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国际法上的国家.ppt_第1页
sun国际法上的国家.ppt_第2页
sun国际法上的国家.ppt_第3页
sun国际法上的国家.ppt_第4页
sun国际法上的国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法学,下列哪一项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A.独联体B.英联邦C.瑞士D.香港,国家的概念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国家是定居在特定的领土之上,并结合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权力之下的人的集合体.“当人民在他们自己的主权政府下定居在一块土地之上时,一个正当意义的国家就存在了.”奥本海国际法国家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主体,是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第一节国家的要素与基本权利一、国家的构成要素确定的领土定居的人民政府组织:中央政府主权,(一)固定的居民(permanentpopulation)居民是国家的基本要素,有了一定数量的居民,才能形成社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组成国家。构成一个国家的人口必须是永久性人口,即在国家领土上长久定居的人,主要是本国国民.,(二)确定的领土(definedterritory)领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主权活动的空间。有了确定的领土,才有自然资源,居民才能聚居,生产居民和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国家才能在领土上建立起来,并有效地行使国家主权。,领土=领陆+领水+领空+底土,领水=领海+内水内水=内海+内湖、内河领空=领陆的上空+领水的上空底土=领陆的底土+领水的底土,(三)政权组织或称政府(government)政府是国家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体现,是执行国家职能机构,即对内实行管辖、对外进行国际交往的组织机构。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特征,没有政府的国家是不存在的。,(四)主权(sovereignty)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对内对外事物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对内的最高权包括对其境内的人和物的属地优越权,以及对国民的属人优越权.在对外方面,表现为国家的独立地位,不受任何别国的管辖和支配.,二、类型研究国家的类型,目的是了解不同类型的国家和他们的国际职能,了解它们的国际交往能力和权利能力,以便确定它们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单一国:单一的国际法主体联邦:单一的国际法主体复合国邦联:成员国是国际法主体塞尔维亚和黑山:历史,永久中立国,瑞士奥地利土库曼斯坦,梵蒂冈,单一国和复合国,单一国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它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只有一部宪法和统一的国籍、一个最高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在国家内部划分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都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复合国或称国家的联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邦或国家协议组成的国家的联合体。联邦:是由多数的邦组成的永久性联合体。联邦具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及作为统治机关的联邦政府,对各邦和他们的人民直接行使权力,并且这种权力不受任何邦的干扰。,联邦(federalstate),邦联:不同于联邦,它是由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某种特定目的根据国际条约而组成的国家联合.邦联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历史上的邦联有1778-178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1815-1866年的德意志同盟,1815-1848年的瑞士同盟等。1982年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组成了邦联,1994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组成俄白联盟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邦联,一般没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军队、赋税及国籍,成员国各自仍保留对内、对外的主权,保留本国政府的一切职能,有权自由退出邦联。邦联设有各成员国的协商机构,其决定只有在经过各成员国政府的认可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共青团真理报:哈萨克斯坦是最想与俄罗斯合并的国家,俄哈联盟将取代俄白联盟。与其他国家不同,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合并不图天然气,也不图石油。一旦两国合并,俄哈联盟的领土面积将达到原苏联国土面积的88%。劳动报指出,俄哈两国一旦合并,对北约将是一大打击。问卷:我们还要与谁统一?