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检验.ppt_第1页
血小板检验.ppt_第2页
血小板检验.ppt_第3页
血小板检验.ppt_第4页
血小板检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小板检查,数量、形态及相关参数,生成:血小板(platelet,plt,pt)由产生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由胞质脱落而来。寿命约714d(半寿期约3d)。受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的调控。分布:全身约有1/3的血小板滞留于脾窦和脾髓的细胞间,这种血小板在睥内滞留的现象称为“脾池化”,脾池中的血小板与循环池中的血小板之间可以自由交换。功能:止血、凝血检验内容:数量、相关参数、形态和功能。,1血小板计数(bloodplateletcount,BPC或PLT)指测定单位体积(L)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100300)109/L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指在所分析的血小板群体中,单个血小板体积的大小。与巨核细胞产生碎片的不均一性;或巨核细胞倍体不同有关。正常生理状态下,MPV与PLT呈非线性的负相关,然而在病理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无这种规律。MPV直接影响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反映血小板的成熟度,血细胞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MPV升高,血小板体积增大,活性增强。研究发现MPV与许多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脑梗)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正常血小板主要集中在于711fl范围内,直方图是一条呈对数正态分布的光滑曲线(1)动态观察:MPV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开始恢复;MPV持续下降,表示造血功能抑制更严重。(2)比较观察:MPV越低,越不易止血,越易出血。(3)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时MPV增加。,3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直方图PDW是血细胞分析仪运算的结果,单独使用临床价值不大,但结合MPV与PLT的变化,对评估骨髓造血功能和血小板减少症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由于血小板是与红细胞在同一个通道内进行分析,仪器根据二者在体积上的差异,设定了特定的阈值,高于阈值者为红细胞,反之为血小板。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可落在血小板的阈值内,巨大血小板或聚集的血小板可误认为红细胞,均可影响血小板直方图的形状。,影响结果的原因,采血因素:采集末梢血穿刺部位皮肤过冷、针刺过浅,用力挤压使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块,血液在毛细管中反复吹吸时问过长。吸取标本量不足也是造成PLT减少的一个原因,同时会造成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计数减少;另外,标本未经混匀既上机测定是造成PLT结果偏低的又一个容易忽视的因素。,标本放置时问过短:采集末梢血做血细胞分析时如果采血后马上进行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偏低。其原因就是EDTA作抗凝剂时会使血小板形态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从而在血小板周围形成丝状伪足,数个这样的血小板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随着时间延长。EDTA能使血小板由盘状变为球状,血小板伪足回缩到胞质内,相互缠绕的血小板解散。因此应在采血5min后进行血细胞分析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血小板假性减少;,大血小板影响: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原理设计计数阈值,当血小板体积30fl时,血小板会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当作红细胞计数;当血小板体积1000109/L。血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可有巨大血小板。骨髓增生活跃及以上,巨核细胞增多,体大,胞浆丰富。应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见于脾切除后、脾萎缩、急或慢性失血、外伤及手术后。慢性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坏死性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分娩、肾上腺素等药物反应也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症的具体症状,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轻症患者仅有头昏、乏力症状;重症患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约见于2/3的病倒,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2、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一般无症状,血栓形成可发生于小部分患者: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血栓疾病者,不活动的患者。出血异常罕见。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小于1000109/L。3、对于血小板增多症症状这一问题也要注意能够尽早掌握血小板增多症的相关症状表现,那么患者就可以尽早的发现尽早的治疗,血栓形成在老年患者中易见到,年轻患者中较少见。动脉和静脉均可发生,但动脉血栓形成更多见。脑血管、脾血管、肠系膜血管和指、趾血管为好发部位。血栓形成一般发生在小血管,但也可发生在大血管。80%患者有出血或血栓生成,其中胃肠道及鼻出血较常见,皮肤,粘膜瘀点斑则少见。有时因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治疗目的要求血小板减少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以预防血栓及出血的发生。血小板增多症(一)骨髓抑制性药物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二)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三)血小板分离术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改善症状。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选择性手术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