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民间的春节范文.doc_第1页
林州民间的春节范文.doc_第2页
林州民间的春节范文.doc_第3页
林州民间的春节范文.doc_第4页
林州民间的春节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州民间的春节范文 林州民间的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殷商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尔后农历新年延续两千多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一、过年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二、打春鞭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里希望人丁兴旺生活美好 古时立春这天林州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民间俗称打春儿重修林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具威仪鼓乐迎春于东郊耕籍田鞭土牛具五辛盘食春饼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曰迎春远近观者如堵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日食薄饼、萝卜丝谓之咬春 春饼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时要在里头卷上以凉拌菜为主体的丝状菜肴(原来是丝状的或加工成丝状的)立春时把春饼和生菜等食物装盘便叫做春盘因为咬春活动的盛兴因此赠送春盘旧时也是立春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据传唐代以前就已有了四民月令载: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饼、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始源于两千年前的五辛盘所谓五辛盘就是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葱、姜、蒜、韭菜、萝卜) 现在鞭春、咬春和五辛盘在林州民间虽已消失但立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丰收却成为人们的新习俗 三、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参加歌舞得常达万人自昏达旦至晦面罢林州民间过罢年以后的节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别热闹的节日人们过年的余兴未尽又迎来了灯节人们把正月十五当小年过一是吃扁食二是点灯盏这天晚上吃罢饭后各家各户开始点灯花将预先用绵纸做成的直径二三厘米的数十个甚至上在个灯蓊盛在碗里倒入香油搅拌用筷子夹出点燃门礅上、石条上、平棚上、墙头上、水道眼儿、厨房、门旮旯、院落四周、中间、门里门外到处都放着点燃的灯花灯光如昼清香扑鼻地上灯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闪烁使人有一种子如入仙境之感年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开始耍灯笼有转灯、龙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