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1 课本高一到高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12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 2Na?Cl2?点燃 ?2NaCl 2、 Cu?Cl2?点燃 ?CuCl 2 3、 2Fe?3Cl2?点燃 ?2FeCl3 4、 H2?Cl2?点燃 ?2HCl 5、2P?3Cl2?2PCl3 6、 PCl 3 点燃 2 / 81 ?Cl 2 ?PCl5 7、 Cl2?H2O?HCl?HClO 8、 2Ca?2Cl2?Ca?CaCl22 ?CO9、 Ca2 2 2 ?2H2O ?H2O?CaCO 3 3 / 81 ?2HClO 10、 2NaOH?Cl2?NaClO?NaCl?H2O 11、 4HCl?MnO12、 2KMnO 2 ?MnCl ? 2 ?2H2O?Cl 2 2 ? ?8H2O 4 / 81 4 ?16HCl?2MnCl 见光 ?2KCl?5Cl 2 ?2HCl?O2 13、 2HClO? 第二节 氯化氢 ?NaHSO14、 NaCl?H2SO4 4 ?HCl? 15、 NaHSO 5 / 81 4 ?NaCl?Na2SO ? ? 4 ?HCl? ?2HCl? ?Na2SO16、 2NaCl?H2SO4 4 17、 HCl?AgNO18、 NaCl?AgNO19、 KCl?AgNO 3 6 / 81 ?AgCl?HNO 3 3 ?AgCl?NaNO 3 3 ?AgCl?KNO 3 20、 2HCl?CaCO 3 ?CaCl 7 / 81 2 ?H2O?CO 2 ?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 21、 CuO?H2?Cu?H2O 22、 C?4HNO 3 ?CO 2 8 / 81 ?4NO 2 ?2H2O ?3H2O ?23、 4Zn?10HNO?4Zn?NH4NO32 3 24、 11P?15CuSO25、 KClO 4 ?24H2O?5Cu3P?6H3PO 4 ?15H2SO4 9 / 81 3 ?6HCl?3Cl ? 2 ?KCl?3H2O ?3H2O 26 、 4Mg?10HNO?4Mg?NH4NO3227 、K2Cr2O7?6Fe3O4?31H2SO28、 2KNO 3 3 4 ?Cr?9Fe?K2SO2323 10 / 81 ? 4 ?31H2O ?3C?S?K2S?N2?3CO 2 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 H2?F2?2HF 30、 H2?Br2?2HBr 31、H2?I2?2HI 32 、 2NaBr?Cl2?2NaCl?Br2 33 、 2KI?Cl2?2KCl?I2 34 、2KI?Br2?2KBr?I2 35、 NaBr?AgNO36、 KI?AgNO 3 3 ?AgBr?NaNO 11 / 81 3 ?AgI?KNO 3 ?2Ag?Br2 37、 2AgBr? 光照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 第一节 摩尔 38、 C?O2?CO2 39、 Mg?2HCl?MgCl 2 ?H2?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40、 Zn?2HCl?ZnCl2 12 / 81 ?H2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 41、 2NaOH?H2SO4?Na2SO4?2H2O 第四节 反应热 42、 C?O点燃 2?CO2 ? 43、 2H2?O2?2H2O? 44、 2H2?O2 ?2H2O? 45、 C?H?2O?CO?H2 ? 第三章 硫 硫酸 第一节 硫 46、 2Cu?S?Cu2S 47、 Fe?S?FeS 13 / 81 48、 S?H?2?H2S 49、 S?C?高温 ?CS2 50、 S?O点燃 2?SO2 51、 3S?6KOH? 2K2S?K2SO4 ?3H2O 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52、 H? 2S?H2?S? 53、 2H点燃 2S?3O2(足) ? ?2H2O?2SO2 54、 2H2S?O2(不足) ?点燃 ? ?2H2O?2S? 55、 2H点燃 14 / 81 2S?SO 2 ?2H2O?3S? 56、 H2S?Br2?S?2HBr 57、 FeS?2HCl?FeCl2 ?H2S? 58、 CuSO 4 ?H2S?CuS?H2SO4 59、 PbAc 2 ?H2S?PbS?2HAc 15 / 81 60、 H2S?NaOH?NaHS?H2O 61、 NaHS?NaOH?Na2S?H2O 62、 H2S?2NaOH?Na2S?2H2O 63、 H2S?2FeCl 3 ?S?2FeCl 2 ?2HCl 64、 H2SO4?FeS?FeSO4 ?H2S? 65、 SO 2 ?H2O?H2SO3 16 / 81 66、 2SO ?O?V2?O5 2 2?2SO? 3 67、 SO3?H2O?H2SO4 68、 Na2SO3?H2SO 4 ?Na2SO 4 ?H2O?SO 2 17 / 81 ? 69、 SO2?2NaOH?Na2SO3?H2O 70、 SO2?CaO?CaSO 3 71、 SO2?2Ca2 ?CaSO3 ?H2O 72、 SO2?CaSO 3 ?H2O?Ca2 73、 SO2?2H2S?3S?2H2O 74 、 SO2?Cl2?2H2O?2HCl?H2SO4 75 、18 / 81 SO2?Br2?2H2O?2HBr?H2SO4 76、 5SO2?2H2O?2KMnO4 ?MnSO 4 ?K2SO 4 ?2H2SO4 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 77、 4FeS 高温 2 ?11O2?2Fe2O3?8SO 2 ? 19 / 81 78、 2SO 2 ?OV2O52?2SO? 3 79、 H2O?SO3?H2SO4 第四节 硫酸 硫酸盐 80、 C?2H? 2SO4 ?CO2 ?2SO 2 ?2H2O 20 / 81 81、 S?2H?2SO4 ?3SO2 ?2H2O 82、 P?H?2SO4 ?H3PO4 ?SO 2 ?2H2O 83、 HH?2S?2SO4 ?S?SO2 ?2H2O 84、 Cu?2H?2SO4 21 / 81 ?CuSO4 ?SO 2 ?2H2O 85、 BaCl2 ?H2SO 4 ?BaSO4 ?2HCl 86、 BaCl2 ?Na2SO4?BaSO 4 22 / 81 ?2NaCl 87、 BaCl2?Na2CO 3 ?BaCO 3 ?2NaCl 88、 BaCO3 ?2HCl?BaCl2 ?H2O?CO 2 ? 89、 BaCO 23 / 81 3?2HNO 3 ?Ba2?H2O?CO2 ? 90、 Na2CO 3 ?H2SO 3?Na2S?H2O?CO 2 ? 