白俄罗斯、中国、挪威,英联邦共同体(theBritishCommonwealthofNations),它是英国和其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演变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国家结合体.其成员国都是主权国家,都是国际法主体.其所拥有的英联邦总统议会制度仅仅是通过磋商及协调各成员国的对外政策.,永久中立国permanentneutralizedstate,永久中立国是根据国际承认或国际条约,在对外关系上自愿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国家。这类国家有以下两个特点:自愿承担永久中立义务其永久中立地位是由国际条约加以保证。它不同于战时中立国,也不同于执行中立政策的国家,永久中立国承担的义务,不得对他国进行战争或参加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但有权对来自外国的侵略进行自卫不得缔结与其中立地位相抵触的条约或协定不得采取任何可能使其卷入战争的行动或在这方面承担任何义务不得为他国提供准备、发动和进行战争的任何条件不得参加对他国的经济抵制和经济封锁不得接受附有任何政治条件,以致于损害自己中立地位的援助等,永久中立制度始于19世纪初,1815年在维也纳公会上由英、俄、法、奥、普、葡、西、瑞典等国签订的维也纳公会宣言,承认并保障瑞士的永久中立地位。瑞士接受这一宣言,后又经维也纳公会公约、巴黎和约的确认,使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这一地位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而未有改变。1955年奥地利根据一系列文件成为永久中立国,瑞士,Switzerland,瑞士,奥地利,Austria,奥地利,Belgium,微型国家,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在1966年至1967年的年度报告中将其定义为:一个地域、人口和人力、经济资源都格外小,却以独立国家出现的实体。这些国家领土面积小,人口很少,资源很缺乏,并且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很难承担与其他会员国一样的义务。,微型国家(mini-statesmicro-nations)一个地域、人口和人力以及经济资源都格外小,却独立国家出现的实体。例如:梵蒂冈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瑙鲁圣马力诺等等,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人口:1380人,常住人口仅54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信奉天主教。货币单位:欧元。首都:梵蒂冈城(CittdelVaticano)。,梵蒂冈,南太平洋的岛国-瑙鲁,瑙鲁(Naura)全称瑙鲁共和国。位于太平洋西南,地处东经16656、南纬031之间。北距赤道约60公里,东北离夏威夷约4160公里,东隔基里巴斯巴纳巴岛约300公里。海岸线全长19公里。国土面积24平方公里,为世界上最小的岛国。人口1万余人,人口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约416人,是大洋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基督教为主要宗教,教徒占人口总数的50%,另有24%的国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借”座小岛当国土?据报道,图瓦卢全境有1万多人口,根据该国政府两年前的一项移民计划,目前已经有3000多名居民移居到了新西兰,然而还有9300多名居民等着搬迁。图瓦卢教会首脑托菲加法拉尼认为图瓦卢政府应该加大移民步伐,并呼吁其他邻近国家最好能“借”给他们一个小岛当国土。法拉尼道“我们希望某个国家能提供给我们一片土地,好在下一场风暴彻底摧毁我们的岛国之前,我们能有个落脚之处。”,三、国家的基本权利(尼罗河传说小矮人的“权利”)(一)独立权:内政外交(自主性,排他性)(二)平等权:平等地位(互不隶属、互不管辖)(三)自卫权:国防建设,武力攻击时,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理理事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会员国因行使此项自卫权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安全理事会报告,此项办法于任何方面不得影响该会按本宪章随时采取其所认为必要行动之权责,以维护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51条,联合国宪章,1.性质固有权利(inherentright)自保(self-preservation)与自助(self-help)所有国家的权利2.前提:武力攻击(armedattack)已发生的武力攻击,已实际发生攻击已开始发生,已发生的武力攻击迫近的武力攻击或威胁(imminentthreatofarmedattack),3.对象(1)国家(2)非国家行为者:恐怖主义组织决心采取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造成的威胁;确认按照宪章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再次申明联合国宪章所确认并经第1368(2001)号决议重申的单独或集体自卫的固有权利;重申必须根据联合国宪章以一切手段打击恐怖主义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的威胁。S/RES/1373(2001)(3)恐怖主义的支持、庇护国吁请所有国家紧急进行合作,将这些恐怖主义攻击的行凶者、组织者和发起者绳之以法,强调对于援助、支持或窝藏这些行为的行凶者、组织者和发起者的人,要追究责任S/RES/1368(2001),4.时间必要性(necessity)necessityofself-defense,instant,overwhelming,leavingnochoiceofmeans,andnomomentfordeliberation即时性(immediacy):不是必要条件攻击停止不终止自卫5.