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结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结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结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结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5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科总结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各班总结 高一 期中考试总结 1、与本部的比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次考试各科题目修改较少,与本部的可比性较高。六科高考科目中,数学发挥较好,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的差距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英语的差距则达到了 30分以上,六科总分和九科总分的差距都在 90分左右,差距明显。 2、各科情况分析: 除了数学,没有一科及格人数过半,其中英语和化学的及格人数不到十人,低分层人数较多,物化生三科的低分人数都在 30 人以上,形势严峻。会考三科都考得不错,除了题目简单题型容易,主要是科任老师管得严跟得勤。 班上存在的问题: 1、 大部分同学家庭条件优越,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2 / 45 力,得过且过混日子。 2、 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做笔记,作业不规范。 3、 班级凝聚力不够,集体荣誉感不强 4、 很多同学生活习惯不好,抽烟喝酒玩游戏看恐怖小说的比比皆是,很多成绩好的同学都深受影 响,不能自拔。 解决办法: 1、 五一后通过一系列班会帮助同学树立学习目标。 2、 通过平时的督促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在平时的活动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用 “ 先富带动后富 ” 的办法,让比较落 后的同学收到良好班级氛围的影响,从而慢慢改掉不好的 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高一班期中考试总结 考试总结: 3 / 45 平均分:语文: 排名第 4 位,数学:,排名第 2 位。英语,排名第 3 位。政治:,排名第 3 位。历史,排名第 4 位,地理: 45,排名第 4 位。物理:,排名第 4位,化学:,排名第4 位,生物:,排名第 3 位。从各科平均成绩来看,语文,数学,英语发挥还算正常,但综合科无论文综还是理综,都考的很差。尤其是地理与化学与其他班差距比较大。这与我平时对学生综合科的学习重视度不够有关。 分数段:高分人数很少,中层人数不足,下层偏大。总分 595分以上才 4人, 505 分以上 19人, 370分以下有 9人次之多。 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存在懒惰情绪,缺乏竞争意识,大部分学生以为上课听一下科,课后做一下作业就算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够。学习方法欠妥,对综合科的不重视,对知识的掌握流于表面,很肤浅。很多知识老师强调多次一到考试就不懂做。 努力方向: 1.认真抓好每周的综合科考试。 2.狠抓学风班风建设。以良好班风来促良好学风的形成。 3.认真做好考后的思想辅导工作。 4.认真抓好班前十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4 / 45 高一班期中考试总结 高一班在这次考试中,作为班主任在这里要感谢各位科任老师为我班所做的努力,在这里我恳请大家同心协力,争取期末考试取得好的成绩! 下面是我班成绩分析如下: 一、考试整体情况 1、各分数段人数 从 3+文综来看, 500 分以上的 1 人, 400-499 分之间的 13 人, 350-399 分之间的 23 人, 300-349 分以上的15人, 300以下的 9人。从总分看, 700分以上的 1人, 600-699之间的 7 人, 550-599 分之间的 6 人, 500-549 分之间的 15人, 450-499 分之间的 13 人, 400-449 分之间的 9 人, 400分一下的 10人。并出现了两个总分 300分以下的学生。 2、各科平均分及排名情况 语文平均分,第 3 名;数学平均分,第 1 名;英语平均分,第 2 名;政治历史,第 1 名 ;地理平均分,第 1 名;历史平均分,第 3 名,物理平均分,第 1 名;化学平均分,第 1 名;生物,第 2名;。 从以上成绩看来,我们班高分层比较多,年级最高分是我们5 / 45 班的李洁仪,但是低分的也很低,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二、本班情况分析 1.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比较沉稳,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以李洁仪,崔翠萍等同学为例,他们学习勤奋刻苦,是班上同学的好榜样。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同学学时比较懒散,学习态度存在着问题,学习习惯很非常不好。 2.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得当,上课听课方法存在问题,下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导致做题时效率不高,作业题没有落实。 3.部分学生在安排时间存在问题,总在忙,但效率极低。 4. 班上学生上课比较沉默,课堂气氛不够浓厚。 5. 这次考试有部分优生没有发挥好,以英语为例,我们班没有出现高分层,平时英语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在这次英语考试中都没有发挥好。 6.班上的成绩有这样一个特点,基本上选择题分数不高,特别是数学、历史。虽然数学是文科班第一,但是选择题却是年级倒数第二。历史选择题也是如此。 三、下阶段计划 6 / 45 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部学生对于弱势科目存在消极放弃心理,如何去帮助学生调整他们的心理是后阶段的主要工作。学生存在消极放弃心理相关性较强的因素有:基础差、缺乏自信、懒散、怕吃 苦、缺乏恒心。部分学生期中考后放松自己,不懂得严格要求自已,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于是分心于搞小动作、讲话、看课外书。如何帮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并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是后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 后阶段将坚持多找学生谈心,激励上层学生多花时间攻克薄弱科目,改进学习方法,鼓励后层学生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能放弃;严抓学习纪律,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克服自己的缺点,争取进步。 当然,在上一阶段各课任老师非常辛苦,并且在对一班的教学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在下一阶段,我们同心协力,加强引导,多加督促。另外由于我是初次当班主任,经验不足,各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希望各位前辈不吝指导,加强合作。