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山西八校 2017 届高三化学暑假末结业试卷(带答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山西三区八校联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42 分。 1、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Na2co3 的水解: co32 +H2oH2co3+2oH B用石墨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2+ 4oH 2cu o2 2H2o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o2 2H2o 4e-=4oH D 草 酸 使 酸 性 高 锰 酸 钾 溶 液 褪 色 :2mno4 +5c2o42 +16H+=2mn2+10co2+8H2o 2、在两份相同的 B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代表滴加 H2So4 溶液的变化曲线 B b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Na+、 oH c 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oH D a、 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3、往含和 (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 co2气体,当通2 / 19 入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和通入 co2 气体的体积关系正确的图像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 ABcD 4、现有 200mLNH4Hco3 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加入含 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并加热,恰好反应完全;继续加入含 bmol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则该混合溶液中 c(Na+)为() (提示: NH4+oH 一 =NH3+H2o) A( )mol/LB c D (5b-5a)mol/L 5、设 NA为阿伏伽德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gH2o 含有 10NA个质子 B 25 时, PH=13 的 NaoH溶液中含有的 oH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氨水含有 NA 个 NH3分子 D 56g铁片投入足量浓 H2So4中生成 NA个 So2分子 3 / 19 6、某溶液中有 NH4、 mg2、 Fe2和 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组合是() A NH4、 mg2 B mg2、 Fe2 c NH4、 Fe2 D mg2、 Al3 7、 XX年 12月 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 “ 玉兔号 ” 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 玉兔 ” 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成功实现对月面的科学探测。 “ 玉兔 ” 号用 Pu 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 Pu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u与 Pu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B Pu 与 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Pu与 U 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Pu 与 U 互为同位素 8、常温下,在 /LNa2co3 溶液中逐滴加入 /L 盐酸 40mL,溶液的 pH 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 (纵轴 )也发生变化 (co2 因逸出未画出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LNa2co3 溶液中: c(Na+)+c(H+)=2c()+c()+c(oH ) B.当加入 20mL盐酸时,混合溶液的 pH约为 8 c.常温下 co2饱和溶液的 pH约为 D.在 A 点: c(Na+)c(co32-)c(Hco3-)c(oH )c(H+) 4 / 19 9、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跟足量的 NaoH 反应,消耗 NaoH的量相等 B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相等 c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都能 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D鞣酸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 14个 10、将燃煤废气中的 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 g) +6H2( g) cH3ocH3( g) +3H2o( g),一定条件下,现有两个体积均为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在甲中充入和,在乙中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 2co2( g) +6H2( g) cH3ocH3( g) +3H2o( g)的 S 0、 H 0 B表示乙容器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 温度变化的是曲线 B c体系中 c( cH3ocH3): c( cH3ocH3,状态 ) 2c( cH3ocH3,状态 ) 5 / 19 D逆反应速率 v 逆: v 逆(状态 ) v 逆(状态 ) 1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2co3、 NaHco3 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ao 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 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 AgNo3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cl D称取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 Na2co3和 NaHco3 12、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4 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Z 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y 与 W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与 y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原子半径: r( y) r( W) r( Z) c 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的强 D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6 / 19 13、把 NaoH溶液和 cuSo4溶液加入某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该尿液中含有( ) A酒精 B食盐 c葡萄糖 D醋酸 14、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H+、 So42、 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离子组是( ) A Al3+、 cH3coo、 cl B mg2+、 Ba2+、 Br c mno4、 Na+、 I、 D Na+、 NH4+、 cl 二、计算题: 24 分 15、 ( 12分)将克锌投入 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请用详细的过程,求: ( 1)反应中生成的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 2)取反应后的溶液 20mL,加入足量的 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克,求原盐酸中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16、( 12分)实验室常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少量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Hcl(浓 ) mno2mncl2 2H2o cl2 ,取足量 12molL-1 浓盐酸使其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计算(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被氧化的 Hc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 mno2 的质量。 