程度:比例性(proportionality)6.自卫与安理会职权共存中止自卫行动:必要办法向安理会报告,7.先发制人自卫(preemptiveselfdefense)预先性自卫(anticipatoryself-defense)TheUnitedStateshaslongmaintainedtheoptionofpreemptiveactionstocounterasufficientthreattoournationalsecurity.Thegreaterthethreat,thegreateristheriskofinaction-andthemorecompellingthecasefortakinganticipatoryactiontodefendourselves,evenifuncertaintyremainsastothetimeandplaceoftheenemysattack.Toforestallorpreventsuchhostileactsbyouradversaries,theUnitedStateswill,ifnecessary,actpreemptively.Wemustadapttheconceptofimminentthreattothecapabilitiesandobjectivesoftodaysadversaries.Americawillactagainstsuchemergingthreatsbeforetheyarefullyformed.U.S.StateSecurityStrategy,8.我国自卫政策积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坚持全民自卫原则2006年中国的国防思考题如何理解我国自卫政策的法律含义。,(四)管辖权管辖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以及境外特定的人、物和事件具有的行使管辖的权利。一般认为,管辖权包括四个方面:属地管辖(优越权)属人管辖保护性管辖普遍性管辖,属地管辖,并非是绝对的,它不适用于依法享有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也不适用境内的外国国家财产和国家行为。刑法6: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浮动领土?,甲国人亨利持假护照入境乙国,并以政治避难为名进入丙国驻乙国的使馆。甲乙丙三国都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缔约国,此外彼此间没有相关的其他协议。如何认定亨利行为的性质?,属人管辖(personaljurisdiction),又称属人优越权,指国家有权对具有其国籍的人,无论他们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具有管辖的权利。它主要以国籍为管辖的标准,属人管辖在领土外的适用主要是针对具有其国籍的人或其他获得国籍的特定物(船舶、航空器、外空发射物及其所载人员)刑法7: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保护性管辖(protectivejurisdiction),指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安全、独立和重大利益,包括本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和利益,而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之外对该国家或其国民的犯罪行为实行管辖。其适用的范围一般是世界各国法律中公认的犯罪行为(伪造货币罪、杀人罪、纵火罪)。一般认为此种管辖与国际法并不冲突,许多国家的刑法中都规定此种管辖.刑法8: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选p11),普遍性管辖(universaljurisdiction),指对国际法上规定的严重危害国际社会普遍利益的国际罪行,任何国家都有管辖权,而不论犯罪人的国籍归属,也不论罪行发生在何处。(如:战争罪、破坏和平罪、反人道罪;贩卖奴隶和毒品罪、海盗罪、灭种罪、空中劫持罪)国家行使此种管辖权的根据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但它只能在本国领域或本国管辖的范围内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地方行使。刑法9:对于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国在承担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恐龙国际”是一个在甲国以非赢利性社会团体注册成立的组织,成立于1998年,总部设在甲国,会员分布在20多个国家。该组织的宗旨是鼓励人们“认识恐龙,回溯历史”。2001年,“恐龙国际”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注册咨商地位。现该组织试图把活动向乙国推广,并准备在乙国发展会员。依照国际法,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乙国有义务让“恐龙国际”在乙国发展会员B.乙国有权依照其本国法律阻止该组织在乙国的活动.C.该组织在乙国从事活动,必须遵守乙国法律.D.由于该组织已获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注册咨商地位,因此,它可以被视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谘商地位,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谘商地位有三种一种是全面的,叫general,一种是特别的谘商地位,叫“special,还有一种是roaster,是花名册上的。general享受的权利和义务比其他的要多一些,,中国某国有企业在甲国设有办事处,甲国人员贾某为该办事处雇员。贾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办事处公款万美元窃为己有进行挥霍。