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酵工程课件FermentationEngineering,第五章发酵过程控制(3),主讲人:夏帆,欢迎,光临,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教学目的:了解描述微生物需氧的物理量、影响需氧的因素;掌握溶解氧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和溶解氧的控制;理解溶解氧和pH综合控制系统。教学重点、难点:临界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对产物形成的影响、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提高KLa的途径、溶解氧的控制、溶解氧和pH综合控制系统,第3节溶解氧的供需及控制(2学时),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溶解氧DissolveOxygen(DO),需氧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纯氧在水、盐或酸中的溶解1.26mmol/L在28氧在发酵液中100的空气饱和浓度只有0.25mmol.L-1左右,比糖的溶解度小7000倍。在对数生长期即使发酵液中的溶氧能达到100空气饱和度,若此时中止供氧,发酵液中溶氧可在1530s便耗竭。生物氧化氧吸收率13%8%(即低于13%时产物的形成会受到抑制),一般对于微生物:CCr:125%饱和浓度表7-5P107,例:酵母4.610-3mmol.L-1,1.8%产黄青霉2.210-2mmol.L-1,8.8%,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13,溶解氧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显而易见。谷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发酵时,若供氧不足,其积累就会明显降低,产生大量乳酸和琥珀酸。对抗生素发酵来说,氧的供给就更为重要。如金霉素发酵,在生长期短时间停止通风,就可能影响菌体在生产期的糖代谢途径,由HMP途径转向EMP途径,使金霉素产量减少。,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14,在培养过程中并不是维持溶氧越高越好。即使是专性好氧菌,过高的溶氧对生长可能不利。氧的有害作用是通过形成新生O,超氧化物基O2-和过氧化物基O22-等破坏细胞体现的。另外,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控制生长不使过量是必须的,否则产量会减少。,如,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仅在供氧受限、细胞呼吸受抑制时,才能获得最大量的氨基酸,如果供氧充足,产物形成反而受到抑制。,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15,在天冬酰胺酶发酵中,前期是好氧培养,后期转为厌氧培养,酶活可大大提高。所以掌握由好氧转为厌氧的时机颇为关键。据实验研究,当溶氧下降到45%空气饱和度时由好氧切换到厌氧培养,并适当补充营养可提高酶活6倍。,而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天冬氨酸,供氧充足可得最高产量,但供氧受限,产量受影响并不明显。,16,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17,四、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在正常发酵条件下,每种产物发酵的溶氧变化都有自己的规律。,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18,在谷氨酸发酵前期,产生菌大量繁殖,需氧量不断增加。此时的需氧量超过供氧量,使溶氧明显下降,出现一个低峰,发酵液中的菌浓同时出现一个高峰。过了生长阶段,需氧量有所减少,溶氧经过一段时间的平稳阶段后,就开始形成产物,溶氧也不断上升。谷氨酸发酵的溶氧低峰约在620h,低峰出现的时间和低峰溶氧随菌种、工艺条件和设备供氧能力不同而异。,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19,引起溶氧异常下降,可能有下列几种原因:污染好气性杂菌,大量的溶氧被消耗掉,可能使溶氧在较短时间内下降到零附近;菌体代谢发生异常现象,需氧要求增加,使溶氧下降;某些设备或工艺控制发生故障或变化,搅拌功率变小或搅拌速度变慢,影响供氧能力,使溶氧降低。消泡剂因自动加油器失灵或人为加量太多,也会引起溶氧迅速下降。,在发酵过程中,有时出现溶氧明显降低或明显升高的异常变化,常见的是溶氧下降。,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0,在供氧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主要是耗氧出现改变,如菌体代谢出现异常,耗氧能力下降,使溶氧上升。特别是污染烈性噬菌体,影响最为明显,产生菌尚未裂解前,呼吸已受到抑制,溶氧有可能上升,直到菌体破裂后,完全失去呼吸能力,溶氧就直线上升。由上可知,从发酵液中的溶氧变化,就可以了解微生物生长代谢是否正常,工艺控制是否合理,设备供氧能力是否充足等问题,帮助我们查找发酵不正常的原因和控制好发酵生产。,引起溶氧异常升高的原因,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1,五、反应器中氧的传递,(一)发酵液中氧的传递方程,C,Ci,P,Pi,气膜,液膜,N:传氧速率kmol/m2.hkg:气膜传质系数kmol/m2.h.atmkL:液膜传质系数m/h,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2,C*PH,与气相中氧分压相平衡的液体中氧的浓度,kL: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总传递系数(m/h),再令:单位体积的液体中所具有的氧的传递面积为a(m2/m3),:体积传氧速率kmol/m3.h:以(C*-C)为推动力的体积溶氧系数h-1,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3,(二)供氧的调节,C有一定的工艺要求,所以可以通过和C*来调节,调节kLa是最常用的方法,kLa反映了设备的供氧能力。