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际 法主讲:姜爱丽教授参 考 书 邵津主编国际法 北大、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1第一版 王铁崖 主编国际法 法律出版社 1995、8第一版 刘家琛主编、陈致中编著国际法案例法律出版社 1998、11第一版 梁淑英主编国际法案例教程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1、4第一版第一章导论 一、为什么学习国际法? 二、怎样学习国际法?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 一、国际法的名称、定义和特征 (一)名称 17世纪以前,罗马人的“万民法”-“市民法” 1625年格老秀斯 “国际法之父” 战争与和平法 “国家间的法”或“万国法” 18世纪末,英国边沁称“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二)国际法的定义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的区别 主要以国家为主体发生的关系 主要是不同国家的私人(自然人、法 人)之间的关系,即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例:民法通则146条- 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三)国际法的特征 1、主体主要是国家、调整的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2、主要是国家以协议的方式来制订的 3、采取不同于国内法的特殊的强制实施方式-主要靠国家自助 国家单独制裁政治、道义、舆论、外交、经济、军事方面 集体制裁联合国安理会强制执行行动二、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奥斯汀:国际法不是真正的法律,是实在的国际道德,类似于社团的那些规则 主权政治权威三、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一)自然法学派维多利亚、苏亚利兹、普芬道夫 自然法与实在法相对,理性、人性、公平、正义,高于实在法 人类良知、人类理性、人类法律意识、共同法律意识 新自然法学派:社会连带法学派、规范法学派 (二)实在法学派19世纪取代自然法学派 宾刻舒克奥本海 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 新实在法学派:权力政治学说、政策定向学说 (三)格老秀斯学派折中法学派国际法效力的依据是国家之间的协议 1、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国家是国际法的制订者,国家间的协议,才对各国有拘束力。 反映了各国之间的协调意志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731982 1993、111994、11 2 、国家间协议是各国依一定程序达成的,成为对各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条约:谈判签字批准交换批准书 3、国家间协议是各国强制执行国际法的根 据 违反国际道德和国际礼让道义上的责任导致反报 违反国际法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国家责任推荐书 (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一卷第一、第二分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4第一版第二节国际法的历史 一、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 从何时开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地区问题?发源于欧洲、发展以欧洲为主,形成欧洲中心主义 国际法的遗迹应追溯到中国、印度、埃及、伊斯兰世界等 (一)古代国际法国际法萌芽时期 (二)中世纪国际法国际法萌芽时期 (三)近代国际法国际法形成独立的法律体系时期 标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25年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四)现代国际法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国家建立后逐步形成的二、中国与国际法 林则徐将瓦特尔的万国法几段译作各国律例 丁韪良将惠顿的国际法原理译作万国公法第三节国际法的渊源 一、概述 1、国际法渊源的概念 与历史渊源不同 是国际法中证明具有法律拘束力并普遍适用的规则已经存在的证据和表明这种规则效力的法定形式 2、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权威性的说明 二、国际法的主要渊源 (一)国际条约 造法性条约 契约性条约(二)国际习惯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 国际习惯的形成: 首先,要形成惯例(通例)物质因素 各国的重复类似行为反复、前后一致 其次,通例被各国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心理因素 默示的行为 1927年国际常设法院审理的荷花号案 在公海发生的碰撞事件中船旗国享有排他管辖权 法国 The Lotus 土耳其The Boz-kourt 三、国际法的其他渊源一般法律原则 为各个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 时效、善意 禁止反言(隆端寺案1962年国际法院) 起补充渊源作用,不是一项独立的法律渊源四、确定法律原则的辅助方法 1、司法判例 2、公法家学说 各国权威最高之国际法学家的著作 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 日德尔创造的“毗连区”概念 3、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和宣言等文件第四节国际法的编纂 一、国际法编纂的定义和类别 二、历史发展 三、联合国与国际法的编纂隆端寺案(1962年国际法院) 定界(签订边界条约) 划界(勘界、标界) 制定边界文件(更详细的议定书、地图) 边界条约-议定书-地图-界桩 地图有错?地图有效?