91、 2H2SO3?O2?2H2SO4 92、 2Na2SO3?O2?2Na2SO4 93、 2CaSO 24 / 81 3 ?O2?2CaSO 4 94、 2Fe?6H2SO4? Fe3 ?3SO2 ?6H2O 95、 2NaBr?2H? 2SO4 ?Br2?SO2 ?Na2SO 25 / 81 4 ?H2O96、 2NaCl?H? 2SO4 ?Na2SO4 ?2HCl? 97、 C浓 H2SO 4 11H22O11? ?12C?11H2O 第四章 碱金属 第一节 钠 98、 4Na?O2?2Na2O 99、 2Na?O2?Na2O2 26 / 81 100、 2Na?Cl点燃 2? ?2NaCl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一 1、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盐酸在水中的电离 醋酸在水中的电离 3、 用焦炭还原氧化铜 4、 红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5、 钠在氯气中点燃 27 / 81 铁在氯气中点燃 铁和硫粉点燃 6、 钠和氧气反应 钠在氧气中点燃 7、 钠和水反应 8、 铁和水蒸气加热反应 9、 铝和氢氧化钠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11、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1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13、足量碳酸钠中滴加盐酸 28 / 81 足量盐酸中滴加碳酸钠 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14、铝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用氨水和硫酸铝制备氢氧化铝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16、氢氧化铝溶与强酸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铝溶于强碱离子方程式 用以上两种产物制备氢氧化铝胶体 17、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8、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亚铁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9、氧化铁溶于盐酸 29 / 81 后来发现此黄色溶液用红外线照射发生了丁达尔效应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20、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色 21、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22、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23、氯气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24、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 25、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在高温下反应 26、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制水玻璃 27、验证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28、用石英砂和焦炭高温下在电炉里制粗硅 粗硅提纯先和氯气加热反应 30 / 81 所的产物在与密度最小的气体制取纯硅 (来自 : 海达 范文 网 :课本高一到高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 29、铜和氯气点燃的方程式和现象 30、氯气和水反应 标况下气体反应转移的电子 31、次氯酸见光分解 32、用氯气制取漂白液 用氯气制取漂白粉 33、实验室制取氯气 工业制取氯气 34、硫加过量氧气点燃 31 / 81 35、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36、二氧化硫与氧气催化剂加热可制取三氧化硫 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原因是 37、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38、三氧化硫与钙的氧化物 39、三氧化硫与熟石灰的水溶液 40、氮气和氧气放电或高温 后来产物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后来此产物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41、工业合成氨 42、氨气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32 / 81 43、氨水的电离方程式 44、氨水在加热状态下不稳定 45、用一种共价化合物检查运输氨气的管道是否有损坏 上述产物不稳定受热分解 46、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47、硝酸铵和烧碱溶液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8、氨氧化 49、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氨气的方法 判断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50、浓硫酸和铜反应 33 / 81 浓硫酸和炭反应 浓硝酸和铜反应 稀硝酸和铜反应 必修二 1、 锂和氧气加热反应 钠和氧气加热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 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锌铜原电池正极反应式 锌铜原电池负极反应式 锌铜原电池正极反应式 34 / 81 锌铜原电池负极反应式 4、 铅蓄电池总反应式 5、 标况下甲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 Z千焦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 式 6、 苯和溴水在溴化铁作催化剂时发生取代反应 7、 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 产物的味道 产物的密度与水相比 8、 苯和密度最小的气体在镍最催化剂加热条 件下加成 9、 乙醇和钠反应 10、乙醇被铜氧化成乙醛 35 / 81 11、乙酸和乙醇酯化 