最后再次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一班第二学期期中考总结 7 / 45 基本情况:高一班在本次期中考中,平均分在文科班中排名第二。在 3文综六科中,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相对比较好,而数学和地理是四班的薄弱科目,在理综,生物比较理想,物理和化学成 绩相对弱些。 取得的成绩: 1、 语文、英语、历史、生物四科在文科班排名第一 2、 一些原来排名较后的学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存在的问题: 1、 从成绩分布来看,中层人数还算比较多,但尖子生较少,第一名在年级文科班中已经排到 第七名。 2、 从各科成绩分析,四班同学的理科思维较弱 3、 分班时的前十名状态相当不稳定。有些因为家庭原因,有些因为性格问题,有些因为偏科很严重,因次导致今次前十名成绩下滑。 下阶段的措施 1、 首先,重视语数英三科,特别是最为薄弱地科目数学 2、 狠抓课堂学习纪律和晚修纪律。 8 / 45 3、 利用班会课和平时的谈话,激励学生,制定计划,树立信心 4、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对退步较大的优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5、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以团结之风带动班级的进步。 6、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特长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 高一班第二学期期中考总结 高一班在本次期中考中,总体情况不够理想。 首先,从各科平均分来看,语数英三科相对较薄弱,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应用能力差,对这三科重视不够,学得不够踏实。综合科中历史,地理和化学科相对稍好,其他科目与其他班还存在一些差距。其次,从各层次学生的分布来看,上层学生能基本保持优势,但 是相对其他班,尖子生人数少,不够突出。个别原来排名较后的学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后层人数多,对全班成绩的提高和良9 / 45 好学风的形成影响较大。 针对以上情况,在后期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重点加强语数英三科的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法指导;第二,指导学生对薄弱科目,前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复习加强;第三,继续激励鼓励学生,针对个人情况,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继续努力,保证上课较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在高一最后阶段,按照级组的要求,加强思想教育,着重抓好晚修纪律和学习纪律,以及宿舍的内务和午晚修纪律,加强个别辅导和教育,争取在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高一班下学期期中考总结 本班有 53人参加考试,现将考试成绩列表如下: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平均 78 1 38 47 39 29 43 33 其中总分最高分 565,最低分218。经分析本次考试,总结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 整体基础比较差,与其他文科班相去甚远。就拿 2班来10 / 45 说,足足相差 60分,这是何等的差距! 其中个别科目差距尤为明显,例如数学的差距已达 23 分;再如我班最高分的才 565,与文科最高分相差 148;另外后进生队伍庞大,据统计,文科班中 240名以后的我班就有 24个。以上种种数据显示,我班的整体水平较低。 2 文理发展不均衡,重文轻理问题严重。从平均分来看,我班的文科平均分差距不是很大,但理 科差距特别的大。从个人成绩来看,我班绝大部分文科比理科要好,例如黄艳芬同学文综比理综多达 70 分,虽然其他同学未曾如此,但二三十分的差距还是很常见的。 3 考试态度不端正,作弊现象影响恶劣。这次考试,手机作弊在我班东窗事发,影响甚大,作为 班主任的我难辞其咎,但有时还真的难以把控。考试前,级长强调考风考纪,而我也说尽厉害关系,打定预防针,但最终还是出现作弊。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想这些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模式。那么我们如何阻止这种模式的运行,有待大家进一步讨论研究。 11 / 45 4 暗淡之中见几点光明,伤心之余添些许安慰。在我班黯然惨淡的考试数据里,我用雪亮的眼睛 终于寻找到了一些亮点:语文、历史、政治等科目平均分接近与文科班;单科前十名,我们班有三个,而且谢维俊同学语文全级第一;我班上层的同学比较稳定,且有一些同学取得较大进步;按照去年的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比例,我们艺术班还 是有一定的希望。 针对以上的情况,今后班级工作的方向分为以下几点: 1 加强理科学习的监督管理,突出发展优势科目。 2 培养重点生,关注临界生,鼓励后进生。 3 加强学生思想、心理健康教育。 4 继续强化和细化班级管理制度。 5 开展学习目标、理想前途教育。 6 平衡专业科与文化科的关系。 2016-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时期变化特点 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增加其数目,又可12 / 45 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注意 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细胞、减数分裂后的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其余细胞均有。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细胞中存在四分体,其余细胞中没有。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个阶段细胞名称的改变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配子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原因: 不考虑交叉互换,体细胞中含有 3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生物,产生的配子 种,一个精原细胞可能产生 种精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 个 种精细胞。 13 / 45 不考虑交叉互换,体细胞中含有 3对同源染色体的雌性生物,产生的配子 种,一个卵原细胞可能产生 种卵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 个 种卵细胞。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顺序: 1.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 2.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5.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视野中,分裂间期细胞最多,表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时间最长。 细胞的分化 1.