙、陆逊等都曾被时人称之为“英雄”、“枭雄”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洒论英雄”的佳话则更是脍炙人口英雄崇拜与英雄自许成为三国时代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时尚 2、三国英雄志在高远三国时人们面临社稷倾覆多事之秋大多不喜清议空谈和穷经诵典而是志存高远少好任侠广交豪杰意气风发不拘礼节 3、三国英雄的气质风采三国时期的英雄是那种典型的传统中国英雄形象英烈刚毅、高大伟岸气宇非凡如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关羽容貌伟俊威严尤以美髯突出闻名他们的气质风采影响了多少代人三国文化中的英雄主义还表现在淡化礼教、豪迈自由的时代精神和悲壮、赤诚的精神气质其中不乏悲歌慷概、震撼人心的英雄志士曹操对洒当歌横槊赋诗;诸葛亮悲歌梁父、抱膝长啸;关羽刮骨疗毒、饮酒谈笑;赵云血战突围、背雏救嫂;张飞雷吼长坂、吓退曹兵等脍炙入口的故事折射出的是一种豪迈磅礴的英雄伟男气魄这一英雄主义精神还表现在强烈的重义轻生、重义轻利的侠义精神桃园三结义、关羽不为曹操重金所留过五关、斩六将誓归刘备的故事之所以流传甚广为人们津津乐道实质上仍是传统文化侠义观念深入人心的反映 三国是我国古典英雄主义精神奠基时代既是对东汉沉闷黑暗社会的反击又是人性自由的大展示既是时势与英雄的风云际会也是英雄建功立业淋漓酣畅、纵情发挥的时代三国时代的英雄辈出以及整个社会对英雄的崇拜肯定成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大亮点 (二)智慧文化三国文化的内在魅力 三国文化的第二特征是它的智慧性一部三国志记载了大量的智能之士安身立命、经邦济世之史实而一部 1、政治智慧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包括形势分析政治预测处理君臣关系、治吏理民、军政大事决策等诸多方面三国文化中的政治智慧首先表现在准确的政治预见方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就是汉末三国初最成功的政治策略隆中对即是青年诸葛亮对汉末三国天下形势的天才分析与预见二是平乱称霸、理政理军的智慧谋略曹操堪称三国人杰连诸葛亮都膺服他的谋略过人孙策、孙权父子也能正确审时度势较早定鼎江左成就东南霸业三国文化中的智慧谋略成为后世政治家、军事家的一大智囊库毛泽东酷爱三国演义早已众所周知特别在革命战争年代一部三国演义几乎一直随他转战南北不断从中汲取政治军事智慧谋略 2、军事智慧这在三国文化中有大量体现三国志或详或略记载了许多运用军事谋略的战役过程三国演义则可以看成是一部中国古代军事智慧的百科全书曹操、诸葛亮、姜维、周瑜、陆逊、司马懿等都精通兵法曹操、渚葛亮还曾注释古代兵书或著有军事理论著作以及发明攻守战阵等曹操著有孙子兵法集解诸葛亮精通战国兵书六韬著有诸葛亮兵法创造了著名的“八阵图”以及木牛、流马、十发连弩三种重大军事发明被后世叹为军事科技奇迹袁绍曹操等则在战争平分别创造了“楼车”、“发石车”(“霹雳车”)大型杀伤性武器在三国时期大小一百多次战役中“心战、奔袭、设疑离间、火攻、空城计、美人计、苦肉计等各种军事奇计纷纷运用有时军事谋略和战术用法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生存智慧汉末三国遭逢乱世人的生存、抉择、发展、成败都是首要大事众多的三国人物中有的善于审时度势、审慎抉择终建辉煌功业如刘备诸葛亮、鲁肃、马超司马懿吕蒙、姜维;有的则或因性格偏激或因抉择失误丧身殉命或终生暗淡无闻如杨修、诸葛恪、钟会、田丰、沮授等生存智慧的第一要素在于抉择择业、择主、择偶、择友都集中反映着入的生存智慧这方面诸葛亮的人生历程堪称是智者的人生选择从择隐、择要到择业、择主无不显示了其惊人的成熟与正确与诸葛亮相比杨修、田丰等人的命运悲剧同样令人深思它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人生选择的失误以及智慧的误区但即使是老谋深算的曹操本人尽管为曹丕等奠定了曹魏帝业基础最后却让更为阴险的司马懿篡夺了江山也是始料末及的用人的失察终于使其后代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伦理文化三国文化的底蕴 三国文化带有浓重的伦理性这首先表现在魏晋以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所谓蜀、魏“正统”之争即三国两大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其次是三国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强烈鲜明的儒家伦理道德倾向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褒贬取舍无不以儒家仁、义、诚、信做为评价尺度标准 1、仁刘备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作为演义人物给人突出的印象还是“仁”字“仁”是刘备成功的最大本钱正因为刘备宽仁待人所以能将诸葛亮、庞统法正、关、张、赵、马、黄等一大批天下一流的文臣武将招至自己麾下效忠尽力以弱小之势力打下西南蜀汉江山曹操因误解而残杀吕伯奢一家让人痛恨不已加之他又逼献篡权自然得不到后世好评对暴政的批判与对仁政的褒扬是三国文化中一个显著的人文价值取向 2、义“义”是儒家学说最重要的伦理范畴之一三国文化对“义”的褒扬格外突生桃园三结义、关羽义归刘备、赵云义放曹操、陈登为义赴难、重义故事多不胜举这其中又以关羽“义”的形象最为厚重 3、信推崇诚信诚指忠诚信为信义是传统文化“轻生死、重承诺”精神的延伸与升华刘备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说他“信义著于四海”;诸葛亮自从应允刘备出山后即守信重诺坚定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特别是白帝城接受先主托孤遗命后更是忠心耿耿辅佐后主刘禅十二年直到病逝五丈原前线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堪称一生至诚至信吕布则反复无常欺陶谦、毁婚约投刘备而攻徐州叛附无定最后殒命白门楼颇受非议三国文化中的诚信精神为后世称道直到今天仍受人们肯定三国文化的信义精神在青少年中仍有一定影响 (四)三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急剧转型源远流长的三国文化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主流社会对三国文化的需求已不再看重原有的主体价值成分英雄文化日益衰落伦理文化渐趋淡化智慧文化转化成商战企业文化一是三国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三国群雄争战较量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对企业管理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二是三国英雄们的故事则被制成各种版本热闹打斗的电子游戏卡通片充斥影像市场成为娱乐消遣商品三国文化经过现代社会的整合改造终于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过渡 对三国文化的开发了除经济、旅游和商业方面外弘扬其英雄主义精神、重振社会精神雄风合理继承有益于现代社会的信义文化成分以及对青少年进行三国历史与道义、智慧与审美教育仍将是我们传承三国文化任重道远的重大课题 随着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党中央已经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要发展先进文化先进文化从里来既要向西方学习也要发展本土的现代文化更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国文化中有许多好的东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渗透进课堂和课外活动中我校利用学校特有的资源和地域特色将三国文化与现代教育思想结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三国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智慧文化的经验、伦理文化的诚信等适合现代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有较好传统文化积淀的爱国、诚信、智慧、融通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化人才 五、具体措施和办法 学校在充分论证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以“三国”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成教师主动学三国、谈三国、研三国的氛围并将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与三国文化进行有意识结合从而形成一套合理的三国文化教育体系 (一)环境文化建设 从学校环境建设入手将三国文化与我校实际相结合形成具备三国特色的校园环境 1、抓住三国建筑特点对学校的大门、围墙等进行装饰烘托三国文化氛围 2、三国中的很多故事都蕴含的做人的道理我们把三国故事和学生的成长需要相结合对教学楼走廊、侧墙进行装饰点面结合让每一面墙说话 3、让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随处可以学习到三国文化用三国中的地名等为学校的景观和道路命名并设立介绍发生在这些地方的故事的标牌等丰富学生的三国知识 4、校园内的每一块提示语标牌和警示标志都是教育的手段抓住三国时期建筑特点制作各种标牌营造三国文化氛围 5、利用三国人物建立班级文化抓住三国中的人物特点挖掘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选定一个人物为各班命名并根据人物特点来制作文化墙自行设计班徽、班训;各班还可根据自身选定的人物特点对教室进行布置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班内还可以布置“卫生角”、“图书角”“中队角”等并将班内的墙壁、窗户进行美化彰现班级的特色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 (二)课程文化建设 古城小学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外开发探索体现三国文化的校本课程通过三国文化学习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以此为契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1、各学科渗透三国文化内涵注重学科的渗透、融合 语文课增设读三国时期的名篇名诗名句;选择适合学生读的三国类书籍做到了解三国中的主要人物讲一些简单的三国人物故事学习相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背诵一些著名的诗词全面了解三国的精神内涵音乐课增加了解三国时期的音乐背景学唱有关三国的歌曲;品德与社会课挖掘三国演义中人文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加强三国文化与学科的联系使学校课程更加丰富和生动更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 2、增设活动课程体现三国文化 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建立的一种由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形态课程主张给学生最大的学习选择权和活动自主权满足他们自主学习的要求使学生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促进自我规划的实现学校在每周五下午开设选修课程打破年段、打破班级以活动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激发学生从三国文化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 开设经典诵读班阅读三国时代的名篇佳作要求低年级学生人人阅读三国故事图册和拼音版三国故事中年级学生人人阅读少儿版三国演义高年级学生人人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开设泥塑班让学生抓住三国人物、建筑等特点动手捏一捏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开设科技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