三、综合题: 36 分 7 / 19 17、( 11分) AH等 8 种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部分产物为标出 ).已知 :A是酸式盐, 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G 是红棕色气体。按要求回答问题 : (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写出 B 的一种危害。 (3分 )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F ();红热的木炭与D 的浓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铜与 H 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 分) ( 3 ) 检 验 某 溶 液 中 是 否 含 A 中 阳 离 子 的 方 法_。( 2 分) 18、( 8 分)科学家从蛋白质的水解液中分离出一种分子中只含 1 个氮原子的氨基酸,进行分析时,从该氨基酸中得到168m ( 标准状况 ) 的氮 气 ;另取 该氨基 酸恰好 与L-1250mL 的 NaoH溶液完全反应。 (1)求该氨基酸的摩尔质量。 (2)试确定此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19、( 17分)将晶体 X 加热分解,可得 A、 B、 D、 E、 F 和水六种产物,其中 A、 B、 D 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氧化物,气体 E 是单质 F 所含元素的氢化 物。 (1)A 能溶于强酸、强碱,写出 A 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8 / 19 程式 _。 (2)B、 D 都是酸性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 D 溶于水得强酸,则 B、 D 分子中除氧元素外所含另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 (3)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制取 E 气体的化 学 方 程 式 为_,制得 的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 _(填 “A” 或 “B”) 通入。 (4)由各分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推测 X 的组成类似于明矾,若向 X 的浓溶液中滴加浓 NaoH 溶液至过量,现象依次为 _ 、 _ 、_。 (5)取一定量的 X 晶体分解,若生成 F1mol,则必同时生成_物质 _mo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 试题 分析: co32-是弱酸阴离子,分步水解, A 项错误;用9 / 19 石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是水电离出的 oH放电,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2cu2+ 2H2o2cu o2 4H ,B项错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 o2 2H2o4e-=4oH, c 项正确;草酸是弱酸,写化学式, D 项错误;选 c。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2、 c 3、【答案解析】 c 解析: n( co2) =,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先后发生的反应是:通入 co2,发生: ca( oH) 2+co2=caco3+H2o , 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选 c。 4、 D 5、 A 6、【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四种离子均反应,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再加盐酸,又转化为铝离子,镁离子转化为沉淀后再与盐酸反应生成镁离子,二者离子浓度不变;而铵根离子与 NaoH 反应生成氨气,亚铁离子转化为沉淀后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则二者离子浓度减小,答案选 c。 10 / 19 考点:考查离子的共存判断 7、【答案解析】【解析】 A 解 析: A、元素一定则核电荷数一定,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Pu与 Pu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 A 正确; B、 Pu 与 Pu 互为同位素,故 B 错误; c、 Pu 与 U不是同种元素,不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故 c 错误; D、 Pu与 U 只是质量数相同,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 8、【答案】 D 【解析】 /LNa2co3 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a+)+c(H+)=2c(co32-)+c(Hco3-)+c(oH ),故 A 正确;B.当加入 20mL 盐酸时,碳酸钠恰好完全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水解,混合溶液的 pH 约为 8,故 B 正确; c.常温下co2溶于水形成碳酸,其饱和溶液的 pH约为,故 c 正确; D.在 A 点: c(co32-)c(Hco3 -),由于 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所以 c(co32-)c(Hco3-),故 D 不正确。 9、【答案】 c 【解析】莽草酸的六元环并不是苯环,羟基是醇羟基;鞣酸中的羟基是酚羟基。 1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 A、方程式中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8mol,生成物为 4mol,故 S 0;根据 B 曲线,升高温度, co2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向放热; 11 / 19 B、初始量乙是甲的二 倍,恒温恒容下,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co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A 曲线是乙, B 曲线为甲; c、若恒温恒压下,乙的初始量是甲的二倍,为等效平衡, c( cH3ocH3,状态 ) =2c( cH3ocH3,状态 ),现为恒温恒容,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 c( cH3ocH3,状态 ) 2c( cH3ocH3,状态 ); D、对于 B 曲线,随温度升高速率增大 【解答】解: A、方程式中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8mol,生成物为 4mol,故 S 0;根据 B 曲线,升高温度, co2的平 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向放热,故 A 正确; B、初始量乙是甲的二倍,恒温恒容下,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co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A 曲线是乙, B 曲线为甲,故 B 错误; c、若恒温恒压下,乙的初始量是甲的二倍,为等效平衡, c( cH3ocH3,状态 ) =2c( cH3ocH3,状态 ),现为恒温恒容,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 c( cH3ocH3,状态 ) 2c( cH3ocH3,状态 ),故 c 错误; D、对于 B 曲线,随温度升高速率增大,故 D 正确; 故选 AD 11、【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12 / 19 【分析】 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B、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固体的组成情况 【解答】解: 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故 A 正确; B、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碳酸氢钠晶体析出,不一定含有碳酸钠,故 B 错误;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向溶液中滴加适量 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 Nacl,故 c 错误;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质量减少了,根据差量法,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物质的量是,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是,根据 