12、氧化银受热分解 13、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镁 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铝 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钠 14、铝热反应 15、用硫化亚铜和氧气高温炼铜 16、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缩聚反应 选修一 1、 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 用斐林试剂检验葡萄糖 36 / 81 2、 1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约放出千焦的能量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 碳酸钠和石英晶体高温下反应 4、 碳酸钙和石英晶 体高温下反应 5、 处理汽车尾气用催化剂将 NO和 CO转化为两种不污染环境的气体 6、 硝化细菌合成硝酸的两个过程 7、铝离子水解 8、在碱性条件下氯气可将废水中的 CN-氧化成无毒的两种气体写出离子反应 10 酸性条件向含铬的废中加入还原剂的离子反应_Cr2O72-+_Fe2+ 选修四 37 / 81 1、 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硫代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过氧化氢在无机 催化剂下分解 过氧化氢在有机催化剂下分解 比较速率的快慢可得出的结论是 4、 含 Cr2O72-的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5、 三价铁与硫氰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 水的电离 7、 电解氯化铜溶液 8、 电解硫酸铜溶液 9、 铅蓄电池放电正极反应 38 / 81 铅蓄电池放电负极反应 铅蓄电池充电阳极反应 铅蓄电池充电阴极反应 选修五 1、 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乙烷 2、 乙烯和溴加成 3、 乙烯的加聚反应 4、 乙炔和氯化氢催化剂加热加成 生成物的名字叫 5、 硝基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反应 此反应可以用来制 39 / 81 6、 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取代 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在乙醇作催 化剂加热消去 7、 乙醇和溴化氢加热取代 8、 苯酚和氢氧化钠反应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此反应的现象和能说明的问题 苯酚和溴水取代反应 9、 银镜反应 砖红反应 10、乙醛和氧气催化剂加热生成乙酸 乙醛和氢气催化剂加热生成乙醇 40 / 81 11、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 12、乙酸乙酯和水浓硫酸加热水解 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水解 13、用乙二醇乙烯的步骤 14、高级脂肪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水解 15、乙二酸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 16、苯酚和甲醛在酸催化下加成 所得产物再发生加聚反应 补充 1、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 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1 / 81 3、 氢氧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 5、 铝离子和偏铝酸根双水解 6、 偏铝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 7、 偏铝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离子反应 8、 偏铝酸钠与少量盐酸 9、 氯化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电石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 12、氧化钙和水化合 13、镁和水加热反应 42 / 81 14、镁加氧气点燃 镁加二氧化碳点燃 15、氧化镁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6、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 17、铁与过量稀硝酸 铁与不足稀硝酸 18、氯化铁溶液与硫化氢 19、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的电路板 20、硝酸中滴加氯化亚铁溶液 21、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氯化亚铁溶 液 22、制氢氧化铁胶体 43 / 81 23、氯化铁与硫氰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4、氯化铁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5、炭和氧气点燃 26、用炭还原氧化铜 27、高炉炼铁 28、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二氧化碳 29、碳酸氢钙与少量烧碱溶液的离子反应 30、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31、碳酸钠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 一、 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Na2O NaCl 44 / 81 Na NaOH 2CO NaHCO3 2O2 1、 4 Na O2 = 2 Na2O 2、 2 Na O2 Na2O2 3、 2 Na 2 H2O 2 NaOH H2 (2 Na 2 H2O 2 Na+ 2 OH- H2 ) 4、 Na2O H2O 2 NaOH (Na2O H2O 2 Na+ 2 OH-) 5、 2 Na2O2 2 H2O 4 NaOH O2 (2Na2O2 2 H2O 4Na+ 