此间,贾某在乙国又参与了一起伪钞案。贾某从未到过中国,目前其在甲国。中国与甲国之间没有任何司法协助方面的协定,但中国与乙国间有引渡协定。根据国际法及中国的有关法律,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没有管辖权.乙国向甲国就贾某伪钞案请求引渡,如获成功,贾某被引渡到乙国后,乙国可以不经甲国同意,径直将贾某转引渡给中国.中国对贾某的上述侵占公款案拥有管辖权,可以自行派公务人员赴甲国缉拿贾归案.中国法院可以对贾首先作出缺席判决,然后申请甲国对该判决予以执行.,由于甲国海盗严重危及国际海运要道的运输安全,在甲国请求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他国军舰在经甲国同意的情况下,在规定期限可以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据此决议,乙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解救被海盗追赶的丙国商船。正确?A.安理会无权作出授权外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的决议B.外国军舰可以根据安理会决议进入任何国家的领海打击海盗C.安理会的决议不能使军舰进入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法.D.乙国军舰为解救丙国商船而进入甲国领海属于保护性管辖,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安全理事会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存在,并应作成建议或抉择依第四十一条及第四十二条规定之办法,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荷花号”案(TheLotusCase),1926年8月2日,法国邮船“荷花号”在地中海的公海上与土耳其船“博兹库特号”碰撞,致后者沉没,8名土耳其人死亡。次日,当“荷花号”驶抵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时,土耳其当局对此进行了调查,称该事件是由于“荷花号”上值班人员法国海军上尉戴蒙失职所致,故将其逮捕,并以杀人罪在伊斯坦布尔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法院根据土耳其刑法第6条规定,即“任何外国人在国外犯下侵犯土耳其或土耳其臣民之罪行时,若土耳其法律规定该犯罪行为应受惩罚者,当此人在土耳其被捕,则应受惩办”,对戴蒙进行了审判,于9月15日判决对戴蒙监禁80天,罚款22镑。,法国政府对土耳其当局审判戴蒙提出抗议:碰撞发生在公海土耳其法院无管辖权只有船旗国有权进行审判。1926年10月12日,法、土签订协议请求国际法院作出裁判。1927年9月7日,常设国际法院作出判决:土耳其有权对法国船上的负责值班人行使管辖,土耳其对他的刑事诉讼并不违反国际法原则。,法院判决意见,法院认为:土耳其依据其法律规定自由行使管辖权,除非国际习惯上禁止。尽管国际法上确立了属地管辖是主权原则的一个基本要素,但国际法并没有一个普遍规则禁止国家将其法律和法院的管辖权延伸适用到其领域之外的人、物和事。在这一方面,国际法赋予各国广泛的自由裁量权。虽然在任何法律制度中,刑法的属地性是一项基本原则,但同时,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法律制度又都把各自的管辖权及于其领域之外的犯罪,尽管管辖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刑法的属地性不是国际法的一个绝对原则,也并不与领土主权完全一致。,法国提出:国际法不允许一国仅以受害者的国籍为由对外国人在外国的罪行进行诉讼国际法承认船旗国对在公海上其船舶内发生的事件具有排他的管辖权法院认为:土耳其行使管辖的合法性不是基于受害者的国籍,而是基于犯罪行为的结果发生在土耳其船上。公海自由的必然结果是把在公海上的船舶视为船旗国的领土,在该船上发生的一切如同发生在船旗国的领土上。若公海上的犯罪行为的结果产生在一条船上,等于发生在该船的船旗国的领土上。本案碰撞发生时戴蒙虽在法国船上,但其杀人结果发生在土耳其船上,等于发生在土耳其领土上。国际法并不禁止作为犯罪结果的船旗国对罪犯行使管辖权。,相关国际法规则的发展,本案判决中:法院否认当时存在船旗国对发生在公海上的碰撞事件具有专属管辖权之国际法规则,而以客观属地原则确认了土耳其的管辖权。但后来的国际条约对发生在公海上的碰撞事件的管辖权作了专门规定,确定了船旗国的管辖规则。,1958年公海公约第11条:遇有船舶在公海上碰撞或任何其他航行事故涉及船长或任何其他船舶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时,对此人员除在船旗国或此人员隶属国的司法或行政当局外,不得提起任何刑事诉讼或纪律程序。1982年海洋法公约第97条:遇有船舶在公海上碰撞或任何其他航行事故涉及船长或任何其他船舶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时,对此种人员的任何刑事诉讼或纪律程序,仅可向船旗国或此种人员所属国的司法或行政当局提出。,1.属地管辖权(territorialjurisdiction)刑法第6条2.属人管辖权(personaljurisdiction)刑法第7、10条3.保护性管辖权(protectivejurisdiction)刑法第8条4.普遍管辖权(universaljurisdiction)刑法第9条比利时1993年普遍管辖权法凡涉及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不管案件当事人是否是比利时人,也不管事件发生在哪个国家,只要有人在比利时起诉,比利时法院都有管辖权对案件进行审理ArrestWarrantof11April2000(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v.Belgium),域外绑架,第二节国家豁免(stateimmunity)一、概念与发展国家的行为及其财产不受外国法院管辖的特权。但国际法明确规定不得豁免的情况除外,如:从事某些国际罪行。