碳元素守恒,将得到的残留固体用13 / 19 盐酸溶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碳,质量是,所以一定含有碳酸钠,质量此时是 84g/mol+106g/mol= ,所以还含有氯化钠固体,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物质的推断,主要是利用差量法、物质的性质的应用解决问题,难度较大 1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Z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 X 与 Z 同主族, y 与 W 同主族,则 y 与 W 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周期, X 的原子半径小于 y, X 不可能处于第二周期,故 X 为 H 元素, Z 为 Na元素,X、 y、 Z、 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4,故 y、 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 y 为 o 元素, W 为 S 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性质解答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 与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 X 与 Z 同主族, y 与 W同主族,则 y 与 W 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周期, X 的原子半径小于 y, X 不可能处于第二周期,故 X 为 H 元素, Z 为 Na 元素, X、 y、 Z、 W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4,故 y、 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 y 为 o 元素, W 为 S 元素, 14 / 19 A、 X 为 H 元素, y 为 o 元素,二者可以形成水和过氧化氢,故 A 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 Na S o,即 r( y) r( W) r( Z),故 B 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则 W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y 的弱,故 c 错误; D、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NaoH,是碱,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度中等,利用提供数据及位置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原子序数及 y 与 W 同族确定 二者在周期表中位置,再结合 X 的原子半径小于 y,推断 X 是 H 元素是推断的关键 13、【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 NaoH 溶液和 cuSo4 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溶液呈碱性,醛基能被氢氧化铜氧化生成羧酸,同时生成砖红色氧化铜沉淀,将 NaoH 溶液与 cuSo4 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含有有醛基的物质,据此分析解答 15 / 19 【解答】解: A乙醇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所以得不到红色沉淀,故 A 错误; B氯化钠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所以得不到红色沉 淀,故 B错误; c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 c正确; D氢氧化铜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铜蓝色溶液,所以得不到红色沉淀,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葡萄糖的检验,难度不大,注意氢氧化铜和葡萄糖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14、【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水的才可以共存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A Al3+、 cH3coo、 cl,中的 cH3coo能与 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醋酸,故 A 错误; B mg2+、 Ba2+、 Br中的 Ba2+能与 So42、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故 B 错误; c H+、 No3,中含有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 I16 / 19 氧化,故 c 错误; D H+、 So42、 No3中的离子与 Na+、 NH4+、 cl中的离子不会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不仅限定在选项中的离子,还要看他们与题干中的离子能否发生反应,来分析解答 二、计算题 15、【答案】( 1)( 3 分) ( 2) c(Hcl)=2mol/L( 4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锌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按锌的量进行计算。 Zn 的物质的量是 /65g/mol=, Zn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对应的关系式是 Zn H2,所以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mol= ; ( 2) 20mL 的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物质的量是/mol=,则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也是,所以 200mL的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则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mol/L。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6、【答案】 (1)(2) 考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7 / 19 三、综合题 17、【答案】( 1) NH4HSo3; So2;酸雨(每空 1 分); ( 2) 4NH3+5o24No+6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 cu+4H+2No3-=cu2+2No2+2H2o ; ( 3)取该溶液少许滴加 NaoH溶液,加热,若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 NH4+。(每空 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 A 是酸式盐, 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 B 是 So2, c 是 So3, D 是 H2So4, G 是红棕色气体, G 是No2, H 是 HNo3,逆推可知 F 是 No, E 是 NH3, A 是 NH4HSo3。( 1)物质 A 的化学式是 NH4HSo3,物质 B 化学式是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妇产护理期末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乡镇员工工作汇报
- 三峡之秋短文讲解
- 员工文化礼仪培训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三墩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血站安全卫生培训
- 国培培训心得汇报
- 企税优惠政策解读
- 综合部日常培训
- 2026届上海市闵行区上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合理调控化学反应课件
- 发电厂继电保护培训课件
- 校企“双元”合作探索开发轨道交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 肺癌全程管理
- 2024年考研英语核心词汇
- 信息系统定期安全检查检查表和安全检查报告
- 钢筋混凝土污水管道施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 质量警示卡模板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正式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含答案(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