4OH- O2 ) 6、 2 Na2O2 2 CO2 2 Na2CO3 O2 7、 2 NaOH CO2 Na2CO3 H2O 8、 NaOH HCl NaCl H2O (OH + H H2O) 2?9、 Na2CO3 2HCl 2NaCl CO2 H2O ?10、 NaHCO3 HCl NaCl CO2 H2O 45 / 81 11、 Na2CO3 CO2 H2O= 2 NaHCO3 2?12、 NaHCO3 NaOH Na2CO3 H2O 2 NaHCO3 Na2CO3 CO2 H2O 一、 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Na2O NaCl N a NaOH 2CO NaHCO3 2O2 二、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AlCl Al Al23 3 2 1 4Al 3O2 点燃 46 / 81 2Al2O3 Al2O3 +3H2O 2 2 Al3 3 2Al 6HCl=2AlCl3 3H2 4 2Al 2NaOH 2H2O=2NaAlO2 3H2 5 Al2O3 6HCl 2AlCl3 3H2O 6. Al2O3 2NaOH 2Na AlO2 H2O Al2O3 2OH 2 AlO2 H2O 7、 Al3 3HCl AlCl3 3H2O Al3 3H Al3 3H2O 8、 Al3 NaOH NaAlO2 2H2O Al3 OH AlO2 2H2O 9、实验制取 Al3: AlCl3 3NH3H2O Al3 3NH4Cl Al3 3 NH3H2O Al3 47 / 81 3NH4 二、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AlCl Al Al23 3 2 三、金属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2 Fe3O 3 高温 Fe3O4 4H2 1、 3 Fe 4H2O 3Fe 2O2 点燃 Fe3O4 48 / 81 2、 Fe 2HCl FeCl2 H2 (Fe 2H Fe2? H2) F e CuCl2 FeCl2 Cu (Fe Cu2? Fe2? Cu) 3、 FeO 2HCl FeCl2 H2O (FeO 2H Fe2? H2O) 4、 Fe2O3 6HCl 2 FeCl3 3H2O (Fe2O3 6H 2Fe2? 3H2O) 5、 FeCl2 2NaOH Fe(OH)2 2NaCl (Fe2? 2OH Fe(OH) 2) 6、 Fe(OH)2 + 2HCl FeCl2 2H2O (Fe(OH)2 2H Fe2? 2H2O) 7、 FeCl3 3NaOH Fe(OH)3 3NaCl ( Fe3+ 3OH Fe(OH) 3) 8、 Fe(OH) 3 3HCl FeCl3 3H2O (Fe(OH) 3 3H Fe3+ 3H2O) 9 、 2FeCl2 Cl2 2FeCl3 (2Fe2?+Cl2 2 Fe3? +2Cl ) 49 / 81 10、 Fe 2FeCl3 3FeCl2 (Fe 2 Fe3? 3 Fe2?) 11、 2 Fe3 Fe2O3+3H2O 12、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 Fe(OH)2 + O2 + 2 H2O 4 Fe(OH) 3 四、非金属硅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CaSiO3 SiO Na2SiO3H2SiO3 SiF4 1、 Si O2 2、 SiO2+ 2C 3、 SiO2+ CaO 点燃 SiO2 Si+ 2CO 高温 CaSiO3 4、 SiO2+ 4HF SiF4 +2 H2O 高温 50 / 81 5、 SiO2+ 2NaOH Na2SiO3 + H2O 6、 Na2SiO3 +2HCl = 2NaCl + H2SiO3 (SiO32- +2H+ = H2SiO3) Na2SiO3+H2O+CO2= Na2CO3+ H2SiO3 (SiO32- +H2O+CO2= CO32-+ H2SiO3) 四、非金属硅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CaSiO3 SiO Na2SiO3H2SiO3 SiF4 五、非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51 / 81 2 1、 H2 Cl2 2HCl 点燃 2、 2Na Cl2 2NaCl 点燃 3、 Cu Cl2 CuCl2 点燃 4、 2Fe 3Cl2 2FeCl3 点燃 5、 HCl +AgNO3 = AgCl+HNO3 (Cl -+Ag+=AgCl) 6、 NaCl +AgNO3 = AgCl+NaNO3 (Cl-+Ag+=AgCl) 7、 CuCl2+2AgNO3 = 2AgCl+Cu(NO3)2 (Cl -+Ag+=AgCl) 8、 FeCl3+3AgNO3 = 3AgCl+Fe(NO3)3 (Cl -+Ag+=AgCl) 9、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Cl2 + 2OH- = Cl- + ClO- + H2O) 10、 2Cl2 + 2Ca(OH)2 = CaCl 2+ Ca(ClO)2 +2 H2O(Cl2 + 2OH- = Cl- + ClO- + H2O) 52 / 81 11、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H2O = H+Cl-+ HClO) 12、 NaClO +HCl = NaCl + HClO (ClO- +H+= HClO) 2NaClO+H2O+CO2= Na2CO3+ 2HClO (2ClO+H2O+CO2= CO3+ 2HClO) -2- 13、 Ca(ClO) 2+2HCl = CaCl2 + 2HClO (ClO- +H+= HClO) Ca(ClO)2+H2O+CO2=CaCO3+2HClO (Ca2+2ClO-+H2O+CO2=CaCO+ 2HClO) 14、 2HClO 光照 2HCl+O2 六、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Na2SO3 Na2SO4 53 / 81 S 4 H21、 S O2 点燃 SO2 2、 SO2+H2O=H2SO3 3、 Cu+2H2SO4(浓 ) 5、 2SO2 +O2 CuSO4+SO2+2H2O 4 、 SO2+ 2NaOH Na2SO3 + H2O 2SO3 6、 SO3+ 2NaOH Na2SO4+ H2O 加热 催化剂 7、 SO3+H2O=H2SO4 8、 H2SO4+2NaOH= Na2SO4+ 2H2O (H+OH-= H2O) 9、 2H2SO3+ O2=2H2SO4 54 / 81 七、非金属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N 3 NH4Cl 2NO 1、 N2+O2 放电或高温 2、 2NO+O2=2NO2 3、 3NO2+H2O=2HNO3+NO 4、 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5、 4NH3 +5O2 6、 NH3+HCl 7、 NH4ClNH3+HCl 8、 NH3+H2O= 9、 55 / 81 10 、 NH4HCO3NH3+H2O 4NO + 6H2O NH4Cl CaCl2+2H2O+2NH3 实 验 室 制 取 氨 气 :2NH4Cl+Ca(OH)2NH3+CO2+H2O 11、 3Cu+8HNO3(稀 ) ?