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与自然,教育科学学院杨新生,地球上特有的蓝天白云,地球上灿烂的阳光,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第三章地球的诞生和演变,1地球及其起源一、地球概况位置:日地距离(,1个天文单位)适宜的位置形状:北极略突,南极略凹,赤道稍突出的橘状体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6378km,极地6357km体积:质量:平均密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卫星:月球月球概况:距地球38.4万km,平均半径1738km,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无空气,无地表水,无生命,无声响,冷热剧变,异常干旱的寂静世界。月球对地球的作用:潮汐和日食现象二、地球的起源1关于地球起源的学说灾变说星云说:康德-拉普拉斯旧星云说新星云说,月球的表面,月球环形山,月球环形山,月球的自转和公转你有没有想过,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仰望月球,它所呈现给你的都是相同的一面。这并不是表明月球不会自转。它也一样有自转和公转,但问题在于:月球自转一周与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正好相等,所以我们只能看见月球的一面了,而另一面是看不到的。月球和地球之间还存在着引力场,它带来了有趣的现象,最显而易见的便是潮汐。地球正对月球的一点引力最大,反面一点则相对弱小一些。海洋则朝月球方向略有延伸。,行星的起源-灾变说,某个较大的天体(彗星或恒星)运动到太阳附近,使太阳的正面和背面产生巨大的潮汐,喷发出大量物质,逐渐凝聚成小固体尘埃团块称为星子,星子是行星的胚胎,后来进一步聚合为行星和卫星。灾变说把太阳系起源问题归结为某种偶然的事件,缺少充分的科学根据。,戴文赛1979年关于太阳系多个行星起源的新星云假说要点:太阳起源于银河系一个巨大的星际云中的一个旋涡。气旋边自转边收缩。星云成为扁旋转体,进而发展成为内薄外厚的星云盘。中心部分演化成太阳。星云盘内的尘埃、冰粒沉降至赤道面,形成薄薄的尘层。尘层密度不均匀,形成粒子团,聚集成星子,大星子,最终成为行星。行星轨道的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等特征是在转动的薄尘层内形成的必然结果。,地球的自转与公转,2地球的形成和早期历史46亿年前,原始地球,死寂冰冻的世界,通过三种效应获得能量,开始演化和发展。1冲击效应:星际尘埃高速撞击,动能热能2压缩效应:星际尘埃降落于地表,外部质量增加,内部受挤压,压缩能转换为热能。3放射性核衰变效应: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铀、钍、铷等)蜕变。放出巨大能量演化结果:熔融铁质成分流向地心,形成铁质地核,其上是石质成分(硅酸盐类)形成圈层结构。,2地球圈层的形成和演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心为共同园心的圈层结构球体。分为外三圈和内三圈。1外三圈:地球外部至地表平均800Km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外部气体所组成,地表至星际空间的过渡圈层,延续800Km以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对流层:强烈大气对流(水平、垂直)、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温室效应、75%大气质量。平流层:空气稀薄、水平对流。臭氧层,地球的大气圈,中间层、热层:气体电离,呈等离子状态。水圈:连续包围地球表面的水层,包括液态水、气态水和固态水。海洋水占总水量96.5%,占地球表面积70.8%。生物圈:地球表层的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上限地表上7-8Km,下限大洋-10Km。生物圈是和大气圈、水圈及地壳交织在一起的圈层。生物的形式有:植物、动物、微生物。2内三圈: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其边界。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又称为岩石圈,由坚硬岩石组成,厚度达70-150Km。,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的构造,地壳;从地表到莫霍面的圈层,地球表面薄薄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35Km。分为两层:上层硅铝层,富含氧化硅、氧化铝,以沉积岩和花岗岩为主,大陆地壳特有。下层硅镁层:富含氧化硅、氧化镁,由玄武岩和辉长岩构成。大陆型地壳:双层结构,硅铝层+硅镁层大洋型地壳:单层结构,硅镁层地幔: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和过渡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以1000Km为界。,软流圈:,上地幔60250km深度范围内,物质具有流动性、柔性,称为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圈与许多地质活动密切相关,如地震及火山现象,地幔对流、板块运动等。,二、大气圈和水圈的形成和演变1大气圈的形成和演变大气圈的形成:原始地球没有大气。随着地球形成过程中,质量增大,自引力增强,地球外部及内部的各种气体被地球吸引至地表,聚集在地壳外围成为原始大气圈。其成分也随着地球的演变而变化。,第一代大气:氢、氦为主要成分,宇宙中最早形成的元素。第二代大气:还原性大气,CO、CO2、CH4、NH3,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气体。第三代大气:现代大气。以氮、氧为主要成分的大气,N278%、O221%。2水圈的形成和演变早期地球没有水。水的来源:地球内部岩石中的结晶水。原始海水是淡水,海底火山把地下盐分释放出来。,3生物圈的形成和演变原始地球无生物。