第五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概说 (一)一元论国内法优先说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 但国内法的效力优先 国内法私法 公法 分为对内公法、对外公法 国际法为对外公法 (二)一元论国际法优先说 二者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但国际法的效力优先 会导致取消国家主权的效果 (三)二元论 二者属于不同的法律体系,这两个体系是对立的、互不隶属的 二、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互相联系的两个法律体系1、两个相互独立的法律体系 2、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制约(1)原则、规则相互吸收、补充和发展 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际强行法概念(2)实施方面互相配合 人权的国际保护 国籍问题/ 引渡制度 (3)国际法不能干预国内法,国内法不能改变国际法三、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一)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1、国际习惯规则 若不与国内法相抵触,可作为国内法的一部分来适用,不需经纳入程序 纳入(incorporation) 转化(transformation)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2、对待国际条约,各国作法分歧较大 (1 )英国 王国政府的君权权力议会的立法垄断权 条约在国际法上的效力与在国内法上的效力是有区别的 1880年比利时国会号案-国家财产豁免权 (2)美国 自动执行条约(条款) 非自动执行条约(条款) (3)一些国家,如比利时规定几乎所有条约都须经立法或立法批准才能在法院适用 3、我国的实践 (二)国内法在国际裁判中的作用 塞尔维亚公债案- 黄金条款思考题 1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和相关实践,对于国际条约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地位,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 A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B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我国为当事国的条约规定与国内法的规定不同时,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C我国作为当事国的任何条约的规定,若与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在国内法院都直接并优先适用这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做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D在民法涉及的范围内,在国际上所有已生效的民商事方面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如与我国国内法的规定冲突时,都优先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2005年司考题 2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的上述作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第二章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说 一、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二)特征 1、各国公认 2、适用于国际法的一切领域 3、构成国际法的基础 4、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绝对服从和执行 与任意法相区别 国际强行法又称国际法强制规范: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公认为不许损抑,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原则始得更改。 国际法基本原则:所有的都是强行法适用于国际法的一切领域 国际强行法:包括国际法基本原则其他的强行法可能适用于某一特定国际法部门如惩罚国际犯罪行为的规则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的核心第二节国际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一)主权的概念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固有的权力 国家包括四个要素:定居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权组织、主权 对内的最高权、对外的独立权 (二)国家主权的发展 1、法国博丹的中央集权国家主权学说 2、格老秀斯的近代国家主权学说 3、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三)各国主权平等 (四)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国家领土主权-国家对其领土享有的所有权和管辖权 连续领土、不完全连续领土、非连续领土二、不干涉内政原则1、内政 2、不干涉内政原则 3、帝国主义干涉他国内政的形式和所谓法律依据 武装干涉、经济干涉、外交干涉、策划内战、颠覆政权等 积极的干涉、消极的干涉 依据权利的干涉依据不平等条约 应“合法政府邀请”干涉应傀儡政府 人道主义的干涉三、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原则(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 (一)原则的提出 1、传统国际法的诉诸战争权 2、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权作了一定的 限制 