(3Cu+8H+2NO33Cu(NO3)2+2NO+4H2O 3Cu2+ +2NO+4H2O) Cu(NO3)2+2NO2+2H2O Cu2+ +2NO2+2H2O) CO2+4NO2+2H2O 12、 Cu+4HNO3(浓 )?(Cu+4H+2NO3 C+4HNO3 (浓 ) 新课标高一必修 2 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56 / 81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P53 1、 Li与 O2反应 取 代 反 应 : P54 Na 与 O2 反应 Na与 H2O反应: K 与 H2O 反应: 2、卤素单质 F2 、 Cl2 、 Br2 、 I2 与氢气反应 、 、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P60 P9 57 / 81 加成反应 : P60 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P9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P60 4、Mg与 H2O反应: 5 、 Na 与 Cl2 、反应: P19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 电 子 式 表 示 氯 分 子 的 形 成 过 程 : P20 聚合反应: P60 58 / 81 (乙烯制聚乙烯 )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P20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3 、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 P6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 H2 N2 H2O 氧化反应: CO2 4取代反应 与 Br2的反应 :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 的油状 1、 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液体 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2、原电池原理 59 / 81 加成反应 典型的原电池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负极: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P67 正极: 乙醇的氧化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乙醇的燃烧 P67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P36 乙 醇 的 催 化 氧 化 反 应 60 / 81 P68 3、 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4、 NaSO 与 CaCl2 反应 : P45 2 4 5、高炉炼铁: CH3CH2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酸性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第 1 页 ,共 3 页 ?CHCOOH 3 61 / 81 酸性 KMnO4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 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乙酸的酯化反应 反应原理: P69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 蔗糖水解反应: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4Li + O2 62 / 81 2Na+O2 2Li2 O Na2O2 淀 粉 水 解 反 应 : P73 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P73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H2O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碱 ?油脂 +H2O 甘油 + 2Na+2H2O=2NaOH+H2 2K+2H2O=2KOH+H2 2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Cl2 + H2 = 2HCl Br2 + H2 = 2Br I2 + H2 = 2HI 63 / 81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Cl2可以从溴化物中置换出 Br2: Cl2+2NaBr=Br2+2NaCl Cl2+2KI=I2+2KCl Br2可以从碘化物中置换出 I2: Br2+2KI=I2+2KBr 4 、 Mg+2H2O = Mg(OH)2+H2 2Al+6HCl=2AlCl3+3H2 Mg+2 HCl = MgCl2+ H2 5 、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略 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略 ?甘油 + 酸 64 / 81 蛋白质 +H2O ?酶等 ?