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 特征:持久性 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普遍性 遗传物质不变性 3. 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注意 同一个生物体内分化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中,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基因选择表达情况不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14 / 45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 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 细 胞 分 裂 使 细 胞 数 目 增 多 , 但 细 胞 类 型 不 变 。 细胞分化使细胞类型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 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起点:已分化细胞 终点:完整个体 2.原因:已分化细胞一般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 注意 植物组织培养表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 干细胞 1 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 分类 15 / 45 (1) 全能干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可形成完整个体。如胚胎干细胞 (2) 多能干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可形成组织。如造血干细胞 (3) 专能干细胞:通过分裂分化,只形成某一种类型细胞。如神经干细胞 注意 细胞的分化程度低, 则分裂能力强,全能性大 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则分裂能力弱,全能性小 全能性大小比较:受精卵是全能性最大的细胞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受精卵胚胎肝细胞造血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细胞的衰老 细胞衰老的特征 水分减少,细胞萎缩,细胞体积变小; 酶活性降低; 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6 / 45 色素积累;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细胞凋亡 1概 念: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 2举例 人胚胎阶段尾的消失; 蝌蚪尾的消失; 胎儿期五指的形成; 细胞的自然更新;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3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的区别 细胞坏死是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代谢受损的被动死亡过程。对生物体不利。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 细胞的癌变 17 / 45 1癌细胞: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癌细胞特征 无限增殖 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细胞癌变 原因: 外因:致癌因子的作用。 内因:环境中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 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注意 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 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人和动物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细胞癌变是细胞的畸形分化。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及遗传规律 1豌豆做杂交试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 18 / 45 2概念并举例 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 纯合子: 杂合子: 表现型: 基因型: 等位基因: 测交: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3假说演绎法的步骤: 4人工异花传粉过程 对母本去雄 套袋 人工授粉 套袋 5杂合子连续自交 n代,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 AA+aa)的比例 ,显性纯合子的 比例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 。 各比例与自交代数的曲线图: 6判断显隐性关系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 如:开红 花植株与开白花植株杂交,子一代植株全部开红花,则花的红色为显性性状。 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后代出19 / 45 现性状分离,分离出来的性状为隐性,亲本性状为显性。 12. 平抛一物体,当抛 出 2S后,它的速度与水平方向成 45o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60o角,求: 2 初速度; 落地速度; 开始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 水平射程。 13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 光滑的半圆轨道,轨道两端连线即直径在竖直方 向,轨道半径为,一个质量为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滚上 轨道小球在最高点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率是 多少? 小球在最高点速率 v=4m/s 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少? 小球以 v=4m/s 的速率从最高点离开轨道,则小球落地点距最高 点 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14.“ 神州 ” 六号飞船发射成功后,进入圆形轨道稳定运行,运转一周的时间为 T,地球的半径为 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20 / 45 万有引力常量为 G,试求: 地球的密度; “ 神州 ” 六号飞船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 15.如图, A 是地球同步卫星,另一卫星 B 的圆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 h。 已知地球半地球半径为 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0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O 为 地球中心。 求卫星 B 的运行周期。 