3、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 但没有明确区分正义战争和侵略战争 4、联合国宪章禁止使用武力 宪章第二条第4项(二)侵略的定义 1974年12月14日第29届联大通过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 下列战争不在禁止之列: 第一,为自卫而使用武力 第二,联合国所采取的或授权采取的武力行动 (1)安理会的武力执行行动 (2)安理会依宪章第7章授权会员国采取的武力行动 (3)区域机关的执行行动 第三,为反对殖民统治、外国压迫及种族歧视而使用武力民族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推荐书 黄瑶著 论禁止使用武力原则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项法理分析 北大出版社 2003、8版 四、国际合作原则 五、各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原则 有关国家平等的国际习惯 有约束力规则的接受、主权豁免、国际会议的表决、国际礼仪、国际会议位次的排列、外交代表的位次顺序 民族自决原则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和压迫的过程中产生的。包括民族自由决定其政治地位、自由谋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 殖民地解放不同于国家的分离 国家分离原则与领土完整相抵触 严格禁止任何国家假借民族自决名义制造、煽动或支持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任何行动。 科索沃独立问题 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独立问题 我国的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科索沃独立引连锁反应 三个地区要学科索沃 2008年02月22日12:08 前苏联地区的3个自治体提出独立要求,给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的国际形势注入了新的复杂因素。这3个自治体分别是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和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美国国务卿赖斯18日表示,科索沃独立不能作为其他地区效仿的先例。 六、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政治方法、法律方法 七、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每一个国家应一秉诚意履行其依国际法所承担的义务 主要内容: 1、依联合国宪章所负之义务 2、依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所负之义务 3、作为缔约国参加的依合法有效之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思考 关于国家主权的理论学说 结合目前的国际背景谈谈我国应持有怎样的主权观? 选择题 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 A、一国决定邀请另一国的军舰来访 B、一国决定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金融机构 C、一国决定建立种族隔离法,以解决日益增多的种族冲突 D、一国决定改变现行经济体制第三章国际法的主体第一节概说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具有直接享受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的国际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 二、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一)唯一主体说 1、只有国家才是国际法主体 2、个人才是国际法主体(二)多重主体说 1、国家个人综合说 国家、个人、非国家实体-国家可以将个人或其他人格者视为是直接被赋予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而且在这个限度内使他们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2、国家基本主体说 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 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能力不同、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不同第二节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1、由国际关系的特点决定 2、由国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3、由国际法规范的内容决定的 4、国际法的实施主要依靠国家二、国家的要素 奥本海:当人民在他们自己的主权政府下定居在一块土地之上时,一个正当意义的国家就存在了 国家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一)定居的居民 (二)确定的领土 (三)政权组织 (四)主权三、国家的类型和主体资格 (一)按国家的结构形式分为单一国和复合国 单一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以一个国际法主体出现 复合国:分类为联邦、邦联、身合国、政合国 联邦: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联邦本身构成一个统一的国际法主体,联邦成员国不构成国际法主体 邦联 英联邦 法兰西共同体/ 既非联邦又非邦联,是自成 体系的国家联合体 (二)按国家行使主权的状况,分为独立国和附属国 (三)永久中立国 自愿承担永久中立义务 其他国家承诺并保证该国永久中立地位 永久中立国承担的永久中立义务 永久中立国是国际法主体 思考:瑞士为何加入联合国?