各种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 2HgO受热分解: Ag2O受热分解: 2、 CO还原 Fe2O3 C 还原 ZnO C 还原 MgO O2 还原 Cu2Al 还原 Fe2O3 Fe 还原 CuSO4: 3、电解 NaCl: 电解 NaOH: 电解MgCl2 电解 Al2O3 4、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 C4H10 裂化得到乙烯和乙烷: P87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65 / 81 NaOH+HCl=NaCl+H2O 2、原电池原理 概念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典型的原电池 - 负极: Zn-2e=Zn2+ -正极: 2H+2e=H2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2H+=Zn2+H2 催化剂 3、 2H2O2= 2H2O+O2 4、 Na2SO4+CaCl2=CaSO4+Na2CO3 5 、 2C + O2 = 2CO Fe2O3 + 3CO =2Fe + 3CO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 2 页 ,共 3 页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66 / 81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CO2(g)+2H2O(l) CH4(g)+2O2(g)? 取代反应 点燃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 + 3H2 ?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 乙醇的氧化反应 乙醇的燃烧 CH3CH2OH+3O2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67 / 81 催化剂 2CH3CH2ONa+H2 ?点燃 ? 2CO2+3H2O 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乙醛 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3CH2OH Cu或 Ag ?CHCOOH 3 酸性 KMnO4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 2CO2+2H2O 氧化反应: C2H4+3O2 ? 68 / 81 加成反应 点燃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乙酸的酸性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 用 乙 酸 的 酸 性 , 可 以 用 乙 酸 来 除 去 水 垢 : 2CH3COOH+CaCO3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 能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乙酸的酯化反应 反应原理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 CH2=CH2+H2OCH3CH2OH 聚合反应: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69 / 81 点燃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 12CO2+6H2O 氧化反应 2C6H6+15O2 ? 取代反应 FeB3r + Br2 + HBr 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 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 硝基苯。 70 / 81 浓硫酸 NO2 + HONO2 + H2O 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 ?甘油 +高级脂肪酸 油脂 +H2O?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碱 ?甘油 +高级脂肪酸 酶等 71 / 81 ?各种氨基酸 蛋白质 +H2O? 酸 油脂 +H2O 加成反应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略 第 3 页 ,共 3 页 新课标高一必修 2 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Li 与 O2 反应 Na 与 O2 反应 Na 与 H2O 反应: K 与 H2O 反应: 2、卤素单质 F2 、 Cl2 、 Br2 、 I2 与氢气反应 、 、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72 / 81 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 溶液反应: P9 溴 水 与 碘 化 钠 溶 液 反 应 : P9 4、 Mg与 H2O反应: 5 、 Na 与 Cl2 、反应: P19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 H2 N2 H2O CO2 4 73 / 81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UWA 20061-2023 二次加压与调蓄供水系统运行监控平台技术规程
- TCECS 1341-2023 建筑索结构工程施工标准
- 电子文档管理协议
-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 公务员面试李英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课堂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举止面试题及答案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招聘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回避面试题及答案
- 工艺整合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二年级】2025秋季期中家长会:让每一颗小小的种子【课件】
- 2026年车友会活动合同
- DB33∕T 2476-2022 长期护理保障失能等级评估规范
-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培训
- 七年级上期中家长会《家校携手共前行一路向阳待花开》课件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
- 路面铣刨工程规范施工方案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职业发展
- 掼蛋活动方案
- 6-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六章【已添加内容】.课件电子教案
- 共聚焦显微镜zeisslsm700使用说明-中文版ls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