如果卫星 B 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 B 两星相 距最近 (O、 B、 A在同一直线上),求经过多长时间,他们还能相 距最近。 2 24.海面上空 500m高处 ,以 240m/s的速度水平飞行的轰炸机正在轰炸前方停在海面上的一艘敌鱼雷快艇 ,问飞机应在鱼雷艇后面多远处投下炸弹,才能击中该艇 ? 25飞机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500m 的匀速圆周运动,其21 / 45 速率是 100m s,飞行员的质量为 70kg求 (1)飞机在轨道最高点飞行员头朝下时,座椅对飞行员压力的大小及方向; (2)飞机在最低点飞行员头朝上时,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大小及方向 26.有一颗 行星,它的质量和半径都是地球的两倍试求: (1)环绕这颗行星表面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多少 ? (2)在这颗行星表面将某一物体以 3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求物体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27 1969.年 7月 21日,美国宇航远阿姆斯特郎在月球上烙下了人类第一只脚印,迈出了人类征服宇宙的第一步,在月球上,如果阿姆斯特郎和同伴奥尔德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质量为 m 的仪器的重力为 F。而另一位宇航员科林斯驾驶指挥舱,在月球表面飞行一周,记下时间 T。只利用这些数据,能否估算出月球的质量?为什么? 6 v2 22 / 45 mg?m R V=2m/s 13.解析 (1) (2) mg+FN=mv2 / R FN=15N (3) 2R=1/2gt2 x=v0t x= m 14. MmM3gR2 (1)mg?G2,?3 R4G?R3?R3Mm4?2Mm(2)G?m(R?h),mg?G?h? (R?h)2T2R2 R Mm42Mm ?m(R?h)15 解析 G 2 分 G?mg 2 分 222 23 / 45 R(R?h)TB (R?h)3 联立 得 TB=2 2 分 2 gR 由题意得 (B -0)t =2k (k=1 、 2、 3.) 2 分 gR2 由 得 B= 3 (R?h) 2 24. 解:飞机投下的炸弹作平抛运动 ? 24 / 45 h=500m v0=2400m/s 由 h= 12 gt得 ? 2 2h2?500=10s? g10 t= s= v0t=24010m=2400m? 答:飞机应在鱼雷艇后 2400m 处投下的炸弹,才能击中该艇。 25 解: r=500m v=100m/s m=70kg 当飞机在轨道最高点时飞行员受力如图: v2 25 / 45 FN+mg=m? R v2 FN = m- mg? R =70N=700N? 当飞机在轨道最低点时飞行员受力如图: v2 FN-mg=m? Rv2 FN = m+ mg? R 26 / 45 2 2 =70N=2100N? 当飞机在轨道最高点时,座椅对飞行员的压力 700N,方向向下;当飞机在轨 道最低点时,飞行员对座椅的压力 2100N,方向向下。 26. 解: R行 =2R 地 M 行 =2M地 人造卫星在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时,有 r=R 则 GM G2=ma向 ? R a 向 = 27 / 45 GMR2 ?G2M地 2R 地 2 ? 1GM地 1122 ?g10m/s=5 m/s? 地 =22R 地 22 g 行 =a向 =5 m/s? 2 v0302 由 vt-v0=2as 得 h=m=90m? ? 2g2?5 28 / 45 答: ? 27 解:能估算出月球的质量 由题意得 g=F/m ? 在月球表面附近绕行时,有 r=R 则 G GMR 2 =ma向 =mg月 =mR 2 4?2T 2 29 / 45 ? 得 M=g月 R/G R= 3T4g月 T24? 2 g 月 ? T4F3 M= 16?4G16?4Gm3 ? 2016级 6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30 / 45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在各科 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 6班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本次考试和这半个学期的表现分析如下: 一、成绩分析 本班在此次考试中进入全级前六十名的同学由原来的 7人上升到 9人,进入全级前前六十一名到二百四十名的由原来的16 人上升到 22 人,进入全级前二百四十一名到三百名的由原 来的 8 人下降到 2 人。总的来看此次考试进步较大特别是中间档学生进步较快,进入全级前二百四十名的同学达到 31人,人数最多,值得肯定,但是就前三百名来看还是与别的班级有所差距,还需继续努力向优秀班级学习。 就考试分数来看一是高分不多。我们班第一名丁政 839分全级第二名与全级第一名相差近四十分, 780 分到 820 分这个分数段一个人也没有,出现断层,同样在 740分到 760分也出现断层现象;二是普遍存在偏科现 象。就前十名而言丁政、王杰、朱世龙的英语偏科现象非常严重,刘倩、辛友霞、张宁、庄宁、张瑜的物理也存在明显的偏科。其他同学也有明显的弱科,问题较为突出。 31 / 45 二、班级常规分析 近半个学期来我班同学表现较好,从纪律、卫生、两操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观,大部分同学能较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但也有一些 不足之处急需改进。一是课前三分钟,虽然能够较按时坐到座位上,但还是不安静,聊天、无所事事现象还是存在;二是有些同学学习信心不足,出现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是睡觉现象严重影响学习风气;三是早读氛围不浓厚。由于一开始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经常出 现早自习后半段时间有很多同学由读书转为看书,甚至出现聊 天现象;四是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五是由于本人疏于交流沟通,导致部分同学学习动力不足,后进生转化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召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位置,看到班级的进步,并将这次成绩与上次目标做详细对比分析,找出自己在这半个学期中的优 点与不足,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为期末考试做指引。 二、平时积极与各任课老师沟通交流,了解班级的整体状况,32 / 45 及时整顿,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为班集体整体成绩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实施分层管理,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让学生都动起来,没有时间去干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 四、在班里建立互助对子,让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特别是存在偏科的同学;联合各任课老师积极进行尖子生培养。 五、进行 “ 全员谈话活动 ” 。用一片真情去感化学生,用殷切的期盼去打动学生,用远大的理想去激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 2016-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 化 学 一、选择题 1. 