四、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概念 国家固有的或当然享有的权利 (二)内容 联大1949 年通过 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 1、独立权 自主性、排他性 2、平等权3、自保权包括防御权和自卫权 自卫权 单独或集体的自卫是国家的自然权利 自卫权行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受到武力攻击 自卫权行使的时间限制在“受武力攻击时,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前” 会员国在采取自卫措施之后,负有立即向安理会报告的义务,并且不得影响安理会行动的权责。 必要性原则和相称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相称性原则 最早在1837年“加罗林号事件”中提出加罗林原则 美国国务卿丹尼尔韦伯斯特 必要性原则时间上的紧迫性,即“刻不容缓,没有考虑时间”;方法手段上的最终性,即“压倒一切的,没有选择手段的余地的”。 相称性原则又称比例性原则 指自卫所使用的武力的强度和规模必须与他方所使用的武力即所受攻击的严重性相称 国际法院“对尼加拉瓜进行军事和准军事行动案”(1986年) ) 4、管辖权 (1)领域管辖(属地优越权)基本的 (2)国籍管辖(属人优越权)辅助性的 具有国籍的人,获得国籍的特定物(船旗国管辖权、航空器登记国管辖权) (3)保护性管辖 在外国的外国人进行管辖 世界各国所公认的犯罪行为,如伪造或使用本国的印章、货币、信用证、邮票和公文的犯罪 (4)普遍管辖 不问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和罪犯的国籍 比利时2001年6月18日裁定被起诉的4个卢旺达人犯了战争罪(胡图族屠杀图西族)五、国家主权豁免 国家行为、国家财产、非经该国的同意,不受外国管辖 绝对豁免原则 相对豁免原则-公法行为、私法行为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 诉讼管辖豁免、诉讼保全豁免、强制执行豁免 诉讼管辖豁免八种商业交易例外 诉讼保全豁免绝对豁免 强制执行豁免相对豁免 事实上放弃绝对豁免主义立场,转向相对豁免主义立场 选择题 .国家在外国的行为和财产免受所在外国的司法管辖,此称为国家司法豁免权,这是一项习惯法原则。但国家可以放弃这种豁免权。例如,以下行为就表示它放弃了豁免权。 A、政府代表声明放弃 B、国家作为被告出席外国法院应诉 C、国家机关在外国从事商业活动 D、国家在外国法院提出反诉第三节其他国际法主体 一、国际组织是一种有限的、派生的国际法主体1949年国际法院“联合国的求偿权问题”咨询意见 国家是主权性人格,国际组织是职能性人格 二、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过渡性的、准国家的主体 指殖民地或被外国统治下的民族为行使民族自决权,争取民族独立、建立主权国家而组织的政治实体。 三、关于个人是否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问题 在国际法某些个别领域,个人已成为国际法主体 国际人权法、国际法律责任法、一定范围 国际争端法是主权国家以协议的特殊方式赋予的第四节国际法上的承认 一、承认的概念和性质 (一)承认的概念 1、承认是既存国家对新国家或新政府所作的单方面的行为,具有任意的性质 一经作出便不可撤销 承认的主体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承认的客体新国家、新政府、民族解放组织、交战团体、叛乱团体 2、承认包含两方面含义:确认事实、表明意愿 承认是建交的前提,承认不等于建交 3、承认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奠定全面交往的法律基础 (二)承认的性质 构成说具有构成国际法主体的作用 宣告说宣告性行为二、国家承认和政府承认 (一)国家承认 对新国家的承认 发生在以下四种情况: 合并、分离、分立、独立 有关承认的国际实践 过迟承认、过急承认 不承认原则国家承担不承认义务 史汀生不承认主义对非法使用武力 创立的国家拒绝承认的理论(二)政府承认 1、引起政府承认的原因: 正常情形下的政府变更不发生政府承认问题 违反既存宪法程序,成立新政府时才发生政府承认问题社会革命、政变 与国家承认既有不同又有联系 在既存国家仅发生政府更迭的情况下,只发生对新政府的承认 2、政府承认的原则 托巴主义 威尔逊主义 艾斯特拉达主义 有效统治原则 三、承认的方式和效果 (一)从表示承认的方式来区分,分为明示承认和默示承认 (二)从承认国的多少来区分,分为单独的承认和集体的承认 (三)按承认的效果来区分,分为法律上的承认和事实上的承认1、二者的区别 2、承认的效果 (1)法律上的承认产生全面的法律效果 一国一旦承认了被承认国新政府,就撤销了对被承认国前政府的承认 具有溯及力,效力可追溯到新国家或新政府成立之时 (2)事实上的承认第五节国际法上的继承 一、继承的概念 不同于国内法上的继承:继承的主体、对象、发生的原因 二、国家继承 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分裂(立)、合并、分离、独立、割让 继承国取得领土 被继承国丧失领土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合法性、领土性(一)关于条约的继承 被继承国的有效条约对继承国是否有效 条约继承的一般原则: 政治性条约一般不予继承“人身条约” 如友好条约、同盟条约 经济性条约酌情继承如贸易条约 领土资源相关的条约予以继承如边界条约,有关河流使用、水利灌溉、道路交通条约(二)关于条约以外事项的继承 1、关于国家财产的继承 财产、权利、权益 只涉及继承国与被继承国之间的国家财产转属问题 一个标准:被转属的国家财产与领土之间有关联 两项原则: 不动产一般随领土转移由被继承国转属继承国 动产采取国家继承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2、关于国家债务的继承 财政义务 国债 地方化债务/ 国家债务 地方债务 恶债不继承原则 被继承国违背继承国或转移领土人民利益或国际法基本原则而承担的债务 3 、关于国家档案的继承三、政府继承 与国家继承的区别 1、引起继承的事实不同政权更迭、领土变更 2、参加继承关系主体不同新政权和旧政权 两个不同的国际法主体 3、继承的范围不同全面继承 有全面继承和部分继承之分 四、国际组织的继承 解体或合并、协议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承的实践 1、在条约继承方面 2、在国家财产继承方面 3、在债务继承方面 4、在国际组织成员资格的继承方面 案例分析 湖广铁路债券案(杰克逊案)(杰克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 、 美国阿拉巴马州地区法院) 光华寮案 选择题 1、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协议、协定。