(扣押和强制执行)(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二、豁免主体:国家A.国家及其政府的各种机关B.有权行使主权权力并以该身份行事的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或国家政治区分单位C.国家机构、部门或其他实体,但须它们有权行使并且实际在行使国家的主权权力D.以国家代表身份行事的国家代表,三、国家豁免的内容A.管辖豁免一国应避免对在其法院对另一国提起的诉讼行使管辖(除非明示同意);并应为此保证其法院主动地确定该另一国根据第5条享有的豁免得到尊重。不得视为同意管辖:同意适用一国法律;援引豁免;主张权利或利益;出庭作证;未出庭B.强制措施豁免判决前的强制措施的豁免:查封、扣押判决后的强制措施的豁免:查封、扣押和执行同意行使管辖不构成默示同意采取强制措施,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分类,管辖豁免:未经一国同意,不得在另一国法院对该国提起民事诉讼或将该国财产作为诉讼标的。诉讼程序豁免:即使一国放弃管辖豁免,未经其同意,也不得对它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得强制它出庭作证或提供证据以及为其他诉讼行为。执行豁免:即使一国同意在他国法院作为被告或主动作为原告参加民事诉讼,在未经前者同意时,仍不得根据法院决定对它采取强制性的执行措施。,国家豁免的范围,一种主张认为国家豁免是绝对的,国家的一切行为和财产均应享有豁免.这种主张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支持并见诸于法院判案的实践.另一种主张认为国家豁免是相对的或受限制的,只有国家主权行为和用于政府事务的国家财产才享有豁免.而国家的非主权行为和用于商业目的的国家财产不应享有豁免.这种主张在19世纪时只得到少数国家和法院判案的支持.但到了20世纪,却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限制国家豁免虽然尚未形成新的习惯国际法规则,但它已成为一种较广泛的趋向.,四、不得豁免的诉讼(1)商业交易(第10条)一国如与外国一自然人或法人进行一项商业交易,而根据国际私法适用的规则,有关该商业交易的争议应由另一国法院管辖,则该国不得在该商业交易引起的诉讼中援引管辖豁免。概念a.为销售货物或为提供服务而订立的任何商业合同或交易;b.任何贷款或其他金融性质之交易的合同,包括涉及任何此类贷款或交易的任何担保义务或补偿义务;c.商业、工业、贸易或专业性质的任何其他合同或交易,但不包括雇用人员的合同。,判断标准A.性质标准(主要标准)B.目的标准(次要标准)确定一项合同或交易是否为“商业交易”时,应主要参考该合同或交易的性质。但如果合同或交易的当事方已达成一致,或者根据法院地国的实践,合同或交易的目的与确定其非商业性质有关,则其目的也应予以考虑。例外:A.国家之间进行的商业交易;B.该商业交易的当事方另有明确协议C.当国家企业或国家所设其他实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有能力:(a)起诉或被诉;和(b)获得、拥有或占有和处置财产,包括国家授权其经营或管理的财产,其卷入与其从事的商业交易有关的诉讼时,该国享有的管辖豁免不应受影响,(2)雇佣合同(第11条)(3)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第12条)(4)财产的所有、占有和使用(第13条)(5)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第14条)(6)参加公司或其它集体机构(第15条)(7)国家拥有或经营的船舶(第16条)(8)仲裁协定的效果(第17条),克森公司是甲国的一家国有物资公司。去年,该公司与乙国驻丙国的使馆就向该使馆提供馆舍修缮材料事宜,签订了一项供货协议。后来,由于使馆认为克森公司交货存在质量瑕疵,双方产生纠纷。正确的?A.乙国使馆无权在丙国法院就上述事项提起诉讼B.克森公司在丙国应享有司法管辖豁免C.乙国使馆可以就该事项向甲国法院提起诉讼.D.甲国须对克森公司的上述行为承担国家责任,五、国家豁免的放弃(1)明示同意国际协定书面合同在法院发表的声明或在特定诉讼中提出的书面函件(2)参加诉讼该国本身提起该诉讼介入该诉讼或采取与案件实体有关的任何其他步骤(正式出庭应诉,作利害关系人介入)(3)反诉主动起诉的反诉;介入诉讼的反诉;提起反诉,特定放弃原则,对管辖豁免的放弃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一案,另一案另:从事商业行为本身不意味着豁免权的放弃。,“交易号”案,“交易号”原为美国私人商船,1810年在公海上被拿破仑的军舰拿捕和没收,充作法国公船,改名为“巴拉乌”号。1812年该船因天气恶劣而被迫避入美国宾州费城港,原交易号的美国船东向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声称对其拥有所有权。地区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请求,但其判决随后被联邦巡回法院推翻,宾州检察官遂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于1812年作出判决,推翻了巡回法院的判决,确认了地区法院的判决。,法院判决理由,首席大法官马歇尔(JohnMarshall,1801-1835任职)一国在本国领土内的管辖权是排他的和绝对的,除自我限制外,不受任何限制。这种完全而绝对的领土管辖权是每一主权者均具有的属性,因而不能期望将外国主权者及其主权权利作为自己的管辖对象。由于一个主权者在任何方面都不从属于另一主权者,因而不得将自己或其主权权利置于另一主权者的管辖之下,以免损害本国的尊严。正是主权者之间的完全平等和绝对独立,以及促使他们相互交往和彼此通好的共同利益,使得每一主权者对位于其领土之内的外国主权者、外交使节、经其明白许可而入境的外国军队以及在其未加禁止情况下入境的外国公船,均在一定范围内放弃行使其完全排他的领土管辖权。,有关外国公船的性质和地位问题:到外国经商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与当地居民混居杂处的私人,或为贸易目的而进入的外国商船,都应暂时效忠于当地政府并服从该国的管辖。