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监督管理_第1页
药品监督管理_第2页
药品监督管理_第3页
药品监督管理_第4页
药品监督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药品监督管理,Chapter4DrugAdministration,处方药,普药,假药,新药,仿制药,基药,药品,Question&thinking,药品及其管理分类,1,2,药品分类管理,3,4,5,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监督管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6,第一节药品及其管理分类,Section1DrugsandTheirManagementCategory,一、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一)定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诊断药品,疫苗,血清,放射性药品,血液制品,一、药品的定义,(二)药品定义包含的要点,1.使用目的和方法与食品、毒品不同2.规定药品包括传统药和现代药3.管理的是人用药品4.明确药品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11类组成。,传统药,各国、地区、民族传承历史上的药物。包括:1.植物药:如人参2.动物药:如牛黄3.矿物药:如芒硝,现代药,二、药品管理的分类,(一)传统药和现代药,1.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2.生物制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二、药品管理的分类,处方药Prescriptiondrugs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OTCdrugs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公布,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购用的药品,医疗机构制剂,新药,仿制药,Genericdrugs仿制国家已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品种,Newdrugs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Pharmaceuticalpreparations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二、药品管理的分类,(三)新药、仿制药和医疗机构制剂,二、药品管理的分类,国家基本药物,医疗保险用药,新农合用药,公费医疗用药,(四)国家基本药物、医疗保险用药、新农合用药、公费医疗用药,二、药品管理的分类,“特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预防类疫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药品类兴奋剂,(五)特殊管理药品thedrugsofspecialcontrol,三、药品的质量特性和商品特征,(一)药品的质量特性,1.有效性,3.稳定性,4.均一性,2.安全性,5.经济性,三、药品的质量特性和商品特征,1.专属性,药品的特殊性,2.两重性,3.质量重要性,4.时限性,(二)药品特殊商品属性,第二节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Section2DrugStandardandAdministrativeTestofDevelopmentofDrug,一、药品标准,药品标准及分类,药品标准:有关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我国的药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炮制规范,二、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增补本;2.SFDA批准的药品注册标准;3.SFDA颁布的药品标准以及与药品质量指标、生产工艺以及检验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和规范。,(一)国家药品标准的含义,二、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国家局颁布。现行版为2010年版,包括3部。5年1修订。,简介,(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生物制品,一部,二部,三部,中药,2165个品种,19个项目。,2271个品种,15个项目。,131个品种,7个项目。,(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概念:国家药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对需要进行质量监督的药品进行抽样、检查和验证并发出相关结果报告的药物分析活动。性质:第三方检验的公正性、更高的权威性、更强的仲裁性。,(一)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概念、性质,三、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省级以上药品检验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对药品注册申请人所申请注册的药品(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等)进行的样品检验和药品标准复核。,抽查检验,评价检验:掌握、了解辖区药品总体水平监督检验:对可疑药品进行的针对性的抽验。结果通过国家、省级药品质量公告发布分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国家级以评价检验为主,省级以监督检验为主。,注册检验,(二)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类型,指定检验,国家法律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药品在销售前或进口时,必须经过指定的政府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才准予销售或进口。,复验,药品被抽检者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而向药品检验机构提出的复核检验,(二)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类型,三、药品质量监督检验,四、药品质量公告,由国务院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向公众发布的有关药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的通告。内容包括药品名称、检品来源、检品标示生产企业、生产批号、药品规格、检验机构、检验依据及结果、不合格项目。,五、国家药品编码,国家药品编码是指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由计算机使用的表示特定信息的编码标识。药品编码分为本位码、监管码、分类码。本位码编制规则例:86900001000019(共14位)药品国别码(前两位),类别码(第3位),本体码(4-8位+9-13位:企业标识+产品标识),校验码(最后一位),第三节药品分类管理,Section3ClassifiedAdministrationofDrugs,一、药品分类管理概况,(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依据,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分类依据,适应症,一、药品分类管理概况,确立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规定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处方药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暂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行政规章,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二)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制度,二、处方药管理,1.“特药”麻、精、毒、放,4.兴奋剂类5.注射剂,7.抗病毒药,8.含麻醉药品的复方口服液,2.终止妊娠药品3.易制毒类、疫苗,6.精神障碍治疗药,9.肿瘤治疗药,10.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生素、激素,(一)处方药的种类,11.其他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形,二、处方药管理,零售企业不得经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剂肽类激素(除胰岛素外)疫苗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法律规定的其他药品,(二)处方药中不得零售的药品,二、处方药管理,(三)处方药的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广告管理,1.生产、经营管理须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及GMP/GSP证书生产企业:须在处方药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醒目地印制警示语忠告语:“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经营企业:须凭医师处方销售。须由药师审核处方签字后调配销售。禁止普通商业企业销售处方药。,二、处方药管理,(三)处方药的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广告的管理,2.医疗机构处方与使用:根据需要、按规定使用处方药3.广告管理:在卫生部和SFDA共同核准的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不得在大众传媒进行广告宣传。,三、非处方药管理,OTC目录的遴选与公布SFDA负责OTC目录遴选、审批、发布。OTC目录的调整SFDA药品评价中心监测OTC,根据安全信息作出调整建议,SFDA公布调整结果,(一)非处方药目录的制定和调整,三、非处方药管理,转换程序,药品生产企业按要求将申报资料提交SFDA药品评价中心药品评价中心进行技术审评SFDA审核公布,(二)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规定,不得转换的情况,监测期内的药品;急救和其它不宜自我治疗的药品;消费者不便自我使用的剂型;需专业人员监护和指导的药品;需在特殊条件下保存的药品;用于全身的抗菌素、激素;含毒性中药材且不能证明安全性的药品;原料药、药用辅料、中药材、饮片;麻精毒放及其它特殊管理药品;其它不符合非处方药要求的药品,三、非处方药管理,(三)非处方药的分类,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每类分为化学药、中成药均分为7个治疗类别,OTC,甲类,OTC,乙类,表2-2非处方药中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品种数,表2-3非处方药中的中成药品种数,三、非处方药管理,(四)非处方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1.非处方药的注册申请的仿制药为非处方药的应当在药品注册申请表中标注非处方药项,属于同时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的则可以选择处方药或者非处方药的注册申请详见第六章药品注册管理,三、非处方药管理,2.生产管理须取得生产许可证、GMP证书须在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醒目地印制相应的警示语或忠告语:“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四)非处方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三、非处方药管理,3.非处方药专用标识、标签和说明书的管理包装上必须印有SFDA规定的非处方药专用标识,OTC,甲类,OTC,乙类,(四)非处方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三、非处方药管理,4.经营管理:批发:必须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认证证书。零售:甲类:经营许可证、GSP认证证书。乙类:经批准的普通商业企业销售。5.使用管理:自主选购,必须按标签和说明书所示内容使用;甲类非处方药应由执业药师指导购买使用。,(四)非处方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三、非处方药管理,仅宣传药品名称(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