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项条约可以不予继承? A甲乙两国间的大陆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作业 从“光华寮案”谈所涉及的国际法问题第四章国际法律责任 中美就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葛兰素史克公司惹上官司 美国一法院判决“万宝路”香烟的制造商菲力普.莫力斯公司向一位患脑癌和肺癌的烟民赔偿30多亿美元第一节 概说 一、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不当行为 国际损害行为 1、其主体和国际法的主体是相同的 国家责任 国际法律责任 2、其根据是国际不当行为或国际损害行为 3、是一种法律责任 道义责任 政治责任 二、国际法律责任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 主体变化 范围和内容变化 根据扩大 形式扩大第二节 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 国际法主体所做的违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 一般国际不当行为 国际罪行 一、国际不当行为的主观要件 某一不当行为可归因于国家而构成国家行为 (一)国家机关的行为 1、立法机关的不法行为 2、行政机关的不法行为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行为 作为、不作为 科孚海峡案(1946年) 韦廉韦求偿案(1928年) 3 、司法机关 的不法行为 (二)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 (三)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一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四)叛乱或革命起义运动的行为问题 (五)私人的不法行为问题 间接的国家责任 1979年德黑兰的美国外交和领事人员案 二、国际不当行为的客观要件 违反国际义务并造成损害后果 不论该义务来源于习惯、条约或其他,也不论该义务的主题如何 必须是对该国有效的义务 不以一国的国内法为依据第三节国际损害行为的责任 1986.4.26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78.1 “宇宙-954号”失控 船舶油污污染事故 一、国家损害行为责任的概念 国际法主体从事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造成损害应承担的国际责任 不加禁止/明文规定不禁止 没有任何规定 二、特点(1)跨国界损害性(2)潜在危险性(3)其活动本身是现行国际法未加禁止的(4)受害国有权要求加害国给予合理赔偿三、国际损害行为责任与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比较 (1)行为的性质及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同 跨国界损害的事实和结果 行为的不正当性 (2 )采取了补救措施可再实施 采取了补救措施,行为国也不能再实施该行为 (3 )主观要素 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不管行为国有无过失 原因:举证上的困难、行政上的阻碍 行为伴随特别的危险,应承担特别的义务 过错责任原则 四、损害责任的性质和适用范围 性质: 危险的责任 / 极端危险活动的责任 /合法行为的责任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引起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 适用范围: 仅限于有关自然环境利用(与领土的利用有关)所造成的跨界有形后果,不包括经济和社会活动等无形后果 适用于一国管辖或控制范围内从事的一切跨界损害的活动第四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 一、国际不当行为责任的免除 (一)同意 受害主体事先同意 排除加害主体行为的不正当性,从而免除法律责任 限制: 合法性 自愿性 有效性范围、期限内 1929年孤独号案紧追权 “立即紧追 连续不断” (二)对抗措施 一般对抗措施非武力措施 自卫武力措施 针对性 合法性 适度性 (三)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四)危难与紧急状态(紧急避险) 危险状态确已存在 确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避难行为应是合理的、适度的 国有化问题 补偿 二、国际损害责任的免除 时效、共同过失、战争、国内暴乱、不可抗力第五节 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一、国际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形式 (一)限制主权 全面限制 局部限制 适用于对别国进行武装侵略,侵犯他国主权、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危害人类并构成国际罪行的责任国 (二 )恢复原状 (三)赔偿 适用于 一般国际不当行为 国际罪行 赔偿的范围 对国民的损害、对国家 的损害 直接损害、间接损害 (对国民) 物质损害、精神损害 日本国对中国的战争赔偿问题 战争赔偿范围 对政府 放弃 对民间 不放弃 行政诉讼 国家赔偿 不包括我国公民对战争期间日本企业的索赔(民事侵权) (四)道歉 二、国际损害责任形式 1、国家专属责任制度 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 发射国承担绝对的赔偿责任 2、双重责任制度 核事故责任 国家与经营者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1962年核动力船舶营运人双重责任公约 3、经营人的赔偿责任制度 经营人直接单独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赔偿额为统一标准 三、关于国际法上的刑事责任问题 适用于国际罪行 四、国际组织行为的责任 对其不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 尚无专门的国际公约加以确定06年司考题 甲国公民廖某在乙国投资一家服装商店,生意兴隆,引起一些从事服装经营的当地商人不满。