但公用的武装船舶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这种船舶构成其本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依主权者的直接命令行动,并被他用来实现国家的目的。因此模式许可这种船舶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就意味着该国已经豁免了对这种船舶的管辖。,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考虑到美国和法国的和平关系,同时考虑到“交易号”船的性质及其进入美国港口并在其中停留的情况,联邦最高法院遂作出了上述判决。,评价:,本案是美国关于国家管辖豁免的第一个司法判例,也是世界上关于这一问题的最早的国内司法判例之一。本案涉及的核心法律问题是,经默示许可并停留在一友好国家港口的外国公船能否豁免所在国的司法管辖。在本案的判决意见中,联邦最高法院对这一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该案判决确立了国家公用船舶的管辖豁免,更为重要的是阐述了国家管辖豁免的一般原理。在此后的100余年里本案所确立的原则立场一直为美国的司法判例所遵循。英国法院自1820年,德国法院自1815年,法国法院自1827年,比利时法院自1840年也都开始遵循这一原则。,比利时议会号案,“比利时议会号”是一艘比利时船舶,根据英国国王与比利时国王在1876年签定的邮政通讯条约,受雇在奥斯坦德和多佛尔之间运送邮件,条约规定该船作为军用公船,享受外国军用公船的待遇。该船除运送邮件外,还兼营客运业务。1879年,该船在航运途中不慎与英国拖船“戴玲号”相碰,使戴玲号受到损坏。戴玲号向英国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比利时议会号给予赔偿。比利时声称它是比利时国王的财产,是属于海军编制的军舰,不受英国法院管辖。英国海事法院受理此案后,比利时拒绝出庭应诉,英国检察总长也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英国海事法院没有管辖权。海事法院在1879年向被告比利时议会号发出扣押令。,海事法院法官罗伯特菲力摩尔认为:比利时号是根据条约由比利时雇用在奥斯坦德和多佛尔之间运送邮件的,该船也兼营客运,从事大量商业行为。该船悬挂比利时旗帜,由比利时官员指挥。这样的一艘船舶能不能享有军用公船的特权?他认为,无论根据原则,或根据判例,或从一般国际法进行推理,均不能证实这艘船能享受公船的特权,以至能够豁免一切受损害的私人对它提出的索赔要求。根据国际法它是不能享受军船待遇的。如果国王有权不经过议会授权就可以用条约使比利时议会号享受军船的一切特权,碰撞受害者请求赔偿的权利自然就被剥夺了。菲力摩尔认为,国王这样使用缔约权利是没有先例的,在原则上,与英国法律和宪法相抵触。,在上诉程序中,上诉法官勃勒特在1880年2月的判决中肯定比利时议会号不受英国法院管辖并撤销了海事法院的扣押令。法官勃勒特指出:“主权者有时可以为他拥有的船舶要求豁免权,即使此船舶完全或实际上用于商业目的。主权者的人身在外国享有绝对的豁免权,不能被诉。他的船舶,如果在实际上是为公共目的服务的话,不能被提出对物诉讼。这是主权者之间互相尊重和国际交往所必需的。因此,对比利时议会号的扣押令必须撤销,因为对该船进行任何调查,即等于对它行使司法管辖。”,六、我国的实践1979年湖广铁路债券案仰融案五厘金币债券案中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司法强制措施的豁免对等原则参考书龚刃韧:国家豁免问题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湖广铁路债券案,中国清末预备修建的湖广铁路是指“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的粤汉铁路”和“湖北省境内的川汉铁路”。因这两线铁路都在湖广总督的辖区范围内,故称“湖广铁路”。清政府修建湖广铁路的目的在于便利用兵镇压正在兴起的南方起义,以维护其统治。为加快铁路的修建,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受命督办后,便向国际上筹措借款。,1909.03.07:中德草签借贷合同德华银行1909.06.06:与英、法、德三国草签借款合同,后美国以“机会均等”挤进该借贷合同1911年,美、英、法、德等国的银行财团以清政府的名义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即“湖广铁路五厘利息递还英镑借款债券”(以下简称湖广铁路债券)600万金英镑。合同期限为40年,于1951年到期,年息五厘。但该种债券从1938年起停付利息,1951年本金到期也未归还。一些美国人在市场上收购了这种债券。,1979年,美国公民杰克逊等人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对中国提起诉讼,该法院受理此案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传票,指明由中国外长黄华收,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收到传票20日内提出答辩,否则将作出缺席判决。对此,中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声明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享有司法豁免权,不受美国法院管辖,因而拒绝接受传票,将其退回。但该法院无视中国照会,在1982年9月1日作出“缺席判决”,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偿还原告41,313,038美元,外加利息和诉讼费等。最后还声称,如果中国政府对该判决置之不理,美国法院将扣押中国在美的财产,以强制执行判决。,美国地方法院判决理由,根据1976年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外国国家从事商业活动不能享受主权豁免。清政府在美国发行销售债券属于商业活动,所以,法院对于以中国作为被告的债券案具有管辖权。根据国家继承原则,一国政府变动并不影响其国家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清政府的继承者,应当继承清政府的权利和义务。