,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4,1、影响摇瓶kLa的因素,为装液量和摇瓶机的种类,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5,装液量,一般取1/10左右:250ml15-25ml500ml30-50ml750ml80ml,例:500ml摇瓶中生产蛋白酶,考察装液量对酶活的影响装液量30ml60ml90ml120ml酶活力71373425392,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6,2、影响发酵罐中kLa的因素,(1)设备参数:发酵罐的形状结构、搅拌器(直径d)、挡板、空气分布器等。(2)操作条件:通气量Q、搅拌转速N、搅拌功率PG、罐压、发酵液体积V、液柱高度HL等。(3)发酵液的性质:密度、黏度、表面张力和扩散系数等。(4)氧载体,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7,例某一产品的发酵dNPG/VC产量4501801.6220%49784502802.1240%55645501802.6160%8455,例黑曲霉生产糖化酶N230230270通气比1:0.81:1.21:0.8产量181224162846,提高d、N显著提高C(溶氧浓度),提高了产量,提高N,比提高Q有效,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8,氧载体提高KLa通过在发酵液中引入一种新的液相,以减少气液传氧阻力,从而提高传氧效率。这种液相一般具有比水更高的溶氧能力,且与发酵液互不相溶,称为氧载体。通常使用的氧载体主要有:液态烷烃、油酸、甲苯、豆油等。,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29,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0,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1,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2,对照豆油正十二烷,溶解氧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但溶解氧的最低点不同。对照组PO2下降的最低点28%,而添加豆油的试验组为36.5%,添加正十二烷的为38.9%。因此添加氧载体,对于溶解氧的改善,尤其是在细胞耗氧旺盛的时期是极为有利的。,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3,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4,氧载体的添加,能促进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豆油和1%正十二烷的试验组虾青素产率分别由对照组的2.78mg/L增加至3.69mg/L和3.76mg/L,提高32.73%和35.26%。还可看出,虾青素合成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第24小时至第72小时之间。不添加氧载体的对照组,虾青素合成集中在前48小时,72小时后少有虾青素的合成。而添加氧载体的试验组,虾青素的合成可持续至96小时,尤其是在第48小时后仍有较大的合成速率。,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5,溶氧控制的一般策略:,前期大于临界呼吸溶氧浓度有利于菌体生长,中后期满足产物的形成。,发酵液的溶氧浓度,是由供氧和需氧两方面所决定的。因此要控制好发酵液中的溶氧,需从这两方面着手。,六、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6,一般认为,发酵初期较大的通风和搅拌而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对菌体的生长有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有时发酵初期采用小通风,停搅拌,不但有利于降低能耗,而且在工艺上也是必须的。但是增大通气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例:生产肌苷酸:通气量不变17.15mg/ml24小时增加22.55mg/ml30小时增加18.25mg/ml36小时增加12.34mg/ml,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37,杜文双,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38,杜文双,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39,溶氧控制在发酵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国内外都有将溶氧、pH和补糖综合控制用于青霉素发酵的成功例子。控制的原则是加糖速率应正好使培养物处于半饥饿状态,即仅能维持菌的正常生理代谢,而把更多的糖用于产物的合成,并且其摄氧率不至于超过设备的供氧能力KLa,如下图。,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40,氧控制点,其加糖阀由控制器操纵。当培养液的溶氧高于控制点时,加糖阀开大,糖的利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导致溶氧读数下跌;反之,加糖速率便自动减小,摄氧率也会随之降低,引起溶氧读数逐渐上升。,图溶氧在加糖控制中的应用,KLa因子推动溶氧上升,总摄氧率驱动溶氧下降,加糖阀,+5%补糖阀开大,5%补糖阀关小,氧浓度100%饱和,2019年11月26日星期二,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41,氧控制点,补糖速率,图溶氧和pH综合控制系统,pH,读数,KLa控制系统:1、搅拌转速2、通气速率3、罐压,氧浓度100%饱和,减,增,增,减,6.6,5.8,这种控制系统是按溶氧、KLa因子和菌的需氧之间的变化来决定补糖速率的增减。而KLa是按pH的趋势来调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