一日,这些当地商人煽动纠集一批当地人,涌入廖某商店哄抢物品。廖某向当地警方报案。警察赶到后并未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而是袖手旁观。最终廖某商店被洗劫一空。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对此事件的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 该哄抢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乙国的国家行为 B 甲国可以立即行使外交保护权C 乙国中央政府有义务调查处理肇事者,并追究当地警察的渎职行为 D 廖某应首先诉诸于乙国行政当局和司法机构,寻求救济 04年司考题 甲国警察布某,因婚姻破裂而绝望,某日持枪向路人射击。甲国警方迅速赶到事发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围捕布某。布某因拒捕被击毙。但布某的疯狂射击造成数人死亡,其中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科某。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就该参赞的死亡,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A甲国国家应承担直接责任B甲国国家应承担间接责任C甲国国家应承担连带责任D甲国国家没有法律责任第五章 国家领土 第一节 概说 一、领土的概念 (一)确定性和固定性 (二)所有权和管辖权的不可分割性 二、领土的构成 1、领陆大陆(飞地)+ 岛屿 2、领水领陆内的水域+内水+领海 3、领空 4、底土第二节 内陆水 一、河流 1、国内河流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管辖下 2、界河主航道的中心线上、主流中心线上 3、多国河流分段由各沿岸国行使管辖权,允许各沿岸国航行,禁止非沿岸国船舶航行 4、国际河流主权分属流经国,由国际委员会管理,向一切国家的商船开放 二、运河 内陆运河 通洋运河国际条约确定其法律制度,国际通航水道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基尔运河 1921年温勃登号案 三、湖泊和内海 国际湖泊实际上对一切国家的商船开放第三节 领土的变更 领土的变更领土归属发生变动 变更方式、变更的合法性标准问题 一、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 (一)先占 需具备三个要件: 1、主体主权国家 2、客体无主土地 3、内容有效占领 象征性占有 发现不完全的所有权 (二)时效非法占有他国的领土,侵略性强 (三)添附 自然 人工 予以合理继承,但作了限制(四)割让 非强制性的 现代国际法允许 通过条约 强制性的 (五)征服武力夺取、无条约 二、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 (一)全民投票(公决) (二)民族自决 (三)交换领土 (四)收复失地恢复历史性权利而收复先前被别国侵占的领土三、领土主权的限制 (一)一般限制 适用于一切国家 (二)特殊限制 依据国际条约 适用于特定国家 自愿限制 非自愿限制 1、共管 共同占有 共同统治 2、租借 政治性租借 统治权、行政权 军事性租借 军事目的 商业性租借 经济目的 3、势力范围 政治独占或经济专控 4、国际地役 基于条约成立 主体国家 供役国 需役国 客体受限制的国家领土 积极地役(需役国)有权从事 消极地役(需役国)有权要求不作为第四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一、边界及其划定 (一)边界的概念 (二)边界的种类 1、地形国界 2、几何国界 3、天文国界(三)边界的划定 1、边界的形成 传统边界线 默认的 条约边界线 明示的 2、划界程序和原则 定界 签订边界条约 划界 勘界 标界界桩 制定边界文件 议定书 、 地图 划界原则 二、边境制度 边境、边界 国内法、国际法 三、中国的边界问题 (一)中印边界问题 东段:1913年的“西姆拉条约” 草签 麦克马洪线 缔约权 西段:1842年西藏地方与克什米尔当局所订“条约” (二)南海诸岛问题曾母暗沙. 六国七方中国(台湾)、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 武装占领 没有派兵占领 时际法 先占 禁止反言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中俄和平解决所有边界问题 争议土地各得一半 2005年06月02日17:31 新华网 6月2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俄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代表中俄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的证书”,并交换批准书和证书。 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周岩 呼涛 岳连国)中国和俄罗斯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根据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 。 这次和平解决是两国经过40多年谈判,双方最终都做出让步后取得的外交成果。这使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有望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 补充协定是去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两国在多年谈判基础上签署的,已得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俄罗斯杜马全体会议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全体会议批准。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2日互换了该补充协定的批准书。 