按照美国程序法,美国法院早已给中国发出传票,中国一直拒绝出庭应诉,因此美国法院只有进行缺席判决,判定原告胜诉。,1983年2月2日,中国外交部针对这一判决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严正指出美国法院的这一作法完全违反主权原则和联合国宪章,中国政府对历届反动政府的旧债概不承认,也不承担偿还义务。如果美国政府无视国际法、强制扣押中国在美国的财产,中国政府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美国司法部向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提出了“美国利益声明书”。1984年1月7日,美国该地方法院重新开庭,为维护中美关系友好发展的大局,中国政府委派了律师在法院作了“特别出庭”,直接向法院阐明中国政府的立场,要求撤销1982年9月1日的缺席判决。同时声明中国政府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接受美国1976年外国主权豁免法下的管辖,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国家主权绝对豁免的一贯立场。,1984年2月27日,阿拉巴马州地方法院作出裁定,撤销其原来的缺席判决。其理由是:依据1976年的外国主权豁免法审判湖广铁路债券案件需要具有追溯力,但该法是否具有追溯效力而适用于65年以前的案件,国会的意图不明确;再者,传票未译成适当的汉语,通知方式也不合程序规定。因此,法院的管辖权和诉讼程序均未很好确立,缺席判决理应撤销。之后,原告又向美国联邦第11巡回法院提起上诉和要求美国最高法院重新审理,未获成功,此案于1987年3月9日告终。,仰融案,第一个让中国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年月日凌晨点(纽约东部时间月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国历史上首例美国公民状告中国地方政府的诉讼案,中国司法部已经拒绝了仰融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请求。司法部有关人士指出,根据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任何外国司法机构都不能对另一主权国家、国家机构行使管辖权。根据海牙送达公约第13条第一款“执行请求将损害被请求国家主权或利益”的不予送达的规定,中国司法部拒绝了仰融的律师的送达请求,拒绝函已经寄送请求方,并退回仰融的律师的请求及其所附的司法文书。,中国司法部月日拒绝仰融在美诉辽宁省政府产权纠纷案的律师司法文书的送达请求后,次日,美国律师即通过哥伦比亚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径将文件递交到美国国务院,由其下属的特殊领事服务司负责,将该案的法律文书送往中国外交部。收到美方通过外交途径转递的传票后,辽宁省政府积极出庭应诉,请求美法院驳回仰融的诉讼请求。,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辽宁省政府征收华晨中国的股份是主权行为,辽宁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区法院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在2005年作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起诉。仰融随后提出上诉,对地区法院拒绝适用商业行为例外提出质疑。美国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诉作出判决,维持地区法院因缺乏标的管辖权而驳回起诉。,涉及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方面的问题,如涉外案件的域外送达问题、涉外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国家主权豁免问题等。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外特别在美国面临多次被诉。在以往的案件中,中国政府坚持绝对豁免论,并且美国国务院也会出面干预此类案件中。可在近年来的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基本不再插手此类案件,而让中国直接出庭应诉,例如,在仰融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就没有对美国法院提供有关意见。,甲国政府与乙国“绿宝”公司在乙国订立了一项环保开发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绿宝”公司以甲国政府没有及时按照合同支付有关款项为由诉至乙国法院,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阐述了甲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主义立场。如果乙国是采取相对豁免主义的国家,根据目前的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甲国政府订立上述合同行为本身,是一种商业活动,已构成对其国家豁免权的放弃,乙国法院可以管辖B甲国政府派代表向法院作出说明,这一事实不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在此诉讼中的国家豁免权.C即使甲国在其他案件上曾经接受过乙国法院的管辖,也不能意味着,乙国法院在此案中当然地可以管辖.D乙国法院作出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该判决无效。甲国这一行为表明,甲国此前已接受了乙国法院的管辖,第三节国际法上的承认(案),一、概念与性质1.概念现存国家(或政府间国际组织)以一定方式对新国家、新政府或某一情势的存在予以确认,并表示愿意与之建立某种关系的国家行为特征2.性质宣告说(declaratorytheory)构成说(Constitutivetheory)宣告与双边关系的前提,单方面政治行为,具法律性质主体,客体,二、承认的对象1.