35亿年前,原始生命于海洋中诞生。6亿年前,海洋植物出现,4亿年前,海洋绿色植物成功登陆,陆上生物进入大发展时期。植物的演化:藻类蕨类裸子被子植物时代。动物的演化:无脊椎动物海生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绿藻衣藻,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苏铁雄花序,裸子植物百岁兰,裸子植物,鱼类,哺乳动物座头鲸,树蛙,3地球表面的变化,一、地表形态及其变化1地表形态陆地29.1%海洋70.9%陆地:大陆、岛屿(群岛、半岛)大陆:面积较大,单独存在的完整陆地。6块大陆:亚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其中澳大利亚最小,仅760万平方千米。,形态上,大陆呈三角形,北部较宽,南部狭窄。非洲大陆西海岸与南美大陆东海岸、大西洋两岸海岸线呈现惊人的吻合、表明地球可能曾是一块完整的原始大陆,称泛大陆,岛屿:面积较小,被水域包围的陆地。彼此靠近的岛屿集团,称群岛。格陵兰岛220万Km2。,大洋:地球表面广大的、连续统一的水域称为大洋。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海: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大陆架:大陆的边缘延伸入海的部分。,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m。海洋最深点:大西洋西部马里亚内海沟-11034M。,河流和湖泊:分布在陆地上的零星水体称为河流和湖泊。,湖泊,2地球表面状态的演化史地表形态处于不断运动和演变之中。海底变高山,沧海变桑田。我国5-6亿年前,曾经汪洋一片,1亿年前除西藏、台湾外都成为陆地。几千万年前,西藏、台湾也形成山脉。地质年代表:,二、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促使地表不停地变化、运动的因素称营力,来自地球内外两方面:1外营力:促成地球表面演变的外部因素。水圈对地壳的作用:水流冲击、水的冻结和化学作用。大气圈的作用:大气运动、风暴的作用,对地面岩石的碰撞、磨损,风积物的沉积。生物圈的作用:植物生长对岩石的挤压,动物的挖掘和穿凿活动。,2内营力: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内力使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形成山川和河流。地壳运动:造成地壳的升降和水平运动,形成山脉和峡谷。造成地表的高低变化及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引起岩石圈的平移。火山地震是地球内力造成地壳变化的剧烈表现。,地球,地球板块,二、板块构造运动的影响,理论和学说1、大陆漂移说1915年德国气象地质学家魏格纳海陆的起源。系统提出大陆漂移说。要点:古生代地球一块大陆:联合大陆,周围海洋。中生代以来,分裂,漂移,形成无数岛屿和几块大陆。依据:大西洋两岸陆地可拼合,欧非西海岸与南北美东西海岸轮廓相似。大西洋两岸生物有亲缘关系,两岸岩石类型、地层与褶皱构造相似。缺陷:无直接证据能证明大陆曾发生断裂、漂移。,2、海底扩张说1960-1962美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要点:地球内部的地幔物质沿着海底洋脊上涌,向两边溢流,推开原有海底物质,向两侧扩张,形成新的海底。洋脊两侧地壳受挤压,不断向外运动,海底处于扩张之中。海底扩张引起地壳的运动和变迁。依据:洋底地层很年轻,没有早于中生代的沉积物。地幔对流引起洋底地层不断更新。洋底两亿年更新一次。洋脊:海底山脉,地幔物质的溢流出口,全球性洋脊1956年被发现。洋脊两侧存在对称的磁异常条带。,海底扩张,3、板块构造学说:1968,法勒比雄,美摩根提出。要点:地壳岩石圈下存在软流圈。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边移动边生长边位移。板块运动的推动力是地幔对流。海底扩张是地幔对流的表现形式。板块内部稳定,边缘是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断裂,下沉,挤压、褶皱等经常发生。板块运动的三种形式:相对运动:挤压性状态,形成造山带或者海沟背向运动:牵引性状态,裂谷相互运动:剪切性状态,剪切性痕迹。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结果。,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地球具备特殊的条件和太阳距离适中,地球有适应生物生存的温度和水圈体积和质量适当,大气圈球体形状,快慢适当的旋转,适当的旋转有利于形成地球圈层构造。自转周期,适应生物生存。,二、地球表层是最适宜的人居环境1.太阳辐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跌倒老人应急预案(17篇)
-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烟台市青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 湖北省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9月(总第三次)模块诊断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可转债市场展望分析报告:供需矛盾估值支撑
- 巡检工安全培训课件
- 岩石的变化课件
- 输电电缆运检课件
- 小麻雀课件教学课件
- 膀胱结石的护理课件
- 国庆司机安全培训
- 牛排培训课件
-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学课件
- 中华诗词大赛1-3年级题库(含答案)
- 生产车间出勤管理制度
- 亲子观影活动方案
- 人工智能通识 课件 第七章 智能之躯-具身智能
- 妈妈驿站加盟合同范本
- 专题06 对角互补模型(原卷版)
- 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工程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