石油、煤、天然气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为缓33 / 45 解能源危机: 可 以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做能源; 可用酒精做能源; 砍伐树木做 能源; 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 B. 和 C. 和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 C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3.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34 / 45 A. 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 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 生成物为电子 D. 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H2S、 H2O、 HF 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B RbOH、 KOH、 Mg(OH)2 的碱性依次减弱 C Na+、 Mg2+、 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 H4SiO4、 H2CO3、 H2SO4酸性依次增强 5. 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用鼓风机将煤粉吹起成沸腾状况燃烧,用沸腾炉的好处的形成 6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5 / 45 A都是常用的干燥剂 B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 C常温下都可以储存于铝罐中 D一定条件下和铜反应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7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稳定性: SiH4PH3 B碱性: Mg(OH)2Al(OH)3 C酸性: H3PO4H2SO4 D原子半径: NC ) 8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36 / 45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D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9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的物质是 A NH3 B HCl C SO2 D CO2 10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 CaCO3 B SiO2 C Na2SiO3 D CaSiO3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反应 X + Y 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 B.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37 / 45 C. CO2 与 CaO 化合是放热反应,则 CaCO3 分解是吸热反应。 D.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 1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强弱: Na Mg Al B原子半径大小: Na S O C碱性强弱: KOH NaOH LiOH D酸性强弱:HIO4 HBrO4 HClO4 13. X、 Y 是 元素周期表 A 族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 X 的非金属性比 Y 强的是 A? 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 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 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 X的气态 氢化物比 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38 / 45 D? Y的单质能将 X 从 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14. 对于反应 A2 3B2 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 mol/ (Ls) B. v(A2)= mol/ (Ls) C. v(C)= mol/ (Ls) D. v(B2)= mol/ (Ls) 15. 可逆反应 H2(g) I2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A. 混合气体的体积恒定不变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H2、 I2、 HI的浓度相等 D. I2、 H2这两种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相等 16. X元素 的阳离子与 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39 / 45 A.原子序数: X C.离子半径: X Y D.最外层电子数: X 17下列四种盐酸溶液,均能跟锌片反应,其中最初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10 20mL 3mol/L 的盐酸溶液 B 20 10mL 4mol/L的盐酸溶液 C 20 20mL 2mol/L 的盐酸溶液 D 20 30mL 2mol/L的盐酸溶液 18已知空气 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 Zn+2OH2e ZnO+H2O; 碳棒: O2+2H2O+4e 4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A正极,被还原 B正极,被氧化 C负极,被还原 D负极,被氧化 19经测定由 C3H5OH 和 C6H12 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2%, 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 40 / 45 数是 ( ) A. 78% B. 22% C. 14% D. 13% 2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大量的白雾生成 B. 氯化亚铁溶液与无色的 KSCN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 C. 用铂丝蘸取硫酸钠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 D. SO2 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红色不再重现 21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作为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 A O2 B NH3 C H2 D CO2 22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 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O2 + H2O 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