普京已签署有关批准该补充协定的联邦法律。他表示,要解决俄中边界问题,达成符合俄罗斯联邦利益、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须做出某种“妥协”。 5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对俄罗斯国家杜马高票批准该协定表示欢迎。他说:“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双方的努力使中俄边界真正成为一条和平的边界、合作的边界、友好的边界。”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这次和平解决是一个伟大成就,它将两国间曾经发生过的和有可能发生的所有领土争端与不和彻底变为历史。 俄罗斯外交官杂志社社长塔夫罗夫斯基对新华社记者说:“俄中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为其他国家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和平解决领土纠纷树立了典范。”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表示,划定这样一个两国都满意的边界,既尊重历史,又照顾了现实。“对中国来说,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旧中国,中国从来都是丢失领土,从来没有依法要回来一小块领土,这是第一次。”他说。 中俄边界东段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处交通要冲,最终归属明确后,更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边界居民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黑龙江抚远县环保工作者吴智夫的家与黑瞎子岛隔江相望。他说:“不少抚远人和对岸的俄罗斯人有商业合作,有的甚至成了朋友。现在边界问题解决了,我们心里更踏实了。” 黑龙江省发改委官员说,该省正打算对黑瞎子岛的开发进行整体规划,并将建设边境地区的口岸、货场等基础设施。第五节 南极和北极地区 一、南极 南极条约 二、北极 扇形原则 法律地位尚待确定06年司考题 先占是国际法中国家获得领土主权的一种方式。根据现代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已经不能被作为先占的对象?A南极地区B北极地区C国际海底区域D月球第六章 海洋法第一节 概 说 陆地面积1.5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亿平方公里 二、海洋法的发展 1、古代的海洋法观点共有物 2、中世纪的海洋割据同无主地一样 先占 3、海洋自由与封闭海洋的斗争 格老秀斯 1609海洋自由论 塞尔顿1635年锁海论 4、公海与领海并立制度的确立 19世纪 5 、20世纪后海洋法的重大发展 三、海洋法的编纂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生效 关于执行联合国海洋法第十一部分的协定1995年5月生效四、海域的划分 内水、领海、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五、领海基线 正常基线沿岸的低潮线 直线基线(折线基线) 英挪渔业案 案情1935年7月12日,挪威国王颁布一项诏令,宣布4海里专属渔区。该海域以连接挪威沿岸外缘的高地、岛屿和礁石(即“石垒”)上的48个基点之间的直线基线向海平行划出。这些基点之间的距离有的超过10海里,其中最长的达44海里。英国反对挪威划定基线的方法,认为直线基线法违反了国际法。在外交谈判失败后,由于多艘英国渔船被挪威逮捕,英国于是在1949年9月28日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双方主张及理由 英国认为,挪威1935年敕令确定的直线基线不是依照国际法划出的,国际法上通行的标准是低潮线,即以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的那条海岸线作为领海基线;直线基线法仅适用于海湾;此外,直线基线的长度不能超过10海里。挪威则反驳说,这些规则不适用于挪威,它所采用的划定基线的方法,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符合国际法的。挪威划定直线基线的以前诏令并未遭到包括英国在内的任何外国的反对。因此,应该认为英国已默认了这一方法的效力。英国对此则称它以前并不知晓挪威的这种划界制度。判决及其依据 国际法院于1951年12月18日作出判决,驳回英国的要求,判定挪威1935年诏令划定渔区的方法和采用直线基线法确定领海基线并不违反国际法。由于双方和法院一开始就同意,挪威有权主张4海里领海,而沿岸的峡湾和海湾因历史原因应被认为是挪威的海湾,领海应从低潮线量起,所以争端仅仅是领海宽度应从什么样的基线量起的问题,以及直线基线是否符合国际法、其长度是否有限度的问题。 英国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河工厂透水砖施工方案
- 音响配套采购方案范本
- 新媒体运营内容策划方案详解
- 跨河施工方案审查意见书
- 完整街区改造方案范本
- 加油站安全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冷链消毒施工方案设计
- 厌氧塔制作施工方案
- 新安全法修正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腹泻患者的临床护理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DNDC模型使用手册
- DL∕T 2487-2022 电力燃煤机械名词术语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质量安全总监-特种设备考试题库
- JBT 9189-2016 水基材料防锈试验方法 铸铁屑试验
- 藏餐培训前台课程设计
- JJF 1064-2024 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
- 《春江花月夜》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本)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 《福建省泰宁县》参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