国家承认独立合并:1990年东德和西德合并分离(secession):母国存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分立(dissolution):母国不存在前苏联15国前南斯拉夫5国,如何认识,2.政府承认非宪法程序产生的新政府,3.对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的承认,三、承认的形式1.明示承认(expressrecognition)2.默示承认(impliedrecognition)3.法律上的承认(dejurerecognition)永久性4.事实上的承认(defactorecognition)临时性5.附条件的承认,明示承认(ExpressRecognition)1、承认国以照会(或函电)正式通知被承认者;2、数个国家,包括新国家在内,签订一议定书或条约,表示对新国家的承认;3、数个国家,不包括新国家在内,签订一条约,其中载有宣布承认新国家的条款。问:派特使前往参加成立典礼,默示承认(ImpliedRecognition)1、与新国家正式缔结(政治性)条约2、与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与被承认国建立领事关系4、投票支持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不构成:(除非明确表示)1.共同参加多边国际会议或条约2.建立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3.某些级别和范围的官员接触,S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其成立后,甲国代表向联合国大会提案支持S国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乙国与S国签署了两国互助同盟友好条约;丙国允许S国在其首都设立商业旅游服务机构;丁国与S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上述哪些国家的行为构成对S国的正式承认?A甲国.B乙国.C丙国D丁国选择题4题,法律上的承认(dejurerecognition)也称为正式承认,指承认国给予新国家或新政府以一种完全的、永久的正式承认。这种承认表示承认者愿意与被承认者建立全面的正式的关系,是永久的和不可撤销的。法律后果:正常化,关系缔约承认权力,效力(路德案)承认豁免,处理在国外财产的权力,事实上的承认(defactorecognition)是一种非正式的承认,是可以撤销的、临时的和不稳定的一种承认,这种承认表示承认者与被承认这之间只建立业务关系,而不建立全面的正式关系。事实上的承认往往导致法律上的承认,但并非是法律上的承认的必经程序。案:海尔-塞拉西诉电报公司,事实上的承认将导致:承认被承认国的国内立法、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被承认的国家在承认国法院享有司法豁免权;双方可以建立经济、贸易关系,缔结通商协定或其他非政治协定,接受被承认国的领事和商务代表等。案:美国民用航空公司诉中央航空公司承认与建交的联系和区别,未被承认者的法律地位,案: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C公司可以一起参加外交会议成为同一组织成员发生非正式的交往和事实上的关系承认其国内法的效力其行为享有司法豁免,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亚金索地区是位于甲乙两国之间的一条山谷。18世纪甲国公主出嫁乙国王子时,该山谷由甲国通过条约自愿割让给乙国。乙国将其纳入本国版图一直统治至今。2001年,乙国发生内乱,反政府武装控制该山谷并宣布脱离乙国建立“亚金索国”。该主张遭到乙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但得到甲国政府的支持和承认。正确?A.国际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要求乙国政府在解决“亚金索国”问题时必须采取非武力的方式B.国际法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为“亚金索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法律根据C.上述18世纪对该地区的割让行为在国际法上是有效的,该地区的领土主权目前应属于乙国.D.甲国的承认,使得“亚金索国”满足了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各项要件,四、承认的效果1.建立外交与领事关系2.立法、行政和司法行为有效3.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权4.撤销对旧政府的承认光华寮案5.溯及效力,五、不承认原则(non-recognition)指有关承认主体在承认问题上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是指承认主体对于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的事实或情势不得予以承认。史汀生不承认主义一项国际法原则,不同于拒绝承认继续承认以前的事物状态国际组织不承认:联合国对罗得西亚(S)特兰斯凯,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HenryStimson照会中日两国,theUnitedStatescannotadmitthelegalityofanysituationdefactonordoesitintendtorecognizeanytreatyoragreementbetweenthoseGovernments,oragentsthereof,whichmayimpairthetreatyrightsoftheUnitedStatesanditdoesnotrecognizeanysituation,treatyoragreementwhichmaybebroughtaboutbymeanscontrarytothecovenantandoblig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